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PSS软件计算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_(50)) 被引量:41
1
作者 熊浩明 魏柏青 +6 位作者 魏荣杰 杨宁海 祁美英 靳娟 金泳 何建 代瑞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 目的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方法将鼠疫菌测毒数据输入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用SPSS 21.0进行秩和检验得出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与改良寇氏法计算鼠疫菌LD5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SPSS 21.0计算鼠疫菌LD50的方法,可同时计算出LD50的95%置信区间(CI)和接种菌量的95%置信区间(CI)。结论 SPSS 21.0软件可用于鼠疫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直观和方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毒力 半数致死量(LD_50)
下载PDF
百草枯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23
2
作者 杜宝顺 翟德胜 +2 位作者 范文艳 刘巨源 杨锦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测定百草枯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half lethal dose,LD50)。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百草枯溶液,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百草枯的LD50值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给药... 目的测定百草枯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half lethal dose,LD50)。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百草枯溶液,观察小鼠的中毒症状;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百草枯的LD50值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小鼠出现自由活动减少,濒死时呼吸频率增快、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等中毒症状。百草枯的LD50为104.72mg·kg^-1,LD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94.26~116.32mg·kg^-1。结论百草枯属于中等毒性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单枯 小鼠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爽 侯振中 +3 位作者 管延杰 李玉侠 韩玉 赵树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94,共4页
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半数致死量(LD50)。给70只小鼠分别以2.77、4.3、6.67、10.3、16和24.8 mg.kg-1剂量的亚硒酸钠溶液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改良寇氏法计算L... 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半数致死量(LD50)。给70只小鼠分别以2.77、4.3、6.67、10.3、16和24.8 mg.kg-1剂量的亚硒酸钠溶液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并观察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的LD50为10.8 mg.kg-1,其95%可信限为9.0~13.0 mg.kg-1。进而说明,亚硒酸钠有一定的毒性,需要进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安全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石琦 张宝云 +4 位作者 高晨 韩俊 高永军 周玉玲 董小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瘙痒因子263K 半数致死量 颅内注射
下载PDF
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冬恋 马松涛 +2 位作者 曾仁勇 蒲一先 孟丽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481-482,共2页
目的研究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将肉桂油系列浓度提取物分别给予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给药后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病死率为指标,求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肉桂挥发油的LD50... 目的研究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将肉桂油系列浓度提取物分别给予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给药后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病死率为指标,求肉桂挥发油对小鼠的LD50及其95%的可信限。结果肉桂挥发油的LD50为5.0381g/kg(相当于236.5323g原生药/kg)。结论肉桂挥发油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挥发油 小鼠 急性毒性实验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人参细粉与超微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LD_(50))与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甘露双 孙磊 +3 位作者 王多 朱强辉 于海玲 金元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评价人参细粉与人参超微颗粒的急性毒性。方法:对小鼠1日3次分别灌胃人参细粉和人参超微颗粒,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小鼠的人参细粉和人参超微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50)未测得,最大耐受量(MTD)是7.38g/kg。结论:... 目的:评价人参细粉与人参超微颗粒的急性毒性。方法:对小鼠1日3次分别灌胃人参细粉和人参超微颗粒,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小鼠的人参细粉和人参超微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50)未测得,最大耐受量(MTD)是7.38g/kg。结论:人参细粉和人参超微颗粒在临床常用剂量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细粉 人参超微颗粒 半数致死量 最大耐受量
下载PDF
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蔡珍珍 金铭 +1 位作者 温宪春 刘吉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150只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平均分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狼毒...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150只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平均分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LD50的95%可信区间。结果:狼毒大戟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1.03mg/kg、1538.58mg/kg。结论:狼毒大戟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狼毒大戟提供了毒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大戟 石油醚 乙酸乙酯 小鼠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八厘麻毒素的提取及其半数致死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慧珍 丁伯平 +2 位作者 张年宝 陈雷 黄帧桧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5期10-11,共2页
目的从干燥羊踯躅果实中提取八厘麻毒素并测定八厘麻毒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将羊踯躅果实粉碎后,经乙醇浸泡、加热回流、硅胶层析及重结晶获得八厘麻毒素。选取18~22g小鼠20只,予不同剂量八厘麻毒素灌胃给药,观察15min内小鼠死... 目的从干燥羊踯躅果实中提取八厘麻毒素并测定八厘麻毒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将羊踯躅果实粉碎后,经乙醇浸泡、加热回流、硅胶层析及重结晶获得八厘麻毒素。选取18~22g小鼠20只,予不同剂量八厘麻毒素灌胃给药,观察15min内小鼠死亡与存活状况,采用Dixon-Mood法计算LD50。结果 13kg羊踯躅果实共提取出3g八厘麻毒素,采用序贯法测得八厘麻毒素的LD50为7.609mg/kg。结论应设法减少或消除羊踯躅中有效成分八厘麻毒素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其最佳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踯躅 八厘麻毒素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单叶细辛的急性毒性观察及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世佐 明海霞 +1 位作者 刘家骏 李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单叶细辛的毒性程度。方法①观察单叶细辛(简称单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实验动物分实验组(单辛)和对照组(北细辛,简称辽辛),每组又各分两组,分别腹腔注射两种细辛的水提液和挥发油,观察小鼠死亡数、死亡率和死亡时间;②观... 目的了解单叶细辛的毒性程度。方法①观察单叶细辛(简称单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实验动物分实验组(单辛)和对照组(北细辛,简称辽辛),每组又各分两组,分别腹腔注射两种细辛的水提液和挥发油,观察小鼠死亡数、死亡率和死亡时间;②观察单辛挥发油和水提液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动物分单叶细辛挥发油组(简称单辛油组)、单叶细辛水提液组(简称单辛液组)和阴性对照组共3组。腹腔注射药物,观察小鼠死亡数、死亡时间及症状表现,求出死亡率,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其半数致死量。结果单辛组小鼠死亡数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初步表明单辛毒性小于辽辛;单辛半数致死量高于文献报道的辽辛半数致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细辛 急性毒性死亡率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东莨菪碱对氯胺酮镇痛、催眠作用及半数致死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桐 张龙 +3 位作者 王晋 周美艳 邵东华 戴体俊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对氯胺酮镇痛、催眠作用及其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组、S+NS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4.5mg/kg+0.9%氯化钠溶液0.04mg/10g)、K+NS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0mg/kg+0.9%氯化钠溶液0.15mL/10g)...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对氯胺酮镇痛、催眠作用及其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空白组、S+NS组(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4.5mg/kg+0.9%氯化钠溶液0.04mg/10g)、K+NS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0mg/kg+0.9%氯化钠溶液0.15mL/10g)、S+K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4.5mg/kg+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液20mg/kg),每组10只。采用小鼠热板法、热甩尾法及扭体法观察氢溴酸东莨菪碱对盐酸氯胺酮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同样给药方法 ,盐酸氯胺酮剂量增至60mg/kg,观察氢溴酸东莨菪碱对氯胺酮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尾静脉注射4.5mg/kg氢溴酸东莨菪碱3min后,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采用序贯法测定和研究东莨菪碱对小鼠氯胺酮LD50的影响作用并计算95%可信区间(CI)。结果热板法、甩尾法实验中,S+NS组与空白组间5、10、20、30min时的HPP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两组在5、10min时的HPPT均显著低于S+K组(P值分别<0.05、0.01)。扭体法实验中,空白组、S+NS、K+NS的扭体次数分别为(56±11)、(60±6)、(33±5)次,均显著高于S+K组的(8±5)次(P值均<0.01)。催眠实验中,S+NS组与空白组的潜伏期、睡眠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空白组、S+NS组相比,S+K组的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值均<0.01),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值均<0.01)。NS+K组的LD50、95%CI分别为259.9、195.7~345.5mg/kg,S+K组的LD50、95%CI分别为320.1、214.1~478.0mg/kg,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东莨菪碱可增强氯胺酮的镇痛、催眠作用并且不增加其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氯胺酮 催眠 镇痛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采用SAS软件包进行半数致死量(LD_(50))的计算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卓 唐黎明 王依婷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计算 L D50 、95 %可信限和平均可信限率 (FL % )等。 方法 :以吡嘧司特钾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例 ,采用 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程序 ,以 Bliss法计算 L D50 、95 %可信限和 FL %等。结果 :吡嘧... 目的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计算 L D50 、95 %可信限和平均可信限率 (FL % )等。 方法 :以吡嘧司特钾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例 ,采用 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程序 ,以 Bliss法计算 L D50 、95 %可信限和 FL %等。结果 :吡嘧司特钾的 LD50 =(12 48.2 3± 14 1.2 10 ) mg/kg,FL% =11.3 1%。 结论 :采用 SAS统计软件包进行 LD50 等计算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SAS Bliss法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浙贝乙素及其5种衍生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曦亮 张勇慧 +2 位作者 阮汉利 皮慧芳 吴继洲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660-662,共3页
目的研究浙贝乙素及其5种衍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取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平均分组后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浙贝乙素乙酰化物、丙酰化物、丁酰化物、苯甲酰化物和氧化物药液。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 目的研究浙贝乙素及其5种衍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取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平均分组后腹腔注射给药,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浙贝乙素乙酰化物、丙酰化物、丁酰化物、苯甲酰化物和氧化物药液。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浙贝乙素各衍生物的LD50和LD50的95%可信区间。结果浙贝乙素乙酰化物、丙酰化物、丁酰化物、苯甲酰化物和氧化物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4.39,14.47,18.41,23.21,9.98mg·kg-1,均大于浙贝乙素对小鼠的LD50。结论浙贝乙素乙酰化物、丙酰化物、丁酰化物、苯甲酰化物和氧化物的毒性均较小,有望从中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镇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乙素 衍生物 半数致死量 生物碱
下载PDF
丁香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松涛 刘冬恋 +2 位作者 兰小平 蔡艳 白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丁香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天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丁香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丁香挥发油的LD50为5.5233g挥发油/kg(相当于原生药材的... 目的:研究丁香挥发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天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丁香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丁香挥发油的LD50为5.5233g挥发油/kg(相当于原生药材的LD50为43.5935g生药/kg)。结论:丁香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进行药用开发时应考虑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 挥发油 小鼠 半数致死量
原文传递
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苏 戴体俊 +7 位作者 宗雨 张纯洁 李勇 刘莹 徐佳 李奕青 徐小林 孟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270只小鼠随机分为ED50和LD50两组,每组135只;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即罗哌卡因亚组、氯普鲁卡因亚组、利多卡因亚组,每亚组45只;按不... 目的探讨时辰对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惊厥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影响。方法 270只小鼠随机分为ED50和LD50两组,每组135只;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即罗哌卡因亚组、氯普鲁卡因亚组、利多卡因亚组,每亚组45只;按不同时辰每亚组再随机分为3个次亚组,每次亚组15只,分别于8:00、14:00和20:00腹腔注射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以小鼠惊厥和死亡为观察指标,用序贯法测定各时间点的ED50及LD50。结果利多卡因在14:00的惊厥ED50显著低于8:00和20:00(P值分别<0.05、0.01),在14:00的LD50显著低于8:00(P<0.05),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罗哌卡因在8:00的惊厥ED50和LD50均显著低于14:00和20:00(P值分别<0.05、0.01),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氯普鲁卡因在8:00的ED50显著低于14:00(P<0.05),其余各时辰间ED50、LD5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惊厥ED50均具有时辰依赖性。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的LD50具有时辰依赖性,氯普鲁卡因的LD50未发现时辰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辰药理学 局部麻醉药 惊厥 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氯化锰对雏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健 张黎明 +1 位作者 李志鹏 徐世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氯化锰 半数致死量 测定 雏鸡 生物化学反应 环境污染物 自然界 矿物质
下载PDF
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金月 周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18-2419,共2页
目的研究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3种药物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红花... 目的研究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3种药物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的小鼠LD50分别为16.78,91.75,129.41 g.kg-1。结论红花夹竹桃毒性最大,其次为红花寄生,桑寄生毒性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夹竹桃 红花寄生 桑寄生 小鼠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大鼠脂肪栓塞模型的建立及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庆侠 王爱忠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9-951,共3页
目的测定脂肪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大鼠脂肪栓塞LD50模型。方法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同种异体大鼠肾周脂肪诱发脂肪栓塞,以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取肺、脑、肾组织做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 目的测定脂肪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大鼠脂肪栓塞LD50模型。方法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同种异体大鼠肾周脂肪诱发脂肪栓塞,以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取肺、脑、肾组织做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LD50为0.706 mL/kg,其95%CI为0.622~0.801 mL/kg。存活大鼠的冰冻切片的油红O染色中,肺、脑、肾血管内均可见橘红色的脂肪滴,肺部脂肪栓塞相对比较明显,肺小血管、肺组织间隙及肺泡腔内均可见脂肪滴。结论肾周脂肪的LD50为0.706 mL/kg,由此建立的大鼠脂肪栓塞LD50模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肾周脂肪 栓塞 脂肪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半数致死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樱 邱丽莉 +2 位作者 许文 李小艳 吴水生 《海峡药学》 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药理实验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闽产钩吻根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减压下回收乙醇,加2%盐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浓氨水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根总生物碱。根... 目的研究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药理实验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闽产钩吻根粉碎后用95%乙醇提取,减压下回收乙醇,加2%盐酸溶解后用氯仿萃取,浓氨水碱化水层,再用氯仿萃取,得到钩吻根总生物碱。根据预试验结果将40只小鼠分成4组,每组10只,按照5.5mg.kg-1、4.4mg.kg-1、3.52mg.kg-1、2.82mg.kg-1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24h内的情况。通过记录小鼠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闽产钩吻根总生物碱的急性毒性并用孙氏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闽产钩吻根总碱经口服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4.12mg.kg-1,其95%的可信区间为3.76~4.52mg.kg-1。结论闽产钩吻根有剧毒,其半数致死量为4.12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产钩吻根 总生物碱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氟化钠对雏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晓敏 李兴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为弄清氟对禽类的毒性影响,选用1日龄罗曼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经饮水添加不同量的氟化钠,1次性灌喂,观察7d内动物中毒死亡情况,计算LD50等指标。结果: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960.48mg/kg,594.72~1326.24mg/kg。结论:... 为弄清氟对禽类的毒性影响,选用1日龄罗曼褐蛋鸡56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经饮水添加不同量的氟化钠,1次性灌喂,观察7d内动物中毒死亡情况,计算LD50等指标。结果: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分别为960.48mg/kg,594.72~1326.24mg/kg。结论:鸡对氟的耐受量较大,禽产品中氟残留量不容忽视,它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雏鸡 半数致死量 测定 毒性 中毒死亡
下载PDF
半数致死量LD_(50)的百分偏差和渐近方差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元明 曾子建 张跃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毒性试验中的剂量与致死百分率平方根反正弦变换仍呈S形,且方差趋于同质, 半数致死量LD_(50)可表示为 Logistic模型参数的函数·因而,通过参数估计值的偏差和渐 过协方差矩阵,可推导出半数致死量LD_(50)的百... 毒性试验中的剂量与致死百分率平方根反正弦变换仍呈S形,且方差趋于同质, 半数致死量LD_(50)可表示为 Logistic模型参数的函数·因而,通过参数估计值的偏差和渐 过协方差矩阵,可推导出半数致死量LD_(50)的百分偏差,渐近方差和LD_(50)的置信区间.通 过 27个实例分析后建议,若 LD_(50)的百分偏差超过 5%,则 LD_(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致死量 偏差 方差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