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声乐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以歌曲《美丽卓尼》为例
1
作者 樊娅娅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声乐课堂有形象、有声音、有思政的特殊功能,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方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融入声乐课堂,以美感...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声乐课堂有形象、有声音、有思政的特殊功能,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方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教育融入声乐课堂,以美感人、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美培元,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选用优秀声乐作品《美丽卓尼》为案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寻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为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声乐教学 课程思政 美丽卓尼
下载PDF
清代卓尼女执事仁仟白宗生平事迹考略
2
作者 尕藏桑知布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8,156,共9页
仁仟白宗作为卓尼土司家族史上的一位女执事,是18世纪时我国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在她执政期间,不仅为汉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边疆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作出了不菲的业绩。新发现的《卓尼土司... 仁仟白宗作为卓尼土司家族史上的一位女执事,是18世纪时我国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在她执政期间,不仅为汉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边疆地区的政治社会稳定、文化繁荣作出了不菲的业绩。新发现的《卓尼土司家谱》和《卓尼土司家谱续篇仁仟白宗的传记·月冠》,对其生平及其在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事迹作了详细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土司 女执事 仁仟白宗 历史叙事
下载PDF
试述卓尼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丹曲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1-176,共6页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 18世纪初,安多地区藏传佛教主要寺院禅定寺和拉卜楞寺之间缔结宗教文化关系,是藏族历史和宗教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关系的缔结,对藏传佛教在安多地区的广泛传播,藏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及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以历代卓尼土司和嘉木样活佛的宗教文化联系作为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禅定寺与拉卜楞寺的宗教文化关系,同时也概括了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安多地区传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定寺 拉卜楞寺 嘉木样 卓尼土司 卓尼版《大藏经》 法缘关系
下载PDF
卓尼土司制度及其文化价值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晓红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3,137,共5页
土司制度是明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土司就是中央政府实施土司制度时任用的各族上层人物进行"因俗而治"的官职。卓尼土司在甘、青乃至西北土司中最具典型性,它是甘肃几大藏族土司中沿袭时间最长、所辖地... 土司制度是明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土司就是中央政府实施土司制度时任用的各族上层人物进行"因俗而治"的官职。卓尼土司在甘、青乃至西北土司中最具典型性,它是甘肃几大藏族土司中沿袭时间最长、所辖地域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土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沿袭了数百年的卓尼土司制度不仅对其辖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且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这里试图通过对卓尼土司制度确立和发展过程的阐述,以期能发掘出其存在发展的更多深层因素,揭开它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土司制 卓尼大寺 土司文化 社会价值
下载PDF
藏传佛教在卓尼藏区的传播和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丹曲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3期81-89,共9页
地处洮、岷地区的卓尼藏区,既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藏、汉、回等民族走廊和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进入藏区的门户,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曾几何时,藏传佛教在这一地区广泛传播,尤其自禅定寺建立后,逐步形成了... 地处洮、岷地区的卓尼藏区,既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藏、汉、回等民族走廊和藏传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进入藏区的门户,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曾几何时,藏传佛教在这一地区广泛传播,尤其自禅定寺建立后,逐步形成了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给这方土地注入了神奇的文化色彩,逐步成为安多藏区文化中心之一。文章简要阐述了卓尼境内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卓尼 禅定寺 卓尼版《大藏经》
下载PDF
岷县—卓尼5.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和地质背景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何文贵 周志宇 +2 位作者 马尔曼 石玉成 李小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归纳总结了岷县—卓尼5·0级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分布、建筑物震害、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并分析了该地震烈度偏高和震害较重的基本原因。该次地震与2003年11月13日岷县MS5·2地震基本特征相同,发震构造也相同,为临潭—宕昌断... 归纳总结了岷县—卓尼5·0级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分布、建筑物震害、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并分析了该地震烈度偏高和震害较重的基本原因。该次地震与2003年11月13日岷县MS5·2地震基本特征相同,发震构造也相同,为临潭—宕昌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卓尼Ms5.0地震 烈度 震害 发震构造 地质背景
下载PDF
土流并存、政教纷争与权势转移:1938~1943年甘肃卓尼地区的政治生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共13页
甘肃卓尼地区是位于甘肃西南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藏文化区。自明初以后,中央政府在此推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延续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37年,第十九代卓尼杨土司被哗变部属杀害,国民政府趁机施行“改土设流”,由此卓尼政教体系开始走... 甘肃卓尼地区是位于甘肃西南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藏文化区。自明初以后,中央政府在此推行土司制度,因俗而治,延续时间长达五百余年。1937年,第十九代卓尼杨土司被哗变部属杀害,国民政府趁机施行“改土设流”,由此卓尼政教体系开始走向崩解。代表传统政治势力的洮岷路保安司令部、代表新型国家权力的卓尼设治局与代表宗教权力的禅定寺各自为营,相互较量。设治局与禅定寺为划拨香火租粮进行反复商讨,保安司令部与禅定寺围绕寺权明争暗斗,保安司令部与设治局围绕禁烟问题不断角逐。在纷繁复杂的政教争斗中,权势转移明显,保安司令部的权力逐渐减弱,设治局的权力渐有增长,禅定寺的自主性有所加强,部落的独立性亦有凸显。这些权力纷争和权势转移不仅没有消解边疆地区“国家化”的趋势和进程,反而在博弈互动中推动了边疆社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地区 土司政治 政治生态 权势转移 边疆治理
下载PDF
羁縻与渗透: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处理西北民族问题策略透视——以1937年甘肃卓尼事变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进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9,共5页
1937年8月,甘肃卓尼发生藏族土司杨积庆被害事件,围绕此一事件造成的权力真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地方实力派与藏族各界展开博弈。抗战方兴,中央政权对待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策略是努力保持大后方稳定,而地方实力派鲁大昌却力主改土归... 1937年8月,甘肃卓尼发生藏族土司杨积庆被害事件,围绕此一事件造成的权力真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地方实力派与藏族各界展开博弈。抗战方兴,中央政权对待边疆民族宗教问题的策略是努力保持大后方稳定,而地方实力派鲁大昌却力主改土归流,藏族上层人士则居间折冲,实际上主张保留土司制度。地方政权借助军事威慑,恩威并用,以保留形式上的土司制度羁縻藏族上层,以建立地方政权系统逐步进行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事变 改土归流 中央 西北 民族
下载PDF
卓尼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政治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魏贤玲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92-97,共6页
卓尼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非常紧密,各代土司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中央王朝保持友好和建立臣属关系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文章试图从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建立各种关系的过程入手,研究卓尼土司制度在这一地区发展壮大、长盛不衰的历史... 卓尼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非常紧密,各代土司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中央王朝保持友好和建立臣属关系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文章试图从历代土司与中央王朝建立各种关系的过程入手,研究卓尼土司制度在这一地区发展壮大、长盛不衰的历史和原因,说明卓尼历代土司的见识和胆略,能以大局为重,定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土司 中央政府 政治 军事关系
下载PDF
裂变与重构——“博峪事变”与卓尼藏区基层政治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7-180,共4页
1937年,卓尼世袭土司兼洮岷路保安司令杨积庆及家属,被其部下姬从周杀害于博峪村,史称"博峪事变"。事变后,经多方博弈与妥协,甘肃省政府藉善后之机"改土归流",设立卓尼设治局,从此国家基层政权进入卓尼藏区,开启了... 1937年,卓尼世袭土司兼洮岷路保安司令杨积庆及家属,被其部下姬从周杀害于博峪村,史称"博峪事变"。事变后,经多方博弈与妥协,甘肃省政府藉善后之机"改土归流",设立卓尼设治局,从此国家基层政权进入卓尼藏区,开启了世俗性国家政权对卓尼藏区地方政教体系的更替进程,引发了卓尼藏区基层政治体制的裂变与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峪事变 卓尼藏区 基层政治 变迁
下载PDF
卓尼藏族服饰及民族文化交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尚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80-188,共9页
卓尼藏族服饰是洮州地区农业区藏族(今卓尼县)特有的服饰文化。它的产生、发展是区域文化的产物,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记录和图像资料为证。从民族文化交流而言,... 卓尼藏族服饰是洮州地区农业区藏族(今卓尼县)特有的服饰文化。它的产生、发展是区域文化的产物,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以实际调研为基础,结合文献记录和图像资料为证。从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卓尼藏族服饰在融合了汉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受到蒙古族和满清服饰文化的影响,并具有时代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藏族服饰 洮州 藏汉杂居 满清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肃土司制度变迁研究——以卓尼杨土司、拉卜楞寺土司群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继华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13,共5页
土司制度是实行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时代发生巨变的民国时期 ,土司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司的许多权力已经被新型管理机构所行使 ,许多的单个土司都丧失了原来的权力、地位和威望 ,而成为新型政... 土司制度是实行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时代发生巨变的民国时期 ,土司制度发生了巨大变迁。土司的许多权力已经被新型管理机构所行使 ,许多的单个土司都丧失了原来的权力、地位和威望 ,而成为新型政治体制中的官吏。可以说 ,民国时期甘肃土司的改土归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依附权力实体的土司群的存在 ,依靠权力实体的保护 ,苟延残喘 ,使甘肃的改土归流又大打折扣。总之 ,民国时期甘肃的改土归流成效较大 ,并为解放初期甘肃改土归流的彻底完成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甘肃 土司制度 制度变迁 卓尼杨土司 拉卜楞寺土司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卓尼藏区基层政权模式的革变——以“博峪事变”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丽霞 《民国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时至抗战前夕,偏踞甘肃西南的卓尼藏区仍然沿承着其封建而古老的土司制度,国家权力被排斥在卓尼政教大权之外。1937年在甘肃地方军阀鲁大昌和卓尼内部不安分子的操纵下,博峪事变发生,土司杨积庆被杀。甘肃省政府借机干预卓尼政务,... 时至抗战前夕,偏踞甘肃西南的卓尼藏区仍然沿承着其封建而古老的土司制度,国家权力被排斥在卓尼政教大权之外。1937年在甘肃地方军阀鲁大昌和卓尼内部不安分子的操纵下,博峪事变发生,土司杨积庆被杀。甘肃省政府借机干预卓尼政务,实行改土归流,成立卓尼设治局。虽然甘肃省政府在稳定西北边疆、安抚杨氏土司家族的原则下,给予杨氏家族及其继承人杨复兴等人一系列的政教权力,从而导致卓尼藏区的改土归流很不彻底,但博峪事变与卓尼设治局的成立,毕竟为国家权力的渗入打开了方便之门。随着1940年代保甲制度在甘南藏区的强力推行,卓尼基层政权开始在国家权力的导引下逐渐向近代化的方向缓缓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 博峪事变 改土归流 杨积庆 甘肃省政府
下载PDF
卓尼印经院概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茂森 《西藏艺术研究》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卓尼印经院 概述 雕版印刷业 《甘珠尔》 《丹珠尔》 印版 墨汁 纸张制版 佛教文化
下载PDF
甘肃省卓尼县农村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珊 杨太保 王秀娜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1年第2期36-40,共5页
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而农村环境保护长期被忽略。通过对卓尼县各种环境污染源分析,确定卓尼县农村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牧业以及旅游业。而根本原因是农村基本设施配备条件差以及农村人口分布不均,加上... 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而农村环境保护长期被忽略。通过对卓尼县各种环境污染源分析,确定卓尼县农村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牧业以及旅游业。而根本原因是农村基本设施配备条件差以及农村人口分布不均,加上大力开发自然资源,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因此,卓尼县农村环境保护亟需在环保政策、公众宣传、环境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 农村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卓尼藏族婚嫁“打巴奥”歌的文本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打巴奥"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三格毛"藏族女子出嫁时,在婚礼仪式上所唱的哭嫁歌。本文搜集、整理并呈现了"打巴奥"歌的完整汉译文本,并对此文本每部分内容及民俗事象作了简要分析,将"打巴奥... "打巴奥"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三格毛"藏族女子出嫁时,在婚礼仪式上所唱的哭嫁歌。本文搜集、整理并呈现了"打巴奥"歌的完整汉译文本,并对此文本每部分内容及民俗事象作了简要分析,将"打巴奥"歌与西南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的哭嫁歌做对照,发现"打巴奥"歌是以对亲人的感恩和对未来婆家的生活想象为主要内容;文学特性上不见民歌惯用的比兴手法,而是采用"赋"的铺陈来直抒胸中臆,长于抒情叙事。同时也发现"打巴奥"歌在藏族传统的婚嫁习俗中长期存在的缘由,哭唱能够缓解女子出嫁时因身份转变而出现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藏族妇女隐忍、服从于家庭的品格通过哭嫁歌得以传承,对传统大家庭的和谐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藏族 哭嫁歌 “打巴奥” 呈现与诉说
下载PDF
卓尼禅定寺的佛教文化艺术考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丹曲 《西藏艺术研究》 2014年第4期4-17,共14页
文章简要概述了卓尼禅定寺的佛教文化艺术。甘南境内的禅定寺,自元朝八思巴时期创建后的数百年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安多地区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寺内珍藏有大量绘画、雕塑、刺绣、堆绣、酥油花等宗教艺术品,还有举世瞩目的卓尼... 文章简要概述了卓尼禅定寺的佛教文化艺术。甘南境内的禅定寺,自元朝八思巴时期创建后的数百年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安多地区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寺内珍藏有大量绘画、雕塑、刺绣、堆绣、酥油花等宗教艺术品,还有举世瞩目的卓尼版《大藏经》,使之成为一座安多地区文化艺术的宝库,是可资夸耀的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艺术珍品真可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随着寺院兴衰,这些艺术珍品虽多有散失,但就遗存的部分珍藏品仍对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及藏族历史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 禅定寺 佛教艺术 卓尼版《大藏经》 绘画 文物 宗教节日
下载PDF
卓尼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调查
18
作者 李学仁 邓惠平 《甘肃金融》 2014年第11期73-73,共1页
卓尼县是甘肃省主要天然林保护区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土地总面积5694.0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辖区内森林资源、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势崎岖,风光秀丽,有国家4A级森林公园大峪沟、阿角沟;... 卓尼县是甘肃省主要天然林保护区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土地总面积5694.0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辖区内森林资源、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山势崎岖,风光秀丽,有国家4A级森林公园大峪沟、阿角沟;有历史悠久、景色幽雅,建寺700多年安多古刹——禅定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尼 卓尼土司 杨积庆 禅定寺 土地总面积 天然林保护 野生动植物资源 烈士纪念碑 森林公园 森林资源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卓尼版大藏经《甘珠尔》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2
19
作者 卓玛吉 《科技信息》 2013年第34期131-131,共1页
本文介绍了馆藏卓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概况,特色价值及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主要阐述了卓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收藏经过及在网络环境下卓尼版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 卓尼大藏经 开发与利用保护的策略
下载PDF
卓尼县木雕艺术刍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高军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9期25-25,29,共2页
卓尼木雕艺术主要以藏传佛教格鲁派和藏族民间传统为题材,构思奇特,造型主要参考唐卡的样式,取材于本地优质木材原料。卓尼木雕在设计上按材料的颜色、质地及自然形态因材施艺,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雕造方法。
关键词 卓尼木雕 佛像 艺术特色 安玛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