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医者精神为核心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金林 郑君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赋予新时代医者精神新内涵。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医者精神是新时代医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和落实医学类课程思政的体现。在新冠疫情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赋予新时代医者精神新内涵。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医者精神是新时代医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和落实医学类课程思政的体现。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改革突破口,探索构建以医者精神为价值指引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伦理学 课程思政 医者精神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时代医者精神融入高级健康评估课程的实践效果
2
作者 张云菊 罗娟 +6 位作者 周谊霞 杨勤 石国凤 顾鸿 覃海龙 杨旭彪 周静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336-342,363,共8页
目的通过将新时代医者精神融入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对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探讨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全日制普通高校2021级护理学专业46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 目的通过将新时代医者精神融入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对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探讨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全日制普通高校2021级护理学专业46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故事和教师点评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开展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生对新时代医者精神融入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程不同思政教育方式对研究生价值观影响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982,P=0.001)。绝大多数研究生倾向于选择案例故事(93.5%,43/46)和教师点评(78.3%,36/46)的教学方式。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应当采取的不同措施的选择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951,P<0.01)。大多数研究生不仅偏爱选择增加案例故事(78.3%,36/46)、增强师生互动(52.2%,24/46)和增强课堂讨论(56.5%,26/46);同时,在增加实践教学环节(71.7%,33/46)、解读课程相关问题(56.5%,26/46)、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学生内心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84.8%,39/46)等方面,也是研究生关注的重点。结论将新时代医者精神融入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思政教育中,采用案例故事和教师点评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研究生专业能力和品德修养,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效实施德育渗透,提高研究生思政素养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增加案例故事、实践教学环节、解读课程相关问题、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同时,教师还需要解答研究生内心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以更好地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最终实现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医者精神 高级健康评估 课程思政 护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戴红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52-0155,共4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蕴含丰富的思...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挖掘教学方法和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内容把思政元素有机的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及学科前沿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医学事业培养高素质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细胞生物学和学遗传学 医者精神
下载PDF
“西迁”医学精英的文化品格及时代传承
4
作者 刘湘 刘旭初 +1 位作者 陈朝琴 宗华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4期193-198,共6页
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400多名医学精英西迁重庆,创立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60多年里,“西迁”前辈积淀下的高尚文化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丰富了西迁精神内涵。从2020年3月开始,本研究通过梳理历史资料、文献以及大... 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400多名医学精英西迁重庆,创立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60多年里,“西迁”前辈积淀下的高尚文化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丰富了西迁精神内涵。从2020年3月开始,本研究通过梳理历史资料、文献以及大量走访健在的西迁前辈及其后代,提炼出西迁医学前辈“忧国忧民、济世报国的家国情怀”“正谊明道、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品性追求”“授业传道、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生命至上、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的文化品格。新时代,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要传承西迁前辈高尚文化品格,听党指挥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持“三全”育人,做时代“大先生”;弘扬医者情怀,护佑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迁 学精英 文化品格 教育理想 医者精神 时代传承
下载PDF
“5+3”一体化模式下《口腔生物学》思政教育的探索
5
作者 潘小曼 戴小寒 +5 位作者 冯慧 全宏志 周红波 张灵玲 李成日 刘欧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思政能力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需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各个课程中,以提高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文章聚焦于“5+3”一体化模式下研究生教学改革,基于《口腔生物学》作为过渡课... 思政能力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需要将课程思政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各个课程中,以提高未来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文章聚焦于“5+3”一体化模式下研究生教学改革,基于《口腔生物学》作为过渡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开展课程思政为中心,整合《口腔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教学目标从了解理论知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课程改革从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最后根据课程评价和学生反馈分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望为“5+3”一体化培养中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生物学 课程思政 “5+3”一体化模式 医者精神 创新精神 科研能力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玉飞 胡启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0期144-148,共5页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蕴含有比较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开展了如何将医学遗传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挖掘、提炼了这门课程所蕴含的部分思...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蕴含有比较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开展了如何将医学遗传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挖掘、提炼了这门课程所蕴含的部分思政元素,使用了多个实例作为思政素材,以广西医科大学2019级学生中的多个班级为教学对象,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般地巧妙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母校情感培养、医者精神培养以及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培养这4个方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较好地培养了医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专业精神,并塑造其优良品格,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让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想教育形成了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学遗传学 爱国主义 医者精神 价值引领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基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德育服务策略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蔚晓慧 焦雪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5期163-165,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德育服务策略与路径,包括加强校史文化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改善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增加学术型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 通过问卷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德育服务策略与路径,包括加强校史文化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改善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增加学术型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将德育教育内容融入文献检索课教学;建立彰显人文情怀的空间环境;重视图书馆品牌文化建设,培育高品质的校园精神文化等,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校园文化 医者精神 传统文化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德育
下载PDF
医学不是神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志寅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17-221,共5页
健康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医学的进步的确对保障和改善人类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能否理性看待医学的进步,客观评估医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医学的发展及人文精神引导医学走向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科学上的有限... 健康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医学的进步的确对保障和改善人类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能否理性看待医学的进步,客观评估医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医学的发展及人文精神引导医学走向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科学上的有限和未知,更加注定了医学的局限。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更不能盲目相信医学的"无所不能"。人们不能太高估了医学的能耐,对医学或医生的要求不能超越科学的限度,医学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所以,医学还没能力为病痛托底。因此说:医学不是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者精神 理性看待 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