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联网+”医护联动延伸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军 陈虹 +5 位作者 张文君 孙秀云 韩芝 徐骏 宝磊 崔有文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3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医护联动延伸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互联网+护理”及“互联网云门诊”为基础,通过建立医护服务组织架构、制定规范制度流程、确定运行模式、筑牢全程安全风险防控等,构建医护联动延伸服... 目的:探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医护联动延伸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互联网+护理”及“互联网云门诊”为基础,通过建立医护服务组织架构、制定规范制度流程、确定运行模式、筑牢全程安全风险防控等,构建医护联动延伸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院内外延续的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患者持续动态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结果:2021年3月~2022年2月开展“互联网+服务”项目30项,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514次,完成医护联动服务413次,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为97.24±2.56分(满分100分)。结论: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医护联动延伸服务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医疗护理服务有效对接,使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上下联动,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连续性的医疗护理健康服务,运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医护联动 延伸服务 模式构建
下载PDF
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在输液港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琼 董倩 +3 位作者 高洁 张阳 李红超 刘唯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在输液港(IVAP)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留置IV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常规评估+置管后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给予医...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在输液港(IVAP)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留置IV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常规评估+置管后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给予医护联动综合评估,并于置管后医护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并于术后12个月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随访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33%(26/150)和38.67%(58/150);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67%(19/150)和29.33%(44/150);随访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7%(13/150)和24.67%(37/150),在各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WHOQOL-100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95.33%(143/150)和75.33%(113/1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医护联动综合评估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减少IVAP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综合评估 输液港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医护联动照护模式在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曾李慧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联动照护模式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医护联动照护... 目的探讨医护联动照护模式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接收的8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给予医护联动照护模式干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肺功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肺部感染症状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护联动照护模式应用在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症状,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照护模式 肾移植 肺部感染 症状恢复 肺功能
下载PDF
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与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邱瑞娟 梁桂兴 林小丽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1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医护联动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实施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与2005年实施传统医护工作模式作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医护联动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年实施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与2005年实施传统医护工作模式作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服务质量指标(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每天拖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层级全责、医护联动护理工作模式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医、护、患关系融洽,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护资源的配置得到了最合理的优化,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全责 医护联动 工作模式 护理
下载PDF
基于HEALS助手的医护联动模式在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桂霞 赵林 +5 位作者 那娜 李冉 汤迟 王慧芳 刘迪 高玉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0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精准连接系统(HEALS)助手的医护联动模式在诊断性支气管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20年1月至6月首次行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精准连接系统(HEALS)助手的医护联动模式在诊断性支气管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20年1月至6月首次行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试验组(基于HEALS助手的医护联动模式),各55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围术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掌握程度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进镜前静息状态下比较,两组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均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但试验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支气管镜检查依从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HEALS助手的医护联动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围术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支气管镜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降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幅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S助手 医护联动 诊断性支气管镜检查
下载PDF
医护联动模式在小儿门诊包皮手术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庆 陈普新 陶艳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联动模式在小儿门诊包皮手术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门诊包皮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动模式进行全程管理。观察2组患儿换药疼痛程度以及包皮水肿... 目的探讨医护联动模式在小儿门诊包皮手术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门诊包皮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动模式进行全程管理。观察2组患儿换药疼痛程度以及包皮水肿情况,记录2组患儿预约手术排期时间、手术日术前等待时间、术后换药等待时间,评价患儿家属、医生、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换药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约手术排期时间、手术日术前等待时间、术后换药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动模式有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核心价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患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包皮过长 手术 流程管理 换药 疼痛
下载PDF
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在新生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迪 廖卫华 +1 位作者 黄宏 方晓英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在新生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实施前(2017年2月~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11月)收住于我科并接受静脉治疗的新生儿各9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 目的观察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在新生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实施前(2017年2月~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11月)收住于我科并接受静脉治疗的新生儿各9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试验组接受静脉治疗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静脉治疗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风险萌芽医护联动预控法开展新生儿静脉治疗管理,可显著提升新生儿静脉治疗安全性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新生儿静脉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的医护联动模式对安胎孕妇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韦雪玲 丘驰 卢琼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医护联动模式对安胎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安胎治疗的孕妇中医体质类型,比较50例孕妇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失眠程度、临床情况。结果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易醒、入睡困难、醒...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医护联动模式对安胎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安胎治疗的孕妇中医体质类型,比较50例孕妇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失眠程度、临床情况。结果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易醒、入睡困难、醒后难寐及无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2组彻夜不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孕妇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孕期孕妇容易形成偏颇体质,安胎的孕妇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医护联动模式 中医体质 效果
原文传递
医护联动模式在保障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龚芝萍 杨静 +3 位作者 那贵雅 李磊磊 李斌 张华芳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模式保障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的1126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的1137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执行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动模式执行术...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模式保障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的1126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的1137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执行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动模式执行术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的合格率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格率为91.64%,对照组为66.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211.195,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09%,对照组为0.8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联动模式能有效提高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的合格率,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术前 抗菌药物 使用时机
下载PDF
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海莲 费秀梅 卓晓英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8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实施前(2018年1月—10月)和实施后(2018年11月—2019年6月)就治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 目的观察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实施前(2018年1月—10月)和实施后(2018年11月—2019年6月)就治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研究样本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咳嗽变异性哮喘者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遵医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动机访谈与医护联动的三主体同体运行管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心境,提高遵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访谈 医护联动 同体运行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刘亚娟 刘婧桓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肌萎缩侧索硬化住院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责任制护理;将2019年6-10月肌萎缩侧索硬化住院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实行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 目的观察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肌萎缩侧索硬化住院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责任制护理;将2019年6-10月肌萎缩侧索硬化住院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实行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和跌倒发生率,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在组间、时间、组间×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医护联动-延续性管理模式可降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跌倒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延续性管理 肌萎缩侧索硬化 并发症 跌倒
下载PDF
医护联动功能锻炼指导对脊柱UBE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毕义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33-0036,共4页
对显微镜下行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患者进行医护联动功能指导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60例进行脊柱UBE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为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 对显微镜下行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患者进行医护联动功能指导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入院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间60例进行脊柱UBE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同为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医护联动功能锻炼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包含疾病知识的掌握、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脊柱功能评分等。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疼痛感降低,脊柱功能得到恢复,从而证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该组对护理情况满意度略高,P<0.05。结论 对脊柱UBE术后患者行医护联动功能锻炼指导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此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功能锻炼 脊柱UBE手术 术后护理
下载PDF
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对胃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楠 李琴 +1 位作者 季苗苗 汪刘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在胃肠外科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在胃肠外科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恢复时间,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包括人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出院后,两组ALB、PRE、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决策 医护-家属联动 胃癌 心理状态 营养状况 护理
下载PDF
深化医护沟通联动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星 王建宏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深化医护沟通联动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系统患者进行实施医护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深化医护沟通联动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系统患者进行实施医护沟通联动模式前后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对比。结果实施该模式后患者在住院宣教、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等方面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落实患者安全,实施医护沟通联动模式对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实际意义,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沟通联动模式 三级甲等医院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医护患联动预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医护患联动预警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意义。方法 :设计THA围术期医疗护理干预图表和路径,对39例患者施行风险评估、健康宣教、预防监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术期医护患联动预警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重要意义。方法 :设计THA围术期医疗护理干预图表和路径,对39例患者施行风险评估、健康宣教、预防监测、循环监护等措施,医护患联动以预警下肢VTE发生。结果:39例THA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VTE风险评估RAM计分(7.3±1.4)分,提示THA患者围术期DVT/VTE风险高危;医护患三方联动成功预警1例DVT发生,超声波检查腘静脉VTE形成,发病率为2.56%。住院护理满意度调查测评,满意率为97.44%(38/39)。结论:医护患联动THA围术期有效预警显著降低下肢VTE形成风险,提高患者住院安全度和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医护联动 预警
下载PDF
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国芬 施建勤 +3 位作者 梁海林 申屠莹 程伟 石凯圆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1666-1668,1682,共4页
目的 探讨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接受UBE治疗的LDH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 目的 探讨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接受UBE治疗的LDH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21年5月至10月接受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的患者作为联动护理组,每组60例。术前、出院后3个月分别采用下腰痛疾病知识问卷、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估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腰椎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总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3个月,联动护理组患者疾病共性知识、疾病概念知识、疾病治疗知识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师沟通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可提高LDH患者UBE术后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快术后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快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春梅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观察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实施前(2019年1-4月)和实施后(2019年5-8月)收治于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样本,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实施前(2019年1-4月)和实施后(2019年5-8月)收治于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样本,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支气管肺炎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各临床表征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疾控总有效率和疾控管理模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护药联动管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推进其康复进程、提升疾控效果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儿童 支气管肺炎
下载PDF
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模式在老年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秀娟 刘磊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5期362-364,共3页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致病因素大多与手术过程有关,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损伤迷走神经、胃部生理解剖结构被破... 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通常发生于腹部手术之后(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的致病因素大多与手术过程有关,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损伤迷走神经、胃部生理解剖结构被破坏等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2]。临床对该病主张以中西医结合等保守治疗为主,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近年来也逐步受到重视[3]。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模式是在干预过程中注重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了患者家属的协助作用[4]。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观察对其胃肠功能、心理弹性及营养指标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模式 术后胃瘫综合征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医护患履职联动模式在孕产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房佩娣 兰洁容 +1 位作者 叶优春 孙孝君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0期1370-1372,共3页
妊娠分娩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是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妇女的身体特征将会产生异常突出的生理改变,同时由于孕产妇在妊娠、分娩、产后养育等过程中个人角色的改变,产妇还经历着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这些因素均会导致... 妊娠分娩对于育龄妇女来说是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妇女的身体特征将会产生异常突出的生理改变,同时由于孕产妇在妊娠、分娩、产后养育等过程中个人角色的改变,产妇还经历着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这些因素均会导致其生理和心理的巨大改变[1-2]。孕产妇在孕期和产后一方面要面临着自身身体康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起养育新生儿的重任,任何康复和育儿知识的缺乏均可以导致一些列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患履职联动 健康管理 分娩结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提高肝胆脾胃病科患者口罩佩戴率
20
作者 刘晶 王曼 +2 位作者 曹志娟 刘慧芳 董彦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0409-0410,共2页
探讨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提高肝胆脾胃病科患者口罩佩戴率。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4月40例肝胆脾胃病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20例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20例采取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满意度、... 探讨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提高肝胆脾胃病科患者口罩佩戴率。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4月40例肝胆脾胃病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20例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20例采取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满意度、口罩佩戴率。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口罩佩戴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医护联动通过开展QCC活动用于肝胆脾胃病科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成效,可提高口罩佩戴率,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联动 开展QCC活动 肝胆脾胃病科患者 口罩佩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