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红梅 杨雪姣 李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5,共8页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 课后服务是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重要制度补充和保障,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走向“上下互动”的协同治理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核心是通过“价值共识—权力配置—行动网络—制度支持”四维联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协同推进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发现,当前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存在价值目标分离、多元主体权责模糊、协同合作机制缺位、制度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课后服务协同治理应构建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重构政府主导、学校主阵地、家庭主人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权责关系,搭建合作、互动、协商的行动网络,持续增加资源、制度供给创新,构建良好的课后服务治理生态,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协同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协同合作 行动网络 治理生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对策
2
作者 夏军 贾海峰 +2 位作者 张翔 张永勇 骆文广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5,共6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水安全、雨季水体返黑返臭风险和河湖水生态退化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发现长江中下游城市河网密度高、降水量大、暴雨多发,同时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内涝、污... 针对长江中下游城市内涝与雨季污染协同治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水安全、雨季水体返黑返臭风险和河湖水生态退化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发现长江中下游城市河网密度高、降水量大、暴雨多发,同时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内涝、污染、生态退化等水问题突出;城市内涝频发,雨季污染造成某些城市水体局部返黑返臭,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品质,成为制约长江中下游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内涝协同防治体系、构建城市“绿-灰-蓝”设施耦合工程体系、协同推进水体品质提升与生态修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中下游城市 城市内涝 雨季污染 协同治理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协同治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分析——基于S市L区案例研究
3
作者 赵敬丹 王欢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但是,数字化协同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分析。运用“环境—结构—过程”这一分析框架可...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不仅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但是,数字化协同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检验分析。运用“环境—结构—过程”这一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各乡村治理主体通过数字化赋能和角色转变构建的相互协同治理关系,可以依托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益的主体共享以及持续的数字化监管,不断重塑和优化协同系统,并有效提升治理效能,从而为数字时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优异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协同治理 乡村产业振兴 多元主体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跨界污染协同治理动力机制分析——基于扎根理论
4
作者 陈芳 郝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4,共10页
传统的“政府单核”思维和单一的属地治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回应跨界污染问题,以“多元共治、区域合作、协调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加符合当下的治理需求。立足于长江经济带,通过对跨界污染事件报道的扎根分析,构建了协同治理动力... 传统的“政府单核”思维和单一的属地治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回应跨界污染问题,以“多元共治、区域合作、协调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加符合当下的治理需求。立足于长江经济带,通过对跨界污染事件报道的扎根分析,构建了协同治理动力机制模型,提炼出外源驱动、内生驱动、多元共治、赋能建设、思想引导和流程优化六个主导要素,进一步归纳为驱动力、能动力和执行力三维动力,分别作用于协同意愿、协同结构和协同过程三个阶段。利用模型对跨界污染事件进行回溯分析后发现,当前长江经济带跨界污染协同治理总体上存在驱动力失衡、能动力不足和执行力有限的问题,应结合具体实际有的放矢地予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动力机制 跨界污染 扎根理论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协同治理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与思考——以江苏为例
5
作者 胡海波 陆枭麟 +2 位作者 丁琳 严亚磊 张岩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 国土空间规划是完善现代化治理手段、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总结跨地区、全流程、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框架下,基于江苏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层次同步编制的实践,探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跨区域协同治理通过城市定位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协同、交通协同、市政基础设施协同、文化协同等手段,实现不同空间协同治理目标的落实;全流程协同治理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磋商机制,实现省市县的纵向传导反馈和多部门、多条线的横向寻求共识,化解跨界地区矛盾;多主体协同治理侧重制度建构,保障行政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多元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国土空间规划 江苏
下载PDF
以培育促进协同:社会生产理论视角下协同治理的变迁逻辑——基于广州市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的研究
6
作者 叶林 梅畅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是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生产理论能够为理解中国的协同治理实践及其深层次逻辑提供理论参照。基于广州市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的经验观察,协同治理经历了社会自生产下的弥散型协同、社会...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是协同治理得以实现的前提。社会生产理论能够为理解中国的协同治理实践及其深层次逻辑提供理论参照。基于广州市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的经验观察,协同治理经历了社会自生产下的弥散型协同、社会被生产下的整合型协同和社会共同生产下的共生型协同等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国家对治理环境的变化进行回应,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形式下通过促进社会生发、释放社会活力、实行力量整合,推动协同主体的生成、协同活力的激发和协同秩序的建立,体现了“以培育促进协同”的逻辑,推进了协同治理的实践进展和理论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社会生产 应急救援 应急管理
下载PDF
自媒体传播乱象的表征、影响、成因与协同治理
7
作者 张收鹏 张文丽 +1 位作者 陈玮登 王凯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3期27-30,36,共5页
网络乱象一直是互联网治理的难题。自媒体蓬勃兴起后,网络空间的传播乱象更加严重且多元。为破解自媒体传播乱象丛生的问题,推动自媒体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采用文献研究和质性分析法,探讨自媒体传播乱象的表征、影响、成因,并提出协同... 网络乱象一直是互联网治理的难题。自媒体蓬勃兴起后,网络空间的传播乱象更加严重且多元。为破解自媒体传播乱象丛生的问题,推动自媒体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采用文献研究和质性分析法,探讨自媒体传播乱象的表征、影响、成因,并提出协同治理之策。研究认为,破解当前自媒体传播乱象,需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需依靠政府、企业、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监管,平台加强自律、细化管理责任,优化内容生产、着眼长远发展,提升媒介素养、畅通举报渠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传播乱象 网络空间治理 协同治理 媒介素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生态问责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8
作者 崔海红 黄良杰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生态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决策、构建生态绩效评价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阐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生态问责协... 生态问责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决策、构建生态绩效评价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阐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生态问责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协同治理目标、对象、内容以及协同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监督体系,数字技术赋能,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等推进离任审计与生态问责协同治理的路径。文章在政府完善生态问责实施机制,提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的治理效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生态问责 自然资源资产 协同治理
下载PDF
系统权变理论视角下高职专业群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9
作者 赵新宽 林溪 +1 位作者 郑欣敏 刘二涛 《职业技术》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现阶段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高职专业群存在的“治理体系不完善或管理机制缺乏”等问题,在调研25个广东省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权变理论提出了多主体协同治... 多主体协同治理是现阶段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高职专业群存在的“治理体系不完善或管理机制缺乏”等问题,在调研25个广东省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权变理论提出了多主体协同治理下的权力分配原则和方法,设计了满足“多元共治”要求的专业群管理机制簇,并给出了具体应用案例。实践证明,基于系统权变理论的高职专业群多主体协同机制能从根本上支撑专业群“多元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 协同治理 系统权变 机制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解析与关键议题探讨
10
作者 张京祥 李薇 张峰瑞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共8页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 面向新时代全球资本的“再地方化”转变,产业链、供应链发生近域重组,区域治理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基于区域协同治理的“客观响应+主动作为”双向驱动机制,重新解析其在时代大背景中的演变历程,揭示区域协同治理已逐步成为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总结国际成熟经验,立足本土实践反思,提出新时代中国区域协同治理面对“竞争”与“合作”、“上层”与“下层”、“政府”与“市场”的3个关键议题,倡导转向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发展观念,建立打破行政藩篱的双层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与市场双轨驱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区域协同治理 中国
下载PDF
多中心协同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基于江苏C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经验诠释
11
作者 陈利根 陶嘉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共12页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构建“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多中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聚焦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并以江苏省C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多中心协同治理是...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构建“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多中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聚焦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并以江苏省C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多中心协同治理是一种节本增效且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具备中国乡村场域的现实支撑,即主要通过沟通协作、资源整合、目标耦合以及利益联结,明确治理体系中各主体的功能定位,进而对行政规制、市场经济、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等进行界定分工,由此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激励相容与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协同治理 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方案
下载PDF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审视:价值、困境与策略
12
作者 易志恒 刘元发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协同治理引入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治理有利于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高职教育治理生态、激发多元主体的办学活力,实现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转变的价值意蕴。纵观现阶段的实践,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进程中依然存在治理主体目标一... 协同治理引入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治理有利于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高职教育治理生态、激发多元主体的办学活力,实现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转变的价值意蕴。纵观现阶段的实践,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进程中依然存在治理主体目标一致难以达成、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以及社会惰化现象突出等现实困境。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协同治理通顺、有效,应探索法人协议制,创新法人制度;打破身份界限,实现分类聘任,创新人事制度与创建“持股式”薪酬,激发师资队伍潜能,激发协同治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协同治理 实践价值 现实困境 可能策略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协同治理框架构建研究
13
作者 周义龙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0,299,共7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是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医疗消费具有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涉及政府...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是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医疗消费具有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医疗机构、旅游企业、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因此,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需要统筹政府政策顶层设计、行业市场环境优化、企业市场战略调整等方面构建协同治理框架,通过政府激励、行业聚力、企业齐心,多方协同共同推动我国医疗消费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优良的医疗消费服务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外医疗消费回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医疗消费 消费回流 协同治理框架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武陵山区农家书屋阅读推广机制
14
作者 王月娥 李仕 卢舒怡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3-66,88,共5页
以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协同治理视角下该地区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农家书屋的资源共享、人才保障、沟通反馈、主体权责和监督评价等阅读推广机制.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农家书屋 武陵山区 阅读推广机制
下载PDF
重大疫情防控中政社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15
作者 王丽 李建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介绍了政社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实践和进展;并从重大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风险治理属性,需要深入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需要多部门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社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政社协同治理存在如... 介绍了政社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实践和进展;并从重大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风险治理属性,需要深入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需要多部门合作提供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社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政社协同治理存在如下现实困境:观念转变困难,政社协同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受现有体制抵制和干扰,以及社会服务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等。文章尝试提出对上述困境有所改进的政社协同治理模型;并建议进一步明确政社协同治理目标,重视总体规划,关注需求的个性化和回应性,以促进疫情防控活动中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政社协同治理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困境与路径研究
16
作者 张磊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落实教育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创建职业教育新生态、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政府、院校、企业、师生等不同主体,主体间协同问题是影响其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落实教育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创建职业教育新生态、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政府、院校、企业、师生等不同主体,主体间协同问题是影响其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驱力-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驱力不足、结构失调、过程阻滞、功能低效等问题,进而提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政策层有序推进、组织层共同推进、院校层整体推进、功能上达到整体智治,从而达到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产教融合深化机制研究
17
作者 唐静静 卢娜 赵静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1期13-14,共2页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提质培优的创新育人模式。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教融合共同体中不同利益者的诉求,从利益博弈的角度剖析了产教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组织框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提质培优的创新育人模式。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教融合共同体中不同利益者的诉求,从利益博弈的角度剖析了产教融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组织框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协同治理策略,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协同治理 产教融合 机制研究
下载PDF
高职产教融合新生态: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Ⅲ的政校企协同治理研究
18
作者 赵晋 朱培珊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转向模式Ⅲ,高职院校以知识生产撬动基本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供需关系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健全和教育治理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发挥管理职能,调整知识生产机制,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转向模式Ⅲ,高职院校以知识生产撬动基本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供需关系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健全和教育治理不完善等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发挥管理职能,调整知识生产机制,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形成政校企协同的育人合力,变革产教融合机制,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本以多元参与、合作共建、资源共享、问题共治的方式统筹协调管理,以灵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管理 知识生产 政校企协同治理
下载PDF
长株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现状研究与制度完善
19
作者 刘佳娉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40-42,53,共4页
对长株潭区域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情况展开调查。根据长株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障碍,提出长株潭区域协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对策。通过健全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新格局... 对长株潭区域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以及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情况展开调查。根据长株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存在的障碍,提出长株潭区域协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对策。通过健全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新格局、强化协同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推进区域司法合作新模式、畅通公众参与和监督途径,形成长株潭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协同发展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下载PDF
协同治理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20
作者 荆玲玲 曹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期185-187,共3页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本文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探究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所面临的组织困境、机制困境及平台困境,提出突破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求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本文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探究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所面临的组织困境、机制困境及平台困境,提出突破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困境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多元共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