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正十八烷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马丽美 刘红茹 +1 位作者 王晓春 王银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以SiO_(2)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乳化剂用量、乳化转速、乳化时间、芯壁比及氨水用量对微胶囊储热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到织物上以制备调温织物。结果表... 以SiO_(2)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相变微胶囊,探讨乳化剂用量、乳化转速、乳化时间、芯壁比及氨水用量对微胶囊储热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到织物上以制备调温织物。结果表明:在乳化剂用量2.5g、乳化转速8000r/min、乳化时间15min、芯壁比1/1和氨水用量1mL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其表面光滑,呈圆球形,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调温性能,熔融温度31.9℃,熔融焓154.7J/g,结晶温度22.5℃,结晶焓154.4J/g,调温织物也表现出良好的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十八烷 智能调温
原文传递
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
作者 向家林 李梦 +2 位作者 谢宗蕻 王杰 王治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作为囊壁,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了乳化剂Span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微胶囊相变材料形貌、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 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作为囊壁,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正十八烷@三聚氰胺-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了乳化剂Span80、Tween80、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微胶囊相变材料形貌、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和乳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形貌会造成显著影响,使用非离子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时,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粒径分布均匀,储热能力提高。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材料潜热存储效率达到54%时,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34.2J/g和109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微胶囊 相变材料 乳化剂 相变潜热
原文传递
十八烷/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徐晓飞 汪旗 +3 位作者 严雪峰 徐一剡 管清宝 游正伟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3,9,共4页
以十八烷(n-OD)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壁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SiO_(2)MEPCMs)。通过各种反应参数的调控,获得最佳的SiO_(2)MEPCMs,最佳反应参数为硅酸四乙酯加入量10 mL、V水∶V乙醇为2∶1、乳化速度12000 r... 以十八烷(n-OD)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壁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相变微胶囊(SiO_(2)MEPCMs)。通过各种反应参数的调控,获得最佳的SiO_(2)MEPCMs,最佳反应参数为硅酸四乙酯加入量10 mL、V水∶V乙醇为2∶1、乳化速度12000 r/min,搅拌速度300 r/min,并且发现氨水(NH_(3)·H_(2)O)的滴加速率会明显改变SiO_(2)MEPCM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微胶囊 十八烷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十八烷/膨胀石墨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伟丽 杜焦丽 +4 位作者 唐婷 高宁 蔡迪 邱杰 李又兵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25-4229,4236,共6页
针对建筑节能储能材料的应用,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一系列十八烷含量不同的十八烷/膨胀石墨定形相变材料,通过微观形貌观察、渗漏性能测试、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和冷热循环稳定性分析探究膨胀石墨吸附十八烷的最佳含量以及其各项性能。通... 针对建筑节能储能材料的应用,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一系列十八烷含量不同的十八烷/膨胀石墨定形相变材料,通过微观形貌观察、渗漏性能测试、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和冷热循环稳定性分析探究膨胀石墨吸附十八烷的最佳含量以及其各项性能。通过分析得出,当十八烷的吸附量为90%(质量分数)时,该吸附含量下的十八烷/膨胀石墨定形相变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其熔融焓和凝固焓值分别为188、186.9 J/g,与国内外不同复合相变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焓值。通过50℃烘箱加热2 h后,也没有明显的十八烷渗出的现象,质量损失率均小于1%,说明其具备了较好的防渗漏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吸附法 膨胀石墨 十八烷 定形相变 焓值 渗漏性能
下载PDF
ZnO对正十八烷@PMMA微胶囊结晶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闫玉兵 杨旭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为了抑制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PCMs)的过冷结晶,采用水热合成法,在140℃条件下,以ZnCl2为前驱体,硬脂酸(SA)为表面修饰剂,相变材料正十八烷(n-Oct)为反应介质,制备了包含ZnO纳米颗粒的n-Oct悬浮液。以此悬浮液作为相变材料,采用悬浮自... 为了抑制相变材料微胶囊(MicroPCMs)的过冷结晶,采用水热合成法,在140℃条件下,以ZnCl2为前驱体,硬脂酸(SA)为表面修饰剂,相变材料正十八烷(n-Oct)为反应介质,制备了包含ZnO纳米颗粒的n-Oct悬浮液。以此悬浮液作为相变材料,采用悬浮自由基聚合制备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壁材的MicroPCMs(ZnO/n-Oct@PMM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测试表明,微胶囊呈核壳结构,表面有凹陷,粒径为1~5μm,囊内ZnO颗粒大约10~100n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ZnO的存在对胶囊的耐热性能影响不大,但使微胶囊的异相成核结晶焓增加了47.8%,较好地抑制了相变材料微胶囊的过冷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氧化锌 十八烷 微胶囊 过冷结晶
原文传递
十八烷基硅烷疏水改性PVDF膜的制备及膜蒸馏抗润湿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戈亚南 刘慧丽 +3 位作者 陈华艳 贾红友 陈昊东 吕晓龙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5-9,共5页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因致孔剂等添加剂在膜中的残留,导致膜疏水性有限,在膜蒸馏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容易被料液污染,失去分离能力。实验采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OTMS)对碱处理羟基化的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自组装疏水...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因致孔剂等添加剂在膜中的残留,导致膜疏水性有限,在膜蒸馏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容易被料液污染,失去分离能力。实验采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OTMS)对碱处理羟基化的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自组装疏水改性,用于提高膜的膜蒸馏抗润湿的能力。通过控制变量探究了OTMS浓度、OTMS自组装时间、热处理温度三个条件对疏水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经过自组装疏水改性后,膜的接触角达到122.5°;在经过12 h质量分数3.5%的氯化钠(NaCl)溶液,2 h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和0.1 m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膜蒸馏测试中均表现稳定,通量和电导率保持不变,改性膜具有更好的抗润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自组装 疏水改性 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 抗润湿
下载PDF
正十八烷/丙烯酸树脂相变微囊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丘晓琳 唐国翌 +1 位作者 宋国林 韩鹏举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95,共4页
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共聚物(MAA)为囊壁的相变微囊(Micro PCM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Micro PCMs的表... 以正十八烷为芯材,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共聚物(MAA)为囊壁的相变微囊(Micro PCMs)。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Micro PCMs的表面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SMA的长烷基侧链可使囊壁凭借一定的弹性形变抵御外力作用。引入MAA后的Micro PCMs储热密度更高,其相变焓达136.0 J/g。SMA的半结晶性能使Micro PCMs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其起始失重温度比正十八烷提高了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囊 储热能力 十八烷 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
原文传递
二十八烷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维莉 马银海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6,共3页
探索了以商业易得的1,10-癸二醇和十八烷基溴为原料,通过"10+18"偶联合成工艺高收率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该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工艺简单,易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溴代十八烷 1 10-癸二醇 十八烷 合成工艺
下载PDF
丙烯酸共聚物囊壁的正十八烷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22
9
作者 单新丽 王建平 +1 位作者 刘妍 张兴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90-2596,共7页
以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为壁材,正十八烷为囊芯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分别考察了单体与芯材投料比、单体浓度和交联剂的... 以二丙烯酸1,4-丁二醇酯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为壁材,正十八烷为囊芯的相变材料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分别考察了单体与芯材投料比、单体浓度和交联剂的含量对微胶囊形貌、相变热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与芯材投料比或单体浓度的增加,微胶囊表面均变得致密,壁厚增加;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微胶囊的表面变得更加致密光滑,热稳定性显著增强;随着单体与芯材投料比的增大,微胶囊热焓值减小,被包裹的囊芯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丙烯酸 十八烷 热稳定性 交联剂
下载PDF
相变物质正十八烷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伟箭 陈海明 +2 位作者 熊远钦 卢彦兵 娄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高分子囊壳的微胶囊,讨论了共单体丙烯酸的加入量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了微胶囊的粒径及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微胶...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高分子囊壳的微胶囊,讨论了共单体丙烯酸的加入量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和扫描电镜(SEM)分别表征了微胶囊的粒径及形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微胶囊的热物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包裹完全,粒度均一,平均粒径约6μm;共单体丙烯酸的加入是得到形貌规整、表面光滑微胶囊的有效手段.同时正十八烷微胶囊具有很好的相转变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能量储存和温度控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相转变微胶囊 原位聚合
下载PDF
pH值对正十八烷微胶囊合成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学晨 张兴祥 +2 位作者 张晓春 樊耀峰 牛建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42-945,共4页
研究了采用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为囊壁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过程中,乳液制备、预聚体制备和聚合过程中pH值对乳液和预聚体稳定性,以及微胶囊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6.5~9.0之间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 研究了采用正十八烷为囊芯,三聚氰胺-甲醛为囊壁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过程中,乳液制备、预聚体制备和聚合过程中pH值对乳液和预聚体稳定性,以及微胶囊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6.5~9.0之间对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缩聚;预聚体分离时间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延长,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pH值较低时,部分甲醛残留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缩聚体系中的pH值为4~5时,合成的微胶囊分散性好且呈球形,胶囊的热焓和耐热温度随pH值增大呈上升趋势.考虑到胶囊的分散性和合成周期,pH值最好控制在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相变材料 十八烷
下载PDF
十八烷-棕榈酸/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烽 李艳 +1 位作者 程立媛 陈明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十八烷和棕榈酸的低共熔物作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渗方法,制备出十八烷-棕榈酸/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由于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其毛细作用力和表面张力使得相变材料在发生固液相变的过程中,失去了流动性。采用DSC,ESE... 以十八烷和棕榈酸的低共熔物作相变材料,膨胀石墨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渗方法,制备出十八烷-棕榈酸/膨胀石墨相变储能材料。由于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其毛细作用力和表面张力使得相变材料在发生固液相变的过程中,失去了流动性。采用DSC,ESEM、熔化凝固过程分析对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结构和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癸酸-月桂酸被有效地包封在多孔石墨孔内,膨胀石墨作为基体材料,较大的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导热率,同时该储能材料还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可被应用于储能和热能回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棕榈酸 膨胀石墨 相变
下载PDF
硅藻土吸附正十八烷高相变焓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秀龙 康虹 +3 位作者 高向华 许并社 魏丽乔 马森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0-45,共6页
利用硅藻土比表面积大、孔洞多因而吸附性好的特点,吸附正十八烷,制备出形态稳定、高相变焓的硅藻土/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及受热形... 利用硅藻土比表面积大、孔洞多因而吸附性好的特点,吸附正十八烷,制备出形态稳定、高相变焓的硅藻土/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热重分析仪(TG)及受热形态变化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相变温度及相变焓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分解温度在240℃以上,当正十八烷的吸附量不超过40%时,在高于相变温度时未泄漏,相变温度在26~31℃之间,并且具有很高的相变焓(131.6~163.3 J/g),是一类形态稳定、相变焓高、热性能良好、应用前景广泛的节能环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硅藻土 十八烷 吸附
下载PDF
纳米金属粒子强化正十八烷相变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艳 张金辉 +2 位作者 王艳 路海滨 李庆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1,共4页
对正十八烷中分别添加纳米Cu粒子、纳米Al粒子及纳米Fe2O3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热针法分别对正十八烷及其与纳米金属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固态体系、液态体系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十八... 对正十八烷中分别添加纳米Cu粒子、纳米Al粒子及纳米Fe2O3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热针法分别对正十八烷及其与纳米金属粒子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固态体系、液态体系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十八烷中添加纳米金属粒子后,纳米金属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固、液态体系的导热系数随着纳米金属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且纳米Al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提高较其他两者更为明显。采用DSC对正十八烷及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金属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及相变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属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比纯正十八烷材料略低,且随纳米金属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大逐渐减小,但其相变温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纳米粒子 导热系数 相变潜热
下载PDF
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帅 蔡步林 +5 位作者 陶佩珍 彭宗根 章天 易红 李玉环 李卓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以替诺福韦为原料,与脂性侧链2-十八烷氧基-1-乙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细胞培养法对其体外抗HIV、HBV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血清药理学研究,测定小鼠血清的抗HIV-1作用。结... 目的研究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以替诺福韦为原料,与脂性侧链2-十八烷氧基-1-乙醇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细胞培养法对其体外抗HIV、HBV活性进行测定;通过血清药理学研究,测定小鼠血清的抗HIV-1作用。结果合成得到了目标化合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确证;对其进行的体外和小鼠血清抗病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体外抗HIV-1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165nmol/L,对HBV病毒的抑制活性EC50为0.17μmol/L;灌胃给药ODE-TFV后的小鼠血清对HIV-1显示出强和持久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替诺福韦分子中磷酸基的一个羟基上引入脂溶性长链十八烷氧乙基,体外呈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并且生物利用度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氧乙基 替诺福韦酯 合成 抗病毒
下载PDF
不同十八烷含量膨润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艳芹 董连洋 +2 位作者 张正国 方晓明 方玉堂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十八烷为相变材料,膨润土为支撑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与熔融插层法相结合制备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十八烷/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十八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67%2、5%和33.33%。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 以十八烷为相变材料,膨润土为支撑结构,采用微波加热法与熔融插层法相结合制备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十八烷/膨润土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十八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67%2、5%和33.33%。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十八烷质量分数的增加,膨润土的纳米层间距增大,并且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也逐渐增大并接近十八烷的相变温度;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比对应质量分数下十八烷的潜热略低。对十八烷质量分数为33.33%时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进行了500次加热/冷却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层间距及相变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相变潜热减少约3%,具有良好的结构与性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膨润土 十八烷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下载PDF
阴离子型聚氨酯制备正十八烷纳米胶囊的方法和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尧 魏燕彦 +1 位作者 孔维良 宗成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176,181,共6页
以烷烃为相变芯材的纳米胶囊是一种新型的固-固相变材料,其制备方法少且性能不足,一直处在研究阶段。利用阴离子型聚氨酯特殊的分散能力,将正十八烷分散在水中,在苯乙烯的参与下进行悬浮聚合,得到平均粒径在400 nm^750 nm的纳米胶囊。... 以烷烃为相变芯材的纳米胶囊是一种新型的固-固相变材料,其制备方法少且性能不足,一直处在研究阶段。利用阴离子型聚氨酯特殊的分散能力,将正十八烷分散在水中,在苯乙烯的参与下进行悬浮聚合,得到平均粒径在400 nm^750 nm的纳米胶囊。使用动态光散射法对悬浮聚合前后的粒径进行了测试,并用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纳米胶囊的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悬浮聚合后粒径增大不明显,纳米胶囊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十八烷在其中呈单球形分布或多球分布,相变温度和过冷与纯十八烷基本一致,相变焓达到80 J/g,包裹率达到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聚氨酯 十八烷 纳米胶囊 相变材料
下载PDF
十八烷胺处理在电厂停用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葛红花 吴一平 +1 位作者 周国定 廖强强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11期468-470,474,共4页
在某 2 0 0MW机组和启动锅炉上用十八烷胺进行停用保护。 2 0 0MW机组经十八烷胺保护后 ,对停炉3个月的割管管样进行交流阻抗、恒电位阶跃及极化曲线测定 ,保护后管样的阻抗值增大 1个数量级以上 ,而恒电位阶跃和极化曲线测得的稳定电... 在某 2 0 0MW机组和启动锅炉上用十八烷胺进行停用保护。 2 0 0MW机组经十八烷胺保护后 ,对停炉3个月的割管管样进行交流阻抗、恒电位阶跃及极化曲线测定 ,保护后管样的阻抗值增大 1个数量级以上 ,而恒电位阶跃和极化曲线测得的稳定电流和极化电流则下降了 12个数量级 ,说明保护后管样耐蚀性大大提高 ;启动锅炉经十八烷胺保护后阻抗值增大了 3个数量级。通过对电力系统常见的几种评价十八烷胺成膜效果的方法的比较 ,认为交流阻抗法是目前评价成膜效果较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停炉保护 交流阻抗 腐蚀 发电厂
下载PDF
加入改性石墨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赫 王建平 +1 位作者 王艳 南光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碱液、氯乙酸溶液处理后与二氯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再加入十八烷基胺继续反应四天后得到带有长链胺基的改性石墨烯。将所制改性石墨烯加入乳液聚合法制备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的相变材... 通过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经碱液、氯乙酸溶液处理后与二氯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再加入十八烷基胺继续反应四天后得到带有长链胺基的改性石墨烯。将所制改性石墨烯加入乳液聚合法制备以正十八烷为囊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囊壁的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热量仪、热重分析仪、傅利叶红外光谱仪分别观测了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热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等。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石墨烯加入不利于微胶囊形成,而且随着改性石墨烯加入量增加,微胶囊成囊效率下降,粒径分布变化不大,热稳定性能随着改性石墨烯量增加而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相变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十八烷
原文传递
铜纳米粒子强化正十八烷相变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庆领 王艳 +1 位作者 路海滨 周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8-131,149,共5页
针对纯石蜡(正十八烷)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两步法制备了铜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5%、1%、2%的铜纳米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瞬态热针... 针对纯石蜡(正十八烷)作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存在导热系数小、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两步法制备了铜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5%、1%、2%的铜纳米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热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瞬态热针法测量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铜纳米粒子可有效提高正十八烷的导热系数。利用DSC对铜纳米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体系中添加铜纳米粒子后正十八烷的相变温度变化很小,而体系的相变潜热随铜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因此铜纳米粒子的加入对正十八烷的蓄热能力影响较小。另外,对铜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1%的铜纳米粒子/正十八烷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铜纳米粒子 导热系数 相变传热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