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7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阮诗玮辨治肾脏疾病医话3则
1
作者 刘昕尔 高嘉玮 阮诗玮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阮诗玮教授临证注重把握基本病机和主导病机,主张天、地、时、人、病、症“六看”诊疗模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因机遣方。文中以医话形式总结了阮诗玮教授运用实脾饮、李氏清暑益气汤、清心莲子饮辨治肾脏疾病的临证经验,并分别附... 阮诗玮教授临证注重把握基本病机和主导病机,主张天、地、时、人、病、症“六看”诊疗模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因机遣方。文中以医话形式总结了阮诗玮教授运用实脾饮、李氏清暑益气汤、清心莲子饮辨治肾脏疾病的临证经验,并分别附医案一则佐证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诗玮 医话 实脾饮 李氏清暑益气汤 清心莲子饮
下载PDF
明清医话与俗字研究刍议
2
作者 闫春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清医话中的俗字书写,以此说明对明清医话的俗字研究,不仅是整理与校勘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开拓俗字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医话 俗字 明清时期
下载PDF
阮诗玮医话三则
3
作者 颜榕 余永鑫 阮诗玮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对福建省名中医阮诗玮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主要归纳阮诗玮教授治疗肾脏病之癃闭、石淋、水肿的临床经验,通过相关病案进行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关键词 阮诗玮 医话 肾病
原文传递
漫谈医案医话 被引量:1
4
作者 匡奕璜 《福建中医药》 1989年第3期45-46,共2页
医案、医话是两种概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其共同点是:两者均有论有例,往往是医案中有医话,医话中有医案,没有议论的医案和没有病例的议论都是不常见的,故一般常作为一个文体来论述。
关键词 医话 总结式 交待式 心得式医话 考试式医话
下载PDF
论清代笔记中之医话
5
作者 宋世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士大夫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于笔记中基于自身养生、“中隐”及济世救民的心态,记录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医疗故事与中医医药知识,此类笔记话语可被称之为“医话”。通过对清代笔记中医话中“六事”(医事、医理、中药学、方剂学、养生学、巫... 士大夫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于笔记中基于自身养生、“中隐”及济世救民的心态,记录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医疗故事与中医医药知识,此类笔记话语可被称之为“医话”。通过对清代笔记中医话中“六事”(医事、医理、中药学、方剂学、养生学、巫术)的考察,可知此类故事与医药学知识具有实用、救急、民间甚至虚诞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 医话 士大夫
下载PDF
《三家医话》成书缘由
6
作者 刘红菊 《中医文献杂志》 2009年第4期16-17,共2页
《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是王孟英整理总结、评注简效方的合刊医书,合称《三家医话》。《柳洲医话》是辑《续名医类案》中魏之琇按语以及附方,加以评注而成。《愿体医话》是收录急救小方的医书,根据清代史(扌晋)臣原... 《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是王孟英整理总结、评注简效方的合刊医书,合称《三家医话》。《柳洲医话》是辑《续名医类案》中魏之琇按语以及附方,加以评注而成。《愿体医话》是收录急救小方的医书,根据清代史(扌晋)臣原著、俞桂庭增补的《愿体集》,加上王孟英本人心得体会编撰而成。《潜斋医话》主要收录了民间单方验方、且是王氏亲自验证的得效方。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部医书的成书背景、写作体例特点,亦对三部医书排列顺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洲医话 愿体医话 潜斋医话 王孟英
下载PDF
《医话选粹》自序
7
作者 干祖望 《中医药通报》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医话是医业的小品文,不拘形式,不拘框架,与文学小品文唯一不同的是专谈医生的事务.因此,它自然是医生写的、讲的,是医生读的、听的.其中大至民族民生的卫生大事,小至日常卫生的琐事,只要是健康卫生范围内的事,都可秉笔而书.但有一点是... 医话是医业的小品文,不拘形式,不拘框架,与文学小品文唯一不同的是专谈医生的事务.因此,它自然是医生写的、讲的,是医生读的、听的.其中大至民族民生的卫生大事,小至日常卫生的琐事,只要是健康卫生范围内的事,都可秉笔而书.但有一点是主要的,那就是必须使读者在业务方面有所收获,此有别于茶余饭后的闲话聊天,读过、阅过、听过之后,读(听)者脑子里一无所得.是古人所谓"开卷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话选粹》 序言 医话 干祖望
下载PDF
从中医文化视角探讨医案医话中的真善美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悦 王河宝 +3 位作者 方华珍 郑绍勇 胡素敏 丁成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6-1238,共3页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上的综合体现,医案医话记录了医生的诊疗过程,体现了医生的诊疗思维和人文情怀。现从文化视角品读几则医案医话,发掘其蕴含的行文韵律和畅之美、医患和谐仁爱之美、辨证独具匠心之美、...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上的综合体现,医案医话记录了医生的诊疗过程,体现了医生的诊疗思维和人文情怀。现从文化视角品读几则医案医话,发掘其蕴含的行文韵律和畅之美、医患和谐仁爱之美、辨证独具匠心之美、处方精致衡变之美,旨在引导医学生领略医家深邃的医学智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求真、崇善、尚美的志趣,从而提升理论和临床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话 文化 审美
下载PDF
王庆其教授医话3则 被引量:6
9
作者 戴彦成 王秀薇 +1 位作者 王少墨 柳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101-1102,共2页
总结王庆其教授脾胃疾病医话三则:(1)脾主黏膜:强调黏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借用外科"消、托、补"的治疗原则,临床以四君子汤加黄芪作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黏膜病变。(2)护膜法:治疗胃病辨证论治的同时强调用药针... 总结王庆其教授脾胃疾病医话三则:(1)脾主黏膜:强调黏膜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借用外科"消、托、补"的治疗原则,临床以四君子汤加黄芪作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黏膜病变。(2)护膜法:治疗胃病辨证论治的同时强调用药针对性的护膜医疡,使局部病灶恢复,介绍了制酸护膜法、补气健脾护膜法、滋阴填精护膜法、活血止血护膜法、咸寒养阴护膜法、甘寒养阴护膜法的用药方法。(3)祛风胜湿:风药多燥,燥能胜湿,祛风可利气,风药升阳,故祛风可胜湿,但用药需中病即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庆其 医话 脾主黏膜 护膜法 祛风胜湿
下载PDF
王庆其“师古不泥”医话四则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少墨 王秀薇 +2 位作者 戴彦成 柳涛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25-27,共3页
归纳总结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其教授医话四则,包括内伤"湿为百病之长"说、五脏亦"以通为用"、五脏皆"体阴用阳"、脾主黏膜。
关键词 医话 名老中 王庆其
原文传递
医话中质性研究理论及案例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茵 刘艳骄 +2 位作者 周立美 许彦臣 闫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17-218,共2页
本文在研究中医医话的基础上,探讨质性研究理论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应用,旨在提出质性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医研究,并非所有的临床都是临床对照研究。内容包括质性研究概述、医话中的定性理论、医话中的定性案例、质性研究临床实践,首次提... 本文在研究中医医话的基础上,探讨质性研究理论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应用,旨在提出质性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医研究,并非所有的临床都是临床对照研究。内容包括质性研究概述、医话中的定性理论、医话中的定性案例、质性研究临床实践,首次提出了医话医案研究应用质性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话 质性研究 案例
下载PDF
医案、医话、医论说略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更生 徐庆会 王长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5期381-384,共4页
概述了医案、医话、医论的发展源流及主要著作,认为三者是学习和研究中医的重要内容,认真研读,可启心智、拓视野、广见闻。
关键词 医话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中医医话有哪些种类?
13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17期1599-1599,共1页
关键词 医话 种类 札记类医话 争鸣类医话
下载PDF
医话两则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敏 刘志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1-442,共2页
关键词 咳证 癃闭 医话
下载PDF
习言涵至理——医话三则 被引量:1
15
作者 庄秋红 常存库 《中医药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习言警句 辨析 医话
下载PDF
颜乾麟诊治心脑血管病医案医话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春霞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共2页
颜乾麟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证提出"心病宜温,升补宗气;脑病宜清,祛风醒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新思路。
关键词 医话 心病宜温 升补宗气 脑病宜清 祛风醒脑 颜乾麟
下载PDF
《沈绍九医话》的处方用药特色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泽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用药特色 医话 处方 近代名 清末民初
下载PDF
岳美中临证心语感言——读岳美中医案医话有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桂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6-76,共1页
岳美中(1900-1982),名钟秀,号锄云,河北省滦南县人,著名中医学专家,著有《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岳美中医话集》、《中国麻风病学辑要》等。反复研读岳老著述,无论是理论上还... 岳美中(1900-1982),名钟秀,号锄云,河北省滦南县人,著名中医学专家,著有《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岳美中医话集》、《中国麻风病学辑要》等。反复研读岳老著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均受益匪浅。通过读书,不经意之中聆听了岳美中先生的临证肺腑心语。合卷掩目,谆谆教诲似仍在耳边,小有感悟,不揣愚钝,笔录如下,意欲与同道共享并共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美中 医话
下载PDF
干祖望医话(39) 医书外谈——耳朵和听觉 被引量:1
19
作者 干祖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耳朵 听觉 医话 干祖望
下载PDF
干祖望医话(15)——中医在“变”中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干祖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万变不离其宗 医话 干祖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