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马亚平 冯学瑞 +2 位作者 高捍东 宋丽华 曹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3个宁夏枸杞品种形态特征和营养组分积累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培育高抗性优良枸杞品种以及经济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顶气室(OTC)模拟控制系统,对3个宁夏枸杞品... 【目的】探究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3个宁夏枸杞品种形态特征和营养组分积累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培育高抗性优良枸杞品种以及经济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顶气室(OTC)模拟控制系统,对3个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宁杞7号’、‘宁杞10号’)分别进行CO_(2)浓度(e CO_(2))和温度(e T)升高处理。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YF,处理60天)、青果期(GF,处理70天)、转色期(CF,处理80天)和红果期(RF,处理90天)采集果实,测定其形态特征和营养组分含量。【结果】1)形态特征分析表明,在CO_(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杞1号’果实转色期纵、横径及红果期横径和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宁杞7号’青果期纵径和转色期横径显著增加,‘宁杞10号’幼果期横径和转色期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在温度升高处理下,‘宁杞1号’果实转色期和红果期纵径以及红果期单果质量显著增加,‘宁杞7号’青果期和转色期纵径、转色期和红果期横径和单果质量也显著增加,‘宁杞10号’单果质量显著增加(P<0.05)。2)营养组分分析表明,CO_(2)浓度升高处理显著增加‘宁杞1号’果实4个发育阶段的半乳糖、蔗糖、甜菜碱和黄酮含量,‘宁杞7号’果实红果期果糖、总糖、蔗糖、多糖、类胡萝卜素及甜菜碱含量显著增加,‘宁杞10号’果实红果期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多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温度升高处理显著增加‘宁杞1号’红果期半乳糖、果糖、总糖、多糖、甜菜碱及黄酮含量,‘宁杞7号’4个发育阶段半乳糖、葡萄糖、蔗糖及红果期果糖、总糖、多糖、类胡萝卜素及甜菜碱含量显著增加,‘宁杞10号’4个发育阶段蔗糖、类胡萝卜素和黄酮含量及红果期半乳糖、总糖、甜菜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宁夏枸杞果实形态发育和营养组分积累均产生影响。‘宁杞10号’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该品种在发育期,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和百粒质量增长最大,果实半乳糖、果糖、总糖、多糖、类胡萝卜素、甜菜碱含量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形态特征 CO_(2)浓度升高 气温升高 枸杞多糖
下载PDF
超材料天线罩温度升高快速分析
2
作者 张强 孙红兵 +4 位作者 李钊 周浩 钱吉裕 唐守柱 李洋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随着电子系统的功率越来越高,必须考虑超材料天线罩中温度升高。由于超材料天线罩的复杂性,其温度升高分析难度更大。超材料天线罩的热分析涉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多物理场的分析,对于电大尺寸的天线罩,模型复杂,计算时间很长。文中首先... 随着电子系统的功率越来越高,必须考虑超材料天线罩中温度升高。由于超材料天线罩的复杂性,其温度升高分析难度更大。超材料天线罩的热分析涉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多物理场的分析,对于电大尺寸的天线罩,模型复杂,计算时间很长。文中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然后给出了天线罩内部温度升高的快速方法,先后计算了单层超材料天线罩、夹层超材料天线罩的最大温度升高和温度升高分布,计算结果与实测及全波仿真符合较好,与全波分析相比计算时间大大缩短,速度提高数百倍。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晰,快速简便,还能够迅速分析存在环境温度差情况下的超材料天线罩的温度升高分布,为大功率系统中的超材料天线罩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罩 超材料 温度升高 快速分析 降本增效
原文传递
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3
作者 张鹏飞 邓明珠 +3 位作者 李孟浩 林延荣 任小龙 陈小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揭示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通过开顶式气室,以小偃22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2两年进行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80和240 kg·hm^(-2))和两种大气NH_(3)浓度(空气背景NH_(3)浓度:0.01~0... 为揭示大气NH_(3)浓度升高和施氮对冬小麦生物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通过开顶式气室,以小偃22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2两年进行田间微区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0、180和240 kg·hm^(-2))和两种大气NH_(3)浓度(空气背景NH_(3)浓度:0.01~0.03 mg·m^(-3);高NH_(3)浓度:0.30~0.60 mg·m^(-3)),对不同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氮素积累量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NH_(3)浓度升高能显著提升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根系氮素积累量,2年内平均增幅分别为5.77%、6.74%、8.94%和9.98%。在空气背景NH_(3)浓度下,施氮后小麦显著增产,180和240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较0 kg·hm^(-2)施氮水平分别提高了45.26%和50.67%。在大气NH_(3)浓度升高环境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出现先升后降趋势,180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最高,240 kg·hm^(-2)施氮水平下小麦产量较0 kg·hm^(-2)施氮水平降低17.97%,小麦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说明,大气NH3浓度升高的环境中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能有效提升冬小麦的氮素利用率,稳定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NH_(3)浓度升高 施氮 冬小麦 生物量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和地上生物量估算
5
作者 黄宏胜 张馨月 +1 位作者 居辉 韩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003,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全生育时期冠层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基于筛选的敏感波段建立地上生物量(AGB)与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为此,在2021—2022年的冬小麦生长季,利用开放式CO_(2)富集系统(Mini-FACE),设定大气CO_(2)浓...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全生育时期冠层光谱特征的影响,并基于筛选的敏感波段建立地上生物量(AGB)与光谱参数的定量关系。为此,在2021—2022年的冬小麦生长季,利用开放式CO_(2)富集系统(Mini-FACE),设定大气CO_(2)浓度(ACO_(2),(420±20)μL L^(–1))和高CO_(2)浓度(ECO_(2),(550±20)μL L^(–1))两个处理水平,分析了高CO_(2)浓度下光谱特征变化,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筛选AGB敏感波段并构建估算模型。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使冬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AGB显著增加。红边和近红边反射率及红边面积在拔节期增加,在开花期和灌浆期降低,蓝边、黄边和红边位置在不同生育时期均发生移动;AGB的敏感光谱波段主要分布在红边和近红边区域,CO_(2)浓度升高缩小了AGB敏感波段范围,但不影响AGB的估算;AGB的SMLR和PLSR模型均取得了较高的估算精度(R^(2)>0.8),其中SMLR模型中的R_(799′)、D_(y)、SD_(y)和PRI等特征参数与AGB显著相关,R^(2)为0.866。PLSR模型(R^(2)>0.9)在估算精度和稳定性上优于SMLR模型。本研究可为未来高CO_(2)浓度下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冬小麦 地上生物量 冠层光谱特征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及其驱动机理
6
作者 杨凡 马巍 +2 位作者 陈欣 王云飞 王军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pH值异常升高(pH值>9)正日益成为滇池及其他高原湖库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探索近年来滇池为何频频出现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并识别分析其主要的驱动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滇池外海2016—2019年期间8个监测点的7个... pH值异常升高(pH值>9)正日益成为滇池及其他高原湖库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探索近年来滇池为何频频出现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并识别分析其主要的驱动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滇池外海2016—2019年期间8个监测点的7个水质指标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夏、秋、冬三季,其中夏、秋两季无水质指标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冬季pH值与DO浓度、叶绿素a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夏、秋、冬三季叶绿素a浓度对pH值异常升高都有较大的贡献,它们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60、0.231、0.444,且这种贡献在秋冬季都要高于其他理化因子并具有显著性。夏、秋、冬三季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变量共线性和回归残差偏态均不严重,明确指出了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研究成果可为高原湖泊及水库pH值异常升高成因识别与科学施治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异常升高 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影响因素 驱动机理 滇池
下载PDF
外周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前白蛋白对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米黑热古丽·艾尼瓦尔 李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前白蛋白(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ALHF)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收治的317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急性左... 目的:探讨外周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前白蛋白(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ALHF)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收治的317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将其分为急性左心衰竭组(113例)和非急性左心衰竭组(204例)。采集病人外周血样,检测入院即刻血糖水平、空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PA水平,计算SHR。跟踪随访急性左心衰竭组病人治疗后12个月内的生存情况,根据病人有无发生心源性死亡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SHR和PA对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左心衰竭组外周血SHR高于非急性左心衰竭组(P<0.05),外周血PA水平低于非急性左心衰竭组(P<0.05);急性左心衰竭组病人随访12个月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40%,预后不良组年龄、SH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外周血PA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再灌注、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治疗占比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外周血SHR高及左室射血分数、外周血PA水平低均是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再灌注、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药物治疗是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外周血SHR、PA水平单项及二者联合预测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67.50%、92.50%,特异度分别为89.04%、93.15%、86.3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98,0.913,二者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和AUC均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A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外周血SHR明显升高,PA水平明显降低,二者均与病人预后不良有关,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但联合预测更有助于临床评估病人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前白蛋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
8
作者 卢鹏超 刘丽莹 +1 位作者 崔凯歌 杨冀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3-328,共6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图论及种子点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IH)患者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ACI后血糖不同程度升高的患者53例,将空腹血糖(FBG)/糖... 目的本研究基于图论及种子点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IH)患者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ACI后血糖不同程度升高的患者53例,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定义为应激性高血糖比率(SHR),按照第50百分位数将上述被试者基于SHR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低水平P50-组(SHR≤0.92,n=25)和高水平P50+组(SHR>0.92,n=28):所有被试者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MRI)并收集数据,计算脑网络相关参数,并基于右侧岛叶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P50-和P50+两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σ>1),P50+组λ值大于P50-组(P<0.05),而两组间σ、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50-组相比,P50+组右侧岛叶与右侧苍白球、右侧楔前叶、左侧枕叶皮质下区、双侧梭状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质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ACI后应激性血糖升高时脑网络拓扑结构趋向于规则网络的改变;ACI后发生SIH时右侧岛叶与多个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相关脑区涉及多个脑网络,这可能是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应激性血糖升高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世界属性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肌酶升高1例报道
9
作者 李良杰 顾谭蓉 +1 位作者 汪凯 孙崇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079-1084,共6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5年总生存期为26%~83%,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提示预后极差,且临床上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该患者以肌酶进行性快速升高为主要表现,最后通过病检与免疫组化确诊...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成熟B细胞肿瘤,5年总生存期为26%~83%,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提示预后极差,且临床上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该患者以肌酶进行性快速升高为主要表现,最后通过病检与免疫组化确诊。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肌酶进行性升高 个案报道
下载PDF
空腹血糖升高与认知功能恶化的代谢关联研究
10
作者 吴丽蓉 陈瑞华 +4 位作者 晁筱雯 郭雨槐 孙涛 李梦慈 陈天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目的·分析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升高人群中导致认知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和导致认知功能恶化风险变化的代谢线索。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数据库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队列数据,并筛选出具有FBG数... 目的·分析探讨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升高人群中导致认知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和导致认知功能恶化风险变化的代谢线索。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数据库中下载阿尔茨海默病队列数据,并筛选出具有FBG数据和随访数据的样本,获得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教育程度、载脂蛋白E4(apolipoprotein E4,APOE4)基因型、人种]和代谢指标数据(包括氨基酸、脂肪酸、蛋白质等)。根据受试者的FBG水平和认知障碍阶段诊断,将其分为正常FBG并无/有认知功能恶化组、FBG升高并无/有认知功能恶化组。采用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17例具有FBG数据且具有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与代谢物数据的受试者,其中FBG正常(>3.9 mmol/L且<6.1 mmol/L)共1153例,FBG升高(≥6.1 mmol/L)共164例。FBG正常的受试者中,275例有认知功能恶化;FBG升高的受试者中,53例有认知功能恶化。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正常FBG组和高FBG组在性别、人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认知功能恶化组和有认知功能恶化组在年龄、性别、APOE4基因携带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认知功能恶化的主要促进因素依次为APOE4基因阳性、FBG升高和年龄增长(HR=2.22,HR=1.38,HR=1.02;均P<0.05)。不同FBG水平下无认知功能恶化和有恶化组的基线代谢指标,以及认知功能恶化前与认知功能恶化后的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功能恶化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s,HDL)携带的磷脂在总脂质中的比值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颗粒浓度及其携带的脂质含量在认知功能恶化后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认知功能恶化人群中,缬氨酸、亮氨酸不仅与FBG水平显著相关,还与血浆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 tau,pTau)水平显著相关;HDL携带的胆固醇含量、磷脂与总脂质的比值与脑脊液pTau水平显著相关。结论·相较于FBG正常的人群,FBG升高人群认知功能恶化风险显著增加;且不同FBG水平下,无认知功能恶化人群和有认知功能恶化的人群以及认知恶化前与认知恶化后显著差异的代谢指标有所不同。总体而言,LDL及其携带的脂质、HDL携带的磷脂在认知功能恶化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支链氨基酸中的缬氨酸与亮氨酸与pTau水平有显著相关性,提示这几个代谢指标在认知功能恶化过程中或许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升高 认知障碍 代谢组学 危险因素 脂蛋白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与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王华丽 陈云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与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合并SAP的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48例和未合并SAP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2例,分别为SAP组和对照组。统... 目的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与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住院的合并SAP的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48例和未合并SAP的老年脑卒中患者72例,分别为SAP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入住ICU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计算其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根据随访患者28天预后情况,将SAP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27)与预后不良组(n=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SHR与SAP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SAP组SH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FBG、SHR、吞咽障碍、脑卒中史、留置导管、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以及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HR、年龄、吞咽困难、房颤以及NIHSS评分是SAP的危险因素(P<0.05);机械通气、FBG、SHR及NIHSS评分是影响SAP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SHR诊断SAP及其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及0.790(95%CI 0.713~0.865及95%CI 0.648~0.894),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3.33%及85.71%,特异性分别为69.44%及66.67%。结论SHR对于老年脑卒中SAP的发生及其预后具有一定预示意义,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入院时SHR以辅助评估患者SAP的发病风险及监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对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2
作者 高开茜 杨玉 +1 位作者 胡艳芳 董发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2-1698,共7页
背景在我国老龄化的背景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病率和复发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在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轻型AIS复发中的研究目前尚少。目的探究SHR与老年轻型AIS患者... 背景在我国老龄化的背景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病率和复发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近年来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在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轻型AIS复发中的研究目前尚少。目的探究SHR与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的关联性,为AIS复发的预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初次诊断为轻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确诊轻型AIS为起点,确诊后1年为终点,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式,将确诊1年内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并以“诊断时间、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及是否患有糖尿病”为条件,按1∶3的比例匹配非复发组。共70例患者纳入复发组,匹配210例患者纳入非复发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采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心房颤动史、BMI、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入院随机血糖等,并计算SHR。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HR与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的关联性。结果280例患者平均年龄(71.9±6.4)岁;男176例(62.9%),女104例(37.1%);糖尿病史患者88例(31.4%)。根据数据的中位数,以应激性血糖≥10 mmol/L为高,<10 mmol/L为低;SHR>1.04为高,≤1.04为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激性血糖(OR=2.983,95%CI=1.488~5.977)、SHR(OR=3.056,95%CI=1.579~5.914)是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88例有糖尿病史的轻型AIS患者中,1年内复发22例,非复发66例;192例无糖尿病史的轻型AIS患者中,1年内复发48例,非复发144例。分层分析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HR仍是有糖尿病史(OR=3.757,95%CI=1.019~13.845)和无糖尿病史(OR=3.129,95%CI=1.162~8.427)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以SHR分别为1.00、1.40、1.80为间隔分为4个亚组,在老年轻型AIS总人群中进一步探讨SHR与轻型AIS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SHR为1.41~1.80及>1.80均较SHR≤1.0更会影响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情况(P<0.05),且SHR同是否有糖尿病史无交互作用(P_(交互)>0.05,P_(趋势)<0.05,OR=1.627)。结论无论老年轻型AIS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SHR对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响一致,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相比应激性血糖,SHR应用范围更广泛。SHR越高(每增加0.4),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内复发风险越大(增加0.6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复发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老年人 预后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产后口服米索前列醇致血压严重升高1例
13
作者 缪千状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38-38,共1页
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常被用于预防产后出血,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体温升高等,而血压异常少见。我院收治1例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致血压严重升高,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34岁,以“停经38^(+2)周,下腹痛1.5 h,... 米索前列醇在临床上常被用于预防产后出血,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体温升高等,而血压异常少见。我院收治1例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致血压严重升高,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34岁,以“停经38^(+2)周,下腹痛1.5 h,阴道流液50 min”为主诉,于2023年1月16日04:50入院。孕妇停经38^(+2)周,1.5 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痛、坠痛不适,不规则发生,50 min前出现阴道流液,量多于月经量,不能自止,活动时明显,色清,浸湿内衣及卫生巾,无阴道流血,来院就诊,予收住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孕妇 产后 血压升高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张玉芬基于“补肾滋阴、活血泻肾”法改善早发性孕酮升高经验
14
作者 韩鸳鹍 曹琪 +3 位作者 马倩 于智玥 王馨悦 张淑芬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PPR)是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广泛应用而衍生的,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日益为辅助生殖中心重视,但其解决方案目前尚未统一认识且缺乏相关证据证实有效可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PPR)是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广泛应用而衍生的,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日益为辅助生殖中心重视,但其解决方案目前尚未统一认识且缺乏相关证据证实有效可行。阐述张玉芬教授对HCG注射日早发孕酮升高现象的中医理论认识,总结张玉芬以“补肾滋阴、活血泻肾”法治疗PPR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质内单精子注射 早发孕酮升高 补肾滋阴 活血泻肾 补肾滋阴方
下载PDF
2023年柳州市城中区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钟祥海 陈艺玲 +1 位作者 黄芳 管海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7-0092,共6页
了解柳州市城中区2023年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情况,并分析影响青少年体重异常升高的因素,为本区域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2023年柳州市城中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的横断面数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 了解柳州市城中区2023年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情况,并分析影响青少年体重异常升高的因素,为本区域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2023年柳州市城中区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的横断面数据,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了城中区5所中学的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体重异常升高组(286例)和体重正常组(1089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情况的差异,分析体重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学校类型为职业高中、独生子女家庭、每天睡眠时间≥7h是抑制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吃水果≥2次/周、每天用电脑时间≥2h、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是促进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柳州市城中区中学生体重异常升高检出率较高,应注重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及睡眠质量情况,积极引导中学生对不良情绪进行科学宣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体重异常升高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重症患者乳酸升高的效果
16
作者 王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VVHDF联合RCA治疗...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联合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VVHDF联合RCA治疗,根据其乳酸值(lactic acid,Lac)高低分为对照组(乳酸正常,Lac<2 mmol/L,n=64)、观察组(乳酸升高,2 mmol/L≤Lac<10 mmol/L,n=56)。比较CVVHDF联合RCA在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pH值、iCa^(2+)、总钙/iCa^(2+)、乳酸值(Lac)、碳酸氢根(HCO^(3-))指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滤器/管路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升高的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CVVHDF联合RCA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均较好,可改善部分生化指标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 重症患者 乳酸升高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免疫球蛋白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王一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3-0016,共4页
将针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指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免疫球蛋白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后参考随机数字表... 将针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免疫球蛋白E(Ig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指标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免疫球蛋白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后参考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的分配(对照组、观察组),分组例数相等(30例)。给予所有患儿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外接受孟鲁司特钠,在对照组现有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均治疗1周,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结果所示:后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前者;二者治疗后外周血WBC、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血清IL-18、IL-33、IL-17、IL-5水平均较治疗前更低,且后者低于前者;后者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IgE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前者更短,其数据均存在研究意义,即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可调节Ig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患儿外周血指标,提高其免疫功能,抑制患儿炎症反应,缩短症状恢复时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升高型支气管肺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玉米灌浆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娇 李萍 +4 位作者 宗毓铮 张东升 史鑫蕊 杨净 郝兴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为探讨C_(4)作物玉米对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材料,利用人工控制气室设置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环境温度)、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环境温度)、E... 为探讨C_(4)作物玉米对CO_(2)浓度升高、温度升高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本研究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材料,利用人工控制气室设置CK(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环境温度)、EC(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环境温度)、ET(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气温为环境温度+2℃)、ECT(CO_(2)浓度为600μmol·mol^(-1),气温为环境温度+2℃)4个处理,测定玉米灌浆期叶片光合生理、糖代谢、氮代谢相关指标,并在成熟后测定玉米生物量。结果表明:1)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蔗糖含量、净光合速率及蔗糖合成酶、丙酮酸激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地上部生物量和穗重显著升高35.8%和170.2%(P<0.05)。2)气温升高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蔗糖合成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地上部生物量、叶重、茎重和穗重显著降低37.0%、28.7%、32.3%和62.2%(P<0.05)。3)CO_(2)浓度和气温均升高条件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但叶绿素含量、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叶重显著降低23.4%(P<0.05)。总之,CO_(2)浓度升高可通过促进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增加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光合代谢产物等缓解温度升高对玉米生物量的负效应;CO_(2)浓度升高、气温升高以及二者互作下玉米氮代谢受到抑制,玉米叶片受到氮素胁迫,或对玉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气温升高 玉米 碳氮代谢 生物量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藜麦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蕴彰 李萍 +3 位作者 宗毓铮 张东升 史鑫蕊 郝兴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9-1287,共9页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气温升高的交互作用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机制,在控制气室开展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藜麦的影响研究,设置对照CK(CO_(2)浓度和温度与室外相同)、EC(CO_(2)浓度为室外测定值...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气温升高的交互作用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机制,在控制气室开展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藜麦的影响研究,设置对照CK(CO_(2)浓度和温度与室外相同)、EC(CO_(2)浓度为室外测定值+200μmol·mol-1,气温与室外测定值相同)、ET(CO_(2)浓度与室外测定值相同,气温为室外测定值+2℃)、ECT(CO_(2)浓度为室外测定值+200μmol·mol-1,气温为室外大气测定值+2℃)共4个处理,对藜麦灌浆期的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以及成熟期的形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T处理使藜麦的单株粒重降低75.73%,而EC处理使藜麦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50.14%,单株粒重增加38.20%;ET处理使藜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但EC、ECT处理均提高了藜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ET处理使藜麦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而EC处理使藜麦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在碳代谢中只有ET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48.78%,EC和ECT处理使蔗糖含量显著升高;ET和ECT处理均使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著下降,而EC处理使蔗糖合成酶活性显著升高了73.27%,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则显著下降;EC和ECT处理均使藜麦丙酮酸激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ET处理使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ECT处理则使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在氮代谢中,EC、ET、ECT处理均使谷氨酸合成酶活性降低,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其中ECT处理最高。综上,CO_(2)浓度升高可以缓解气温升高对藜麦生物量和产量的抑制,并促进碳代谢,有利于氮素同化。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藜麦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藜麦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CO_(2)浓度升高 气温升高 碳代谢 氮代谢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与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 管仁苹 +3 位作者 何阳 郭永力 邵雪 田伊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选择首次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重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选择首次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93例成年AKI患者。采用PostgresSQL语言提取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生理功能评分和结局事件等数据,所有入选患者根据SHR水平分为SHR≥1.1组和SHR<1.1组。构建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探讨SHR对重症AKI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HR对重症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 SHR<1.1组患者308例,SHR≥1.1组患者285例。SHR≥1.1组患者院内死亡比例明显高于SHR<1.1组(19.6%vs.10.7%,P=0.003)。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提示SHR升高导致重症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P<0.05),其中全调整模型3提示,SHR每升高0.1,院内死亡风险升高9%(OR 1.09,95%CI1.03~1.14,P=0.002)。SHR联合简化急性生理功能评估系统Ⅱ(SAPSⅡ)评分预测重症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42(95%CI0.686~0.798),预测能力明显高于SHR(P=0.001),但与SAPS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结论 SHR是重症AKI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SAPSⅡ评分能增加重症AKI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 急性肾损伤(AKI)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预后 重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