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的评价研究
1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11 位作者 胡美华 张冰丽 孙昕霙 李子涵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相应防护要求和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三个方面设计呼吸道防护能力测评内容,分别包括6、6、8个知识点,共20个知识点,均为选择题。多选题全选对为满分,部分选正确且无错误选项为部分得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根据经典测评理论对每个知识点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结果对6所医院326名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结果显示,20个知识点中,得满分比率在60%以上的有6个,其他题目得满分比例较低,其中空气传播疾病种类、飞沫传播疾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常规措施、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指征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指征5个知识点得满分比率在10%以下。在20道知识题中,难度分析较为容易、难度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分别有5、1、14道;区分度在≥0.4、0.30~0.39、0.20~0.29、≤0.19的题目分别为6、1、4、9道。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种类的认知和不同类型口罩佩戴指征的掌握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医院工作人员 呼吸道防护 能力 评价
下载PDF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工作人员防控培训方案、内容与标准 被引量:40
2
作者 黎尚荣 赵志新 +35 位作者 姚瑶 邓敬仪 陈昕 温小粤 邢帮荣 郭娜 张献玲 代群 刘剑戎 刘芳 罗利英 孔庆磊 冯丰 曾国芬 熊志勇 郑常龙 罗金妮 钟新华 阮莹 王乔凤 汪竹红 郑栩琪 符永玫 张欢 吴妙略 梁朝峰 吴元凯 李星 梁彩倩 彭燕 欧阳倩 黎婉斌 范秀平 唐紫兰 陈璐 顾琳 《新医学》 2020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 有效的员工全员培训是防控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重要措施。该文介绍将医院员工按岗位性质不同分为临床科室主任护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标本检测技术人员,其他医师、护理及医技人员,行政、后勤及辅助人员等5个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批次、针对性强、覆盖全员的防护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考核、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培训由教官组人员按统一的培训标准,使用客观结构化多站的形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工作人员 防控 培训方案 客观结构化多站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SARS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丽芬 张顺玲 +4 位作者 尹炽标 王琦 杨湛 唐小平 雷春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人员在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从 2 0 0 3年 2~ 4月约 3个月收治 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原因及在此过程...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人员在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从 2 0 0 3年 2~ 4月约 3个月收治 SARS过程中受到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原因及在此过程中所不断完善的预防对策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感染 SARS 19名工作人员中 11名护士、8名医生 ,通过近距离接触患者或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在收治过程中 ,通过不断完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 ,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督机制、强调个人防护是减少 SARS医院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医院工作人员 医院感染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柴明珍 费佩佩 +2 位作者 张蕾 涂平安 刘轶永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3期10-1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45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50名医院工作人员中,267名发生过锐器伤,其中发生安瓿伤210名(占78.7%...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月,采用自制问卷对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45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50名医院工作人员中,267名发生过锐器伤,其中发生安瓿伤210名(占78.7%)共765次,不同工作年限、科室、是否参加过职业防护的培训、工作类别、性别医院工作人员安瓿伤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针刺伤57名(占21.3%)共75次,不同科室、是否参加过职业防护的培训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过职业防护的培训是锐器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同时医院应健全锐器伤的监测、上报制度,从而确保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锐器伤 职业安全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雪梅 杨玉红 +2 位作者 侯维 郭新会 刘海霞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甲型N1H1流感(甲流)爆发期间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对甲流的态度和心理特征。方法在甲流高峰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5名重症甲流定点收治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低... 目的探讨甲型N1H1流感(甲流)爆发期间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对甲流的态度和心理特征。方法在甲流高峰期,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5名重症甲流定点收治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全国常模。但临床医务人员在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疾病4个因子分值较其他部门上升,而护士在躯体化、恐怖2个因子方面得分比医生高。曾在抗击非典一线工作过的医务人员,在躯体化、敌对2个因子分值较未去过非典一线者上升。年龄大和未去过非典一线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去过非典的医务人员所获得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高,临床医务工作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和客观支持较非临床少。结论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在甲流高峰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与患者直接接触多以及曾经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有必要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效而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医院工作人员 甲型H1N1流感
原文传递
医院工作人员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浩 杜红 王志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本文对1994、1995两年我院门诊胃镜室所做的10423例资料进行调查,重点调研本院316例工作人员所做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提示:医院工作人员的活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胃镜检查病例;在HP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中... 本文对1994、1995两年我院门诊胃镜室所做的10423例资料进行调查,重点调研本院316例工作人员所做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提示:医院工作人员的活检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胃镜检查病例;在HP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中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生、护士最多;随着医院内工作的年份增加,HP感染有上升的趋势。这些情况支持HP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提醒医院内工作人员,特别是临床一线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 调查
下载PDF
1035名医院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调查分折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展成 丘燕 欧佩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316-1317,共2页
目的调查医院工作人员乙肝病毒(HBV)携带现状,了解高危科室分布情况。方法普查本院全体职工(含离退休人员)血清HBV六项感染指标,设院外非医务人员健康体检为对照组。结果 调查1035名医院工作人员,HBV携带率为13.1%(136/1035),与对照组... 目的调查医院工作人员乙肝病毒(HBV)携带现状,了解高危科室分布情况。方法普查本院全体职工(含离退休人员)血清HBV六项感染指标,设院外非医务人员健康体检为对照组。结果 调查1035名医院工作人员,HBV携带率为13.1%(136/103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且医院内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总体HBV携带率不比非临床人员高,但传染科和五官、口腔科分别高达31.5%和30.0%。结论虽然医院内工作人员HBV携带率总体不比院外一般人群高,但传染科和五官、口腔科为HBV感染高危科室,必须引起重视,加强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医院工作人员 防护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圣俊 苏丽霞 +4 位作者 赵海静 赵淑芳 李景涛 杨灵芝 牛占丛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4期2204-2207,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河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98名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技、行政管理及后勤科室),实施为期180 d的控烟干预,采用问卷式调查法,比较干预前后医院工作人员对控烟知...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河北省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98名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技、行政管理及后勤科室),实施为期180 d的控烟干预,采用问卷式调查法,比较干预前后医院工作人员对控烟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对控烟的态度和行为均发生了较大转变。认为室内应全部禁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4.28%上升到干预后86.73%,认为"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吸烟"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0.41%下降到干预后的6.12%,赞同香烟可以当作礼物互赠由干预前的53.06%,下降到干预后的16.33%,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提高了对就诊者询问和提供戒烟服务的主动性。主动推荐戒烟药物的比例,由干预前的12.90%上升到干预后的24.19%,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6人成功戒烟,戒烟率达26.53%;每人每日平均吸烟支数由干预前12支降低到干预后的8支,准备未来1年戒烟人数由干预前的13.26%上升到45.83%;对PDCA控烟模式的满意度达91.84%。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医院工作人员实施控烟干预,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吸烟量、提高戒烟成功率;而且能转变他们的控烟态度和行为,提高对就诊者吸烟的主动询问率及提供戒烟服务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全社会控烟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 医院工作人员 控烟干预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喜之 周涌 +1 位作者 郭春花 王济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健康状况 调查 流行病学 调查 部队医院
下载PDF
广西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控烟认知和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天达 梁友芳 +3 位作者 白晶 蔡筱雯 龙静铧 零恒莉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1期2574-2577,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的控烟认知和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开展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某三甲医院3871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院工作人员的吸烟情况、控烟认知,以及医生开展简短戒烟干预服务的情况。结... 目的了解广西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的控烟认知和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开展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某三甲医院3871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医院工作人员的吸烟情况、控烟认知,以及医生开展简短戒烟干预服务的情况。结果3871名医院工作人员中,吸烟者211名(5.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岗位类型、婚姻状况的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工作人员知晓“医院有戒烟门诊”“戒烟门诊有专业医师向吸烟者提供实用的戒烟咨询并提供戒烟药物干预”“医院有相关禁烟规定”和“医院有在禁烟区域内对吸烟行为进行劝阻的相关规定”的比例分别为89.3%(3458/3871)、86.3%(3340/3871)、98.8%(3826/3871)和85.7%(3317/3871),除“医院有相关禁烟规定”外,吸烟的医院工作人员知晓医院有上述内容的比例低于非吸烟的医院工作人员(均P<0.05)。不同科室医生在主动询问患者吸烟情况、建议吸烟患者戒烟、知晓和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新增戒烟干预模块方面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内科医生在主动询问患者吸烟情况、建议吸烟患者戒烟、知晓和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新增戒烟干预模块方面均优于其他科室医生(均P<0.05);外科医生在主动询问患者吸烟情况、知晓和使用医院信息系统新增戒烟模块方面均优于临床其他科室医生,而在建议吸烟患者戒烟方面则劣于临床其他科室医生(均P<0.05)。结论广西某三甲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率较低,控烟认知情况较好,但医生的简短戒烟干预服务行动力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烟 认知 简短戒烟干预服务 医院工作人员 三甲医院 广西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肺结核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建陶 朱艳琴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结核发病 肺结核病 结核病人 TUBERCULOSIS 结核病发病率 年发病率 预防措施 常州市 1989~1995
下载PDF
863例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湘蕾 林红 +1 位作者 雷晓婷 胡钢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339-339,共1页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医院自己设计的锐器伤问卷调查表,按工作类别到医院各科室对相关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参加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和所在科室等基...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医院自己设计的锐器伤问卷调查表,按工作类别到医院各科室对相关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参加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和所在科室等基本情况;②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置情况及调查者是否参加过锐器伤防护培训;③工作以来锐器伤的发生次数、具体操作环节、场所、何种锐器物品及锐器伤后相关心里反应等.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75份,有效回收率97.5%;本次调查的975人中,男性268人,女性707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60岁;有863人发生了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为88.5%.护士、保洁员、医师锐器伤发生率处于前3位;外科和手术室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发科室;注射针头、玻璃物品、静脉输液器针头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物品;拔针、整理物品和处理医疗垃圾时最容易造成受伤;锐器伤后不同人员心里反应各异,大多数人紧张、害怕、恐惧;53.2%的人参加过培训,但仅有5.8%的人锐器伤后报告.结论:该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外科和手术室是锐器伤发生高发科室;护士、保洁员、医师为锐器伤发生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措施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锐器损伤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的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英 陈爱榕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569-569,52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红梅 李永军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6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个人防护 传染病 心理素质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山西省人民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临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掌握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年中医院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填写的统计报表,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共发生锐器伤153例次,发生率... 目的掌握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年中医院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后填写的统计报表,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共发生锐器伤153例次,发生率为11.2%,人员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洗衣工、检验人员、废物收集人员;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整理锐器时、手术过程中和拔针头时;引起损伤的利器主要为头皮针头、缝合针、注射器针头;锐器伤发生后能够进行正确处理的工作人员仅占31.2%;观察期间尚无工作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例。结论医院工作人员4年中有不同种类的锐器伤发生,一线医护人员居多,正确处理率不高。管理部门应强化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正确的医疗护理操作程序,合理处置医疗废物,掌握锐器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下载PDF
避免医院工作人员的不规范医疗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清云 刘萍 蔡体章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不规范医疗行为 医院管理 误诊
下载PDF
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态度及知识掌握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态度及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某院进行常规管理的2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选取同期采用强化感染管理进行干预的2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将两组管理前后的手足口... 目的探讨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态度及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某院进行常规管理的2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选取同期采用强化感染管理进行干预的2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将两组管理前后的手足口病防控态度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手足口病防控重视性较高率高于对照组,防控知识掌握较佳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感染管理干预对医院工作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态度及知识掌握的影响均较明显,实施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感染管理干预 医院工作人员 手足口病 防控态度 知识掌握 影响
下载PDF
东城区60例医院工作人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18
作者 余晓辉 张海燕 +2 位作者 杨勇 王威 徐文彩 《疾病监测》 CAS 2003年第10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东城区 医院工作人员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感染率 流行病学 北京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患肺结核13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隆平 王瑞松 +3 位作者 李加佳 蔡翠 张廷梅 田彬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人员 肺结核病人 临床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 人类健康 社会问题 公共卫生 高危险性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祎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6期131-131,共1页
1983年Marshall等首先报道了人类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来,经过20余年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HP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以及胃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关系越来越清晰。但是HP是以什么方式在人群之间传播尚不清楚,有观点... 1983年Marshall等首先报道了人类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来,经过20余年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HP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以及胃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关系越来越清晰。但是HP是以什么方式在人群之间传播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在发达国家口-口传播的可能性大,而发展中国家,粪-口传播可能占主导地位。由于医院内工作人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所以,调查医院内工作人员不但了解职业与HP的感染关系,而且有助于探讨HP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HP) 医院工作人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