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
作者 李亚男 蔡志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分析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时间上,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区间,在人员方面,取60例患者,均于我院开展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实施人员分组时,通过随机数表法,共分为两组,包括... 分析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时间上,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区间,在人员方面,取60例患者,均于我院开展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治疗,实施人员分组时,通过随机数表法,共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组内人数,各组是为30例。两组运用不同护理形式,在对照组,结合常规形式,在研究组,结合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在研究组中,患者无论是在护理效果、生存质量方面,还是在满意度方面均更高,癌因性疲乏评分更低(p均<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 肝癌灌注栓塞介入术后患者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朱晓华 朱丽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HFMEA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观察组输液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状态焦虑量表评分、特质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护理差错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儿穿刺疼痛和心理应激反应,缩短穿刺操作时间,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静脉输液 风险管理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米淑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接受治疗的AIS静脉溶栓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投币法分为接受常规急救流程干预的对照组(n=60)和接受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6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各环节用时、神经功能以及溶栓效率,随访1年后,统计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分诊完成时间、分诊完成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结束至药物首推时间、入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入院至静脉溶栓开始时间≤60 min的达标率、血管再通率、溶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无明显功能障碍、轻度残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残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HFMEA模式的优化护理方案可显著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的各环节用时,提高溶栓效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情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探索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减少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 董青苗 +1 位作者 郑蕾 张云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5期667-669,681,共4页
目的: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急诊患者在抢救室内的急救环节,以有效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我院2020年1... 目的: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优化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急诊患者在抢救室内的急救环节,以有效缩短抢救室滞留时间,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3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FMEA模型后,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筛选出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诊疗流程,观察组采用HFMEA模型优化后的急救诊疗流程,探讨两组患者的诊疗情况,包括入抢救室至出抢救室的用时、最终临床结局、投诉和纠纷,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风险优先指数(RPN)较低,患者在入抢救室后的每一个环节的用时及总用时均较短。患者死亡率、投诉与纠纷的比例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EA模型能方便高效地识别影响抢救室患者病情救治的失效风险,建立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通过协调多科室和多部门的医疗资源,显著减少急救延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疫情常态化 抢救室患者 滞留时间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沈伟晔 曾明 张文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成批伤患者90例,根据患者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 目的观察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成批伤患者90例,根据患者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流程,研究组患者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的急诊急救流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满意度、投诉情况。结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28. 9%(13/45),对照组为55. 6%(25/4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88. 9%(40/45),对照组为62. 2%(28/4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投诉率方面,研究组为2. 2%(1/45),对照组为8. 9%(4/4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急诊急救流程效果显著提高,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成批伤 急诊急救流程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硬式内镜器械损坏率的影响
6
作者 娄林红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硬式内镜器械损坏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泗洪县中信医院供应室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管理的硬式内镜器械200件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管理的100件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 目的观察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硬式内镜器械损坏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泗洪县中信医院供应室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管理的硬式内镜器械200件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管理的100件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2023年1-12月管理的100件作为研究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管理。对比两组器械损坏率及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器械损坏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内容、方法、效果评分及总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可显著降低硬式内镜器械损坏率,提高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硬式内镜器械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损坏率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流程优化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娟 黄蓓蓓 +2 位作者 余天浩 刘夕珍 顾静 《护理学报》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92例和2017年6月-2019年6月98例在南京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环节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分别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92例和2017年6月-2019年6月98例在南京脑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指导下的优化急诊救治流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及临床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风险优先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517.59±31.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完成各环节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14%,高于对照组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观察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为(2.98±1.08)分,低于对照组(6.12±2.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筛查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急救的失效风险,并构建针对性优化流程,联合多科室医疗资源,有效缩短急救延时,整体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急救 环节优化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聂世俊 侯利民 李颂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11例骨科成批伤患者,其中实施优化急救流程前的患者21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急救流程后的2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模式对目... 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在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11例骨科成批伤患者,其中实施优化急救流程前的患者219例为对照组,实施急诊急救流程后的2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HFMEA模式对目前急诊急救流程进行分析,按优化后的急救流程进行救治,对照组按原有的骨科成批伤急救流程进行救治。比较优化流程实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及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后,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降低,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均P<0.05)。结论采用HFMEA模式优化骨科成批伤急诊急救流程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投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成批伤 骨科 急诊急救流程 优化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在术后患者镇痛随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燕菊 黄江琳 +3 位作者 姜玉梅 刘飘平 张婷婷 丁红 《现代临床护理》 2020年第1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用于术后患者镇痛随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11月在本院治疗术后需镇痛随访患者4859例设为对照组;2019... 目的分析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用于术后患者镇痛随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11月在本院治疗术后需镇痛随访患者4859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4月需术后镇痛随访患者4953例设为观察组,根据术后患者镇痛随访管理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找出主要的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于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并评价改进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随访的失访发生风险指数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随访的失访率(0.24%)较对照组(5.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0,P<0.001)。结论应用HFMEA前瞻性评估并预防术后镇痛随访管理发生的风险,可有效提高术后患者镇痛随访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术后镇痛 麻醉护理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
10
作者 刘绪星 梁焕笑 +4 位作者 吴玲 邓树荣 梁浩斌 邓秀娇 金伟军 《安徽医药》 2025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构建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的模式,促进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2023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HFMEA找出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潜在失效模式,对所有潜在失效模式分别进行严重度(S)... 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构建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风险的模式,促进用药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方法2023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用HFMEA找出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潜在失效模式,对所有潜在失效模式分别进行严重度(S)和发生率(O)评分,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对高风险失效模式进行决策树分析,得出需要采取改善行动的潜在失效模式,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并实施,统计分析HFMEA实施前后RPN值,评估改善效果。结果应用HFMEA法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各环节的失效模式RPN值下降范围为67.74%~74.36%,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不良事件数以及报损金额均降为0。结论运用HFMEA可以使贵重药品管理制度标准化、调配规范化以及成品输液输注标准化,有效降低贵重药品管理与使用的风险,并使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监督管理 药剂科 医院 贵重药品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药品管理与使用 风险防范 破损药品金额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中的应用
11
作者 豆娟 赵英英 +2 位作者 魏东坡 陆健 胡国勇 《重庆医学》 2025年第3期791-797,共7页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分析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流程,运用HFMEA筛选出关键流程中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订干预措施。结果HFMEA实施后的...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分析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治疗流程,运用HFMEA筛选出关键流程中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制订干预措施。结果HFMEA实施后的观察组高风险环节风险优先数(RP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乳酸监测、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血培养、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液体复苏(30 mL/kg)、血管活性药物使用、5项治疗措施全执行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EA实施后的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ICU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HFMEA对提高脓毒症患者1 h集束化措施治疗达标率、降低28 d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脓毒症患者 1 h集束化治疗 达标率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12
作者 梁维静 杨宇 +1 位作者 潘艳芳 黄燕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0-093,共4页
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手... 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行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疾病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二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文书管理、护理服务态度、护理安全知识水平、护理风险防范水评分均更高,差异很显著(P<0.05);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而护理满意度各指标评分均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风险管理
原文传递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13
作者 冯秀云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4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在职的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赤峰市医院于2023年1月起在静配中心实施HFMEA管理,随...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降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在职的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赤峰市医院于2023年1月起在静配中心实施HFMEA管理,随机抽取HFMEA实施前静配中心配置的药物14 369袋与实施后配置的药物14385袋,比较HFMEA实施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工作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及药物配置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HFMEA实施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EA实施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各项职业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EA实施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MEA实施后,静配中心药物配置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的实施能够降低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改善其职业生命质量,提高其专业能力,减少其药物配置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配中心 职业暴露 不良事件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4
作者 凌芳华 孙艳 +1 位作者 周燕 刘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5年第3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桂林市某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桂林市某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院外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基于HFMEA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区别。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外健康教育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知识水平,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髋关节置换 院外健康教育 随访 信息系统管理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瑞华 祝艳艳 贾四杰 《全科护理》 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病人实施HFMEA管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至病人出院。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ESCA评分、SF⁃36评分以及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MEA管理模式可提升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PTA术后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减少并发症,提升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 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瘘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鞘注液调配流程
16
作者 陶柏成 王梅 +3 位作者 刘杨 张先明 周丽芳 袁树伟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优化鞘注液调配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评估,选出中、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共找出34项中、高风险点,从人员培训、流程改进以及质量控制检查监督等方面进行改进。34项中、高风险点经过6个月的改进后,风险优先指数(RPN)下降了57.9%,药师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鞘注液的调配契合率从改善前的96.3%增至改善后的97.7%,催询医嘱数由(13.7±2.3)条/月下降至(8.2±1.3)条/月,降幅40.1%。结论:FMEA可以对PIVAS鞘注液调配流程中的质量控制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评估,建立鞘注液调配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可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中高风险点,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鞘注液 质量控制体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的影响
17
作者 万晶 万洪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9期164-167,172,共5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FME...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对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一医院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管理。比较两组流程各环节时间、护士文明服务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叫铃后护士反应时间、护士接听呼叫铃时间、患者得到处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士文明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管理可提高病房呼叫铃应答及时性,有效提升护士文明服务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故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呼叫铃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应答及时性 护士文明服务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武佳琪 金瑞华 +3 位作者 李冰 唐爱红 付子悦 王改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8,共8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4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CU)为研究对象,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组建多学科团队,通过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所在科室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隐蔽性参与式观察,发现口腔综合治疗台管理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及潜在失效结果,对高风险失效模式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比较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实施前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各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RPN)降低率以及诊疗用水合格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开诊前及诊疗之间医务人员冲洗行为的依从率及正确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管理后各项高风险失效模式RPN值均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口腔综合治疗台手机端、三用枪、漱口水端诊疗用水合格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提升口腔医务人员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管理水平,提高口腔诊疗用水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诊疗用水 污染 管理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研究
19
作者 樊海玉 姜伟 +1 位作者 聂英杰 杨东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方法:基于FMEA构建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进行管理。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血液净化科在用的83台血液透析设备...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优化血液净化设备管理中的临床效能。方法:基于FMEA构建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进行管理。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血液净化科在用的83台血液透析设备,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采用传统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采用FME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运转质量、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使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采用FMEA管理模式的设备故障率、自主维修率、保养维护率和规范操作率平均值分别为(4.72±0.11)%、(90.62±3.44)%、(95.42±2.43)%和(96.22±1.48)%,故障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自主维修率、保养率和操作规范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568、13.658、9.318、10.354,P<0.05)。采用FMEA管理模式的设备可用性比率、性能指数比率和品质指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91.04±2.65)%、(96.94±2.31)%和(97.66±1.19)%,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30、13.085、14.889,P<0.05)。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对采用FMEA模式的岗位职责、设备基础知识、操作保障能力和管理绩效评分分别为(94.12±2.76)、(92.03±2.50)、(91.35±2.62)和(93.65±3.28)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0、11.027、17.311、11.645,P<0.05)。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科血液透析设备管理,能够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减少设备故障频次,提升设备整体利用效率及科室临床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临床效能 血液净化设备 设备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