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半夏牡蛎汤”辨体质加减辅助治疗淋巴瘤79例近远期疗效研究
1
作者 代兴斌 孔德丽 +9 位作者 王鑫研 周强 付佳玉 周居立 徐祖琼 庞洁 马邦云 姜鹏君 孙雪梅 王志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以证素分析为指导辨病拟方结合辨体质化裁辅助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证素分析方法对淋巴瘤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淋巴瘤病位、病性等证素的分布规律,据此拟定基本方,临证结合辨体质加减辅助治疗淋巴瘤患者。选择... 目的:观察以证素分析为指导辨病拟方结合辨体质化裁辅助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采用证素分析方法对淋巴瘤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淋巴瘤病位、病性等证素的分布规律,据此拟定基本方,临证结合辨体质加减辅助治疗淋巴瘤患者。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年龄、体力状态、脏器功能等采取R-CHOP方案或R-miniCHOP方案行免疫化疗,根据患者意愿,愿意加用中药(基本方结合辨体质化裁)治疗者为治疗组,仅接受化疗者为对照组,最终纳入分析的治疗组有79例,对照组有74例,2组一般资料均衡。2组患者均以完成1个化疗周期(21d)为1个疗程,均规律完成3~4个周期化疗,治疗组患者同期连续服用中药汤剂。比较2组患者完成3~4个疗程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化疗期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至2023年5月31日,比较组间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通过文献检索,纳入26篇文献报道的290例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病位证素出现总频次为287次,脾、肾病位出现频率分别为26.13%、25.09%,分列前2位;病性证素出现总频次为481次,其中邪实因素343次,正虚因素138次,邪实因素中出现频率大于20%的因素依次为痰湿、血瘀,正虚因素中出现频率大于30%的因素依次为气虚、阴虚、血虚。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拟定具有化痰散结、祛瘀解毒作用的半夏牡蛎汤治疗淋巴瘤,并根据患者体质类型进行加减以兼顾正虚证素。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7%(P=0.045);治疗组患者3~4级恶心呕吐、便秘、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0.535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6.4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文献对淋巴瘤患者进行证素分析,拟定具有化痰散结、祛瘀解毒作用的半夏牡蛎汤并结合体质化裁辅助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减轻化疗造成的恶心呕吐、便秘、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半夏牡蛎汤 证素 辨病 近期疗效 化疗 不良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周乃玉教授巧用柴胡剂治疗风湿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爱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周乃玉教授是全国著名痹病专家,从医四十余载,在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多独到经验。作者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周老师应用柴胡剂治疗风湿病经验有了一定体会,总结并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小柴胡 柴胡桂枝 柴胡加龙骨牡蛎 风湿性疾病 老中医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