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吕灵娣
-
机构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胸外泌尿烧伤科
-
出处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3期173-175,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心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0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医护联合门诊模式),比较两组疼痛(VAS)、抑郁(SDS)、焦虑(SAS)、睡眠质量(PSQI)评分情况,遵医行为知晓情况,不良症状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VAS、SAS、SDS、PSQI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饮食、活动、用药、复诊方面遵医行为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压疮、肺不张总的不良症状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5.96%)(P<0.05);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7.11%)高对照组(83.66%)(P<0.05)。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疼痛、负面心理及生活质量,提升遵医行为知晓率与满意度。
-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心胸外科
遵医行为
应用效果
-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严维娣
蒋明春
吴晖耘
-
机构
东部战区总医院第四派驻门诊部
-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第四派驻门诊部就诊的慢性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诊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饮食、用药、日常活动、复诊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门诊部自拟的《遵医行为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评价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内因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知晓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内因慢性疾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由医生、护士共同对慢性病患者的病史、个体情况、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具相应的医嘱,再由医护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并减少了因慢性病控制不佳而导致非计划入院的发生,对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慢病管理
遵医行为
非计划入院
-
Keywords
Joint outpatient model of medical car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ompliance behavior
Unplanned hospital admission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3
-
-
作者
田俊琳
-
机构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眼科
-
出处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绵阳万江眼科医院收治的228例慢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14例。研究组患者在管理中使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对照组患者在管理中使用常规慢病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慢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管理依从性、慢病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病管理中应用医护联合门诊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
-
关键词
医护联合门诊模式
慢病管理
管理依从性
-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秦相清
张海银
-
机构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93-195,共3页
-
基金
南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WKZO2018024)。
-
文摘
目的探究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80例非病毒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慢病门诊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中的用药情况、生活作息、健康饮食、运动情况及按时复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1个月后,2组的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可有效改善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提高其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
-
关键词
非病毒性肝病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
治疗依从性
-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7
- 5
-
-
作者
曹丽
颜瑜章
罗如兰
-
机构
广州市天河区慢性病防治中心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7期189-190,共2页
-
文摘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6例慢性病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43例。参考组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满意度为95.35%,高于参考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可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促进医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进而有效提高社区慢病管理质量,适合推广。
-
关键词
医护联合慢性病门诊模式
社区慢性病管理
临床作用
-
分类号
R473.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吴明霞
-
机构
威海市市级机关卫生所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0期53-54,共2页
-
文摘
目的评价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实行于社区慢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对该社区的2016年2月—2018年4月70例慢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分组处置,一组收入35例患者,试验组采取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指标。结果试验组管理依从总计率、慢病知识知晓总计率、管理效果满意总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值(P<0.05),试验组慢病并发症总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得到较优应用效果。
-
关键词
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
社区
慢病管理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 7
-
-
作者
马宁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医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6-0099,共4页
-
文摘
探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校医院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5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常规伤口换药治疗,观察组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换药时间与VA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二次创伤评分、治疗花费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慢性创面治疗中采用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围治疗指标,患者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创面获得有效治疗和恢复,治疗满意度高。
-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医护联合创面门诊模式
创面治疗
满意度
-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