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升白方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作用机制
1
作者 杨洋 艾群 +2 位作者 胡旭阳 石露露 胡欣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1期2086-2090,共5页
目的 以系统、整体作为出发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寻升白方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挖掘筛选出药物和疾病的靶点;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PPI网络;经计算获得核心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 目的 以系统、整体作为出发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寻升白方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挖掘筛选出药物和疾病的靶点;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构建PPI网络;经计算获得核心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70个活性成分、278个药物靶点、589个相关疾病靶点,209个核心靶点,147条作用通路。分子对接验证表明升白方主要活性成分(山奈酚、槲皮素、木犀草素等)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活性结合能力。结论 升白方发挥作用的核心靶点有MCM2、TP53、CUL3、FN1、ESR1等,可能通过细胞对应激的反应、细胞周期、蛋白质分解代谢;病毒致癌通路、剪接体、HIF-1信号通路等生物进程及通路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白细胞减少 网络药理学 作用靶点 升白方
下载PDF
升白方在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骨髓抑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梁玮 朱筱斌 李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 研究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对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血液指标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8月-2023年03月期间54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70例接受单纯放疗,观察组270例增加升白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髓抑制... 目的 研究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对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血液指标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8月-2023年03月期间54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70例接受单纯放疗,观察组270例增加升白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及分级情况、血液指标、免疫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骨髓抑制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能够有效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改善血液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白方 恶性肿瘤 放疗 骨髓抑制 免疫水平
下载PDF
益髓升白方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杜悦 杨小红 +2 位作者 郭娜 石岳 张彭博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4-7,16,共5页
目的 评价中药汤剂(益髓升白方)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50例,为2022年4—9月山西省中医院乳腺科收治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根据随机数表法并结合患者... 目的 评价中药汤剂(益髓升白方)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50例,为2022年4—9月山西省中医院乳腺科收治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根据随机数表法并结合患者是否能坚持长期口服中药汤剂的意愿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益髓升白方(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同样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中药制剂养正合剂(3次/d,20 ml/次,14 d为1个疗程)。若两组患者出现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时,应予升白针对症处理,此外不得使用其他升白药物。通过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后第1、7、14天的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数值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综合评价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外周血象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WBC及NE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天,研究组的WBC平均数值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E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4天,研究组的WBC及NE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均有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患者口服益髓升白方在提升WBC和NE数值方面及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的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髓抑制 中医药 益髓升白方
下载PDF
升白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东旭 储妍 +1 位作者 任宏雪 李伯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5-196,共2页
目的:研究升白方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升白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80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预防和治疗性给与升白方,在不同时相测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 目的:研究升白方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升白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80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预防和治疗性给与升白方,在不同时相测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果:升白方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论:升白方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造血功能低下有显著的促进恢复作用,其机制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升白方 骨髓造血功能
下载PDF
脐疗升白方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萌 李金红 +2 位作者 肖丽 王振强 孟祥玲 《陕西中医》 2017年第12期1690-1691,共2页
目的:探讨脐疗升白方药灸神厥穴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70例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药灸组(35例)和假灸组(35例),药灸组用自拟药方敷脐,上覆姜片,外用艾条灸治,假灸组用鲜姜片敷脐配合艾灸治疗... 目的:探讨脐疗升白方药灸神厥穴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血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70例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药灸组(35例)和假灸组(35例),药灸组用自拟药方敷脐,上覆姜片,外用艾条灸治,假灸组用鲜姜片敷脐配合艾灸治疗。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化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比较,药灸组RBC、WBC、HB均高于假灸组(P<0.05)。药灸组治疗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失眠分值药灸组明显低于假灸组,对消化道反应改善明显。治疗后药灸组Karnofsky评分明显高于假灸组。结论:脐疗升白方药灸神厥穴能改善消化道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灸 @升白方
下载PDF
升白方靶向给药治疗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桂玲 王微 +1 位作者 符思 王颖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升白方靶向给药对肿瘤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57例经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靶向给药组30例,采用超声电导仪经足三里靶向给予升自方(由黄芪、党参、自术、山药、枸杞子、补骨脂... 目的:观察升白方靶向给药对肿瘤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57例经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靶向给药组30例,采用超声电导仪经足三里靶向给予升自方(由黄芪、党参、自术、山药、枸杞子、补骨脂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包括升白胺、利血生、鲨肝醇和维生素B4等)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靶向给药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升白方经足三里靶向给药可以明显改善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升白方 中药离子透入 足三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副作用
下载PDF
补血升白方联合针刺三阴交对直肠癌术后化疗药物所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敏 张红芬 +3 位作者 陈红 王锦 高蔚 卢昕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补血升白方联合针刺三阴交治疗直肠癌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直肠癌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血升... 目的:分析应用补血升白方联合针刺三阴交治疗直肠癌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直肠癌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血升白方联合针刺三阴交,每组60例。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蛋白水平及免疫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前蛋白(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血升白方联合针刺三阴交可提高直肠癌术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免疫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直肠癌术后 补血升白方 针刺 三阴交 化疗
下载PDF
用脐疗升白方对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金红 张萌 +5 位作者 肖丽 蒋玥 王国华 赵恩锋 王振强 孟祥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 :分析用脐疗升白方对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药灸组和艾灸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艾灸组患者采用脐部艾灸法进行治疗,为药灸组患者采用脐疗升白方进行... 目的 :分析用脐疗升白方对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化疗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药灸组和艾灸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为艾灸组患者采用脐部艾灸法进行治疗,为药灸组患者采用脐疗升白方进行脐部艾灸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化疗不良反应的情况及Karnofsky的评分。结果 :与艾灸组患者相比,药灸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各项化疗不良反应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艾灸组患者相比,药灸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Karnofsky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脐疗升白方对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不良反应及总体的健康状况,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疗升白方 恶性肿瘤化疗后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翠 吴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观察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升白方,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减少,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 目的 :观察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升白方,对照组给予利血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减少,不良反应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例,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白方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白细胞减少 升白方 利血生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升白方对环磷酰胺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症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佳宁 林海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复制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分别运用升白方大、中、小剂量及利可君治疗。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并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双侧完整股骨... [目的]探讨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复制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分别运用升白方大、中、小剂量及利可君治疗。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并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双侧完整股骨,冲出骨髓细胞,检测升白方对骨髓细胞增殖及对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升白方治疗组及利可君组在升高白细胞数,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骨髓CD34+细胞增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中剂量组在升高白细胞含量及CD34+细胞阳性百分率等方面均优于利可君组(P<0.05)。[结论]升白方能明显升高白细胞,促进骨髓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化疗骨髓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升白方 机制研究
下载PDF
自拟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小燕 邓晓明 +3 位作者 张爱萍 宋国平 宫临征 蔡焦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4期31-32,共2页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数量减少,往往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并使病人易于合并严重感染而导致治疗失败。我科近年来应用自拟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数量减少,往往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并使病人易于合并严重感染而导致治疗失败。我科近年来应用自拟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治疗失败 恶性肿瘤 升白方 临床观察 自拟 白细胞数量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升白方制剂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1例
12
作者 张树岭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大多数的化疗药物会引起骨髓抑制,其中以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自2003年8月~2005年2月,笔者采用自拟升白方制剂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升白方 抗肿瘤药 副作用
下载PDF
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对乳腺癌化疗性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思雨 季亚婕 +5 位作者 张馨月 陈玮黎 陆清 李琼 沙珊焱 薛晓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945-2950,共6页
目的观察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科治疗的26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与灸药组174例。2组均给予... 目的观察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科治疗的26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按照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与灸药组174例。2组均给予4~8个疗程的化疗,在化疗过程中对照组根据患者骨髓抑制情况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灸药组给予rhG-CSF联合温肾升白方及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每个化疗周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应用rhG-CSF的剂量,分层比较不同化疗药物(蒽环类和紫杉类)和不同月经状态(未绝经和已绝经)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记录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83例、灸药组167例完成研究。化疗前4个周期,灸药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使用rhG-CSF剂量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化疗后4个周期,2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使用rhG-CSF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前4个周期,灸药组使用蒽环方案化疗者和已绝经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蒽环方案化疗者和已绝经者(P均<0.05),2组使用紫杉方案化疗者和未绝经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化疗结束时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灸药组无中药和艾灸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肾升白方结合艾灸干预可以抑制乳腺癌化疗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减少化疗期间rhG-CSF使用剂量,尤其是对使用蒽环方案化疗和已绝经患者疗效更明显,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升白方 艾灸 原发性乳腺癌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归芍升白方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璐 王晓培 +3 位作者 杨鑫 肖丽 游紫萱 刘韬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8-33,共6页
目的探究归芍升白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归芍升白方,观察一个化疗周... 目的探究归芍升白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归芍升白方,观察一个化疗周期(21 d)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骨髓抑制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比较,2组化疗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WBC、Hb、PLT水平均降低(P<0.05),而观察组化疗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Ⅲ级发生率为9.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3%(P<0.05);化疗后,2组KPS评分均降低(P<0.05),但化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肝肾功能异常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芍升白方可有效抑制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芍升白方 中药 乳腺癌术后 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挺 《江苏中医药》 CAS 2002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升白方 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并发症
下载PDF
升白方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扶莉 杨利生 《陕西中医》 2011年第8期1023-1024,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生精升白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白方(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鸡内金、女贞子、补骨脂、鸡血藤等)与黄芪注射液(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白细胞变...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生精升白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白方(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鸡内金、女贞子、补骨脂、鸡血藤等)与黄芪注射液(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1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2组总有率45.4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P<0.05)和对照2组(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生精升白的功效。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白细胞细胞减少症/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升白方
下载PDF
付氏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1期6-9,32,共5页
目的:探讨付氏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可君联合鲨肝醇治疗,治疗组给予... 目的:探讨付氏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可君联合鲨肝醇治疗,治疗组给予付氏升白方治疗。观察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免疫功能提升情况(CD4^(+)、CD8^(+))、白细胞提升效果、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WBC、NE以及CD4^(+)水平均上升,CD8^(+)水平下降,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提升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付氏升白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明显,可显著提升白细胞及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恶性肿瘤化疗后 付氏升白方 利可君 鲨肝醇
下载PDF
益肾升白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失代偿性肝硬化60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静生 宋振民 《中医研究》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益肾升白方/治疗应用 肝硬化/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调平固肾升白方治疗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症验案二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诞 邹庆玲 寿张飞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笔者在调整西医抗排异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自拟调平固肾升白方(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苍术、茯苓、附子、熟地、白芍、黄芩、知母、丹皮、黄精、龟版、甘草)治疗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举病案介绍... 笔者在调整西医抗排异药物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自拟调平固肾升白方(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苍术、茯苓、附子、熟地、白芍、黄芩、知母、丹皮、黄精、龟版、甘草)治疗肾移植术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举病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白细胞减少症 调平固肾升白方 医案
下载PDF
益肾升白方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肝肾阴虚型)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宋振民 宋会群 陈述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5期615-616,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肾升白方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于采用常规保肝疗法(静滴门冬氨酸钾镁、还原性谷胱肝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1月为1疗程;治疗组90例,在上述治疗... 目的:观察益肾升白方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肝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于采用常规保肝疗法(静滴门冬氨酸钾镁、还原性谷胱肝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1月为1疗程;治疗组9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加服益肾升白方。每月复查肝功能、肝脏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症状积分和总积分、ALB、A/G和PA上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GLO、TBIL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肾生白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ALB、PA、A/G、TBIL等生化指标,较对照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升白方 失代偿性肝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