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Cu(Ⅱ)、Pb(Ⅱ)、Ni(Ⅱ)和Cd(Ⅱ)的单一及竞争吸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棋 王斌伟 +1 位作者 谈广才 许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2-1132,共11页
分别以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在500oC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下热解生成玉米秸秆生物炭(BC)和牛粪生物炭(DMBC),分别探讨两种生物炭对水溶液中4种二价重金属离子(Cu^(2+),Pb^(2+),Ni^(2+)和Cd^(2+))的单一吸附效果,并进行4种重金属在生物炭... 分别以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在500oC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下热解生成玉米秸秆生物炭(BC)和牛粪生物炭(DMBC),分别探讨两种生物炭对水溶液中4种二价重金属离子(Cu^(2+),Pb^(2+),Ni^(2+)和Cd^(2+))的单一吸附效果,并进行4种重金属在生物炭上的竞争吸附实验,探讨金属离子间在生物炭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两种生物质原料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B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DMBC的平均孔径更大。在单一吸附过程中,BC对金属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具有相似性,而DMBC对不同金属的吸附速率差异较大。4种重金属离子在生物炭上的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地拟合,吸附容量的顺序为:Pb^(2+)>Cu^(2+)>Cd^(2+)>Ni^(2+)。通过金属之间的竞争吸附实验,发现在生物炭上Pb^(2+)的竞争吸附能力最强,Cu^(2+)次之,而Ni^(2+)和Cd^(2+)竞争吸附能力较弱,其吸附过程容易受到其他二价金属离子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二价金属离子
下载PDF
有机酸对Cu Pb Cd在土壤表面竞争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谢丹 徐仁扣 +2 位作者 蒋新 卞永荣 周立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4-710,共7页
选择一种红壤和一种水稻土,研究低分子量有机酸对Cu(Ⅱ)、Pb(Ⅱ)和Cd(Ⅱ)在这2种土壤中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单一体系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柠檬酸和酒石酸与Cd(Ⅱ)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小,2种有机酸对2种土壤中Cd(Ⅱ)的吸... 选择一种红壤和一种水稻土,研究低分子量有机酸对Cu(Ⅱ)、Pb(Ⅱ)和Cd(Ⅱ)在这2种土壤中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单一体系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柠檬酸和酒石酸与Cd(Ⅱ)形成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小,2种有机酸对2种土壤中Cd(Ⅱ)的吸附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随有机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酒石酸促进了红壤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而且低pH下的促进作用大于高pH下的作用。pH4.2时酒石酸对水稻土吸附Cu(Ⅱ)和Pb(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pH5.2时酒石酸使水稻土对Cu(Ⅱ)的吸附量减小,但对Pb的吸附基本无影响。柠檬酸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的影响表现为峰形曲线,即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某一浓度时达最大,然后逐渐减小。在较高浓度和较高pH下,柠檬酸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在水稻土中。由于红壤游离氧化铁的含量比水稻土高得多,有机酸对红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促进作用大于水稻土中的作用,相反有机酸对水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大于红壤中的作用。虽然在竞争条件下有机酸对某一重金属离子吸附的促进作用小于单一体系中的,但竞争条件下所有重金属离子吸附增量的总和大于单一体系中单个离子的吸附增量。在柠檬酸体系中,低pH下Cu(Ⅱ)和Pb(Ⅱ)在单一体系中的吸附量高于竞争体系中的,但在高pH下结果相反,这主要与柠檬酸在不同pH下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机理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重金属 红壤 水稻土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不同体系中不同土壤对Cu(Ⅱ)、Pb(Ⅱ)和Cd(Ⅱ)吸附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谢丹 徐仁扣 +1 位作者 卞永荣 蒋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904,共6页
用等比例和不等比例2种方式比较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种水稻土和1种红壤对Cu(Ⅱ)、Pb(Ⅱ)和Cd(Ⅱ)3种重金属离子的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等比例下(Cu∶Pb∶Cd=10∶10∶1),无论是在单一体系还是在竞争条件下,4... 用等比例和不等比例2种方式比较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种水稻土和1种红壤对Cu(Ⅱ)、Pb(Ⅱ)和Cd(Ⅱ)3种重金属离子的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等比例下(Cu∶Pb∶Cd=10∶10∶1),无论是在单一体系还是在竞争条件下,4种水稻土对Pb(Ⅱ)的吸附量均大于其对Cu(Ⅱ)的。在等比例下(Cu∶Pb∶Cd=1∶1∶1)水稻土对3种重金属的亲和力的相对大小为:Pb>Cu>Cd。在红壤体系中,低pH(pH4.2)时土壤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亲和力的大小顺序与水稻土相同,但在较高pH时(pH5.2)其顺序为Cu>Pb>Cd。这一变化与红壤对Cu的吸附量随pH的增加幅度大于对Pb的有关。竞争条件下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均比单一体系中的低,在等比例竞争条件下土壤对Cu和Pb的吸附量的减小幅度比不等比例条件下更大。红壤在pH4.2时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比水稻土中的低得多,但在pH5.2时红壤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增幅又比水稻土中的大得多。表明土壤无机矿物在重金属吸附中起主导作用,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CEC的大小对重金属吸附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水稻土 红壤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Cu^(2+)、Cd^(2+)、Zn^(2+)在高炉水淬渣上的竞争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哲 黄国和 +2 位作者 安春江 陈莉荣 刘金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71-4078,共8页
利用等温吸附法考察了高炉水淬渣对Cu2+、Cd2+、Zn2+的单组分吸附和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一组分吸附时,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属于"H"形等温线,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高炉水淬渣吸附的顺序为Cu2+﹥Cd2+﹥Zn2+,... 利用等温吸附法考察了高炉水淬渣对Cu2+、Cd2+、Zn2+的单组分吸附和竞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单一组分吸附时,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属于"H"形等温线,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高炉水淬渣吸附的顺序为Cu2+﹥Cd2+﹥Zn2+,这与重金属离子电负性、水合离子半径及荷径比等有关。当加入竞争离子后,Cu2+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维持原来形状,且仍旧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比较相符,而Cd2+和Zn2+的吸附无法与现有等温吸附模型很好地拟合,等温线的形状由于竞争作用也与传统的等温线均不相同,同时各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都比单组分的吸附量降低了。吸附动力学过程先是一个快速阶段,然后进入慢速阶段。无论是单组分还是竞争条件下,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较好,说明高炉水淬渣与Cu2+、Cd2+、Zn2+之间的吸附过程主要是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水淬渣 重金属 废水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和竞争吸附 被引量:8
5
作者 朱丽珺 张金池 +2 位作者 胡书燕 俞元春 宰德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研究了金属离子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单一吸附和两两组分竞争吸附。结果表明,总体胡敏酸对Cu2+、Pb2+的吸附明显强于Cd2+。Freundlich方程对Pb2+、Cd2+单一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呈极显著关系,Langmuir方程为胡敏酸吸附Cu2+... 研究了金属离子Pb2+、Cu2+、Cd2+在胡敏酸上的单一吸附和两两组分竞争吸附。结果表明,总体胡敏酸对Cu2+、Pb2+的吸附明显强于Cd2+。Freundlich方程对Pb2+、Cd2+单一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的拟合呈极显著关系,Langmuir方程为胡敏酸吸附Cu2+的最佳拟合方程。Pb2+、Cu2+、Cd2+的两两组分竞争吸附表明,胡敏酸对3种离子均具有"选择性吸附",竞争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Pb2+、Cu2+、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胡敏酸 PB^2+ CU^2+ CD^2+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赤泥颗粒吸附剂对重金属Cd(Ⅱ)和Pb(Ⅱ)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小娟 岳钦艳 +5 位作者 赵频 赵雅琴 高宝玉 张晓伟 李倩 王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赤泥颗粒吸附剂(GS)。考察了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单一体系和竞争体系中Cd(Ⅱ)和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去除机制。结果表明,GS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去除率为100%。...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赤泥颗粒吸附剂(GS)。考察了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单一体系和竞争体系中Cd(Ⅱ)和Pb(Ⅱ)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去除机制。结果表明,GS对Cd(Ⅱ)和Pb(Ⅱ)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去除率为100%。当反应温度为30℃时,竞争吸附干扰使得GS对Cd(Ⅱ)的去除率降低了14%,而对Pb(Ⅱ)的去除率基本不变,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选择顺序为Pb(Ⅱ)>Cd(Ⅱ)。GS对Cd(Ⅱ)和Pb(Ⅱ)的吸附主要依靠羟基铁的表面吸附机制和静电引力,其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颗粒吸附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黄土钙质结核对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齐丽 刘智杰 +1 位作者 李劲彬 王璐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6-370,376,共6页
以黄土钙质结核作为吸附剂,以重金属离子(Cu2+,Zn2+,Cd2+和Pb2+)作为吸附质,通过单一重金属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粒径、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重金属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确定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 以黄土钙质结核作为吸附剂,以重金属离子(Cu2+,Zn2+,Cd2+和Pb2+)作为吸附质,通过单一重金属吸附试验,研究不同粒径、吸附时间、pH、吸附剂用量、重金属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确定钙质结核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随粒径增大,Cu2+,Zn2+和Pb2+的吸附率逐渐下降,但对Cd2+无明显影响;随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的增加,Cu2+,Zn2+,Cd2+和Pb2+的吸附率逐渐升高;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Cu2+,Zn2+和Cd2+的吸附率逐渐下降,而Pb2+的吸附率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pH增大,Cd2+的吸附率先陡然增加后缓慢增加,而Cu2+,Zn2+和Pb2+的吸附率先增加后减少。钙质结核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呈Pb2+>Zn2+>Cu2+>Cd2+的顺序;在粒径为0.25 mm、吸附时间为120 min、用量为0.6 g时,钙质结核对Pb2+,Zn2+、Cu2+和Cd2+能达到较好的吸附,吸附率分别能达到其最大吸附率的83.33%,77.78%,73.81%和81.93%。钙质结核对Pb2+,Zn2+、Cu2+和Cd2+的最优吸附pH分别为7,6,5,8,最优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钙质结核 重金属离子 单一吸附 吸附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单一和共吸附
8
作者 齐凯英 张书源 +4 位作者 刘瑛琦 王明樾 张絜青 刘清 杨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8-63,共6页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吸附剂,采用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GAC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征。探究了磺胺吡啶(SPD)、磺胺噻唑(STZ)在GAC上单一吸附和SPD、STZ、磺胺嘧啶(SD)在GAC上共吸附的动力学特性。并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和溶液初始浓度对... 以颗粒活性炭(GAC)为吸附剂,采用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GAC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征。探究了磺胺吡啶(SPD)、磺胺噻唑(STZ)在GAC上单一吸附和SPD、STZ、磺胺嘧啶(SD)在GAC上共吸附的动力学特性。并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吸附体系中,GAC对SPD和STZ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颗粒内扩散方程拟合结果分析,GAC吸附SPD和STZ速率由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在共吸附体系中,GAC对SPD和STZ的吸附过程同样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但由于竞争物质在GAC表面形成空间位阻,在共吸附体系中,SPD和STZ的吸附量均低于单一吸附体系。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SPD在GAC上的吸附行为,而STZ的数据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SPD和STZ吸附量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SPD吸附量的变化受π-πEDA相互作用和静电排斥作用两者共同作用,而STZ吸附量的变化主要受静电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单一吸附 吸附 磺胺吡啶 磺胺噻唑 磺胺嘧啶
原文传递
天然沸石去除多种重金属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晓 陈刚 +3 位作者 陈晨 程婷 王津南 王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91,共8页
利用天然沸石为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对沸石材料宏观与微观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其对单一与多种重金属竞争吸附效应,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可较好吸附溶液中重金属。天然沸石含有片沸石、方石英、石英和高... 利用天然沸石为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对沸石材料宏观与微观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其对单一与多种重金属竞争吸附效应,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可较好吸附溶液中重金属。天然沸石含有片沸石、方石英、石英和高岭石;颗粒呈不规则形状,表面由片状矿物组成,粒径0.189~129.3μm,主要组分为硅酸铝矿物。Zeta电位分析表明,负极表面使其能有效吸附重金属,吸附大小顺序为Pb>Cu/Cd>Zn。较高pH可促进沸石对重金属吸附,快速吸附过程可在50min内完成。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合表示天然沸石对重金属吸附过程。Cd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而Pb、Cu和Zn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竞争吸附体系下,Pb和Cu竞争吸附优势主要体现在较高沸石用量上,吸附优势大小顺序为Pb>Cu>Cd>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重金属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单一吸附 竞争吸附
下载PDF
活性炭处理酸性污染气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国民 王垒 +3 位作者 赖亦坚 赵斌元 李荣斌 甘琦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系统介绍了CO_2、SO_2、NO_x等几种主要酸性污染气体的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活性炭在酸性污染气体治理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影响单一吸附技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复合吸附技术的主要改性方式。
关键词 活性炭 酸性污染气体 单一吸附 复合吸附
下载PDF
一种具有吸附增溶双重功能的纯品椰壳活性炭纤维新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爱民 《现代职业安全》 2020年第4期94-97,共4页
传统活性炭纤维布和活性炭颗粒布只是单一吸附,伴随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传统活性炭纤维布和活性炭颗粒布单一吸附的功能已显得力不从心。ZL-5.4纯品椰壳活性炭纤维是一种具有吸附和增溶双重功能的新材料,它针对性强、功能齐全、适用范围... 传统活性炭纤维布和活性炭颗粒布只是单一吸附,伴随着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传统活性炭纤维布和活性炭颗粒布单一吸附的功能已显得力不从心。ZL-5.4纯品椰壳活性炭纤维是一种具有吸附和增溶双重功能的新材料,它针对性强、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宽,无论是职业卫生领域防御低微毒尘,还是医疗卫生领域防御细菌飞沫病毒,以及日常健康领域防御有害污染物,它都能满足基本防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吸附 纯品椰壳活性炭纤维 吸附 增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