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章春 孙海波 宁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 “新医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对提高医学人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肩负为地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医学人才的重任,“新医科”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定位,也为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文章简要概述了“新医科”的内涵,简述了民族地区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医高专院校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医学人才培养路径,以期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人才培养,促进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民族地区 医高专院校 医学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探索
2
作者 程红兵 陈云霞 +4 位作者 张毅强 王佳 张雄鹰 原丽 王金胜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07-211,共5页
在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势必面临变革。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成立虚拟教研室、建立课程思政素材库、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构建整合实验教... 在新医科背景下,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势必面临变革。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成立虚拟教研室、建立课程思政素材库、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构建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推进了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建设,并提出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课程建设持续改进的若干思路和对策,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教学改革 教学重构 知识图谱 评价体系 医科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的Python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高园园 曹蕾 +1 位作者 王丹丹 阳维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在新医科背景下,分析医学生开设Python编程课程的重要意义。针对在医学生Python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从课程组织、教材选择、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将医学数据管理与Python编程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并实践了新的Python课程教学方法。经过... 在新医科背景下,分析医学生开设Python编程课程的重要意义。针对在医学生Python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从课程组织、教材选择、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将医学数据管理与Python编程教学深度融合,设计并实践了新的Python课程教学方法。经过4年多的教学研究实践,将Python的代码实现与医学知识相融合,启发学生通过实际医学项目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课程在增强学生学习Python编程兴趣和提高Python应用能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程组以高质量教育培育高水平、高素质、高融合医科人才为目标,通过医学信息数据处理案例为中心组织课堂,紧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培养新医科人才,服务于“健康中国”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Python课程 案例驱动 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病理学课程“五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吕洋 李秀娟 +3 位作者 金春亭 白美玲 郭任伟 李美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服务于国家战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大医学格局”。因此,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更新与交叉融合,更要重视塑造其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复合性、应用性、灵活性的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服务于国家战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大医学格局”。因此,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更新与交叉融合,更要重视塑造其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复合性、应用性、灵活性的新医科人才培养目标,河北北方学院病理学课程建立了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基础与临床相融合、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基于教学主题的学科与学科相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五融合”教学模式,并优化教学大纲,充分利用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及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库,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创新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提升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病理学 理论与实践 基础与临床 数字化教学 融合
下载PDF
新医科与新工科融合背景下医学统计课程教学探索及实践
5
作者 邱菊辉 陈艺丹 +2 位作者 左朝艳 周丽 王贵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54-57,共4页
在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新医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提供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医学统计课程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新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在医学统计学和实验设计方面的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系统分析当前医学统计教学效... 在健康中国建设以及新医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提供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的医学统计课程的教学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新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在医学统计学和实验设计方面的多年教学实践与经验,系统分析当前医学统计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医学教育对医学统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教材和教师与教学需求相关性弱、教学模式单一和学生主动学习和兴趣较低。并提出“六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实践,包括增强思政教育和增加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视程度、明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专业对医学统计的新需求、优化教师知识体系、修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强化过程管理等,以满足新医科建设的医学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新工科 医学统计学 教学改革 六位一体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儿科学》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
6
作者 孙慧超 李谧 +4 位作者 吕铁伟 唐雪梅 舒畅 管贤敏 胡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课程思政是教育部对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拓展自己,提高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水平。文章就目前医学教育课... 课程思政是教育部对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拓展自己,提高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水平。文章就目前医学教育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探索新医科背景下提高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措施,并对《儿科学》各章节内容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总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儿科学》的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及求真务实、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希望对医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儿科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儿科学 思政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实施 医科 人文素养 对策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临床实践混合教学评价研究
7
作者 徐丽伟 迟翔 +2 位作者 胡少丹 程泽鹏 许馨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
目的: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背景下针对多元化体系评价方式进行研究探索,以达到迭代临床实践课程教学目的 .方法:比较以融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与结果导向式终结性评价的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两... 目的: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背景下针对多元化体系评价方式进行研究探索,以达到迭代临床实践课程教学目的 .方法:比较以融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与结果导向式终结性评价的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两种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反馈.结论:以融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与满意度反馈更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中医临床实践 混合教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8
作者 刘燕茹 毕宇越 +3 位作者 汪宇航 朱婷 贾俊妮 唐思源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和教学现状,开发了与其教学过程高度契合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可实现医学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镜像、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直方图获取... 针对“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图像处理课程所面临的形势和教学现状,开发了与其教学过程高度契合的医学图像处理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可实现医学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镜像、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直方图获取和直方图均衡,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线性灰度变换、开窗显示、缩放、旋转、中值滤波、微分锐化、边缘检测的参数,同时用不同算法实现了医学图像的缩放功能。该教学软件用于包头医学院医学图像处理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中,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强化学生对放射技师考点知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新医科”背景下包头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工”“、医理”的深度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医科 教学软件开发
下载PDF
浅谈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
9
作者 王方辉 张俊花 +1 位作者 张云涛 孙丽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4-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滨州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水平,探究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就新医科下的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的必要性、虚拟仿真技术的定义、医学虚拟仿真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滨州医学... 为进一步提高滨州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水平,探究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就新医科下的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师资队伍培训的必要性、虚拟仿真技术的定义、医学虚拟仿真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滨州医学院虚拟仿真技术及实验平台为例,就如何提高医学仿真技术培训水平进行实施路径分析。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师资培训仍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更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培训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新医科背景下的广大医疗团队建设,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虚拟仿真 师资培训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妇产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10
作者 罗琳雪 李雪静 +5 位作者 黎丽莎 陈丽芬 韦兰荣 罗丽民 朱小英 廖超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9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20级113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 目的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9级110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2020级113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妇产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我导向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校院合作的妇产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而能提高护理本科生整体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妇产科护理学 校院合作 混合式教学模式 智慧树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11
作者 杨美霞 张坤 +2 位作者 李晓琳 常燕琴 宋芳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为了培养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文章从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寻实验教学“三强化”双向提升路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 为了培养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文章从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寻实验教学“三强化”双向提升路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医科背景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医科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喆 朱萍 龙海明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期145-146,149,共3页
旨在探讨新医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通过研究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优势和应用情况,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医疗数据分析、智能辅助诊疗等方面。继而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数据隐... 旨在探讨新医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通过研究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优势和应用情况,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医疗数据分析、智能辅助诊疗等方面。继而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安全性等方面。最后,探究了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通过研究,能更深入地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信息技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人工智能 医学信息技术 智能辅助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病理学技术课程创新实践
13
作者 陆海善 徐启江 +3 位作者 陆飞燕 曹德民 龙喜带 朱晓莹 《右江医学》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新的奋斗方向。医学教育是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化“医教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新的奋斗方向。医学教育是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化“医教产科”协同,推动医学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岗位胜任力 病理学技术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供给侧教学建设思考与实践——以新医科教师党支部引领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14
作者 邓丹 杨童 +1 位作者 张帆 谢勇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8期30-33,共4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是“三全育人”格局的具体体现,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以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为例,阐述在新医科人才培养背景下,通过高校教师党支部引领课程思政供给侧深化改革的途径,从...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是“三全育人”格局的具体体现,是新医科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以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为例,阐述在新医科人才培养背景下,通过高校教师党支部引领课程思政供给侧深化改革的途径,从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三要素进行基于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与供给载体的创新实践,并提出“四个坚持”的价值遵循,以期为课程思政提质提效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师党支部 医科 “双带头人”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药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15
作者 管清香 李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新医科是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之一,培养医药学人才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实现。深入剖析药学专业原教学体系的不足,结合新医科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习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一中心... 新医科是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之一,培养医药学人才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实现。深入剖析药学专业原教学体系的不足,结合新医科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习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一中心三融合三维度五结合”层进式融合“理论、实践与思政”的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药学专业 创新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新医科语境下医学伦理的实践挑战与理论突围
16
作者 陈化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在全球范围和中国语境下开启的新医科范畴,推进了医学伦理的纵深发展并打开新的向度。医学伦理作为动态平衡且不断发展的概念,伴随医学使命而生。在新医科语境下,医学伦理面临来自以利益为主线、以知识权力和专业技术两翼构成的三维挑... 在全球范围和中国语境下开启的新医科范畴,推进了医学伦理的纵深发展并打开新的向度。医学伦理作为动态平衡且不断发展的概念,伴随医学使命而生。在新医科语境下,医学伦理面临来自以利益为主线、以知识权力和专业技术两翼构成的三维挑战。这种挑战植根于医学能力的提升,社会资本的介入,医生的专业权力以及生物科技融合发展带来的专业话语。实践挑战的本质是理论困境,解决实践难题根本上需要理论突围。需要建构基于责任伦理为关键词、以公共伦理融合个体道德、以专业伦理深化常识道德的医学伦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医学伦理 实践挑战 理论突围
下载PDF
新医科建设的制度分析
17
作者 郭建如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新医科是医学发展到新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特别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新医科建设大体可分为建制化和非建制化两种主要途径。建制化途径强调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专业和机构开展人才培... 新医科是医学发展到新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新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特别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新医科建设大体可分为建制化和非建制化两种主要途径。建制化途径强调设立专门的交叉学科、专业和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非建制化途径则是面向更多的不特定群体,以招生指标、科研项目等形式来带动。从全国高校新医科建设的实践看,建制化方式是主要渠道,是推进新医科的主要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制度 医科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金课实践探索
18
作者 宁小美 马占春 +4 位作者 崔杰 吴明 张文晶 侯健俣 赵春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38-42,共5页
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金课建设是将“两性一度”重要标准与新医科人才培养需求有机融合,高阶性是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结合,创新性是紧随时代发展的创新,挑战度是新医科多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挑战。采用BOPPPS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 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金课建设是将“两性一度”重要标准与新医科人才培养需求有机融合,高阶性是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结合,创新性是紧随时代发展的创新,挑战度是新医科多元化背景下的专业化挑战。采用BOPPPS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以“两性一度”为标准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 大学计算机 金课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19
作者 常艳 王春 +2 位作者 汪庆童 张玲玲 严尚学 《科教文汇》 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该文探索了在新医科背景下临床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打造跨学科优质师资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途径,全方位把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期培育新... 该文探索了在新医科背景下临床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打造跨学科优质师资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途径,全方位把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期培育新时代具备综合素养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医科 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马宁 张腾达 吴燕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57-59,64,共4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医科”育人发展理念,促进医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医学生的道德品质、信息素养和信息实践能力,文章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剖析课程与“新医科”建设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医科”育人发展理念,促进医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医学生的道德品质、信息素养和信息实践能力,文章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与研究,剖析课程与“新医科”建设的契合点,阐述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的着力方向,提出从课程思政建设、医学信息素养培育两方面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案例,以期为国内医学院校同类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院校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