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GFBP-3、Gd-IgA1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吴丽敏 张海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0-954,共5页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索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半乳糖缺乏免疫球蛋白A1(Gd-IgA1)联合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首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按照HSP是否累及肾脏将患儿分为HSPN组及无肾炎组(HSP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C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及尿液中IGFBP-3、Gd-IgA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BP-3、Gd-IgA1对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C组相比,HSPN组及HSP组的IgA、IgG、补体C3、IgA/C3、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光抑素C(CysC)、血肌酐(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HSPN组与HSP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及HSP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IGFBP-3/尿肌酐(uCr)、Gd-IgA1/uCr表达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与HSP组相比,HSPN组血清IGFBP-3、Gd-IgA1及尿液Gd-IgA1/uCr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IGFBP-3、Gd-IgA1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IGFBP-3单独诊断的AUC(Z=3.629,P<0.001)和Gd-IgA1单独诊断的AUC(Z=2.274,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IGFBP-3、Gd-IgA1、尿液Gd-IgA1/uCr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SPN患儿血清IGFBP-3、Gd-IgA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二者是HSPN早期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IGFBP-3、Gd-IgA1水平联合检测对HSPN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半乳糖缺乏iga1 儿童紫癜性肾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IgA肾病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半乳糖缺乏IgA_1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邹敏书 余健 +2 位作者 聂国明 尹晓玲 周建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42-544,556,共4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中IgA1(Gd-IgA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研究对象被分为IgAN组、HSPN组、对照组,每组15例。磁珠分选外周血初始B细胞(CD27...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中IgA1(Gd-IgA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45例研究对象被分为IgAN组、HSPN组、对照组,每组15例。磁珠分选外周血初始B细胞(CD27-IgD+),加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Tfh)相关因子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IgA分泌,散大蜗牛凝集素(helix asper-sa,HHA)ELISA测定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水平,同时测定血清中的IgA、Gd-IgA1水平。结果 IgAN、HSPN及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gA水平分别为(65.4±11.3)ng/ml、(63.6±9.4)ng/ml、(60.7±12.8)ng/ml;Gd-IgA1水平分别为(91.5±11.5)U/ml、(88.0±10.5)U/ml、(75.7±12.8)U/ml。IgAN、HSPN及对照组血清IgA水平分别为(537.0±100.0)μg/ml、(508.0±95.2)μg/ml、(498.0±85.4)μg/ml;Gd-IgA1水平分别为(2495.0±278.5)U/ml、(2580.0±254.0)U/ml、(1897.0±210.9)U/ml。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和HSPN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Ig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Gd-IgA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N组及HSPN组细胞培养上清液IgA、Gd-IgA1及血清IgA、Gd-IgA1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h细胞介导Gd-IgA1的生成增加,在IgAN和HSPN发病起作用;血清Gd-IgA1可能是间接反映IgAN和HSPN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 滤泡辅助性T细胞 乳糖缺乏iga1
下载PDF
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菩 陈朝英 涂娟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6期612-614,共3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常累及多个系统。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决定过敏性紫癜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常累及多个系统。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决定过敏性紫癜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发病机制 乳糖缺乏iga1
下载PDF
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相关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钰恒 高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9-491,共3页
近年来Ig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标准过于单一、病程长及预后不良等均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IgA肾病和紫癜性肾炎都是与IgA有关的免疫复合物疾病。研究发现在这两种疾病患者血清中半乳糖缺乏的IgA... 近年来Ig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标准过于单一、病程长及预后不良等均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IgA肾病和紫癜性肾炎都是与IgA有关的免疫复合物疾病。研究发现在这两种疾病患者血清中半乳糖缺乏的IgA1都显著升高,其水平可能是诊断IgA肾病及紫癜性肾炎的无创性生物标记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示疾病预后、监测疾病发展。文章综述了半乳糖缺乏的IgA1的发现、结构、产生过程、可能的致病机制及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 乳糖缺乏iga1 过敏性紫癜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半乳糖缺乏的IgA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彬 邵宽芙蓉 董晨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发HSP患儿36例,根据是否发生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HSPN组(11例)和非HSPN组(25例)。另选取15例门诊体检...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发HSP患儿36例,根据是否发生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HSPN组(11例)和非HSPN组(25例)。另选取15例门诊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fh细胞(CD4+CXCR5+ICOS+)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21、IL-6、血清IgA1、血清Gd-IgA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SP组患儿血清Gd-IgA1浓度与Tfh细胞比例及其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结果HSPN和非HSPN组患儿外周血Tfh细胞比例及IL-21、IL-6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HSPN组上述指标较非HSPN组亦明显上升(P<0.05)。HSPN和非HSPN组患儿血清中IgA1、Gd-IgA1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HSPN组患儿血清IgA1和Gd-IgA1水平较非HSPN组亦明显升高(P<0.05)。HSP组患儿血清Gd-IgA1水平与Tfh细胞比例及IL-21、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fh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和血清Gd-IgA1共同参与HSP/HSPN的发生。Tfh细胞可能介导了Gd-IgA1生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辅助性T细胞 乳糖缺乏iga1 细胞因子 儿童
下载PDF
Toll受体对半乳糖缺陷型IgA肾病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努尔加那提·努尔木哈买提 陆晨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20324-20328,共5页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异常糖基化的IgA1分子,主要是循环半乳糖缺陷的IgA1,是IgA肾病系膜沉积和随后肾损伤的触发因素。近年来,发现半乳糖缺陷的IgA1在IgA肾病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异常糖基化的IgA1分子,主要是循环半乳糖缺陷的IgA1,是IgA肾病系膜沉积和随后肾损伤的触发因素。近年来,发现半乳糖缺陷的IgA1在IgA肾病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驱动半乳糖缺陷的IgA1产生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通过Toll样受-9的先天免疫激活参与Gd-IgA1的产生。一种增殖诱导配体和IL-6也可增强IgA肾病中半乳糖缺陷的IgA1的合成。半乳糖缺陷的IgA1在临床研究中所提示其与疾病病理及进展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读者对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本文为疾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乳糖缺乏iga1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IgA血管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晴雯 郭庆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28-432,共5页
IgA血管炎(IgAV)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疾病,它有IgA1免疫复合物沉着、中性粒细胞和补体因子浸润的特征,其发病机制仍不明。IgAV常累及皮肤小血管、消化道、关节及肾脏。症状有一定自限性,但小部分患者会进展成类似IgA肾病的肾炎,... IgA血管炎(IgAV)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疾病,它有IgA1免疫复合物沉着、中性粒细胞和补体因子浸润的特征,其发病机制仍不明。IgAV常累及皮肤小血管、消化道、关节及肾脏。症状有一定自限性,但小部分患者会进展成类似IgA肾病的肾炎,出现血尿、蛋白尿,继而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含有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的免疫复合物在IgAV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Fc受体(CD89),诱导血管周围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和肾小球系膜增生和炎症。本文就IgA、IgA受体、中性粒细胞以及补体系统、遗传和感染等因素在IgA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新疗法的发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iga血管炎 半乳糖缺乏iga1 iga受体 抗内皮细胞抗体
下载PDF
Gd-IgA1和NGAL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朱雨婷 董晨 关凤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5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0例,按入院后是否累及肾脏分为无肾炎组(HSP组)31例和肾炎组(HSPN组)1... 目的探讨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50例,按入院后是否累及肾脏分为无肾炎组(HSP组)31例和肾炎组(HSPN组)19例,另选取同期28例门诊健康检查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及尿液Gd-IgA1、NGAL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肌酐(uC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素(Urea)、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HSPN的诊断价值。结果HSP组、HSPN组患儿血清Gd-IgA1、NGAL水平和尿液Gd-IgA1/uCr、NGAL/u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且HSPN组上述指标较HSP组亦显著升高(P<0.05)。血清Gd-IgA1、NGAL、CysC和尿液Gd-IgA1/uCr、NGAL/uCr诊断HSP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7、0.767、0.686、0.762和0.775,其中血清Gd-IgA1特异性最高(91.5%),尿液NGAL/uCr敏感度最高(78.9%)。结论血清及尿液Gd-IgA1、NGAL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HSPN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半乳糖缺乏iga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早期诊断 儿童
下载PDF
IgA肾病患儿半乳糖缺乏的IgA1诱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邹敏书 尹晓玲 +5 位作者 周建华 胡长霞 杨凤杰 王嘉 陈瑜 张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429-1431,1435,共4页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儿初始B淋巴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相关因子作用下的诱导成熟过程,探讨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的诱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IgAN患儿及健康儿童各8例。磁珠分选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CD27-IgD+)...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儿初始B淋巴细胞在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相关因子作用下的诱导成熟过程,探讨半乳糖缺乏的IgA1(Gd-IgA1)的诱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IgAN患儿及健康儿童各8例。磁珠分选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CD27-IgD+),加IL-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细胞因子共培养,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J链的表达、IgA水平、Gd-IgA1水平;并分别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链的表达及血清IgA、Gd-IgA1水平。结果 IgAN组和健康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链的表达相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上清液IgA分泌及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IgAN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及血清Gd-IgA1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 IgAN患儿外周血初始B淋巴细胞可分化成熟产生Gd-IgA1。Tf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诱生B淋巴细胞成为分泌型IgA的浆母细胞及分泌Gd-IgA1过程中起关键的调节作用。血清Gd-IgA1可能是间接反映IgAN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 乳糖缺乏iga1
原文传递
儿童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洋洋 毕凌云 杨达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86-389,共4页
大量研究发现,紫癜性肾炎(HSPN)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相同,均是肾小球系膜区内以半乳糖缺乏型IgA1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当其超过机体降解能力时,引起肾脏损害。有学者认为HSPN的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分级标准不能准确判断预后,因其与Ig... 大量研究发现,紫癜性肾炎(HSPN)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相同,均是肾小球系膜区内以半乳糖缺乏型IgA1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当其超过机体降解能力时,引起肾脏损害。有学者认为HSPN的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分级标准不能准确判断预后,因其与IgA肾病的病理机制相似,IgA肾病的牛津病理分型是否适用于HSPN进而更准确地评估其预后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文就HSPN和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分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乳糖缺乏iga1 牛津病理分型
下载PDF
IgA肾病免疫学机制新认识
11
作者 甘言刚 杨琼琼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IgA肾病(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几乎所有患者在预期寿命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主要表现为糖基化缺失的IgA1及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进而引起补体激活及炎症从而导致肾损伤。免疫系统调节异... IgA肾病(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几乎所有患者在预期寿命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主要表现为糖基化缺失的IgA1及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进而引起补体激活及炎症从而导致肾损伤。免疫系统调节异常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揭示了黏膜免疫及免疫细胞调节异常在IgAN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揭示IgAN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探索IgAN新的诊断治疗靶点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目前IgAN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半乳糖缺乏iga1 免疫系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C1GALT1/C1GALT1C1通路探讨加味升降散对IgA肾病大鼠Gd-IgA1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圆圆 靳培培 +2 位作者 靳贺超 顾悦 郭登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0-80,共11页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升降散对免疫球蛋白(Ig)A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微小RNA-148b(miRNA-148b)、白细胞介素-6(IL-6)、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1GALT1)、分子伴侣Cosmc(core1β3-Gal-T特异性分子伴侣,C1GALT1C1)、半乳糖缺乏IgA1(Gd-...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升降散对免疫球蛋白(Ig)A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微小RNA-148b(miRNA-148b)、白细胞介素-6(IL-6)、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1GALT1)、分子伴侣Cosmc(core1β3-Gal-T特异性分子伴侣,C1GALT1C1)、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加味升降散治疗IgA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4只,将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联合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蓖麻油的免疫复合的方法建立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选取2只大鼠取材,检测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中药低剂量(加味升降散,6.27 g·kg;)组、中药高剂量(加味升降散,12.54 g·kg;)组、贝那普利(10 mg·kg^(-1))组各8只,进行药物灌胃,1次/d,治疗4周。于实验第1周末、第9周末、第13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第14周各组大鼠麻醉后取材,股动脉取血后离心取上清检测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IL-6、Gd-IgA1表达水平变化;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碘酸六胺银(PASM)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IL-6、C1GALT1、C1GALT1C1表达情况;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观察miRNA-148b、IL-6、C1GALT1、C1GALT1C1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L-6、C1GALT1、C1GALT1C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TP、SCr、ALT、IL-6、Gd-IgA1含量水平明显升高(P<0.05),ALB含量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大量颗粒状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IL-6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增强,C1GALT1、C1GALT1C1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减弱;IL-6 mRNA、miRNA-148b表达增强(P<0.01),C1GALT1 mRNA、C1GALT1C1 mRNA表达减弱(P<0.01);IL-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C1GALT1、C1GALT1C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干预后,24 h-UTP、SCr、ALT、IL-6、Gd-IgA1含量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LB含量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损害减轻;基底膜IgA免疫复合物沉积明显减少;IL-6在大鼠肾小球系膜区、足细胞的表达减弱,C1GALT1、C1GALT1C1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增强;IL-6 mRNA、miRNA-148b表达减少(P<0.01),C1GALT1 mRNA、C1GALT1C1 mRNA表达增加(P<0.01);IL-6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P<0.01),C1GALT1、C1GALT1C1蛋白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表现出明显的量效趋势。结论:加味升降散可能通过降低IgA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miRNA-148b、IL-6表达,使C1GALT1、C1GALT1C1表达恢复,减少Gd-IgA1的生成,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少蛋白尿,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并且随剂量增加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Ig)A肾病 加味升降散 微小RNA-148b 白细胞介素-6 核心1β1 3-乳糖基转移酶 核心1β3-Gal-T特异性分子伴侣 半乳糖缺乏iga1
原文传递
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慧 杜珍芳 汤颖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0-241,共2页
报告1例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肾组织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合并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特异性抗体阳性,亦排除了IgA非特异性沉积的可能.经激素及... 报告1例IgA肾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肾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肾组织病理诊断为IgA肾病合并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特异性抗体阳性,亦排除了IgA非特异性沉积的可能.经激素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快速缓解.提示对于膜性肾病合并肾组织有IgA沉积的患者,除了需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鉴别IgA是否为特异性沉积亦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受体 磷脂酶A2 诊断 鉴别 膜性肾病 半乳糖缺乏iga1
原文传递
IgA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方怡 罗军 +1 位作者 曹婷婷 章永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1-344,共4页
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在IgA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 IgAN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在IgA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同时遗传因素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遗传因素 半乳糖缺乏iga1
原文传递
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淦淦 郑可 李雪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0%~40%的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病情进展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围绕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0%~40%的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IgA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病情进展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围绕半乳糖缺乏的IgA1(galactose-deficient IgA1,Gd-IgA1)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提示IgAN发病涉及多个环节。该文从IgA1的结构特征、IgAN患者体内Gd-IgA1抗体及含Gd-IgA1免疫复合物、Gd-IgA1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中的沉积、Gd-IgA1免疫复合物沉积对肾脏的损伤、补体在IgAN中的作用、IgA肾病的基因组学及黏膜免疫与IgAN等方面,综述了IgA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免疫球蛋白A 抗原抗体复合体 乳糖缺乏iga1 多重打击假说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