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闫正 刘志英 +4 位作者 郑海蓉 白伟侠 路江浩 贾晓蒙 雷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 目的 探讨复合益生菌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4例、试验组45例完成研究。术后第1天开始对照组患者服用麦芽糊精,2次/d,3 g/次,连续服用14 d;试验组患者服用复合益生菌,2次/d,3 g/次,连续服用14 d。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分、疼痛VAS评分、关节炎严重程度WOMAC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GS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组内术后第3天GS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SF-36总分及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以及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天SF-36总分及活力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服用复合益生菌可改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以及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GSRS评分 VAS评分 SF-36评分
下载PDF
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毕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失血的影响
2
作者 罗顺天 杨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8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毕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4例。氨甲环... 目的观察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毕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甲环酸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4例。氨甲环酸组在手术完毕关节囊缝合前注射按比例稀释后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组则注射与稀释氨甲环酸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前根据患者体质量、身高计算成人血容量,于术后第1、3、5天检测血常规,以Gross方程为基准,计算隐性失血量与总失血量。结果术后第1、3、5天,氨甲环酸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血细胞比容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6、12、24 h引流液体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2组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红细胞丢失量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氨甲环酸组输血量与输血例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毕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失血率,减轻失血风险,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初次 失血 氨甲环酸 临床效果 关节腔注射
原文传递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两下肢受力不对称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青川 肖丽英 +2 位作者 李志昌 董雪 林剑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3,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晚期膝骨关节炎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手段。已有研究发现,单侧TKA术后两下肢受力不对称,对侧膝关节承担更大载荷,从而使骨关节炎加重面临再次置换的风险。综述单侧TKA术后可能引起两下肢受力...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晚期膝骨关节炎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手段。已有研究发现,单侧TKA术后两下肢受力不对称,对侧膝关节承担更大载荷,从而使骨关节炎加重面临再次置换的风险。综述单侧TKA术后可能引起两下肢受力不对称的影响因素,主要介绍下肢力线、疼痛、肌肉、本体感受、心理原因等;同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对人体总的影响效果、人体对不对称载荷的补偿机制以及临床干预手段。通过对单侧TKA术后两下肢受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手段,用以减小患者对侧膝关节发展为骨关节炎甚至置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 受力对称性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家属参与的个体化护理管理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曹蕾 万顺新 +2 位作者 韩东明 易鑫明 江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的个体化护理管理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单侧TKA治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的个体化护理管理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单侧TKA治疗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参与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水平、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观察组TKA相关知识、并发症预防和术后康复训练知识评分和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方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单侧TKA患者实行家属参与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认知水平 应对方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江伟群 陶晓三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于我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6例,根据镇痛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及观察组(坐...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阻滞(SNB)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0月于我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56例,根据镇痛方式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全麻)及观察组(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及术后1 h(T5)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应激相关激素浓度。结果两组患者T_2时MAP及HR水平明显低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及T5时的MAP及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2、T_3、T_4及T_5时的COR、AD及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B联合CFNB有助于维持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应激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股神经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术中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止血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姜雪峰 +2 位作者 孙惠清 倪卓民 徐军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4期59-62,67,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止血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进行TKA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方式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止血效果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江阴市人民医院进行TKA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TXA使用方法不同分为3组,对照一组(n=25)行静脉滴注,对照二组(n=27)行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n=28)采用关节内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比较3组止血效果、血红蛋白(Hb)水平、疼痛程度及安全性。结果3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相比,观察组[(38.23±6.45)、(244.39±33.58)、(542.35±124.29)mL]均低于其他两组,对照二组[(51.44±10.63)、(279.58±35.26)、(662.87±135.47)mL],均低于对照一组[(55.23±13.21)、(296.45±38.19)、(759.68±142.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64、14.892、17.542,P<0.05)。3组术前Hb水平、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同时间Hb水平相比,观察组最高,对照一组高于对照二组;3组术后1 d疼痛评分相比,观察组最低,对照二组低于对照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52、32.101、39.928、13.367,P<0.05)。结论TKA术中关节内注射联合静脉滴注TXA止血效果更佳,利于减少失血量,控制Hb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止血效果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贵 常炳营 +2 位作者 王伟 张丽欣 郑晓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9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A组:局部灌注氨甲环酸,B组:局部灌注生理盐水。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术后24 h、48 h引流量以及术后...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两组各34例:A组:局部灌注氨甲环酸,B组:局部灌注生理盐水。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术后24 h、48 h引流量以及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下降百分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应用 氨甲环酸 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围手术期整体干预应用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海兰 丁德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围手术期整体干预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围手术期整体干预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研究组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则注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12 h内给予利伐沙班进行抗凝处理,且均接受围手术期整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失血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术前、术后7 d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术后3 d及组间两组患者APTT、TT、F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围手术期整体干预可有效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利伐沙班 凝血功能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光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83-2784,共2页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对照组静脉注入氨甲环酸止血。观察统计两组术... 目的探究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止血,对照组静脉注入氨甲环酸止血。观察统计两组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两组输血例数、隐性失血量及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以局部应用方式应用图单侧TKA术,可减少术中失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优于静脉注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出血量
下载PDF
关节腔局部注射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孙楠 《益寿宝典》 2022年第9期0155-0157,共3页
目的:设计将关节腔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方案,将其用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调整药物剂量为 10mg / kg、30mg / kg,以此来研究对失血情况的影响。 方法:以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纳入我院治疗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92 例为研... 目的:设计将关节腔局部注射氨甲环酸方案,将其用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调整药物剂量为 10mg / kg、30mg / kg,以此来研究对失血情况的影响。 方法:以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纳入我院治疗的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 高剂量组(46 例)方案:关节腔局部注射 30mg / kg 氨甲环术后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前、术后 12h、24h、36h、48h、72h 血红蛋白值酸治疗,低剂量组(46 例)方案:予以关节腔局部注射 10mg / kg 氨甲环酸医治。 将术后引流量、输血比例、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指标,以此分析效果。 结果:高剂量组术后引流量、术后失血量、术后输血量,相比低剂量组均更少(P<0.05)。 高剂量组中,统计术后 12h、24h、36h、48h、72h 的血红蛋白值发现,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 高剂量组术后输血比例,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低剂量组均更低(P<0.05)。 结论:将氨甲环酸的剂量调整为 30mg / kg 后,于关节腔进行局部注射,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术后失血,改善血红蛋白值,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不同剂量 失血 并发症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治疗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雪寒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治疗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治疗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住院所需要的总费用水平、术后膝关节活动恢复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手术效果明显,可更好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减轻焦虑抑郁状态,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传统治疗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血量、凝血功能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文 杨学洪 +2 位作者 曾国庆 周运王 高成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9期1730-1734,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血量、凝血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解放军425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血量、凝血功能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解放军425医院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向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则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在术后6-12h内两组患者均口服利伐沙班。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失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 d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A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A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及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较术前及术后1 d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出血量,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利伐沙班 出血量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和佳 张志红 +3 位作者 董智 宋恒义 陈国江 丁海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3)与B组(n=7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3)与B组(n=73)。A组患者术中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B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应用,可更好的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有效调节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给药途径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出血量
下载PDF
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静脉与关节腔内联合应用氨甲环酸止血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建坤 《中外医疗》 2019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研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静脉联合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做回顾资料分析,患者均接受氨甲环酸治疗,依据其氨甲环酸给药方... 目的分析研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静脉联合关节腔内应用氨甲环酸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做回顾资料分析,患者均接受氨甲环酸治疗,依据其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分组,其中40例为静脉滴注(对照组),另40例接受静脉滴注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止血状况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虽略低于对照组10.00%,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 6,P=0.692 3)。研究组术后输血率0.00%(0/40)低于对照组20.00%(8/4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8 9,P=0.002 9);研究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9 4、6.741 7、4.700 2,P=0.000 0、0.000 0、0.000 0)。比较D-二聚体、APPT、PT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8 7、0.524 2、0.818 5,P=0.468 3、0.601 6、0.415 6)。结论建议临床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药物时,给药途径可为静脉联合关节腔内注射,与单一的静脉给药比较,联合给药在降低出血量和血栓风险性方面作用更为突出,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内 静脉 氨甲环酸 单侧初次膝关节置换术 止血
下载PDF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薛江海 张峰 刘朋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SBTKA)在双膝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51例双膝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UT...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SBTKA)在双膝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诊治的51例双膝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UTKA)治疗,研究组给予SBTKA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切口脂肪液化、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侧与右侧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d,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UTKA,SBTKA治疗双膝OA能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费用,并且不会对机体血红蛋白造成明显负面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 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效果观察及价值研究
16
作者 樊帆 左云周 +4 位作者 陈祝江 余昌明 严小康 严浩 梅贤忠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2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在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给予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氨甲环酸)与对照组(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在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给予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氨甲环酸)与对照组(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为一期愈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对照组25例患者补充血容量,观察组仅8例。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显性、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比容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局部应用于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缓解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减少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以深静脉血栓评估为基准的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华婷 俞蒙倩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评估为基准的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评估为基准的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以深静脉血栓评估为基准的康复护理措施,对比入院1 d、干预4 w后两组静脉血栓疾病认知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入院1 d,两组血栓疾病相关认知水平、HSS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4 w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疾病各相关知识得分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SS各项指标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静脉血栓、压力性皮肤损伤、水肿、创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实施以深静脉血栓评估为基准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评估 疾病认知 HSS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的观察
18
作者 曾招丽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4期86-88,92,共4页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8例,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下床活动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评分相比,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相比,术后1个月患者SF-36评分高于术后1周(P<0.05);2组HSS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总满意率相比,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效果明显,可降低其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率,亦可有效改善其康复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预防
原文传递
不同股神经阻滞方式对单侧TKA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股神经阻滞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单侧TKA术患者,将实施序贯降阶梯式阻滞的患者纳为观察组(18例),将实施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的患者纳... 目的探讨不同股神经阻滞方式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行单侧TKA术患者,将实施序贯降阶梯式阻滞的患者纳为观察组(18例),将实施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的患者纳为对照组(22例)。对比两组术后1、2、3天的疼痛程度及术后3天股四头肌肌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天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良徒手六级肌力表(MQF)分级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FNB相比,单侧TKA术后患者采用序贯降阶梯式阻滞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序贯降阶梯式阻滞 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