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共治视角下高校数据治理策略研究
1
作者 黄彩云 张剑 《海峡科学》 2024年第1期151-154,186,共5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及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进入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阶段,高校数据治理成为信息化建设核心关注点。该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治理困境,构建了协同共治视角下的数据治理模型,并提出建立多...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及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进入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阶段,高校数据治理成为信息化建设核心关注点。该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数字治理困境,构建了协同共治视角下的数据治理模型,并提出建立多元数据共治体系、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推进技术保障工作建设、创新数据融合共用模式、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策略等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治 高校 数据 信息
下载PDF
环境协同共治模式下农村垃圾治理的制度及技术参与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
作者 温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垃圾治理存在制度不完善、技术落后、农户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以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为例,探讨环境协同共治模式下的制度及技术参与。提出一系列创新性制度安排和技术方案,如“三次四分”制度、“四化协同”制度、“五... 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垃圾治理存在制度不完善、技术落后、农户参与度低等诸多问题,以河南省农村垃圾治理为例,探讨环境协同共治模式下的制度及技术参与。提出一系列创新性制度安排和技术方案,如“三次四分”制度、“四化协同”制度、“五共融合”制度,破解分类难题,对收处过程进行链式管控,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引进智能分类设备、无人机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鼓励政府和农户参与,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方案,有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协同共治 农村垃圾 垃圾 制度安排 技术方案
下载PDF
农村社区数字化治理中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研究
3
作者 王宁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农村社区数字化多元协同共治任重而道远,其原因主要在于数字治理多元主体合力尚未形成、数字治理制度不完善、数字治理机制不完善、数字治理理念转变滞后。对此,文章提出应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各方动力;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提高居民参与积极... 农村社区数字化多元协同共治任重而道远,其原因主要在于数字治理多元主体合力尚未形成、数字治理制度不完善、数字治理机制不完善、数字治理理念转变滞后。对此,文章提出应整合各方资源,激发各方动力;建立沟通反馈机制,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构建监督体系,优化考核制度;打造协同治理共同体,提升治理效能,以此来消除各主体间的“屏障”,以期实现农村社区数字化治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促进农村社区治理效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农村社区
下载PDF
关于推进纳税信用协同共治的思考
4
作者 呼和 孙菊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72-75,129,共5页
文章阐述了当前纳税信用管理存在协同共治积极性低、部门协同共治机制不到位、协同共治模式单一等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纳税信用协同共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 纳税信用 协同共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理论溯源、核心要义与体制保障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灿发 张祖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1-42,共12页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流域环境协同共治对整体政府理论的遵循、对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以及对治理理论的运用,构成了一个成熟且自洽的理论框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规范意涵包括主体上的多元共治、客体上的要素整合以及过程上的效力变革三重维度内容。在实现进路方面,《长江保护法》将“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作为驱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目标实现的根本体制保障,通过信息赋能与智慧赋能二元规范构造的形式,充分挖掘流域协调机制在流域事权配置上所具有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三大价值功能,以切实增进长江流域环境利益的互惠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协同共治 理论框架 规范意涵 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下载PDF
融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基于调适性结构化理论
6
作者 徐明 潘琳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正深刻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基于调适性结构化理论,从融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入手,探寻二者内在关系耦合机制可以发现,融媒体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耦合过程,将推动公众参与的组织性耦合、治理... 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正深刻影响着基层社会治理。基于调适性结构化理论,从融媒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入手,探寻二者内在关系耦合机制可以发现,融媒体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互耦合过程,将推动公众参与的组织性耦合、治理体系的结构性耦合以及多元治理主体的网络耦合。融媒体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适过程会形成新的个体行为模式、组织结构与社会资源。由此,需要融媒体参与下的关系协同、制度协同与资源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协同共治体系,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从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基层社会 协同共治体系 调适性结构化理论
下载PDF
共享电动车三方协同共治体系研究
7
作者 王高升 王盼 +2 位作者 傅文红 周贤任 向天赏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5期21-25,共5页
基于共享经济和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文章对共享电动车行业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对此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治理方案,运用《协同论》的方法,将城市共享电动车管理涉及的多方管理主体进行整合,针对共享电动车健康使用提出了... 基于共享经济和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文章对共享电动车行业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对此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治理方案,运用《协同论》的方法,将城市共享电动车管理涉及的多方管理主体进行整合,针对共享电动车健康使用提出了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协同管理的方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规划与管理 协同共治 享电动车 享出行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视域下构建广西乡村纠纷化解机制的路径研究
8
作者 谭智雄 张乾一 《村委主任》 2023年第2期28-30,共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乡村呈现出纠纷内容和类型多样化、纠纷利益主体多元化、乡村纠纷具有乡土性的新特征,在化解纠纷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强烈依赖、多元主体行政权力边界模糊、纠纷化解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乡村呈现出纠纷内容和类型多样化、纠纷利益主体多元化、乡村纠纷具有乡土性的新特征,在化解纠纷的实践中仍然存在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强烈依赖、多元主体行政权力边界模糊、纠纷化解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纠纷化解建设、寻求共同利益最大公约数、完善监督保障及激励机制等应对措施,以此探索化解乡村纠纷的有效机制,提升乡村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乡村善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纠纷 化解
下载PDF
智慧社区多元协同共治探究
9
作者 孙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8期180-182,共3页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网络化智能平台,伴随现代化治理手段,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更深层次的追求,实现智治与人治的深度融合。本文通过讨论智慧社区多元共建背景下各方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分析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网络化智能平台,伴随现代化治理手段,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于美好生活更深层次的追求,实现智治与人治的深度融合。本文通过讨论智慧社区多元共建背景下各方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分析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这四类主体协同共治社区的困境,并提出优化社区多元共建、协同共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多元参与 协同共治
下载PDF
协同共治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现代化——基于地方环境政策修正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泗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9,共10页
当前,环境治理已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基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视角,围绕政社互动的分析框架,就地方环境政策修正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发现,在压力型体制和政绩... 当前,环境治理已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基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视角,围绕政社互动的分析框架,就地方环境政策修正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发现,在压力型体制和政绩竞争的驱使下,相关主体不可避免地将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掺杂入地方环境政策修正之中,使得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为寻求利益最大化与其他利益主体展开竞争,致使地方环境决策和执行之间塑造了无形的组织界限。因而导致地方环境政策执行主体依托正式科层体制反馈政策设计问题往往难以奏效,不得不依托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采用非正式行为策略“自下而上”反向施压地方环境政策修正,但其成本付出也要远高于正式反馈的行为策略。由此提出,要建构政府与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相对平等的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基层政府由“行政枢纽”向“治理枢纽”转型以及引导普通民众等社会主体有序参与环境治理监督,才是打破地方环境决策和执行之间的组织壁垒、政府与社会实现双向良性互动以及推进中国式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环境理现代化 协同共治 地方环境政策修正 利益主体博弈
下载PDF
协同共治: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企业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晓峰 马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一批乡村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认识企业在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角色及其行为,需要结合乡村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因为乡村企业的发展需要嵌入地方社会,通过与其他多元利益主体进行频繁互动以汲取各种生...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一批乡村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认识企业在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角色及其行为,需要结合乡村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因为乡村企业的发展需要嵌入地方社会,通过与其他多元利益主体进行频繁互动以汲取各种生长资源。研究发现,协同共治是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这构成理解企业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行为逻辑的重要理论视角。乡村企业在构建多元复杂关系网络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基层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秩序维持等活动。这既是企业扎根乡村获取声誉、拓展自主发展空间的基本策略,又是其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路径。乡村企业经营行为与治理行为的有机统一,使其能够长期且稳定地协同其他治理主体共同治理农村社会,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治 社会同体 企业角色 企业行为 社会
下载PDF
协同共治理念下食品安全治理路径探索——评《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梦格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20-320,共1页
社会共治是中国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推进保障和提升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中国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问题困... 社会共治是中国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推进保障和提升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为中国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着生活于此的居民,甚至这一问题呈现扩散趋势。因而,推进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以食品安全共治为抓手,促进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市场监管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食品安全 城乡结合部 社会 协同共治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背景下海关与税务机关的协同共治研究
13
作者 杨小强 孙于依然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3年第4期66-81,共16页
我国海关与税务机关在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上相对独立,但是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职权重合和税权边界需要廓清的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跨境服务贸易的预提所得税征管为代表的问题存在现实争议。与此同时,海关与税务机关对... 我国海关与税务机关在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上相对独立,但是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职权重合和税权边界需要廓清的问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跨境服务贸易的预提所得税征管为代表的问题存在现实争议。与此同时,海关与税务机关对于跨境货物及其附着服务的价值评估结论往往不同,应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寻求规则的协调统一。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在积极回应前述问题,其治理经验可供我国参考。概而言之,海关与税务机关应当明晰征管范围,加强转让定价与海关估价的协调,推进海关与税务机关的长效合作与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 海关估价 转让定价 协同共治
下载PDF
推进我国老龄化社会“协同共治”的措施与启示
14
作者 宋洋 杨宇婷 +2 位作者 王一多 陈晨 陈宽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目前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以协同共治为理论视角,借鉴部分国家推进老龄化社会“协同共治”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龄化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借鉴与启示。在协同共治的视域下,政...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目前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以协同共治为理论视角,借鉴部分国家推进老龄化社会“协同共治”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老龄化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借鉴与启示。在协同共治的视域下,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强化市场和社会协同,并重视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协同共治 措施 启示
下载PDF
协同共治: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制度建设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杰 《广东青年研究》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支撑、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为补充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规范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较为有...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支撑、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为补充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规范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网络保护制度基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系统机制中的重大性、交叉性、实践性难题。在实践过程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还面临不少挑战:家长方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管理能力不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体职责不清;网络运营商识别未成年人用户的机制与未成年人信息保护之间存在内在冲突等等。因此,纾解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困局之关键在于广泛普及及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现多方责任主体的协同及法律与技术的协同。要提升家长管理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意识和专业素养,推进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络运营商协同共治,加快构建我国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分类制度,探索在可信身份认证中加入未成年人识别机制,有效解决网络运营商识别未成年人用户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矛盾,全面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良性有效的网络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治 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 制度建设
下载PDF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尊天 张家飞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18-24,共7页
全面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探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性”特质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 全面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深入探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性”特质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困境和难题的突破。而协同意识与规范意识不强、传统管理思维下导致的治理主体地位不平等和各治理主体间的权责界限不清晰正成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重塑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理念、整体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及优化协同共治的结构体系,为消解困境难题提供新思路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理现代化
下载PDF
乡村共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曦娥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文章基于社会实践理论建立分析框架,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上田村和指南村作为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基层政府的政策影响,村委会的民主决策,乡村宗族的凝聚协调,运营公司和投资商的村庄规划、业态补充及股份合作等... 文章基于社会实践理论建立分析框架,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上田村和指南村作为案例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基层政府的政策影响,村委会的民主决策,乡村宗族的凝聚协调,运营公司和投资商的村庄规划、业态补充及股份合作等,协同推动了乡村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实现乡村共富的主要经验:一是牢牢抓好村党组织建设;二是优化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三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四是夯实乡村共富人才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践理论 多元主体 协同共治 同富裕
下载PDF
协同共治:社会组织参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角色定位与调适
18
作者 梁海娜 李红亮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92,124,共11页
协同共治是社会组织参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角色定位。这一角色定位要求社会组织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中应成为党委的响应者、政府的配合者、公众的组织者、法律的遵守者、技术的先行者和奉献的志愿者。但由于“结构性障碍”和“... 协同共治是社会组织参与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的角色定位。这一角色定位要求社会组织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治理中应成为党委的响应者、政府的配合者、公众的组织者、法律的遵守者、技术的先行者和奉献的志愿者。但由于“结构性障碍”和“内生性不足”等原因,社会组织协同共治常常陷入角色冲突、紊乱、甚至角色失败等功能失调的困境。为此,应加强党的领导,增强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角色意识;优化治理结构,强化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角色身份;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拓展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角色空间;增权赋能,提升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角色能力;培养志愿精神,激发社会组织协同共治的角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协同共治 重大公突发事件 社会角色
下载PDF
算法推荐的信息传播危机与协同共治模式
19
作者 钟晓雯 张洁茹 《荆楚学刊》 2023年第4期76-81,共6页
算法推荐具有收集、筛选、推送信息和记录的“权力”,具有技术属性,同时因智能传播时代下算法决策取代了人工决策,算法推荐技术又充当着传统媒介中的人工价值判断角色,具备了价值负荷属性。算法推荐的双重属性不仅形成信息茧房及衍生回... 算法推荐具有收集、筛选、推送信息和记录的“权力”,具有技术属性,同时因智能传播时代下算法决策取代了人工决策,算法推荐技术又充当着传统媒介中的人工价值判断角色,具备了价值负荷属性。算法推荐的双重属性不仅形成信息茧房及衍生回音室效应,加剧社会价值观的分化,且催生了圈层区隔,导致群体极化滋生和信息操纵风险蔓延,扰乱网络信息的生态场域。摆脱算法推荐在智能传播时代的负面效应,必须构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算法推荐模式:智能媒体平台应强化社会责任,加强算法的“自我规制”;政府需加强算法监管,形成算法安全治理格局;用户应享有算法解释权,塑造“算法协治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技术属性 价值负荷属性 信息传播危机 协同共治模式
下载PDF
未来社区多域协同共治的价值、限度与进路——以杭州市F区S未来社区为例
20
作者 俞苏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根据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的建设布局与运营要求,未来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化、开放化、多元化的工程。与传统社区治理相比,未来社区治理主体涉及领域更广,治理要求更高,治理内容更复杂,因此本文提出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运用到... 根据未来社区“一统三化九场景”的建设布局与运营要求,未来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化、开放化、多元化的工程。与传统社区治理相比,未来社区治理主体涉及领域更广,治理要求更高,治理内容更复杂,因此本文提出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模式运用到未来社区治理中,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居民的自治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体系。目前,协同共治理念在社区治理实践中还存在治理目标达成困难、治理权力平衡困难、治理主体成长困难和机制体制运转困难等行动限度问题。因此,营造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的社会氛围,建立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的机制体制,厘清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权责边界,优化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的运营机制,就成为实现未来社区跨域协同治理各部门、各主体、各要素治理效益最优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社区 多域协同共治 多元化主体 理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