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p)和(n,α)激发函数半经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樊胜 阎芳 +1 位作者 张鸿洲 赵志祥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9-390,397,共3页
在En≤20MeV的情况下,忽略了粒子的二次发射过程,认为复合系统的形成截面是能量相关的,得到了理论模型清晰、公式形式简单的半经验计算方法.在靶核23≤A≤209的范围内,利用大量(n,p)和(n,α)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对可调参数进行了研究,得... 在En≤20MeV的情况下,忽略了粒子的二次发射过程,认为复合系统的形成截面是能量相关的,得到了理论模型清晰、公式形式简单的半经验计算方法.在靶核23≤A≤209的范围内,利用大量(n,p)和(n,α)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对可调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参数对靶核的N和Z以及入射能量的依赖关系.对得到的参数做了定性的解释,利用普适参数对(n,p)和(n,α)反应的激发函数做了预言,预言值在其误差范围内与实验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函数 半经验计算 入射能 截面 实验数据 可调参数 粒子 反应 方法 能量
下载PDF
双原子分子键能的半经验计算
2
作者 胡宗球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4-26,52,共4页
按求键能E_(AB)的公式,用半经验的IEHM方法对一些双原子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并讨论了分子中的成键情况。
关键词 双原子分子 键能 半经验计算
下载PDF
SF6的单取代和二取代物中^2JFF的半经验计算
3
作者 熊英 湛昌国 李永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5-99,共5页
运用最大键级杂化轨道这一计算方法,计算并拟合得到单取代和二取代的SF6衍生物中2JFF的具体计算公式。
关键词 核自旋偶合常数 MBOHO 氟化硫 半经验计算
下载PDF
(n,p)激发函数一种新的半经验计算方法
4
作者 樊胜 阎芳 +1 位作者 张鸿洲 赵志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09-1014,共6页
基于核反应蒸发模型和预平衡激子模型,在一些近似条件下得到了入射能量小于20MeV的(n,p)的激发函数解析半经验表达式,靶核在23≤A≤209的范围内,利用大量(n,p)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对可调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参数对靶核的N和Z以及中子... 基于核反应蒸发模型和预平衡激子模型,在一些近似条件下得到了入射能量小于20MeV的(n,p)的激发函数解析半经验表达式,靶核在23≤A≤209的范围内,利用大量(n,p)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对可调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参数对靶核的N和Z以及中子入射能量的依赖关系,对得到的参数做了定性的解释,利用普适参数对(n,p)反应的激发函数做了预言,预言值在其误差范围内与实验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反应 激发函数 核反应 蒸发模型 预平衡激子模型 可调参数 普适参数 半经验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二乙烯三胺吸收CO_2分子机理的半经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越 徐春莹 +1 位作者 高健 朱永春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8年第1期I0014-I0017,共4页
以半经验分子轨道的AM1方法计算出分子热力学参数,研究了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过程的热力学。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包括两个过程:靠分子间作用力的物理吸收和形成甲酸胺的化学吸收。在两个过程中,一个二乙烯三胺吸收两个二氧化碳分... 以半经验分子轨道的AM1方法计算出分子热力学参数,研究了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过程的热力学。二乙烯三胺吸收二氧化碳包括两个过程:靠分子间作用力的物理吸收和形成甲酸胺的化学吸收。在两个过程中,一个二乙烯三胺吸收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在热力学上最为有利;氨基甲酸分子中羟基氢离子的电离,在质子受体(如水分子)存在下更为有力,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二乙烯三胺 吸收力学 AM1经验量子力学计算方法
下载PDF
对苯二酚在室温离子液体碳糊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的半经验量子化学AM1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贾晓光 张玲 朱永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40-343,共4页
为了从理论上对对苯二酚在[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及甲基硅油与石墨粉组成的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深入研究,以半经验分子轨道的AM1方法计算对[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甲基硅油和对苯二酚及其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如生成焓、... 为了从理论上对对苯二酚在[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及甲基硅油与石墨粉组成的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深入研究,以半经验分子轨道的AM1方法计算对[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甲基硅油和对苯二酚及其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如生成焓、电离能、分子间距离及能量.[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与对苯二酚是以BF4-负离子为作用基点,而甲基硅油是以甲基碳作为作用基点,甲基硅油具有降低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催化了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氧化.[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离子性质增加了极性水分子的渗透性,表现出较大的介电常数,给出了较大的充电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BF4室温离子液体 对苯二酚 AM1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下载PDF
地源热泵桩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红玉 章程程 巩学梅 《四川建材》 2012年第2期278-280,共3页
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率、绿色环保的热水、取暖和制冷系统也得到了设备各界的大力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成熟,桩埋管地源热泵成为现在我国地源热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 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率、绿色环保的热水、取暖和制冷系统也得到了设备各界的大力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成熟,桩埋管地源热泵成为现在我国地源热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桩埋管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并提出不同形式桩基埋管换热器的半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埋管地源热泵 换热器 半经验计算公式 经济性
下载PDF
一类有机发色团分子电子吸收跃迁能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顺来 冯文林 李宗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4-678,共5页
利用MINDO/3、MNDO、AM1以及PM3四种通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限制性多电子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ECI)并根据Onsager方程计算溶剂效应,成功地对9-氨基吖啶(AMAR)、9,10-二甲氧基-2-甲基蒽(DMAN)、9-甲基蒽(AN)、α-萘甲酸乙酯(NAAC)... 利用MINDO/3、MNDO、AM1以及PM3四种通用半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限制性多电子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ECI)并根据Onsager方程计算溶剂效应,成功地对9-氨基吖啶(AMAR)、9,10-二甲氧基-2-甲基蒽(DMAN)、9-甲基蒽(AN)、α-萘甲酸乙酯(NAAC)四种有机发色团分子的吸收跃迁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吸收跃迁能理论计算值与光谱实验测定值相关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相当好的相关系数,显示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可以作为预测有机发色团光谱性质的有效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色团 吸收跃迁级 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10种常见精神类药物 被引量:24
9
作者 吴惠勤 金永春 +2 位作者 蔡明招 黄晓兰 朱志鑫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人血液样品中10种常见精神类药物的新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酸度等预处理条件及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可以同时检测尼可刹米、利多卡因、苯巴比妥、安乃近、阿托品、异丙嗪、卡马...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人血液样品中10种常见精神类药物的新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酸度等预处理条件及GC-MS分析条件的优化,可以同时检测尼可刹米、利多卡因、苯巴比妥、安乃近、阿托品、异丙嗪、卡马西平、地西泮、氯丙嗪及氯氮平这10种常见的精神类药物。在选定的条件下,尼可刹米等7种药物在0.10~2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异丙嗪等3种药物在0.50~2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77%-97%之间;RSD小于7%;检出限为5~40μ/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血液 精神类药物 酰胺结构 电荷密度 PM3半经验计算
下载PDF
煤显微组分分子结构模型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庆雷 李文 +1 位作者 陈皓侃 李保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采用分子力学和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神木煤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模型,比较了镜质组和惰质组分子模型的能量构成、不同类型键的键长和键裂解能。研究结果表明,扭转能和范德华能是分子中的主要作用力,取代基对体系能量有明显影响,烷... 采用分子力学和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神木煤显微组分的分子结构模型,比较了镜质组和惰质组分子模型的能量构成、不同类型键的键长和键裂解能。研究结果表明,扭转能和范德华能是分子中的主要作用力,取代基对体系能量有明显影响,烷基取代基使体系能量增加,而苯基取代基使体系能量降低;脂肪C—C键长比芳香C—C键长长,说明脂肪C—C在受热过程中比芳香C—C更容易断裂分解。对各键裂解能的计算结果表明,Car—Cal键的裂解能高于Cal—Cal,Car—O醚键的裂解能高于Cal—O醚键。而惰质组结构模型中除C—O醚键外,各键的裂解能均高于镜质组,说明惰质组结构模型比镜质组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分子力学 半经验计算 量子化学
下载PDF
三聚氰胺和环三酮氢键复合物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亮亮 滕启文 吴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0-683,共4页
用AM1和PM3方法对三聚氰胺和环三酮衍生物的超分子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得到稳定化能和相对生成焓;在AM1优化构型的基础上,分别用INDO/SC I和AM1方法计算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两个单体通过氢键形成多聚体,导致体系能量降... 用AM1和PM3方法对三聚氰胺和环三酮衍生物的超分子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得到稳定化能和相对生成焓;在AM1优化构型的基础上,分别用INDO/SC I和AM1方法计算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两个单体通过氢键形成多聚体,导致体系能量降低,单体的电性和位阻差异能改变体系的稳定化能.LUMO-HOMO能隙的减小使电子光谱吸收峰发生红移,氢键的形成削弱了单体原来的N—H键,使红外振动频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环三酮 氢键 半经验计算
下载PDF
基于“源-路径-接受点”的精细化船舶舱室降噪设计
12
作者 顾向彦 任奕舟 +1 位作者 黄佳铮 孟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2,共5页
针对传统的船舶舱室降噪设计中,降噪措施的选取及设置更多凭借经验,费效比有限的问题,以3艘同型船为案例,使用“源-路径-接受点”的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型船医务室的不同降噪方案计算,各分项对总声压级的贡献,分析引起该型船医务室噪声超... 针对传统的船舶舱室降噪设计中,降噪措施的选取及设置更多凭借经验,费效比有限的问题,以3艘同型船为案例,使用“源-路径-接受点”的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型船医务室的不同降噪方案计算,各分项对总声压级的贡献,分析引起该型船医务室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并将计算结果与实船试航测试数据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根据各分项对总声压级贡献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降噪措施,对原始降噪措施进行精简,给出经济性更高的降噪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设计 降噪措施 声学分项贡献量 系统化经验计算方法 医务室
下载PDF
共轭杂环对席夫碱体系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仇永清 车文实 +2 位作者 谭克 蔺彬彬 颜力楷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5-229,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FF/AM1,FF/PM 3,ZINDO -SOS方法 ,讨论了杂环取代对水杨醛缩苯胺结构、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 ,得到这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位于 2 94~ 30 3nm ,符合非线性光学材料对透明性的要求 ,且给电性杂环的引入可... 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FF/AM1,FF/PM 3,ZINDO -SOS方法 ,讨论了杂环取代对水杨醛缩苯胺结构、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 ,得到这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位于 2 94~ 30 3nm ,符合非线性光学材料对透明性的要求 ,且给电性杂环的引入可改善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验计算方法 水杨醛缩苯胺 电子光谱 非线性光学系数 席夫碱 杂环取代 结构 量子化学 分子设计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下载PDF
除油型旋流器压降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振波 贾少磊 金有海 《化工机械》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在室内试验装置上对单锥除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压降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除油型旋流器压降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分流比、入口流量和溢流背压等操作参数 ;溢流背压对压降比的影响存在一“门槛值”。根据试验结果 。
关键词 除油型旋流器 压降比特性 试验研究 分流比 入口流量 溢流背压 半经验计算模型
下载PDF
苯乙双胍在人体内形成一氧化氮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新路 李小红 +1 位作者 杨向东 李象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3-406,共4页
探讨了一氧化氮 (NO)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苯乙双胍的末端氮原子N1而合成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 ,化合物的氧化是通过过氧甲酸HCOOOH(Performicacid)来实现的。我们以AM1计算为基础 ,在NO形成的反应路径上 ,研究了化合... 探讨了一氧化氮 (NO)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苯乙双胍的末端氮原子N1而合成的机理。在这个过程中 ,化合物的氧化是通过过氧甲酸HCOOOH(Performicacid)来实现的。我们以AM1计算为基础 ,在NO形成的反应路径上 ,研究了化合物的中间产物 (speciesB、C、D、E) ,并得到了这些分子的最优化结构。此机制所释放的产物为HNO ,它很容易产生NO。通过研究C3 —O15和C3 —N1原子间距离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苯乙双胍 半经验计算 人体 形成机理 糖尿病 治疗药物
下载PDF
美西律在人体内形成一氧化氮的机理研究
16
作者 李小红 程新路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利用MOPAC6.0中的AM1计算方法,以美西律(C10H15NO)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通过氧化末端氮原子N4而合成一氧化氮的机理.通过研究此过程中化合物的中间产物的能量变化、相...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利用MOPAC6.0中的AM1计算方法,以美西律(C10H15NO)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作用下通过氧化末端氮原子N4而合成一氧化氮的机理.通过研究此过程中化合物的中间产物的能量变化、相关键长和相关原子净电荷变化,我们讨论了这个机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反应机制 半经验计算 美西律
下载PDF
脒霉素在人体内形成一氧化氮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17
作者 李小红 张瑞州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6-68,共3页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以脒霉素为研究对象,利用量化软件Hyperchem和MOPAC6.0中的AM1方法对其在体内各种酶作用下产生一氧化氮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研究此...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以脒霉素为研究对象,利用量化软件Hyperchem和MOPAC6.0中的AM1方法对其在体内各种酶作用下产生一氧化氮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研究此过程中各化合物的的能量、相关键长及相关净电荷的变化,讨论了这个机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脒霉素 半经验计算 药物设计 反应机理
下载PDF
DNA和RNA双链稳定性差异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丰 于建国 方维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45-2451,共7页
利用适用于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尤其是生物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的改进的半经验方法RM1BH和达到线性标度的新的半经验算法以及SimuCal_SE方法,与自主开发的量子化学程序包SimuPac1.0,对4组一系列DNA和RNA碱基的氢键结合能进行了计算.这些... 利用适用于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尤其是生物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的改进的半经验方法RM1BH和达到线性标度的新的半经验算法以及SimuCal_SE方法,与自主开发的量子化学程序包SimuPac1.0,对4组一系列DNA和RNA碱基的氢键结合能进行了计算.这些计算包括单一碱基类型和混合碱基类型两大类情形,最大的原子数达到1064个.计算结果表明,在碱基层数较少时,DNA和RNA氢键结合能差别不大;在碱基层数较多时,RNA的氢键结合能明显高于DNA的氢键结合能;嘌呤和嘧啶的排列方式对结合能略有影响,但不影响上述趋势.可见,氢键对于RNA的稳定性差异起到重要的作用,计算结果支持了实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验计算 RM1BH方法 SimuCal_SE方法 DNA和RNA稳定性差异 氢键结合能
下载PDF
胍乙啶在人体内形成一氧化氮的量子化学研究
19
作者 李小红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以胍乙啶(C9H20N4)为研究对象,利用MOPAC软件包的AM1计算方法探讨了其在体内各种酶作用下通过氧化末端氮原子N(3)而合成一氧化氮的机理.通过研究化合物的中间产物(species B、C、D、E)的能量、相... 采用直接药物设计中的全新药物设计方法,以胍乙啶(C9H20N4)为研究对象,利用MOPAC软件包的AM1计算方法探讨了其在体内各种酶作用下通过氧化末端氮原子N(3)而合成一氧化氮的机理.通过研究化合物的中间产物(species B、C、D、E)的能量、相关键长和相关原子净电荷变化,我们讨论了这个机制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胍乙啶 半经验计算
下载PDF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淹没射流区流速衰变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召 王海军 田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2,共6页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的流态为淹没射流和淹没水跃的混合流态,为了解淹没射流区的水力特性,应用紊动射流理论,分析了淹没射流区主流的扩散规律、主流轴向最大时均速度的衰变规律。采用水力学试验方法,借鉴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的流态为淹没射流和淹没水跃的混合流态,为了解淹没射流区的水力特性,应用紊动射流理论,分析了淹没射流区主流的扩散规律、主流轴向最大时均速度的衰变规律。采用水力学试验方法,借鉴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淹没射流区主流轴向最大时均速度衰变规律的研究。通过试验研究结果,推导出以入池角度为控制目标的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淹没射流区主流轴向最大时均速度衰变的半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 淹没射流区 水力特性 紊动射流理论 流速衰变规律 水力学试验 入池角度 半经验计算公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