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剑锋 谢学义 +4 位作者 李金生 吉赵勇 米铁鹰 丁东胜 陈钊鹏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接受单...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接受单纯椎体后外侧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观察组为(22.3±1.7)%,对照组为(21.1±1.5)%]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为(3.4±1.4)%,对照组(6.7±1.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脊柱Cobb's角、伤椎椎体楔形变角(观察组分别为[(44.2±4.6)°、(7.7±5.8)°,对照组分别为(47.1±4.7)°、(11.5±5.9)°]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分别为(83.4±5.2)°、(22.1±6.1)°,对照组分别为(84.2±5.1)°、(21.9±6.2)°],且术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疼痛视觉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组分别为(1.62±1.26)分、(14.3±7.9)分,对照组分别为(3.32±1.32)分、(14.4±7.7)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分别为(8.71±1.60)分、(42.4±8.2)分,对照组分别为(8.91±1.54)分、(42.2±7.9)分],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ODI在术后6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 79.9%,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置钉并椎体内植骨、联合椎体后外侧植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更好的恢复伤椎高度、脊柱生理曲度以及脊柱稳定性,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置钉 椎体内植骨 椎体后外侧植骨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海建 李中锋 +3 位作者 秦华 王俊波 聂兴国 孙晓辉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单侧置钉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4-08-2016-08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字随机法均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单侧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双侧组采用传统TLIF双侧置钉治疗。结果单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疼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术后单侧组显著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椎体融合率为93.33%,双侧组为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腹侧、背侧、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均显著升高,术后单侧组手术侧、手术对侧高度显著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侧、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联合两种置钉治疗均具有较高的椎体融合率,但单侧置钉具有手术时间段、创伤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置钉 TLIF 双侧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安树康 孙进 +2 位作者 谭伟 黄学良 武明鑫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04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内固定术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04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术前、术后7 d、术后12mo时疼痛情况。结果(1)经伤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高于跨伤椎组(P<0.05),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跨伤椎组(P<0.05);(2)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术后7d时VAS、ODI评分低于跨伤椎组(P<0.05);(3)2组Cobb角均先降低再升高(P<0.05),2组椎管占位比均降低(P<0.05),2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先升高再降低(P<0.05);术后7 d、术后12mo时,经伤椎组Cobb角、椎管占位比均低于跨伤椎组(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跨伤椎组(P<0.05);(4)术后7 d、术后12mo时,2组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2组术前、术后12mo时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内固定术均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经伤椎内固定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恢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单椎体骨折 内固定术 经伤椎单侧置钉 跨伤椎椎弓根螺
下载PDF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远期相邻节段退变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谢雁春 陈语 +1 位作者 项良碧 刘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比较腰融合术后单节段融合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远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差别。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06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97例单节段行腰椎融合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术后影像学评估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融合... 目的比较腰融合术后单节段融合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远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差别。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06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97例单节段行腰椎融合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术后影像学评估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融合节段的头侧主要相邻节段、尾侧相邻节段及头侧次要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临床症状评估主要通过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改善率。结果 194例患者中有147例接受5年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随访。59例单侧椎弓根置钉患者中33例发生相邻节段退变(头侧相邻节段和尾侧相邻节段),发生率为55.9%,88例双侧椎弓根置钉患者64例发生相邻节段退变(头侧相邻节段和尾侧相邻节段),发生率为72.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但两组间头侧次级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间通过功能障碍指数评定得出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尤其是合并相邻节段退变的患者临床症状差别更明显。结论通过5年以上的随访发现,单侧椎弓根置钉的腰椎融合术影像学相邻节段尤其是头侧次级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较低,且由此引起的临床症状也较双侧椎弓根置钉组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相邻节段退变 椎间融合 腰椎滑脱 单侧置钉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修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瑞龙 张强 +5 位作者 杨刘柱 罗谨 黄文 冯良恩 粟谋 梁大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3期8004-8009,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伤椎是否置入螺钉及单侧还是双侧置入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单节段胸腰椎...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伤椎是否置入螺钉及单侧还是双侧置入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涉及T11 2例、T12 4例、L1 13例、L2 2例,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与结论:(1)目测类比评分: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1周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3,6,12个月(P<0.001);治疗后3,6,12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腰椎功能:患者治疗后1周、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12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后1周(P<0.001);(3)Cobb角:患者治疗后1周、12个月的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1周、12个月的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并发症: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5)结果表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单侧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可快速矫正后凸畸形,改善胸腰椎功能,快速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弓根螺 胸椎 腰椎 骨折 伤椎单侧置钉 微创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TLIF单侧置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克军 邹方亮 杨治乐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5期670-671,共2页
为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TLIF单侧置钉术式的可行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行TLIF手术治疗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并对比该术式与传统TLIF双侧置钉的临床疗效,为同道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QUADRANT通道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单侧置钉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对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汪东旭 陶忠亮 王邵刚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5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对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T_(11)12例,T_(12)18例,L_(1)30例,L_(2)10例;AO分型:A3型43例,B1型27例...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对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T_(11)12例,T_(12)18例,L_(1)30例,L_(2)10例;AO分型:A3型43例,B1型27例;合并神经损伤18例;均接受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对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7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6.27±19.06)min,出血量(134.72±27.50)mL,住院时间(8.98±2.56)d,随访(22.81±5.01)个月;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性疼痛,直至末次随访未发生内固定松动、矫正丢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未见明显丢失。18例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4例由C级改善至D级,9例由D级改善至E级。结论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对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椎体高度、Cobb角改善,可降低术后矫正丢失,重建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单侧置钉 短节段固定 经椎弓根植骨 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祥铠 郑丰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分析患...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6.94±9.83)岁;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31±5.85)个月;爆裂性骨折Denis分类为A型20椎,B型16椎;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9例,E级26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32.36±37.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4.44±103.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为(254.17±74.27)mL;末次随访,所有Frankel分级C级、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单侧置钉 椎体植骨
下载PDF
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9
作者 钱华钧 储旭东 +3 位作者 罗岳 李存宽 沈斌 周江山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单侧置钉组和伤椎未置钉组,各25例。统计并分析两组腰背痛、日常生活活动...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伤椎单侧置钉组和伤椎未置钉组,各25例。统计并分析两组腰背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伤锥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临床疗效、腰痛程度、围术期指标。结果伤椎单侧置钉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矢状面Cobb角均显著低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Barthel指数(MBI)评分、伤锥前缘高度比均显著高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优良率为88.00%,显著高于伤椎未置钉组的64.00%(χ^(2)=4.356,P<0.05);腰痛P1级、P2级比例和P3级、P4级、P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大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伤椎未置钉组(P<0.05)。结论伤椎单侧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单侧置钉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常规节段 短节段 椎弓根螺复位固定 腰背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9
10
作者 丁磊 丁伟伟 +5 位作者 闫生亮 焦文勇 王陵江 徐鉴 唐国军 石光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4期7100-7105,共6页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 背景:短节段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和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内植骨是否具有优越性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后路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内固定修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的57例非合并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21)、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9)、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并植骨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组(n=17)。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后引流血量(拔管为标准)、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管侵占率、目测类比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1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技术可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治疗后引流血量(P<0.05)。23种治疗方式均可恢复椎体高度。3治疗后3组间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椎弓根通道植骨在围手术期并非改善后凸畸形的因素。4椎弓根通道植骨为改善椎管侵占率的因素。5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可改善治疗后疼痛情况。提示后路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是修复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弓根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单侧置钉 椎弓根通道植骨 围手术期
下载PDF
Wiltse入路伤椎单侧置钉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朝均 莫松全 +3 位作者 安明和 杨松运 陶建宏 陈翔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9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伤椎单侧置钉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诊治的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经Wiltse入路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及一侧植...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伤椎单侧置钉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诊治的2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经Wiltse入路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一侧置钉及一侧植骨。结果2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8(6~15)个月。术中未出现伤椎椎弓根骨折,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3d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Wiltse入路伤椎单侧置钉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AO-A型胸腰椎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在保持脊柱稳定性、维持伤椎后凸畸形矫正、维持伤椎高度及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风险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 内固定 伤椎单侧置钉 伤椎植骨
原文传递
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轻度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丰 王欢 +1 位作者 林阳 方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轻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2—05收治的3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A组14例行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钉5钉固定术.B组19例行经伤椎椎弓根钉6钉固...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非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轻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2—05收治的3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A组14例行经伤椎单侧椎弓根钉5钉固定术.B组19例行经伤椎椎弓根钉6钉固定术。结果33例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比较各组内骨折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CT椎管占位、腰背部疼痛评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内固定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单侧非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轻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 内固定术 经伤椎 单侧置钉 短节段 非融合
原文传递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传江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椎旁肌剥离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选择经多裂...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椎旁肌剥离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观察组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果:2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前,2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可以显著地减少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恢复并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多裂肌间隙入路 伤椎单侧置钉 短节段固定
原文传递
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齐志远 陈秀民 +3 位作者 王在斌 姜志圣 李广彬 韩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6—2012-06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245例的相关资料。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131例,行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结合椎... 目的探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6—2012-06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245例的相关资料。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131例,行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术114例,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中间的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1.8个月,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伤椎椎体压缩率由术前的(45.59±5.2)%和(46.48±7.5)%降至术后的(8.76±4.8)%和(9.24±4.6)%;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25.8±3.8)°和(24.6±4.2)°降至术后的(9.8±1.7)°和(8.6±2.7)°,两者无明显变化(P〉0.05)。2组伤椎中间高度由术前的(56.74±8.6)%和(55.60±7.3)%升至术后的(85.26±10.52)%和(92.5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其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侧置钉 椎体内植骨 短节段
原文传递
单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刘爱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6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跨伤椎内固定与单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与单侧伤椎置钉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手... 目的分析跨伤椎内固定与单侧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跨伤椎内固定组与单侧伤椎置钉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及随访6个月时CObb角、术后矫正率及椎管面积改善值。结果单侧伤椎置钉组相比跨伤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术后引流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CObb角相比均升高,单侧伤椎置钉组术后与跨伤椎内固定组术后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伤椎置钉组相比跨伤椎内固定组术后矫正率及椎管面积改善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伤椎置钉相比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更好的围术期指标,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矫正效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对其手术适应证及预后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伤椎内固定 单侧伤椎 胸腰椎骨折 围术期 适应证 预后
下载PDF
伤椎置钉与伤椎置钉结合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志远 陈秀民 +3 位作者 王在斌 姜志圣 李广彬 韩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6期641-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伤椎置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治疗,分为两组: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组37例,伤椎单侧置钉+椎体内植骨组3... 目的探讨短节段伤椎单侧置钉固定与伤椎置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术治疗,分为两组:伤椎单侧置钉固定组37例,伤椎单侧置钉+椎体内植骨组30例。术中经脊髓造影证实所有患者均不需作椎管减压术。术前、术后3 d、术后1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前和取出内固定物后6个月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中间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6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伤椎单侧置钉组优于单侧置钉+伤椎椎体内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均无严重丢失,无钉棒弯曲、松动或断裂。已取出内固定的患者伤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无明显变化,伤椎中间高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需要行后路椎管减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短节段经伤椎单侧置钉固定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不提倡行椎体内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单侧置钉 植骨
下载PDF
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信约 丁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7例,均行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患者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7例,均行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指征、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9~204min,平均(168.7±40.6)min,术中出血量为502~714mL,平均(591.8±176.3)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37~375mL,平均(285.1±63.9)mL,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周,平均(15.7±3.1)周。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为100.0%。1例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7%。结论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单侧椎弓根 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胸腰段脊柱骨折 疗效
下载PDF
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平志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予以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ODI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后路伤椎椎体内植入硫酸钙+单侧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恢复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减轻疼痛感及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单侧伤椎 短节段椎弓根螺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远期疗效
19
作者 窦铁成 刘春生 +1 位作者 刘宝勋 曹蒙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跨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跨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7.30%(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小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ODI评分为(0.25±0.06)分,低于对照组的(0.43±0.0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35%(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有效纠正椎体畸形,重建椎体高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固定 跨伤椎单侧椎弓根植骨再固定 伤椎矢状面Cobb角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及跨伤椎置钉对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立山 卢海波 钱浩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究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及跨伤椎置钉对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为A、B、C组,各43例。A组患者采取跨伤椎置... 目的:探究经伤椎单、双侧置钉及跨伤椎置钉对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为A、B、C组,各43例。A组患者采取跨伤椎置钉治疗方式,B组患者采取经伤椎单侧置钉方式,C组患者采取经伤椎双侧置钉方式。对治疗收三组均随访1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指标、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随访中,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均低于B、C组(P<0.05),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伤椎前缘高度比丢失率及伤椎矢状位Cobb角丢失率均高于B、C组(P<0.05),但B、C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术后1周、1年,A组伤椎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得分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侧置钉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优于跨伤椎置钉,其可有效预防后期椎体高度丢失与后突畸形,改善患者预后。且经伤椎单、双侧置钉间疗效无明显区别,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型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单侧置钉 经伤椎双侧 跨伤椎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