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清宫医案集成》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
1
作者 吴弦宇 闫龙美 +4 位作者 邢雅璇 许志杰 陈益多 高慧容 张京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探讨《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用药和配伍规律。方法:将《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处方进行整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提供的Excel 2010软件模板上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 目的:以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探讨《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用药和配伍规律。方法:将《清宫医案集成》中治疗不寐的处方进行整理,在古今医案云平台提供的Excel 2010软件模板上建立处方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45首处方、275味药物;经关联规则分析,对纳入的中药数据进行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筛选出共现频次≥40次的中药,同时设置置信度≥0.6、支持度≥0.2,最终得到13条关联规则数据。高频药物间生成5组聚类组合,核心处方包括白术、白芍、茯神、当归、甘草。结论:《清宫医案集成》中清代宫廷御医治疗不寐,具有气血同治、调心安神、重视肝脾的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清宫医案集成》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医医案命名实体抽取研究
2
作者 李盼飞 杨小康 +1 位作者 白逸晨 李海燕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了海量中医医案更高的学术价值,但医案文本不规范、命名实体种类繁多,严重阻碍了医案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回顾中医医案格式演变历程、分析医案结构要素、构建医案信息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大语言模型医案实体抽取... 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了海量中医医案更高的学术价值,但医案文本不规范、命名实体种类繁多,严重阻碍了医案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回顾中医医案格式演变历程、分析医案结构要素、构建医案信息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大语言模型医案实体抽取的提示词,探索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医案命名实体的自动化抽取过程,最终开发出医案文本结构化工具。本研究为中医医案结构化研究、大规模中医医案科学数据抽取探索了可行路径,为基于中医医案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大语言模型 命名实体抽取 医案信息模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浅谈医案学习对提升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作用
3
作者 梁国英 邱梦珍 +5 位作者 黄敬文 安丽凤 孙志文 李贺薇 李慧 李庆伟 《教育进展》 2024年第2期1659-1663,共5页
中医学历史悠久,其学术传承千载而不衰。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汗牛充栋的医案正是名医学术成就精华的集中体现,同时医案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医案具有不可替代的... 中医学历史悠久,其学术传承千载而不衰。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汗牛充栋的医案正是名医学术成就精华的集中体现,同时医案也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医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加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对医案的学习不仅能深化理论知识、开拓诊疗思路还能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本文就学习医案的必要性、现今医案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医案学习对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进行整理,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学习方法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叶天士应用麦门冬汤医案探赜
4
作者 王子薇 张丽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叶天士临证重视滋补肺胃二阴。叶天士运用麦门冬汤治疗证属肺胃阴虚型的温病咳嗽时,多参考仲景顺应肺气、宣降并举、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思想;其治疗胃阴虚吐血时,继承了仲景以甘温建立中阳的学术理论,创立了甘缓益营法。叶氏《临证指... 叶天士临证重视滋补肺胃二阴。叶天士运用麦门冬汤治疗证属肺胃阴虚型的温病咳嗽时,多参考仲景顺应肺气、宣降并举、培土生金、顾护胃气的思想;其治疗胃阴虚吐血时,继承了仲景以甘温建立中阳的学术理论,创立了甘缓益营法。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仲景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发挥,丰富扩展了麦门冬汤的临床应用,足以启蒙后人之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培土生金 医案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自汗证治探析
5
作者 姚军 刘倩 谢雪姣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208-211,共4页
自汗是特殊汗出的一种类型,该病易见而难治。基于清代名家叶天士之《临证指南医案》,深入阐析自汗之定义、病机、治法,总结叶天士杂症自汗证治特色及具体方药,并据此探讨特殊自汗证型,进一步丰富临床汗证诊疗经验。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自汗 病机 治法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药知识发现——以肺病医案为例
6
作者 马捷 王馨梓 何美慧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6,共13页
[目的/意义]中医医案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含有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深度挖掘中医医案,围绕医案内容进行知识发现,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发掘,提高中医临床诊疗的效率与医疗服务的精准性。[方法/过程]以实地肺病医案为数据源,基于统计分析与关联... [目的/意义]中医医案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含有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深度挖掘中医医案,围绕医案内容进行知识发现,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发掘,提高中医临床诊疗的效率与医疗服务的精准性。[方法/过程]以实地肺病医案为数据源,基于统计分析与关联规则的方法对中医医案内容进行挖掘,以咳嗽为主证为出发点,挖掘相关中医用药规律与临床症状以及症—药规律,探究关联规则分析在中医药知识发现方面的创新应用。[结果/结论]本地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包括炙甘草、杏仁、半夏、川贝母、茯苓、陈皮等,舌诊症状以苔薄白、苔薄黄、舌红、舌暗红、有齿印等为常见。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见的药物配伍为丹参,桔梗—炙甘草、柴胡,桔梗—炙甘草、前胡,枳壳—桔梗等;舌诊症状以薄淡黄—舌暗红、有齿印—舌暗红、苔薄腻淡黄—有齿印等组合为强关联组合,苔薄淡黄—舌暗红症状组合的强关联药物有桔梗、炙甘草、丹参、白前等。咳嗽患者的类型有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涉及风热证、痰湿证、阴虚证、肺气虚证、痰热壅肺证等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知识发现 APRIORI算法 医案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临症指南医案》及《张聿青医案》治泻用药规律探析
7
作者 艾民 陈书栋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对《临证指南医案》和《张聿青医案》两部医学著作中94例治疗泄泻的医案所用药物用药频次、归经、药味和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叶天士和张聿青两位医家在治疗泄泻时,常用健脾和胃、利水渗湿、疏肝理脾、温补肾阳等治法,所用药物归经多... 对《临证指南医案》和《张聿青医案》两部医学著作中94例治疗泄泻的医案所用药物用药频次、归经、药味和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叶天士和张聿青两位医家在治疗泄泻时,常用健脾和胃、利水渗湿、疏肝理脾、温补肾阳等治法,所用药物归经多归脾、胃经,药味多偏辛、甘,药性多偏温、热,以求为中医临床治疗泄泻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治疗 临证指南医案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中医医案智能收集系统研究
8
作者 谭世雨 余江维 杜志慧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对医案收集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积极探索中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中医医案的半自动收集,以期为名中医经验传承作出贡献。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简洁性、开...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对医案收集的效率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积极探索中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中医医案的半自动收集,以期为名中医经验传承作出贡献。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简洁性、开源性以及丰富的第三方扩展库,使用Python,采用OCR文本识别、自然语言处理Jieba中文分词、Fuzzy-Wuzzy模糊字符串匹配等第三方工具库,编码实现医案智能收集系统。通过与医案手工收集相比,智能收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医案收集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提升医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PYTHON 医案收集 自然语言处理 规范化 文字识别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中医名家医案数据的方法探讨
9
作者 夏鑫 牟玮 +1 位作者 李艳芬 黄宇虹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名家医案作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其诊疗思路的正确性和实践结果的有效性在长期的临床活动中得到了肯定。但传统的统计方法在面对中医学非线性、多维度、复杂关系的问题上,难以全面且深入地发掘中医学的思辨体系和经验逻辑,而机器... 名家医案作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其诊疗思路的正确性和实践结果的有效性在长期的临床活动中得到了肯定。但传统的统计方法在面对中医学非线性、多维度、复杂关系的问题上,难以全面且深入地发掘中医学的思辨体系和经验逻辑,而机器学习方法在此类问题研究上有显著优势,并在中医传承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中医医案,并介绍了中医医案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等,以期为中医医案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新安医家郑重光中风医案辨治特色探析
10
作者 毕玉 贾学锋 +1 位作者 胡建鹏 王丽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 郑重光认为中风以本虚为主,元气、阳气不足是中风的重要病机,重视情志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辨证重视循因求证,辨有无风邪六经形证,善于合参色脉,类证鉴别。郑重光治疗中风多用温补之法,如益气健脾、温阳通脉,温里助表、祛风散寒,温脾暖肾、养血通脉等,意在培补元气、振奋阳气,以除中风不省人事、肢体偏废、言语不用等症。临证多用人参、黄芪、白术、肉桂、附子、天麻、当归等,以入肺、脾二经药物为主,温阳药辅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 郑重光 素圃医案 中风 辨治特色
下载PDF
《赤厓医案》急危重症证候真假辨识思维评析
11
作者 李富震 苏金峰 +1 位作者 张佩青 姜德友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09-712,共4页
证候真假多见于急危重症,要求医者临证透过假象把握本质,正确决策。清代名医汪廷元所著《赤厓医案》一书中记载急危重症甚多,其脉症合参,辨治精详,可惜证候真假辨证细微之处论述稍嫌简略。本文结合书中急危重症验案进行评析,对于汪氏脉... 证候真假多见于急危重症,要求医者临证透过假象把握本质,正确决策。清代名医汪廷元所著《赤厓医案》一书中记载急危重症甚多,其脉症合参,辨治精详,可惜证候真假辨证细微之处论述稍嫌简略。本文结合书中急危重症验案进行评析,对于汪氏脉症合参叙述简略之处予以申明,脉理、舌象阐发不详之处加以补充,病程演变未曾论说之处佐以分析,意在还原其辨识急危重症证候真假之临床思维过程,共分虚实真假辨、寒热真假辨、外感内伤辨、脉厥病机辨等4个部分进行阐述,以期为当今临床以及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赤厓医案 汪廷元 证候真假 临床思维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齐元富从癌毒论治大肠癌的用药经验
12
作者 张杰翔 袁伟琛 +1 位作者 夏蕾 齐元富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89-93,122,共6页
目的:探讨齐元富教授从癌毒论治大肠癌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齐元富教授治疗大肠癌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的频数、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模块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14... 目的:探讨齐元富教授从癌毒论治大肠癌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齐元富教授治疗大肠癌的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的频数、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模块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14份处方,共137味中药。高频药物为柴胡、重楼、陈皮、清半夏、党参,功效多为燥湿化痰、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药性多为温、微寒、平,药味多为苦、辛、甘,归经多为肝、脾、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出柴胡、重楼、陈皮、清半夏、党参、生甘草的两两配伍组合,聚类分析出5个组方,复杂网络分析出11味核心中药。结论:齐元富教授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郁滞、癌毒兼夹痰湿瘀血,临床须以益气健脾、调达气机、燥湿化痰、清热解毒4种基本治法为主,并联合辨证与辨症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古今医案云平台 癌毒 数据挖掘 齐元富 用药经验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虫药通络法探析
13
作者 杨泽恒 林敏 鲁玉辉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叶天士创立“络病”学说,并继承与发扬了虫药通络法。为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虫药通络法的运用特点,文中分别从虫药通络法的来源、叶天士对虫药通络法的运用、虫药通络法的临床发展以及虫类药的特殊服法来探析虫药通络法。其临... 叶天士创立“络病”学说,并继承与发扬了虫药通络法。为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虫药通络法的运用特点,文中分别从虫药通络法的来源、叶天士对虫药通络法的运用、虫药通络法的临床发展以及虫类药的特殊服法来探析虫药通络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瘾疹、痹证以及各种脏腑络病,如糖尿病肾病、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等。叶天士对虫药通络法的运用,为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中医临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虫药通络法 通络
下载PDF
《傅青主女科》巴戟天-熟地黄配伍治疗妇科疾病医案赏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石凤 张亚萍 +3 位作者 黄洋玲 陈百晓 区思雯 薛桃妹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傅青主女科》是由医家傅山所著的妇产科专著,其学术思想对促进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山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衰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到决定性作用,故书中多从虚立论,提倡补法,强调肝脾肾同治,尤重补肾益精。... 《傅青主女科》是由医家傅山所著的妇产科专著,其学术思想对促进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傅山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衰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到决定性作用,故书中多从虚立论,提倡补法,强调肝脾肾同治,尤重补肾益精。巴戟天和熟地黄均为临床常用的补虚药,两者均味甘、性微温,同属肝肾二经,其中巴戟天为补肾阳之要药,熟地黄为补血滋阴之要药,两者一阴一阳相结合可并补肾阴肾阳。本文对《傅青主女科》中涉及巴戟天和熟地黄共用的医案进行分析,以探讨傅山配伍巴戟天、熟地黄治疗妇科疾病之思想,为现代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傅山 巴戟天 熟地黄 医案 不孕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医案治疗癫痫用药规律
15
作者 王凯悦 刘金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20-224,232,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古代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用药规律。方法 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检索自1912年1月1日前的古代癫痫医案,对符合标准的医案提取中药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医案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古代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用药规律。方法 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检索自1912年1月1日前的古代癫痫医案,对符合标准的医案提取中药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医案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总结古代医家治疗癫痫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癫痫医案192则,涉及中药244味,累计频数1975次,排名前五位药物为:胆南星(69次,35.94%),陈皮(68次,35.42%),半夏(61次,31.77%),石菖蒲(59次,30.73%),甘草(54次,28.12%)等,药物性味多属温、寒、平性,甘、苦、辛味,归心、肺、肝经。排名前五位中药功效依次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安神药、理气药。关联强度前五位药对为:半夏-陈皮,石菖蒲-胆南星,远志-石菖蒲,钩藤-陈皮,郁金-胆南星等,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组合:陈皮,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远志,甘草,当归,钩藤,茯神,人参,茯苓,郁金,朱砂。结论 古代医家用药谨守扶正祛邪原则,重视补虚药和化痰药的使用,挖掘出以定痫丸化裁的核心方,为癫痫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医案 癫痫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视神经炎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
16
作者 林冀鲁 焦文鑫 +2 位作者 周芷伊 龙思羽 王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视神经炎(ON)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纳入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使用中医药治疗ON的医案及文献。将中医证型、...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视神经炎(ON)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纳入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使用中医药治疗ON的医案及文献。将中医证型、处方组成及治法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的数据挖掘模块对中医证型、中药四气、五味、高频中药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医案15个和文献110篇,包含68种证型,“肝郁气滞证”出现频次最高(28次,12.02%);233个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11味,累计频次为2,579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9味,23.22%);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02%);归经以肝经药物最多(73味,34.60%)。(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共21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当归(165次,70.82%)、茯苓(143次,61.37%)、柴胡(127次,54.51%)、白芍(118次,50.64%)、白术(110次,47.21%)。(3)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共得到8类核心药对,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芍-当归”“柴胡-当归”“白术-当归”“白术-茯苓”“白芍-茯苓”。(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聚类,功效分别为清热凉血活血、疏肝健脾益气、养阴清心凉血、补肾益气利水。(5)复杂网络分析:提取出的核心处方为丹栀逍遥散加减,涵盖10味中药。结论 ON的中医辨证与“肝”密切相关,中药治疗ON以调肝为主,分别采用疏肝、清肝、养肝之法;且兼顾心脾,补益气血;同时辅以子类药,具有脏窍同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真武汤合四逆散治疗癃闭医案1则
17
作者 陈金娜 谢丽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81-83,共3页
癃闭是以排尿不畅、尿量减少、点滴不通甚则点滴全无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病情严重者尚可伴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水肿,甚至焦躁、神昏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加。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能够明显改善良性前... 癃闭是以排尿不畅、尿量减少、点滴不通甚则点滴全无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病情严重者尚可伴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水肿,甚至焦躁、神昏等症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加。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药能够明显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术后并发症。此文报道谢丽萍教授运用真武汤合四逆散加味合非那雄胺片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癃闭医案1例,效果颇佳,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闭 少尿 真武汤 四逆散 医案
下载PDF
冷炎教授运用经方辨证组合治疗腹痛医案四则
18
作者 徐玲玉 王汉 +3 位作者 邹文爽 代鹏 徐浩 冷炎 《中医康复》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腹痛病因复杂,迁延难愈,长期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伤寒杂病论》具备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效如桴鼓。“经方辨证组合”治疗策略是冷炎教授尊崇并大力倡导的学术思想,是其对《伤寒杂病论》“方证对应”思... 腹痛病因复杂,迁延难愈,长期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伤寒杂病论》具备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效如桴鼓。“经方辨证组合”治疗策略是冷炎教授尊崇并大力倡导的学术思想,是其对《伤寒杂病论》“方证对应”思想理论的凝练与拓展。笔者共整理冷炎教授辨治腹痛的临证治验四则:急性胰腺炎案、糜烂性胃炎案、结肠脾曲综合征案、重度营养不良伴胃下垂案,总结其临证辨治思路与方法,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腹痛 医案 冷炎 《伤寒论》
下载PDF
柴葛解肌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19
作者 陈欢 曾代文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74-274,共1页
吾师曾代文将柴葛解肌汤用于治疗三阳合病证的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现分享医案一则,以飨同道。患者李某,女,51岁。2022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鼻塞1年,加重1月。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鼻塞,每于季节交替或受凉后加重,服用“感冒药”后可暂时... 吾师曾代文将柴葛解肌汤用于治疗三阳合病证的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现分享医案一则,以飨同道。患者李某,女,51岁。2022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鼻塞1年,加重1月。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鼻塞,每于季节交替或受凉后加重,服用“感冒药”后可暂时缓解,未规范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葛解肌汤 三阳合病 过敏性鼻炎 医案
下载PDF
针刺治疗五官疾病医案四则
20
作者 陈萌 陈晓军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57-258,共2页
陈晓军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多年,经验丰富,对各种疑难病症,尤其是五官疾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陈师学习,现总结其医案四则介绍如下。1舌痹(痰湿壅滞证)。吴某,女,21岁。2019年8月20日初诊。主诉:舌体麻木2月。患者2月前无明显... 陈晓军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多年,经验丰富,对各种疑难病症,尤其是五官疾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陈师学习,现总结其医案四则介绍如下。1舌痹(痰湿壅滞证)。吴某,女,21岁。2019年8月20日初诊。主诉:舌体麻木2月。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舌麻,无味觉减退,余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五官疾病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