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5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保新作为
1
作者 廖藏宜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4年第1期61-61,共1页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过去的“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发展,并把医保放在更为核心的位置,突显了医保在“三医”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进入“三医”协同发展新时期,医保需要巩固过去的改革成效,立足新起点,研判新问题,着力新作为,成为...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过去的“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发展,并把医保放在更为核心的位置,突显了医保在“三医”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进入“三医”协同发展新时期,医保需要巩固过去的改革成效,立足新起点,研判新问题,着力新作为,成为“三医”改革的引擎。过去5年,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围绕如何用好、守好和服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看病钱”,以及破除过去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痼疾,大刀阔斧地开展了系列改革,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改革成效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救命钱 医保 新起点 系列改革
下载PDF
博弈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庆文 钟飞 +3 位作者 吴百杰 王鋆 吕世伟 许建慧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共3页
介绍了博弈论(game theory)的概况,阐述了博弈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6个方面的应用。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工具,若能紧密联系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博弈论会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应用 博弈论 医疗 体制改革
下载PDF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明钢 贾泽明 +3 位作者 张阳德 焦雅辉 马旭东 张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500-3503,共4页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该文从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发展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的必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实施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制度所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专科医师 培养 准入 医疗卫生
下载PDF
巴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显威 王慧 程刚 《医学与社会》 2007年第12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巴西 联邦政府 医疗卫生领域 医疗体制改革 国内生产总值 中等发达国家 人均GDP
下载PDF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与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议题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继同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共3页
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发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管办分离议题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国营企业产权体制改革时间基本一致。2005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发布后,这种市场取向的改革环... 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发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管办分离议题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国营企业产权体制改革时间基本一致。2005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发布后,这种市场取向的改革环境和社会气氛并无实质变化,卫生改革仍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思维、逻辑和惯性在发展,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议题的出现似乎显得"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并成为关键性问题。这说明我国宏观社会环境和发展模式"出现"问题,说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域中"政策性赶时髦"与"盲目性照搬模仿"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制度背景 医院政策 公立医院 管办分离
下载PDF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成本分摊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望清 朱胤 《现代医院》 2008年第1期89-91,共3页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实质缘于医改政策设计的缺陷和政府在对医疗体制改革成本分摊中的失衡。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对老百姓和医疗机构的负担都减轻了,却将高额的改革成本转嫁给了医疗机构与患者,影响并离间了医患间的关系。应当尽快明...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实质缘于医改政策设计的缺陷和政府在对医疗体制改革成本分摊中的失衡。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对老百姓和医疗机构的负担都减轻了,却将高额的改革成本转嫁给了医疗机构与患者,影响并离间了医患间的关系。应当尽快明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式,为医改成本的分摊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用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规范医改行为,使医改沿着"以政府为主导、公有制为主导"的公共性的目标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成本分摊 政府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价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凤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隶属函数确定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指标上的隶属等级。结果得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不同隶属等级... 目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模糊隶属函数确定被评价对象在不同指标上的隶属等级。结果得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不同隶属等级上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和综合得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结论不同地区之间综合评价绩效结果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提高医疗卫生体制绩效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 层次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下载PDF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葛延风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6,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中国 目标管理 医疗服务体系
下载PDF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大鹏 王晓燕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学伦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强化目标意识,稳步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浅议药房托管发展中的目标意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子健 冯国忠 《上海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462-464,共3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目标意识 药房托管 强化 人民群众 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服务过程 药价虚高
下载PDF
中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论坛综述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光 王才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年第6期61-66,共6页
2011年4月10—12日,第三届西湖论坛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主题为"中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异同与挑战",中美两国卫生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卫生政策研究人员200余人参加了研讨。本期邀请参加会议的专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整... 2011年4月10—12日,第三届西湖论坛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主题为"中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异同与挑战",中美两国卫生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卫生政策研究人员200余人参加了研讨。本期邀请参加会议的专家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分析了中美两国医改背景、目标、医改方案和进展等方面的异同,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卫生人力、费用控制、医疗安全与质量、公立医院改革和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论坛 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综述 卫生事业发展 医改方案 亚特兰大 卫生部门
下载PDF
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势 大力为农村基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人才 被引量:8
12
作者 崔明辰 宋国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3期10-11,16,共3页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以农村为重点",这给地方医学院校的启示是,农村基层对卫生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为农村基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人才的能力:根据卫生岗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增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以农村为重点",这给地方医学院校的启示是,农村基层对卫生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为农村基层培养输送医疗卫生人才的能力:根据卫生岗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增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积极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培养培训;医学院校、政府和医院等多方配合,共同构建稳定农村基层卫生队伍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地方院校 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下载PDF
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鹰 《卫生经济研究》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农村人口的卫生健康状况大大改善 ,但同时存在着农村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速度明显减缓 ,与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形成反差 ,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面临挑战等问题。要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农村人口的卫生健康状况大大改善 ,但同时存在着农村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速度明显减缓 ,与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增长形成反差 ,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面临挑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多方面配套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公共支持并提高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卫生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况成云 杨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3期78-80,87,共4页
政策的合理性、公正性、正当性和社会性等问题,是判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绩效的伦理学指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既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化倾向、政策的协调... 政策的合理性、公正性、正当性和社会性等问题,是判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绩效的伦理学指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既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诸如医疗服务供给中的利益化倾向、政策的协调性与配套措施不力、政府定位不够准确和干预效果不好等。重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目标在于,创新医疗卫生体制与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优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 绩效评价 伦理目标 医学伦理 公共政策伦理
下载PDF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6
15
作者 封进 余央央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政府如何履行对医疗卫生体系投入的责任?单独补贴需方的措施难以奏效,一个重要条件是供给方的市场竞争程度,而且市场竞争需要和支付方式的改革共同发生作用,改变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支付方式改革是让从医院有诱导需求的激励转变为有降低... 政府如何履行对医疗卫生体系投入的责任?单独补贴需方的措施难以奏效,一个重要条件是供给方的市场竞争程度,而且市场竞争需要和支付方式的改革共同发生作用,改变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支付方式改革是让从医院有诱导需求的激励转变为有降低医疗成本的激励,具体做法是保险公司或政府按某种服务标准事先支付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政府责任 市场竞争程度 医疗卫生体系 支付方式 医疗机构 保险公司 供给方
下载PDF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非营利化、非国有化与市场化互不矛盾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林 《当代医学》 2005年第12期94-96,共3页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宣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这个观察至少符合很多人的直觉,因此响应者众,在媒体和网络上多有"义愤填膺"的声援.但是...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宣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这个观察至少符合很多人的直觉,因此响应者众,在媒体和网络上多有"义愤填膺"的声援.但是上述课题报告开出的药方却有些头痛医脚,本末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非营利 市场化 矛盾 研究报告 研究中心 卫生投入 医疗服务 课题组 国务院
下载PDF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服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战场 被引量:15
17
作者 石鹏建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学教育改革 服务制度 主战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 医疗卫生事业 中央政府 “十七大”
下载PDF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医疗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逄士萍 孟锐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4期1-2,共2页
该文分析了医疗保障体系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地位,重点探讨了医疗保障体系中药品供应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保目录 基本药物目录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丹丹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1,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实现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新中国建立的医疗卫生制度,曾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改一度偏离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全面走上了商业化、市场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实现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新中国建立的医疗卫生制度,曾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改一度偏离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全面走上了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成为民生的热门问题之一。在总结第一次医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一轮医改又拉开了帷幕,可以说,新的医改方案较好地体现和实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已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取向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下载PDF
探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根源——新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霞 孔祥宁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4期99-102,共4页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过度市场化或者市场化不足,而是政府对于医改"市场化"理念的错误理解:医院与一般企业性质不同,衡量其效率的标准不应当是医院如何从病人身上"创收",而应当是如何让更多的...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过度市场化或者市场化不足,而是政府对于医改"市场化"理念的错误理解:医院与一般企业性质不同,衡量其效率的标准不应当是医院如何从病人身上"创收",而应当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获得救治。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模仿其他国家的模式,应考察大多数中国人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医改的价值目标。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与其说是去市场化,不如说是去垄断化;医疗卫生服务不可能完全依赖政府,而是要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尽力实现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市场化 路径依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