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王素亭 彭琰琰 +4 位作者 韩雪 任燕 葛国岚 潘丹萍 高国财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TS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组(0.645 mg/kg)、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TS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组(0.645 mg/kg)、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2.58 mg/kg)、氟哌啶醇组(200μg/kg)、Coumermycin A1(JAK2通路激活剂)组(4 mg/kg)、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Coumermycin A1组(2.58 mg/kg+4 mg/kg),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TS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给药每日1次,持续21 d。检测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及纹状体中多巴胺(DA)、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多巴胺D2受体(DRD2)含量;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大鼠纹状体中神经元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中p-JAK2、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S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IL-1β、TNF-α、IL-6水平、DRD2含量、神经元凋亡率、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DA、DAT含量降低(P<0.05)。与TS组比较,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氟哌啶醇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IL-1β、TNF-α、IL-6水平、DRD2含量、神经元凋亡率、pJAK2、p-STAT3蛋白表达降低,DA、DAT含量升高(P<0.05)。与TS组比较,Coumermycin A1组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IL-1β、TNF-α、IL-6水平、DRD2含量、神经元凋亡率、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DA、DAT含量降低(P<0.05)。Coumermycin A1减弱了高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TS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可抑制TS大鼠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及促进DA平衡,该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信号通路 多发性抽动症 多巴胺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介导免疫炎症反应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高国财 葛国岚 +2 位作者 潘丹萍 李前前 韩雪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09-2313,共5页
目的:研究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及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低剂量组,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150 mg/kg亚氨基二丙腈(IDPN),连续7 d,建立TS大... 目的:研究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及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低剂量组,每组12只。每天腹腔注射150 mg/kg亚氨基二丙腈(IDPN),连续7 d,建立T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21 d。每隔7 d检测大鼠体质量;采用行为学指标评价大鼠行为;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纹状体中DA、D2R、IL-1β、IL-6、TNF-α、IFN-γ水平及纹状体内NF-κB(P65、P50)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对大鼠纹状体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α与IKK-β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运动行为和刻板行为显著减少;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进入中央区次数及路程显著减少;血清和纹状体中D2R、IL-1β、TNF-α、IL-6、IFN-γ水平及血清DA水平显著降低,纹状体DA水平显著升高,P65、P50水平及IκB-α、IKK-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多发性抽动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原文传递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宏 高国财 +3 位作者 郑攀 张建奎 冯斌 郑启仲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给予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硫必利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多发性抽动症痰热动风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给予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硫必利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达到显效及以上疗效的患儿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9.38%、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有1例发生头痛、2例嗜睡外,其余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抽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痰热动风证
下载PDF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DA水平及DAT、DRD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宏 高国财 +5 位作者 梁瑞星 牛冬鹤 卢婷婷 张璠 冯斌 郑攀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2374-2378,共5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及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Z receptor,DRD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S...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及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Z receptor,DRD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4只。采用3,3'-亚氨基二丙腈(3,3'-Iminodipropionitrile,IDPN)制备TS模型大鼠。从造模完成次日开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氟哌啶醇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氟哌啶醇稀释液[200μg·kg-1]、升清降浊制动颗粒高剂量悬液[2. 58 mg·g-1]、升清降浊制动颗粒低剂量悬液[1. 29 mg·g-1]治疗,第21天结束后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仪(HPLC-MS/MS Q-TRAP)检测纹状体中DA水平,RT-PCR检测纹状体中DAT、DRD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降低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升高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DAT mRNA表达显著降低,DRD2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高剂量、低剂量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均能升高DAT mRNA表达,降低DRD2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升高纹状体DA含量及上调DAT mRNA、下调DRD2 mRNA表达量的作用(P <0. 05)。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能改善IDPN诱导的TS模型大鼠行为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纹状体DA水平及上调DAT mRNA表达、下调DRD2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多发性抽动症 多巴胺 多巴胺转运体 多巴胺受体 大鼠
下载PDF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艳 王芳 +1 位作者 赵保玲 高国财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应用于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68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患儿使用硫必利进行治疗,研究组(34例)患儿...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应用于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68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患儿使用硫必利进行治疗,研究组(34例)患儿使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进行治疗。经相应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改善、临床总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经治疗1、3个月后,研究组运动性、发声性抽动积分及YGTSS抽动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3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儿平均症状发作减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低于对照组的82.35%(28/34),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应用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效果,缩短其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且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硫必利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脑组织内GABA、Glu、ASP含量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国财 郑宏 +4 位作者 卢婷婷 潘丹萍 陆相朋 张璠 郑攀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行为学及脑组织内GABA、Glu、ASP含量影响,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0.2mg/kg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258mg...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制动颗粒对多发性抽动症行为学及脑组织内GABA、Glu、ASP含量影响,探讨升清降浊制动颗粒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0.2mg/kg组、升清降浊制动颗粒258mg/kg、129mg/kg组5组,每组14只,除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IDPN 150mg/kg建立TS大鼠模型,药物干预3周后,断头取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离子阱串联质谱仪检测脑组织内GABA、Glu、ASP的含量。结果:在实验中5只始终未达到造模标准,死亡大鼠6只,最终59只大鼠参与统计分析,治疗后氟哌啶醇0.2mg/kg组、升清降浊颗粒258mg/kg、129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明显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跨格次数显著减少,攀网时间延长,脑组织GABA含量显著升高,Glu、ASP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升清降浊制动颗粒能够改善大鼠运动行为、刻板行为、动物中枢兴奋性及协调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兴奋性氨基酸Glu、ASP与抑制性氨基酸GABA平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制动颗粒 多发性抽动症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天冬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