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4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及差异
1
作者 莫海燕 平欣悦 +2 位作者 黄佳榕 林曼迪 黄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讨古今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古方以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博古通儒)、古今医案云平台为检索来源;今方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为检索来源,筛... 目的探讨古今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差异。方法古方以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博古通儒)、古今医案云平台为检索来源;今方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为检索来源,筛选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文章中涉及的治疗乳腺癌方剂。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方剂包含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使用频次靠前的中药均有当归、甘草、白芍、茯苓、白术,均为温、平、寒性,甘、苦、辛味药物应用较多,归经以脾、肝、肺经较多。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对为白芍—当归,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对为白术—茯苓。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核心处方为“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熟地黄、甘草”,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的核心处方为“白术、黄芪、茯苓、当归、白芍、柴胡、党参”。聚类分析显示,古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关高频药物共得到5个新方,现代医家治疗乳腺癌相关高频药物得到3个新方。结论古今医家治疗乳腺癌均遵循“扶正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古代医家侧重健脾益气,现代医家侧重疏肝健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古代医家 现代医家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差异 扶正固本
下载PDF
晚清民国常武地区针灸医家挖掘和整理
2
作者 吴辛甜 李晗 +1 位作者 郑涵 张建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4期6-8,共3页
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常武地区,以费、马、巢、丁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在中医的发展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四大医家均是以内外科而闻名于世。在同时期,常武地区同样走出了很多著名的针灸医家。文章通过整理和发掘,回溯常武地区走出的针... 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常武地区,以费、马、巢、丁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在中医的发展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四大医家均是以内外科而闻名于世。在同时期,常武地区同样走出了很多著名的针灸医家。文章通过整理和发掘,回溯常武地区走出的针灸医家的故事,研究其对针灸发展的主要贡献,丰富常武地区针灸学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国 常武地区 针灸医家
下载PDF
新安医家程樑《引经证医》学术思想探析
3
作者 罗梦曦 胡建鹏 +3 位作者 黄辉 石海平 王瑞 李佩佩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程樑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沉于经典,勤于临床,将所思、所感系统整理、总结,于1873年著成《引经证医》。文章从该书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其学术思想,包括阴阳四时五行,构建哲学基础;独重脾胃,明确藏象核心;详论六气,阐发病因病... 程樑是清代著名新安医家,沉于经典,勤于临床,将所思、所感系统整理、总结,于1873年著成《引经证医》。文章从该书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出发,探寻其学术思想,包括阴阳四时五行,构建哲学基础;独重脾胃,明确藏象核心;详论六气,阐发病因病机;形色脉参,形成综合诊断;内外同治,展现多元治疗等五个方面。《引经证医》论理明晰,以经典理论为指归,临证圆活,以审机施治为目标,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尚佳范例,其学术思想值得后来者研究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证医 程樑 学术思想 新安医家 新安医学
下载PDF
新安医家王乐匋运用附子治疗外感热病的特色与临证经验
4
作者 时潇 王丽娜 +3 位作者 徐伟 毕玉 苏娇 胡建鹏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新安医家王乐匋先生擅长于中医温热病诊治,尤其对附子运用颇具特色,巧妙将其应用于外感热病的阳厥转阴证、阳被湿困证、中阳闭郁证及中阳不振证,提出温邪内陷,肾阳不振者用附子;湿重于热,阳被湿困者用附子;热逼入营,中阳闭郁者用附子;... 新安医家王乐匋先生擅长于中医温热病诊治,尤其对附子运用颇具特色,巧妙将其应用于外感热病的阳厥转阴证、阳被湿困证、中阳闭郁证及中阳不振证,提出温邪内陷,肾阳不振者用附子;湿重于热,阳被湿困者用附子;热逼入营,中阳闭郁者用附子;中阳不振,不能托邪者用附子。王乐匋先生善于因证配伍,强调虚脱可用附子配干姜;气脱可用附子配人参;命门火衰可用附子配肉桂;胸腹痈痛可用附子配苡仁;寒痹可用附子配桂枝,充分体现了王乐匋先生运用附子治疗外感热病的特色与临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王乐匋 外感热病 附子
下载PDF
论明代医家传记的文体特征
5
作者 高璐 耿星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明代医家传记的文体特征与其书写目的直接相关:以存史为目的的医家传记,沿袭了《史记》的行文传统;因人情赠答而促生的医家传记,其写法则类似赠序,呈现出文体互渗的现象。两种传记在行文上均做到了细节充实饱满,以写实取信于世。其不足... 明代医家传记的文体特征与其书写目的直接相关:以存史为目的的医家传记,沿袭了《史记》的行文传统;因人情赠答而促生的医家传记,其写法则类似赠序,呈现出文体互渗的现象。两种传记在行文上均做到了细节充实饱满,以写实取信于世。其不足之处则在于事件的罗列呈现出简单堆砌的特征,缺乏精心安排。明代医家传记的书写对象基本涵盖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从医人员,其中对太医的记述注重突出其宫廷经历,尤其是随侍君主的事迹。整体来看,明代医家传记内容既突出传主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准,又强调传主勤谨宽厚的品德修养,显示出该时期以儒家价值观为主导的立传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医家 传记 文体特征
下载PDF
新安医家杨以阶儿科临证经验拾萃
6
作者 姚祥 储全根 +4 位作者 张可敬 董妍妍 李真 谯坤 王斐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新安医家杨以阶是杨氏儿科第14代传人,从事儿科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其重视脾胃为本,反对用药过于寒凉;认为小儿并非肾常不足,不宜轻施补益;小儿实证居多,邪气为致病的重要因素,邪去方能正安;临证把握疾病发展进程,分清主次,有序施治... 新安医家杨以阶是杨氏儿科第14代传人,从事儿科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其重视脾胃为本,反对用药过于寒凉;认为小儿并非肾常不足,不宜轻施补益;小儿实证居多,邪气为致病的重要因素,邪去方能正安;临证把握疾病发展进程,分清主次,有序施治。其辨治小儿急性肝炎、结核病、先天性幽门梗阻、无名热等医案见解独到,对临床颇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儿科 杨以阶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新安医家郑重光中风医案辨治特色探析
7
作者 毕玉 贾学锋 +1 位作者 胡建鹏 王丽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肾、养血通脉等,意在培补元气、振奋阳气,以除中风不省人事、肢体偏废、言语不用等症。临证多用人参、黄芪、白术、肉桂、附子、天麻、当归等,以入肺、脾二经药物为主,温阳药辅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郑重光 素圃医案 中风 辨治特色
下载PDF
试论旴江医家龚廷贤仁的思想内涵
8
作者 范姝 傅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82-85,共4页
旴江流域人文荟萃,是儒家新学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播地,涌现出了数以百计且闻名于世的杰出医药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尊儒重医的时代,素有医林状元之称的旴江医家龚廷贤,其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仁,是儒家学... 旴江流域人文荟萃,是儒家新学的重要发源地与传播地,涌现出了数以百计且闻名于世的杰出医药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尊儒重医的时代,素有医林状元之称的旴江医家龚廷贤,其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儒家思想的视角,通过研究旴江医家龚廷贤的医著、事迹、方药,对龚氏“仁”的思想进行探析,试论其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家 龚廷贤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新安医家徐春甫与吴崑针药并用思想异同探析
9
作者 孟硕 王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49-452,共4页
本文阐发徐春甫、吴崑两位新安医家对针药并用思想的异同。徐春甫与吴崑二家在针药并用思想上均强调辨证,论脏腑气血脉,突出医家在行针用药之前进行相关诊察的必要性;其次两位医家都重视审气保元,治神为要,意指医家在临床治病过程中要... 本文阐发徐春甫、吴崑两位新安医家对针药并用思想的异同。徐春甫与吴崑二家在针药并用思想上均强调辨证,论脏腑气血脉,突出医家在行针用药之前进行相关诊察的必要性;其次两位医家都重视审气保元,治神为要,意指医家在临床治病过程中要修养和神,顾护元气;再者两位均突出取穴精确,讲究体位,他们的体位取穴法便于临床工作,也体现出两位医家严谨的医术风采;此外均提出刺从时序,方宜有序,强调针刺用药应重视时机,顺应天时,否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徐春甫更多关注灸法,强调施灸顺序、灵活灸疗壮数、处方配穴而灸,临床治疗中注重技巧,针有其法。吴崑更多关注针药理无二致,作用相符,具体表现在药有炮炙,针有作用;药有君臣佐使,穴有阴阳配合,强调针药各有所长,因病制宜,更将针药并用思想精于临床,坚持辨证论治,遵循六经八法,主于脾胃,妙于升阳,气血兼调,刚柔相济。两位医家的思想互补互用,通过对比研究,能够从全方面把握针药并用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春甫 吴崑 新安医家 针药并用 思想 异同
下载PDF
新安医家程六如治痢临证特色探析
10
作者 周洁 王鹏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3-66,共4页
痢疾是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民国时期著名新安医家程六如针对痢疾不同证型提出用消导利湿法治疗食积痢,清暑退热和中法治疗湿热痢,扶阳升举法治疗休息痢。其善... 痢疾是一种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流行特点。民国时期著名新安医家程六如针对痢疾不同证型提出用消导利湿法治疗食积痢,清暑退热和中法治疗湿热痢,扶阳升举法治疗休息痢。其善用荷叶包六一散治疗挟湿类痢疾,赤白糖拌炒山楂治疗痢下赤白,木香导滞丸为底配合山楂枳术丸、二陈汤等治疗食积痢。程氏治痢临证经验独特,疗效显著,对现代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附验案3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程六如 痢疾 食积痢 湿热痢 休息痢 治则治法 临证特色
下载PDF
新安医家郑梅涧论治喉病思想探究
11
作者 胡伟 李玮 +1 位作者 储水柔 孙培养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29-532,551,共5页
以清代新安医家郑梅涧著作《重楼玉钥》为依托,探讨其治疗喉病的学术思想。郑梅涧深刻剖析咽与喉在解剖、功能、病变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指出喉病的病因主要为风邪热毒。在治疗上,以养阴清热、气血并治为原则。用药方面,开创性地应用紫地... 以清代新安医家郑梅涧著作《重楼玉钥》为依托,探讨其治疗喉病的学术思想。郑梅涧深刻剖析咽与喉在解剖、功能、病变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指出喉病的病因主要为风邪热毒。在治疗上,以养阴清热、气血并治为原则。用药方面,开创性地应用紫地散、辛乌散和各种吹药等,其组方用药思想成为养阴清肺汤形成的基础;针灸方面,首创“开风路针”“气针”“破皮针”等特色针法。其临证时中药、针灸灵活变通,随症用之,疗效肯定,独具特色,为后人治疗喉病积累了大量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梅涧 新安医家 喉病 紫地散 辛乌散 吹药 针灸
下载PDF
清代吴门医家沈平舟生平考述
12
作者 王婧琳 张明锐 李鸿涛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沈平舟是清嘉道年间吴门名医,当前少有对其生平的系统发掘和研究,仅于吴门医派或士材学派传承及治验中有所提及。经考证,其父沈文英,早卒;母,陆氏;弟,沈师竹。沈平舟幼随祖父沈心伯精习岐黄,又深得其师徐锦真传,精于温病,博采诸家,治病... 沈平舟是清嘉道年间吴门名医,当前少有对其生平的系统发掘和研究,仅于吴门医派或士材学派传承及治验中有所提及。经考证,其父沈文英,早卒;母,陆氏;弟,沈师竹。沈平舟幼随祖父沈心伯精习岐黄,又深得其师徐锦真传,精于温病,博采诸家,治病多奇中。著有《紫来堂方案》四卷,今存钞本。前人研究多认为沈平舟师从尤在泾,为士材学派第五代传承人。通过对相关人物传记、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进行详细考察,可知沈平舟虽充分吸收了尤在泾辨治精华,深谙温补学派思想,但实际上并未亲炙于尤在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平舟 吴门医家 生平 医学著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今新安医家治疗乳腺癌用药规律
13
作者 毛梦莹 曾永蕾 +1 位作者 郑欢欢 付莫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今新安医家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特色,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类提供组方依据和思路。方法:收集古今新安医家医案医话中治疗乳腺癌的中医处方,利用WPS2019手工建立Excel中药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IBM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今新安医家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特色,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类提供组方依据和思路。方法:收集古今新安医家医案医话中治疗乳腺癌的中医处方,利用WPS2019手工建立Excel中药数据库,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和关联分析。结果: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处方50首,涉及中药124味,其中频次≥7次的药物共20味,以当归为首。药性以寒性为首,药味以苦味为首,归经以脾经为首。有效复方主要由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配伍而成。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甘草-人参、川芎-白芍、当归-人参&甘草等。结论:古今新安医家对乳腺癌的辨治颇有特色,以补为主,注重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扶正与祛邪并重,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新安医家 乳腺癌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新安医家汪机《石山医案》辨治泄泻特色探析
14
作者 赵雅妮 周骏 付姝菲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整理《石山医案》发现,汪机治疗泄泻遵李东垣、朱丹溪之法,重视甘温之药的运用,发展了“调补脾胃,培元固本”的思想。对于药物误用损伤胃气而致泄泻者,法当从补,以人参、黄芪大补脾胃之气;对于症状与脉象相反者,法当四诊合参,审证求... 通过整理《石山医案》发现,汪机治疗泄泻遵李东垣、朱丹溪之法,重视甘温之药的运用,发展了“调补脾胃,培元固本”的思想。对于药物误用损伤胃气而致泄泻者,法当从补,以人参、黄芪大补脾胃之气;对于症状与脉象相反者,法当四诊合参,审证求因;对于反复因食而伤者,不应拘泥于药物治疗,法当节食静守以恢复胃气。汪机极其重视患者形色及发病时令,但不为因时制宜所囿,提出“舍时从症”以图治病求本。同时,汪机在用药时还注重剂型的选择,选方用药严谨,辨治泄泻常以人参、黄芪、白术等甘温之药,少佐行气之品补中寓行,使补而不滞,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培元固本” 新安医家 《石山医案》 汪机
下载PDF
“燕赵医家学术思想撷英”汉英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刘宇 马东来 《科学咨询》 202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燕赵医家学术思想撷英”汉英双语课程是中医临床类双语教学的有益尝试,对促进燕赵医药文化的传播推广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课程在酝酿准备、授课技巧和教学反思等方面都体现鲜明的特色,形成独特的思考与感... “燕赵医家学术思想撷英”汉英双语课程是中医临床类双语教学的有益尝试,对促进燕赵医药文化的传播推广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课程在酝酿准备、授课技巧和教学反思等方面都体现鲜明的特色,形成独特的思考与感悟。期待本课程能在未来以多途径、多语种、多层次的形式呈现,进一步提升祖国医药的国际形象和文化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医家 学术思想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旴江医家辨治消渴病学术思想探析
16
作者 兰琴 方建和 +2 位作者 喻松仁 庾馨予 简晖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3-5,共3页
旴江医学是我国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名师代出,著作宏富,学说纷呈。就消渴病而言,诸多医家医著秉承先贤,继承创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消渴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气虚乃消渴发病之源,脾胃是消渴发病之初始病位,药食兼用是治消之妙法,截流... 旴江医学是我国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名师代出,著作宏富,学说纷呈。就消渴病而言,诸多医家医著秉承先贤,继承创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消渴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气虚乃消渴发病之源,脾胃是消渴发病之初始病位,药食兼用是治消之妙法,截流防变是防消之大计,其丰富了消渴病证治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家 辨证论治 消渴 学术思想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旴江医家饮食养生述略
17
作者 薛晓 王河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6-7,共2页
旴江医家饮食养生源远流长,既与旴江流域的物候关系密切,又有着深厚的医药养生文化背景。从旴江医家的饮食养生文化背景、饮食养生原则、饮食养生特点概述其饮食养生思想,以飨同道。
关键词 旴江医家 饮食养生 学术探讨
下载PDF
旴江医家危亦林产前保健用药规律
18
作者 徐小港 徐义峰 +1 位作者 王钰 章德林 《河南中医》 2023年第7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分析旴江医家危亦林用药规律,探讨其产前保健思想。方法:以《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四》中的方剂为数据来源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产前保健相关方剂79首,含中药150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苓、当... 目的:分析旴江医家危亦林用药规律,探讨其产前保健思想。方法:以《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四》中的方剂为数据来源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产前保健相关方剂79首,含中药150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茯苓、当归、人参、白术、川芎;药物功效以补虚、利水渗湿、清热、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胃、肝、心经;二项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的为川芎-当归组合,三项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为当归-川芎-白术组合。结论:危亦林产前保健思路为益气养血、理气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保健 用药规律 旴江医家 危亦林
下载PDF
浅谈孟河医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19
作者 李慧 肖君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2期7-9,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称为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于该病尚缺特效疗法,现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该文通过文献资料学习,浅谈孟河医家徐...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称为肠型胃癌的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于该病尚缺特效疗法,现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该文通过文献资料学习,浅谈孟河医家徐景藩、朱良春、张泽生和单兆伟4位名中医对于CAG的诊疗经验,以期为日后临床诊治开拓新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孟河医家 徐景藩 朱良春 张泽生 单兆伟
下载PDF
虞山医派当代医家代表性学术思想的现代研究刍议
20
作者 马俊杰 马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虞山医派源远流长,除古代医家学者外,当代传承者亦众多。文章选取数位虞山当代医家,从陶君仁柔肝饮、裴雁宾裴麦粉、江育仁运脾说、周本善胃气论及邵亨元消癥瘕5个方面,对相关代表性思想进行阐述,并从现代研究角度,探析其可能存在的机制... 虞山医派源远流长,除古代医家学者外,当代传承者亦众多。文章选取数位虞山当代医家,从陶君仁柔肝饮、裴雁宾裴麦粉、江育仁运脾说、周本善胃气论及邵亨元消癥瘕5个方面,对相关代表性思想进行阐述,并从现代研究角度,探析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围绕临床基础研究对接、理法方药并重研究、医派基础研究课题申报及现代研究教育,提出医派现代化研究的发展策略,为中医流派学术思想的守正创新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山医派 当代医家 现代研究 策略思路 守正创新 中医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