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理论框架与未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烨 闫晓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160,共10页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 协同演化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本质,是推动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力量。现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对其背后的协同演化机制挖掘不足。通过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期刊文献,梳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协同演化内涵和特征、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演化过程,以及多主体协同演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框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路径和关键情境。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提供多学科交叉理论基础,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多主体协同 协同演化机制
下载PDF
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研究——以阜新市为例 被引量:38
2
作者 林佳 宋戈 张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研究目的:探索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演化的仿真,将仿真模型中测算的"‘三生’功能指数&qu... 研究目的:探索优化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模型和实现途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演化的仿真,将仿真模型中测算的"‘三生’功能指数"动态变化值作为关键变量带入哈肯模型中,从而实现序参量的识别和协同演化机制的分析。研究结果:(1)"驱动—反馈"机制和"协同作用—序参量—支配原则"机制,共同组成了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的协同演化机制,序参量的产生是系统协同演化机制形成的标志。(2)1990—2016年,在成立的运动方程中,γ_1为0.204,γ_2为0.697,γ_2>γ_1,说明土地生产功能是土地生活功能的序参量;a和b均大于0,说明二者形成具有偏利共生关系的协同演化机制;但二者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并未形成协同演化机制。(3)2017—2030年"三生"功能形成了三者协同演化机制,但其中未形成土地生产功能子系统与土地生态功能子系统的直接协同演化机制,这是未来进行协同演化机制优化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系统"三生"功能协同演化机制的建立和优化,是实现国土空间系统整体功能稳定发展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也将是未来国土空间统筹规划实践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系统 “三生”功能 协同演化机制 阜新市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与水平差异——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熊晓炼 樊健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8-65,共8页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本文在引入协同学理论对系统协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哈肯模型,利用2008~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基础数据,从子系统和次子系统层面进行实证,进一步探析沿线省域金...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本文在引入协同学理论对系统协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哈肯模型,利用2008~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基础数据,从子系统和次子系统层面进行实证,进一步探析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在子系统层面,金融生态环境是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金融主体发展具有协同增效应。在次子系统层面,金融主体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银行业;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对外开放程度、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并且对外开放程度与人文环境、诚信文化存在竞争关系,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呈协作关系,3个序参量通过合作与竞争共同主宰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演化。在此期间,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较小且呈缩小态势,同时具有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金融生态系统 协同演化机制 协同差异 哈肯模型 泰尔指数
下载PDF
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及实证检验——源于广东实践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湘云 吴文洋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共13页
基于协同学和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环境"复杂系统动态演化层次结构模型,从系统间和系统内两个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同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哈肯模型计算协同演化稳态解并拟合协同... 基于协同学和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环境"复杂系统动态演化层次结构模型,从系统间和系统内两个角度研究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同时,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哈肯模型计算协同演化稳态解并拟合协同演化势函数曲线,研究表明: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是一个由多要素、多主体、多层次形成的集合体,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型复杂巨系统形成过程,二者通过竞争合作、风险共担、信息共享、交互学习等方式,促使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发生非零作用,从无序到有序,达到最优稳态解状态,最终实现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1+1>2"的协同效应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 协同演化机制 复杂系统 哈肯模型 广东省
下载PDF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海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4期88-89,共2页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走了一条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之路,此后其他领域的改革基本都遵循了这一原则,通过考察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可以一窥中国改革的全貌和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改革之初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此后的制度实践...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走了一条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之路,此后其他领域的改革基本都遵循了这一原则,通过考察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可以一窥中国改革的全貌和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则。改革之初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此后的制度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恰是评价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绩效的最好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协同演化机制 工业化与城市化 渐进式 唯一标准 原则
原文传递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6
作者 陶威 刘平峰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8期59-59,73,共2页
针对现有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质量管理单一地强调集群中个体的提升,忽略集群中其他成员,从而导致个体互动不足、协同演化方向偏差、经济效益损失等问题,提出从价值共创共享和生态系统视角考察信息服务系统协同演化机制与规律。旨在探索促... 针对现有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质量管理单一地强调集群中个体的提升,忽略集群中其他成员,从而导致个体互动不足、协同演化方向偏差、经济效益损失等问题,提出从价值共创共享和生态系统视角考察信息服务系统协同演化机制与规律。旨在探索促进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质量管理和服务创新优化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共享 生态系统 信息服务 协同演化机制
下载PDF
组织变革动因的关系及其模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潘安成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8年第4期152-156,共5页
近年来,协同演化机制逐渐成为组织变革理论的研究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行为动因之间关系、并且构建这种协同演化关系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在当前市场经营业绩条件下,战略定位是影响战略转型之前企业绩效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目... 近年来,协同演化机制逐渐成为组织变革理论的研究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行为动因之间关系、并且构建这种协同演化关系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在当前市场经营业绩条件下,战略定位是影响战略转型之前企业绩效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目标市场经营业绩条件下,可靠性战略选择直接影响着组织变革之后竞争优势获取;进一步发现,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组织绩效增加的协同演化关系的内涵是不同的。该研究意味着"二面性组织"是有效地实现这种协同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 变革动因 模型构建 协同演化机制
下载PDF
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的协同演化状况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莹 雷国平 +1 位作者 周敏 林佳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2,共9页
以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测度不同尺度下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率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协同演化的序参量、动力机制及路径。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土地... 以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测度不同尺度下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率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分析了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协同演化的序参量、动力机制及路径。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协同演化呈现7种不同路径;在全国尺度上,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的协同演化路径;在区域和省域尺度上,除西部地区外的其他三大区域和约70%的省份仅形成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两两协同演化的路径。据此认为,应充分考虑人口、土地、产业三个城镇化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因地制宜促进"人口、土地、产业"城镇化协同演化,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协同演化机制 哈肯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