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匍枝根霉和半裸镰刀菌侵染甜瓜果实产生的胞壁降解酶与侵染方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尚武 张大鹏 张维一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和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以不同的机制侵染甜瓜果实。匍枝根霉侵染时,菌丝分泌大量的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 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和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以不同的机制侵染甜瓜果实。匍枝根霉侵染时,菌丝分泌大量的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迅速消解组织中胶层,引起细胞电解质外渗、质壁分离和软腐。菌丝在胞外和细胞间隙生长,不能穿透细胞壁。半裸镰刀菌侵染甜瓜果实时分泌高活力的果胶甲酯酶、果胶裂解酶类(PML)和纤维素酶(Celulase)而缺少果胶水解酶类,菌丝不能迅速消解中胶层,但以直接穿透细胞壁方式侵染组织细胞。这两种病原对甜瓜不同的致腐方式是由它们不同的外泌胞壁降解酶种类和酶学特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细胞壁降解酶 匍枝根霉 半裸镰刀菌 侵染方式
下载PDF
匍枝根霉和半裸镰刀菌侵染引起甜瓜采后呼吸代谢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尚武 周丽萍 张维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后健康甜瓜(CucumismeloL.)果皮组织以高抗氰、高残余、无巴斯德效应和以磷酸戊糖代谢为主的呼吸方式,维持着较低的呼吸强度水平。当感染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Ehrenb.)Vuil... 采后健康甜瓜(CucumismeloL.)果皮组织以高抗氰、高残余、无巴斯德效应和以磷酸戊糖代谢为主的呼吸方式,维持着较低的呼吸强度水平。当感染匍枝根霉(Rhizopusstolonifer(Ehrenb.)Vuil)和半裸镰刀菌(FusariumsemitectumBerketRav.)后,抗氰呼吸减弱,残余呼吸消失,巴斯德效应出现,磷酸戊糖途径消失,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细胞色素电子传递呼吸系统加强,最终导致病斑形成,组织溃烂,巴斯德效应消除,乙醇高度积累,无氧呼吸高度增加。病原不同,病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病害 呼吸 葡枝根霉 半裸镰刀菌 贮藏
下载PDF
稻田蘑菇半裸镰刀菌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贺新生 康晓惠 张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25,共4页
半裸镰刀菌是双孢蘑菇栽培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报道了该病原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症状及发病规律 ,温度、pH、12种药物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使用克霉灵、甲醛、硫酸铜。
关键词 半裸镰刀菌 稻田 药剂试验 鉴定
下载PDF
双孢蘑菇病原菌点枝顶孢菌和半裸镰刀菌的鉴定和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康晓慧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25,共2页
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点枝顶孢菌和半裸镰刀菌是双孢蘑菇稻田栽培中的2种病原菌。试验表明,腐霉利、甲醛、硫酸铜等药物在室内和田间可有效杀灭病原菌。
关键词 点枝顶孢 半裸镰刀菌 药剂试验 双孢蘑菇 药剂防治试验 鉴定结果 病原 稻田栽培 腐霉利 硫酸铜
原文传递
双孢蘑菇镰刀菌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康晓慧 贺新生 张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半裸镰刀菌 (FusariumsemitectumBrek .&Rav .)是双孢蘑菇稻田栽培中的一种新的病原菌。本文报道了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症状以及温度、pH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克霉灵、甲醛。
关键词 半裸镰刀菌 形态 培养条件 药剂试验 症状 双孢蘑菇
下载PDF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思雯 李敏权 +1 位作者 杨晓明 杨发荣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97-100,共4页
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典型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34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经鉴定分别是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平皿接种法测... 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典型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34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经鉴定分别是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平皿接种法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对蚕豆幼苗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是蚕豆苗期根腐病病原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根腐病 镰刀 半裸镰刀菌 单隔镰刀
下载PDF
6株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温广月 许艳丽 +1 位作者 李春杰 陈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 solani)、半裸镰刀...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 solani)、半裸镰刀菌(F. semitectum) 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抑制作用,并且这6株生防细菌的发酵液可以抑制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的生长。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这些生防菌对大豆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18BRR2-2盆栽和大田的防效均最高,分别达到了45.9%和65.00%。而且这些生防菌也表现出对大豆明显的促生作用。认为18BRR2-2 号菌株有开发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生防细 防治效果 初步评价 尖孢镰刀 抑制作用 立枯丝核 半裸镰刀菌 大田试验 温室盆栽 促生作用 生防制剂 生防 病原 发酵液 离体 根际 防效
下载PDF
白术真菌病害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9
8
作者 檀国印 杨志玲 +1 位作者 袁志林 杨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2011年6—8月份在浙江磐安地区采集到白术病害根、茎和叶片样本,经过室内分离试验得到4个根茎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R1~R4)与8个叶片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L1~L8)。依据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R1,R2为白术茎腐病病原菌,L3为白术... 2011年6—8月份在浙江磐安地区采集到白术病害根、茎和叶片样本,经过室内分离试验得到4个根茎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R1~R4)与8个叶片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为L1~L8)。依据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R1,R2为白术茎腐病病原菌,L3为白术叶斑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方法确定R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ra,R2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incarnatum,L3为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longi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病害 尖孢镰刀 半裸镰刀菌 长柄链格孢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内寄生真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圣长 段玉玺 陈立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辽宁沈阳、黑龙江伊春、山东青岛、山西汾阳等地采集的大豆胞囊线虫土样 ,经分离获得定殖于胞囊上的真菌菌株 12 8株。通过测定菌株对胞囊的寄生率 ,筛选出 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寄生能力的胞囊内寄生真菌 ,经鉴定为Aspergillusniger... 从辽宁沈阳、黑龙江伊春、山东青岛、山西汾阳等地采集的大豆胞囊线虫土样 ,经分离获得定殖于胞囊上的真菌菌株 12 8株。通过测定菌株对胞囊的寄生率 ,筛选出 6株对大豆胞囊线虫有强寄生能力的胞囊内寄生真菌 ,经鉴定为Aspergillusniger ,Paecilomyceslilacinus ,Fusariumsemitectum ,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 ,Verticilliumsp .,Acremoniumsp .,其中Aspergillusniger ,Fusariumsemitectum为国内首次报道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胞囊上的真菌。通过 6株胞囊内寄生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毒性作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和Verticilliumsp .两株菌的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有较强毒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内寄生真 黑曲霉 半裸镰刀菌
下载PDF
西双版纳辣木主要病害及病原菌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桂芝 刘昌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4,共4页
西双版纳引种的辣木主要病害具体表现症状为:嫩梢萎蔫、枝条溃疡、枝条回枯、果荚褐腐,经病原菌分离、接种和切片镜检,确认是2种病原真菌引起。病原菌经过培养,显微镜观察,鉴定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Berk.&Rav.)和黑星菌... 西双版纳引种的辣木主要病害具体表现症状为:嫩梢萎蔫、枝条溃疡、枝条回枯、果荚褐腐,经病原菌分离、接种和切片镜检,确认是2种病原真菌引起。病原菌经过培养,显微镜观察,鉴定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Berk.&Rav.)和黑星菌(Fusicladium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病害 半裸镰刀菌 黑星
下载PDF
B68发酵滤液对香蕉冠腐病菌致病酶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李明 谭志琼 +1 位作者 阮云泽 张荣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10-214,共5页
为明确香蕉冠腐病菌致病酶的变化情况以及B68发酵滤液对致病酶的影响,对活体内外半裸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活性分析,在其侵染青香蕉果实后,会引起被侵染组织内产生高活力的果胶甲酯酶果胶裂解酶类(PML、PL)和纤维素酶(cellulas... 为明确香蕉冠腐病菌致病酶的变化情况以及B68发酵滤液对致病酶的影响,对活体内外半裸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活性分析,在其侵染青香蕉果实后,会引起被侵染组织内产生高活力的果胶甲酯酶果胶裂解酶类(PML、P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而不产生果胶水解酶类。病菌活体外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高于活体内产生的酶活。采用体外诱导培养的方法,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B68发酵滤液在各浓度下均显著抑制半裸镰刀菌活体外果胶酶类(PG、PMG、PME、PL、PML)和纤维素酶类(Cx、β-glucosidase)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研究目的是为使用芽孢杆菌菌剂防治香蕉冠腐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裸镰刀菌 细胞壁降解酶 芽孢杆B68 发酵滤液
下载PDF
杭白菊枯萎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淀粉酶产色链霉菌对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瑱艳 申屠旭萍 俞晓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5-271,共7页
杭白菊枯萎病是杭白菊重要病害之一,枯萎病的爆发对杭白菊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明确杭白菊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初步鉴定杭白菊枯萎病病原菌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 杭白菊枯萎病是杭白菊重要病害之一,枯萎病的爆发对杭白菊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明确杭白菊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生防菌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方法,初步鉴定杭白菊枯萎病病原菌为半裸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进一步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amogenes 1628代谢产物对该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链霉菌1628代谢产物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_(50)分别为2.22%和4.70%(体积浓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原液14和28 d后,其对杭白菊枯萎病的保护效果、治疗效果分别为52.84%和42.85%、19.23%和30.16%。说明淀粉酶产色链霉菌1628的代谢产物对杭白菊枯萎病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枯萎病 半裸镰刀菌 淀粉酶产色链霉1628
下载PDF
定西地区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敏权 柴兆祥 +3 位作者 李金花 董云霞 张丽萍 张自和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对定西九华沟两年生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的 15 6个样品分离鉴定 ,幼苗接种致病性测定采用 Booth的分类标准和系统 ,确认发生在甘肃中部干旱定西地区的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的优势病原菌为三种镰刀菌 ,即尖孢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和半裸镰刀... 对定西九华沟两年生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的 15 6个样品分离鉴定 ,幼苗接种致病性测定采用 Booth的分类标准和系统 ,确认发生在甘肃中部干旱定西地区的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的优势病原菌为三种镰刀菌 ,即尖孢镰刀菌、锐顶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 ,其中锐顶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是中国苜蓿上的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颈腐烂病 尖孢镰刀 锐顶镰刀 半裸镰刀菌 定西地区 根腐烂病 病原
下载PDF
佛肚竹枯萎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漳 林毓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81-184,共4页
The wilt disease of Bambusa ventricosa was a serious disease occured in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ocul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usal organism and bi... The wilt disease of Bambusa ventricosa was a serious disease occured in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Th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ocul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usal organism and bionomics of the wilt disease were studied. The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 Nectria ditissima Tul. at sexual phase, and as Fusarium semitectum Berk. & Rav. at anamorphic state. The causal organism of wilt disease grew vigorously on the PSA and PSA+10% decoction of culm media, and formed white coloured colonies. After incubation of 7 days at 28℃, a great amount of macroconidia was produced, no stroma and perithecia were formed after 30 days. The stroma and ascospore were only produced under natural condition. The preference temperature for mycelia growth was between 25~28℃, and the optimum pH values was at 6~7.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conidia and ascospores germination was between 25~28℃, and the optimum pH values was at 6~7. The high relative humidity (RH 96.1%~100%) was necessary for the germination of conidia and ascospore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 of the wilt disease overwintered on the soil, and disseminated by winds and rains to infect the wounded stem base of Bambusa ventricosa. The primary infection occurred from the last ten days of February or the first days of March. The peak infection occurred from the first ten days of March to the second ten days of April during early summer rains. The infection ceased from the second ten days or the last ten days of May. The freeze injury was possibly important factor to induce infection of the wil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枯萎病 鲜红从赤壳 半裸镰刀菌
下载PDF
棉花维管系中的微植物区系及其防病作用
15
作者 鲁素芸 陈璧 蔡正贤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2-52,共1页
植物维管系中微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除可能出现少数萎焉病菌外,大都为腐生真菌和细菌。有关它们的种类、数量、出现时期及其与寄主植物和病原菌之间的关系尚少研究。本文主要分析棉株的维管系微植物区系,侧重真菌和细菌两者,并试图探索... 植物维管系中微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除可能出现少数萎焉病菌外,大都为腐生真菌和细菌。有关它们的种类、数量、出现时期及其与寄主植物和病原菌之间的关系尚少研究。本文主要分析棉株的维管系微植物区系,侧重真菌和细菌两者,并试图探索其用于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 棉花枯萎病 寄主植物 芽抱杆 防病作用 棉株生长 蕾期 茄病镰刀 拮抗作用 半裸镰刀菌
下载PDF
耕牛烂蹄病的防治
16
作者 梁邦兴 《农家科技》 2006年第1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牛烂蹄病 半裸镰刀菌 防治 中毒现象 霉稻草 耕牛
下载PDF
黄瓜枯萎病原菌鉴定及防治研究
17
作者 黄仲生 相玉茹 《病虫测报》 1990年第4期4-7,共4页
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是土传病害。病原菌鉴定,黄仲生等(1984)在植物病理学报第4期上报道京郊黄瓜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unm);1978年美国阿姻斯特朗等报道了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是土传病害。病原菌鉴定,黄仲生等(1984)在植物病理学报第4期上报道京郊黄瓜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unm);1978年美国阿姻斯特朗等报道了黄瓜枯萎病菌有3个小种。近年来,随着保护地发展,为害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甚至毁种。这个导管型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均未筛选出理想的药剂,主要采用嫁接防治。作者从1982~1984年试验,防效达95%以上,每亩增产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鉴定 土传病害 尖孢镰刀 专化型 黄仲生 植物病理学 根结线虫 病残体 灵盐酸盐 半裸镰刀菌
下载PDF
白术内生细菌AM14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宿主根腐病的防效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威 刘世禹 +2 位作者 王诗语 秦路平 朱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75-3080,共6页
目的筛选得到能够防治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根腐病的内生细菌。方法采用传统分离法从白术健康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白术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和半裸镰刀菌F.incarnat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 目的筛选得到能够防治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根腐病的内生细菌。方法采用传统分离法从白术健康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白术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和半裸镰刀菌F.incarnat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划线法和滤纸片法筛选拮抗细菌;制备拮抗菌菌悬液,采用灌根法进行盆栽白术根腐病防效试验;通过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检测及16SrRNA技术对拮抗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从白术组织中共分离得到246株内生细菌,平板对峙筛选得到抗根腐内生细菌18株,其中AM14对3种病原菌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平均抑菌率达80.68%;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AM14对白术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70.49%;经鉴定AM14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结论内生细菌AM14具有良好的白术根腐病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内生细 根腐病 尖孢镰刀 茄病镰刀 半裸镰刀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