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解物工艺条件优化及其对抗氧化活性影响
1
作者 丛珊滋 曹雨佳 +3 位作者 张欣欣 李冠龙 刘晓兰 胡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该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以鼠李糖乳杆菌YY⁃15和发酵乳杆菌YY⁃16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株乳杆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 该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以鼠李糖乳杆菌YY⁃15和发酵乳杆菌YY⁃16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株乳杆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解物的最佳发酵工艺为菌种体积比3∶1,玉米蛋白水解物浓度20.50%,接种量4%,果葡糖浆添加量5%,发酵温度39.5℃,发酵时间24 h。在该条件下,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三者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227、0.200、12.851 mg/mL,Fe^(2+)螯合能力的IC_(50)为1.856 mg/mL,与发酵前相比分别提高了50.65%、34.64%、6.41%、4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水解物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乳杆菌 协同发酵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协同发酵玉米淀粉糖渣
2
作者 李少雷 陈旭升 +2 位作者 张宏建 王靓 张建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7,共6页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改善风味,并消除营养抑制因子,从而实现玉米淀粉糖渣的高价值利用。该文采用嗜酸乳杆菌单菌固态发酵糖渣,乳杆菌活菌数为5.24×10^(8)CFU/g,进一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嗜酸乳杆菌活菌数提升到1...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改善风味,并消除营养抑制因子,从而实现玉米淀粉糖渣的高价值利用。该文采用嗜酸乳杆菌单菌固态发酵糖渣,乳杆菌活菌数为5.24×10^(8)CFU/g,进一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嗜酸乳杆菌活菌数提升到1.50×10^(9)CFU/g,是单菌发酵的2.86倍。对双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种子液接种量为7.8%,含水量为72%,初始pH为7.26时嗜酸乳杆菌活菌数达到5.05×10^(9)CFU/g,是优化前的3.37倍,对双菌发酵和单菌发酵产物进行组分、风味、口味等指标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可以提升营养价值,同时还可以降低植酸含量并提高抗氧化能力。双菌发酵可获得更高的益生菌活菌数,并减少异味,增加类似坚果和脂肪的香气,改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协同发酵 抗营养因子 风味分析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对玉米蛋白粉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孙华欣 宋春丽 +4 位作者 韩赫 王志鹏 孙天颖 任健 周恪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9,共6页
研究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玉米蛋白粉的消化性。该研究是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优条件作用下,以玉米蛋白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 研究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玉米蛋白粉的消化性。该研究是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优条件作用下,以玉米蛋白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产物的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和体外消化率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乳酸菌发酵料液比1∶4(g∶mL),接种量0.3%,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4 h。协同发酵处理后,亲水氨基酸含量从32.19 mg/g升高至35.25 mg/g,游离巯基含量由65.43μmol/g升高至88.42μmol/g,体外消化率由60.15%升高至80.42%。综上,菌酶协同发酵可显著增加玉米蛋白粉的体外消化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菌酶协同发酵 乳酸菌 体外消化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比例菌酶协同发酵全株玉米青贮对泰州鹅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尹珺伊 李旭业 +7 位作者 刘秋瑾 王欢 田秋丰 王岩 张军 白长胜 金振华 张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5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菌酶协同发酵全株玉米青贮对泰州鹅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泰州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10%、20%、30%、40%和50%全株玉米青贮的日粮。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菌酶协同发酵全株玉米青贮对泰州鹅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35日龄泰州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10%、20%、30%、40%和50%全株玉米青贮的日粮。预试期7 d,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71、92日龄10%全株玉米青贮组鹅体重最低(P<0.05);43~70日龄时,20%、30%、40%全株玉米青贮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26%、19.24%和12.56%(P<0.05);相同日龄,各试验组采食量随日粮中玉米青贮添加比例增加而增加(P<0.05);43~70、43~91日龄各试验组耗料增重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时,10%全株玉米青贮组整体屠宰性能优于对照组;30%全株玉米青贮组经济效益最高。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0%~30%全株玉米青贮可提高泰州鹅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添加10%可改善屠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 全株玉米青贮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屠宰性能
下载PDF
足球菌协同发酵对低盐固态酱油风味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涛 胡光耀 方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7-84,共8页
低盐固态发酵法酿造的酱油是一类酱香突出且具有较好上色效果的酱油。由于发酵周期短和发酵温度高,低盐固态法发酵的酱油风味和品质与高盐稀态法酱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该研究从酱醅中分离和筛选获得一株可在较高温度和一定盐度下生... 低盐固态发酵法酿造的酱油是一类酱香突出且具有较好上色效果的酱油。由于发酵周期短和发酵温度高,低盐固态法发酵的酱油风味和品质与高盐稀态法酱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该研究从酱醅中分离和筛选获得一株可在较高温度和一定盐度下生长良好的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WT1。利用WT1协同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可使酱油氨基酸态氮提高9.43%,色率增加21.36%,琥珀酸和酒石酸含量分别增加71.87%和5.43倍。此外,WT1协同发酵的酱油中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35.16%和13.44%,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提高了19.95%。通过WT1协同发酵,酱油中主要风味物质愈创木酚和苯酚含量分别提高了35.49%和50.64%,苯乙醇和异戊醇含量分别提高了16.83%和21.86%。研究结果将为开展功能细菌协同发酵改善低盐固态酱油的品质与风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固态酱油 足球菌 协同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有机酸 色率
下载PDF
不同有益微生物协同发酵对普洱茶芳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颜学行 赵媛 +4 位作者 满红平 罗梓俊 周红杰 单治国 张春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进行普洱熟茶发酵,采用自然发酵、接种纯根霉发酵和接种酵母、根霉、黑曲霉3种有益微生物按2∶1∶2、2∶2∶2、2∶3∶2比例协同发酵普洱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普洱茶中的芳香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进行普洱熟茶发酵,采用自然发酵、接种纯根霉发酵和接种酵母、根霉、黑曲霉3种有益微生物按2∶1∶2、2∶2∶2、2∶3∶2比例协同发酵普洱茶。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普洱茶中的芳香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芳香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过自然发酵、接种纯根霉发酵、接种酵母-根霉-黑曲霉按2∶1∶2、2∶2∶2、2∶3∶2协同发酵普洱茶中芳香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对比不同发酵方式发现,3种协同发酵的普洱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自然发酵和接种纯根霉发酵,呈现出独特的花果香与焦糖香,酵母-根霉-黑曲霉按2∶1∶2协同发酵的普洱茶醇类芳香物质相对含量达47.32%,显著高于其他发酵方式(P<0.05);自然发酵和接种纯根霉发酵的普洱茶中甲氧基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3种协同发酵,呈现出陈香香气,接种纯根霉发酵的普洱茶中甲氧基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达31.24%,显著高于其他发酵方式(P<0.05)。因此,应用有益微生物协同发酵普洱茶,提高普洱茶品质,赋予普洱茶独特花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有益微生物 协同发酵 芳香物质 花果香
下载PDF
协同发酵对发酵乳中益生菌活菌数及酸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项群然 崔树茂 +2 位作者 唐鑫 刘小鸣 毛丙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6,共9页
益生菌因能够改善肠道健康而逐渐被应用于发酵乳中,但由于部分益生菌在牛乳中生长缓慢、难以凝乳,因此益生菌发酵乳的产业化受到限制。通过复合菌种的协同发酵法能够实现益生菌发酵乳的制备,但无法保障功能性益生菌的高活菌数。该研究以... 益生菌因能够改善肠道健康而逐渐被应用于发酵乳中,但由于部分益生菌在牛乳中生长缓慢、难以凝乳,因此益生菌发酵乳的产业化受到限制。通过复合菌种的协同发酵法能够实现益生菌发酵乳的制备,但无法保障功能性益生菌的高活菌数。该研究以2株功能性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CCFM1175和副干酪乳杆菌CCFM1176为研究对象,以发酵乳pH、酸度及活菌数变化为参考,筛选适宜与益生菌协同发酵的发酵菌株,制备益生菌发酵乳,并测定其贮藏特性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通过与保加利亚乳杆菌5L6的协同发酵,罗伊氏乳杆菌CCFM1175和副干酪乳杆菌CCFM1176在发酵乳中的产酸速率及活菌数显著增加,发酵12 h后滴定酸度分别为(68.17±0.42)°T、(62.51±0.84)°T,活菌数分别为(8.24±0.05)lg CFU/mL、(8.61±0.08)lg CFU/mL,实现快速凝乳及高活菌数。同时,协同发酵法有效改善了发酵乳的后酸化现象并提高持水力,制备得到的益生菌发酵乳具有良好的贮藏特性及感官评价。该研究解决了2株功能性益生菌在发酵乳中难以凝乳或发酵速率较慢的问题,为促进功能性益生菌在发酵乳产业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 协同发酵 罗伊氏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下载PDF
基于抗原蛋白评价的豆粕菌酶协同发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荀冉 卢艳波 +4 位作者 杨小雁 马忠玛 李国辉 赵运英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27-134,共8页
β-伴大豆球蛋白是豆粕饲料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蛋白,需要有效的发酵来降低或消除其抗原性,然而如何控制发酵终点和评价抗原蛋白含量成为了难题。该文利用纳米金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通过测定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率确定发酵终点,并... β-伴大豆球蛋白是豆粕饲料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抗原蛋白,需要有效的发酵来降低或消除其抗原性,然而如何控制发酵终点和评价抗原蛋白含量成为了难题。该文利用纳米金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通过测定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率确定发酵终点,并获得了最优的菌酶协同发酵工艺。最终得到的豆粕产品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率达到75.27%,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营养价值和适口性明显提升。该研究利用纳米金适配体传感器解决了豆粕发酵过程中抗原蛋白含量评价和发酵终点控制的难题,为其在发酵豆粕的工业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粕 纳米金适配体传感器 枯草芽胞杆菌 菌酶协同发酵 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程度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与外源蛋白酶协同发酵对鳀鱼鱼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贺晓丽 翁佩芳 +1 位作者 沈飚 吴祖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W5菌株对发酵鳀鱼鱼露品质的影响,以低值鳀鱼为原料,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并添加多种蛋白酶协同发酵鳀鱼鱼露.测定氨基酸态氮(AA-N)质量浓度、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的变化... 为进一步研究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W5菌株对发酵鳀鱼鱼露品质的影响,以低值鳀鱼为原料,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并添加多种蛋白酶协同发酵鳀鱼鱼露.测定氨基酸态氮(AA-N)质量浓度、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电子舌和色差仪测定鱼露发酵完成后发酵液的鲜味成分含量和色泽,与商品鱼露和酶解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与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发酵第7天AA-N质量浓度达到最高,为13.93 g·L^(-1),符合市售一级鱼露标准.3个处理组的色泽和鲜味成分含量与商品鱼露相近.综上所述,通过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和蛋白酶对鳀鱼鱼露进行协同发酵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鱼露的产量以及AA-N和鲜味成分的含量.因此,该菌株可用作海洋蛋白源物质的发酵深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贝莱斯芽孢杆菌SW5 蛋白酶 协同发酵 鱼露
下载PDF
酶菌协同发酵改善菜籽饼粕营养价值的研究
10
作者 邓生青 郭诚诺 +4 位作者 韩明霞 王钰明 赵峰 解竞静 萨仁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87-609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菌协同发酵菜籽饼粕对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以及养分含量的改善作用,为菜籽饼粕在家禽饲粮中的应用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菜籽饼为发酵原料,以发酵后总变化率[总变化率=0.7×中性洗涤纤维(NDF... 本试验旨在探究酶菌协同发酵菜籽饼粕对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以及养分含量的改善作用,为菜籽饼粕在家禽饲粮中的应用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菜籽饼为发酵原料,以发酵后总变化率[总变化率=0.7×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0.15×硫甙(Gls)降解率+0.15×酸溶蛋白(TCA-SP)增加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在明确最优酶菌协同发酵工艺的条件下,对9个不同来源菜籽饼粕进行发酵,对发酵后的养分含量变化进行效果评价,以验证发酵工艺对不同来源菜籽饼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在混菌固态发酵体系中加入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α-半乳糖苷酶,添加量分别为60、60、10 U/g,发酵体系NDF降解率为18.25%,Gls降解率为60.12%,TCA-SP增加率为175.72%,总变化率为48.15%。2)酶菌协同发酵显著降低了菜籽饼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CP)、TCA-SP、总氨基酸含量(P<0.05),使菜籽饼表面结构发生改变,使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3)酶菌协同发酵显著降低了9个不同来源菜籽饼粕的NDF、Gls含量和pH(P<0.05),显著提高了TCA-SP含量(P<0.05)。由此可见,酶菌协同发酵可以提高菜籽饼粕的TCA-SP含量,降低NDF、Gls含量及pH,对不同来源菜籽饼粕均能起到改善其营养价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酶菌协同发酵 纤维 硫苷 养分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绵马贯众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马旭东 刘显军 +3 位作者 陈静 贾鹏 隋奉桐 李海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91-770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绵马贯众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挑选体重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原粉...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协同发酵绵马贯众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挑选体重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原粉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绵马贯众原粉,菌酶协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6%、0.9%的菌酶协同发酵绵马贯众。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6%和0.9%菌酶协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0.6%菌酶协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0.3%、0.6%和0.9%菌酶协同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补体3、补体4和溶菌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降低(P<0.05);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0.3%、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提高(P<0.05),0.6%和0.9%菌酶协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6%的菌酶协同发酵绵马贯众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马贯众 菌酶协同发酵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微波无麸质玉米发糕酸面糊协同发酵工艺研究
12
作者 吴振华 吕莹果 +1 位作者 陈洁 汪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3,共6页
采用酸面糊协同酵母发酵工艺制备微波无麸质玉米发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发糕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以玉米粉质量为基准,酸面糊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1%、酸面糊发酵时间10 h、发糕发酵时间45 min。在... 采用酸面糊协同酵母发酵工艺制备微波无麸质玉米发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发糕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以玉米粉质量为基准,酸面糊添加量10%、酵母添加量1%、酸面糊发酵时间10 h、发糕发酵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发糕感官评分为75.73。与传统发糕相比,酸面糊协同发酵制备的发糕比体积大,结构细腻均匀,感官品质和质构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麸质玉米发糕 酸面糊 协同发酵
下载PDF
协同发酵对发酵乳中益生菌活菌数及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丽 《中国食品》 2023年第14期99-101,共3页
发酵乳中的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对益生菌和发酵乳品质的研究不断深入,协同发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酵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协同发酵通过不同菌种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可以对益生菌活菌数和发酵乳品质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协... 发酵乳中的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健康,随着对益生菌和发酵乳品质的研究不断深入,协同发酵作为一种新兴的发酵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协同发酵通过不同菌种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可以对益生菌活菌数和发酵乳品质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协同发酵对发酵乳中益生菌活菌数及发酵乳品质的影响,并揭示其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酵 发酵 活菌数 发酵技术 益生菌 人体健康 协同效应 不同菌种
下载PDF
窖泥中酯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协同发酵条件优化
14
作者 龚虎程 王宇 +5 位作者 罗静 张家旭 田树林 边名鸿 高健 韩保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6,共6页
该研究对窖泥中酯化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将筛选菌株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JM-4协同发酵,以酯化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 该研究对窖泥中酯化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将筛选菌株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JM-4协同发酵,以酯化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发酵产物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获得3株酯化酶活力较高的细菌,分别编号为CY-1、CY-2、SY-3。菌株CY-1、CY-2、SY-3分别被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将3株酯化菌与菌株JM-4协同发酵,其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初始pH值为4.5、发酵时间48 h。在此优化条件下,酯化酶活力达到52.67 U/m L,是优化前的1.23倍。HS-SPME-GC-MS结果表明,协同发酵提高了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产生了己酸、辛酸、2,3-丁二醇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酯化菌 筛选 鉴定 协同发酵 条件优化
下载PDF
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湿料的技术优化及应用实践
15
作者 杨龙娟 时圣爱 +2 位作者 马增强 曹斌辉 刘国阳 《农经》 2023年第12期49-51,共3页
豆粕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是它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抗营养物质和纤维素,影响了其在饲料中的利用率.为了提高豆粕的饲料价值,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文章通过对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湿料的技术优化和应用实践,... 豆粕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但是它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抗营养物质和纤维素,影响了其在饲料中的利用率.为了提高豆粕的饲料价值,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文章通过对菌酶协同发酵豆粕湿料的技术优化和应用实践,探索了菌酶在豆粕湿料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优化发酵条件等措施,以提高发酵产物的质量和效率,以期为豆粕的发酵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发酵 豆粕湿料 应用实践
下载PDF
复合菌种协同发酵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文华 李政一 +1 位作者 杨力 周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7,共3页
以笔者选育的8503和8505复合菌种为试验菌,以白酒糟为原料,经最适条件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30.0℃,初始pH5.5,(NH4)2SO4添加量为5mg/ml,投料量10%,接种量5%—10%,发酵期限5... 以笔者选育的8503和8505复合菌种为试验菌,以白酒糟为原料,经最适条件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30.0℃,初始pH5.5,(NH4)2SO4添加量为5mg/ml,投料量10%,接种量5%—10%,发酵期限5d.在最适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5L发酵罐试验,发酵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由23.75%提高到35.75%,提高了11.00%,其中真蛋白质提高10.34%,粗纤维降低了2.05%,氨基酸总量由25.35%提高到40.68%,提高了1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协同发酵 微生物饲料 饲料蛋白
下载PDF
多株乳酸菌协同发酵制备甜玉米酸奶及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段善海 缪铭 +1 位作者 李丽莎 费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8-282,共5页
本文研究以甜玉米和牛奶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而制得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甜玉米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牛奶中加入18%的甜玉米,6%蔗糖,3%混合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1:2... 本文研究以甜玉米和牛奶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而制得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甜玉米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牛奶中加入18%的甜玉米,6%蔗糖,3%混合发酵剂(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1:2:1)进行培养,在42℃条件下发酵5h;最佳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卡拉胶:单甘酯=0.2%:0.15%:0.01%。该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酸奶 混合发酵 协同发酵 复合稳定剂
下载PDF
六神曲固态协同发酵工艺优化及物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维维 戚岑聪 +3 位作者 张艳聪 张洪梅 史晓飒 史新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优化六神曲固态协同发酵工艺并研究发酵过程中物质动态变化。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与赛氏曲霉为发酵菌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接种比例与发酵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发酵温度、湿度及接种量。采用HPLC... 目的:优化六神曲固态协同发酵工艺并研究发酵过程中物质动态变化。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与赛氏曲霉为发酵菌种,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接种比例与发酵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发酵温度、湿度及接种量。采用HPLC测定六神曲发酵前后苦杏仁苷及青蒿素含量变化,另对发酵过程中两种菌株数量变化与酶活进行检测。结果:最佳发酵工艺为赛氏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比例1∶2,时间8 d,温度30℃,湿度85%,接种量10%,蛋白酶与淀粉酶活力分别达到2.16 mg·min^(-1)·g^(-1)和74.84 mg·min^(-1)·g^(-1);苦杏仁苷在发酵后被分解代谢,青蒿素在协同发酵中被代谢但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含量基本不变,并且发现两种菌株数量变化与酶活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协同发酵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为六神曲发酵工艺的规范化奠定基础。苦杏仁苷与青蒿素含量均不适合作为质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曲 协同发酵 淀粉酶 蛋白酶 苦杏仁苷 青蒿素
原文传递
固定化乳酸菌、根霉及酵母的协同发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军 娄玉霞 +1 位作者 宋磊 许宝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酿酒小曲中分离到的乳酸菌L3、根霉R2和酵母Y5的固定化培养 ,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乳酸菌、根霉和酵母的固定化颗粒分别以 1∶2∶1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确定性混合培养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发酵性能。同时对该混... 通过对酿酒小曲中分离到的乳酸菌L3、根霉R2和酵母Y5的固定化培养 ,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乳酸菌、根霉和酵母的固定化颗粒分别以 1∶2∶1的比例混合组成的确定性混合培养体系具有良好的协同发酵性能。同时对该混合发酵体系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发酵试验表明 ,淀粉浓度 5 %、发酵温度 2 0℃和摇床转速 10 0r/min时酿造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酵 固定化 乳酸菌 根霉 酵母 酿造 发酵
原文传递
多菌种协同发酵酱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边名鸿 宗绪岩 +2 位作者 左勇 刘芳 代晓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85,共3页
酱渣是酿造酱油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灰分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由于酱渣水分含量高,蛋白含量高(〉5%),极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我国酱油年产量约为500万t,产生大量酱渣,大多数酱渣仍作为废... 酱渣是酿造酱油后剩余的固体残渣,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灰分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由于酱渣水分含量高,蛋白含量高(〉5%),极易腐败变质,污染环境。我国酱油年产量约为500万t,产生大量酱渣,大多数酱渣仍作为废弃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饲料 酱渣 工艺优化 协同发酵 多菌种 生产 酿造酱油 水分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