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克隆抗体技术相关专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开云 陆娇 江洪波 《生物产业技术》 2012年第6期78-86,共9页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来自单个B淋巴细胞或一个杂交瘤细胞克隆的只识别某一种特定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因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均一性,且能大量制备,从而为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突破,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专利分析 抗原决定簇 B淋巴细胞 抗原表位 细胞克隆 杂交瘤 均一性
下载PDF
锦鲤疱疹病毒病免疫学检测方法-单克隆抗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慧 袁海延 +1 位作者 金晔 黄冬冬 《科学养鱼》 2016年第3期54-55,共2页
一、简介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法定的传染病。它通过锦鲤、鲤鱼的贸易传播。该病死亡率高达80%~100%。被感染的鱼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有白色斑,眼凹陷,脾脏和肾脏肿大,鳃部坏死。Cy HV-3... 一、简介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法定的传染病。它通过锦鲤、鲤鱼的贸易传播。该病死亡率高达80%~100%。被感染的鱼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有白色斑,眼凹陷,脾脏和肾脏肿大,鳃部坏死。Cy HV-3在温度15~25℃易感染,可从死鱼的肾、鳃、脾、小肠、肝脏和大脑中分离,其基因组包含约29.5万个碱基对(kb),编码156个开放性阅读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病 单克隆抗体技术 免疫学检测 锦鲤 临床症状 传染病 死亡率 碱基对
下载PDF
研究生单克隆抗体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天兵 扈国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10期1027-1029,共3页
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双语教学日益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生院从2003年起选择单克隆抗体技术等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试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单克隆抗体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总体上是成功的。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 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双语教学日益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生院从2003年起选择单克隆抗体技术等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试点。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单克隆抗体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总体上是成功的。同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设想,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研究生课程
下载PDF
中美单克隆抗体技术专利情况对比分析
4
作者 崔胜男 田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2年第5期389-395,共7页
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单一B淋巴细胞株分泌的只能识别一种表位的高纯度抗体。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建立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但由于鼠源单抗会使机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DN... 单克隆抗体(McAb)是由单一B淋巴细胞株分泌的只能识别一种表位的高纯度抗体。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建立了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但由于鼠源单抗会使机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DNA重组技术应用于抗体改造,先后出现嵌合抗体和人源化抗体,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鼠源单抗的问题,但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HAMA反应。随着PCR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1989年第一个全人源单抗Adalimumab研制成功,实现全人源抗体的制备,同时抗体衍生物出现,这些成果使单抗对人类的作用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ADALIMUMAB DNA重组技术 专利 B淋巴细胞株 鼠源单抗 人抗鼠抗体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启发式教学
5
作者 毛旭虎 邹全明 +1 位作者 鲁东水 罗萍 《医学检验教育》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单克隆体技术为二十一世纪生物研究的三大实验技术之一(另两项为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检验医学专业也把单克隆抗体技术作为免疫学检验课程的重要内容。此技术操作一个流程需数月... 单克隆体技术为二十一世纪生物研究的三大实验技术之一(另两项为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检验医学专业也把单克隆抗体技术作为免疫学检验课程的重要内容。此技术操作一个流程需数月时间,不适地安排此内容的教学实习,一般仅限于理论课讲授,这给学生掌握此技术带来了一定困难。作者通过以下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易于掌握这部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启发式教学 生物学 医学检验教育 免疫学 科学发展史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石年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57-259,共3页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石年综述刘毓谷审校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P450,CytP50)是机体中催化外来化合物进行代谢的主要酶系。其对机体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氧化和结合反应...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细胞色素P450研究中的应用石年综述刘毓谷审校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P450,CytP50)是机体中催化外来化合物进行代谢的主要酶系。其对机体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氧化和结合反应,使外来化合物安全地排出体外;二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研究 单克隆抗体技术 CYT P450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水生动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盛慧英 吴小平 张奇亚 《中国病毒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水生动物 病毒研究 应用 病毒病 种类 诊断 疫苗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蔡宝亮 刘秀梵 《现代商检科技》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蔡宝亮,刘秀梵(盐城商检局)(江苏农学院)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成功地用细胞杂交的方法把能够产生针对预定抗原的抗体分泌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长期传代并分泌特异抗体。这些细胞经过克...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蔡宝亮,刘秀梵(盐城商检局)(江苏农学院)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成功地用细胞杂交的方法把能够产生针对预定抗原的抗体分泌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长期传代并分泌特异抗体。这些细胞经过克隆化以后,形成单克隆细胞,能产生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免疫学 微生物学 应用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新城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曲鲁江 曹殿军 《预防兽医学进展》 2000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新城疫 单克隆抗体技术 诊断 病毒变异 毒株分型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顿延贞 于爱茹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40-42,共3页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的文章。这一技术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场革命,对医学、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技术的产生不...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的文章。这一技术被誉为免疫学上的一场革命,对医学、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技术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是两个不相关的领域—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多年基础研究发展的结果。在免疫学方面,1959年Burnet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免疫学 杂交瘤技术 Kohler MONOCLONAL 细胞培养技术 克隆选择学说 细胞生物学 脾细胞 条件培养液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犬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红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年第3期9-10,共2页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是指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与抗血清(又称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主要区别是单克隆抗体为单一种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一种均一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所以单克隆单体是B细胞克隆的标志,是一种独特型的抗体。它的特异性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与多克隆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高特异性、高纯度、均质性好、亲和力不变、重复性好、效价高、成本低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但是制备单克隆抗体不能用化学分离的方法从多克隆抗体中分离得到,而是用分离生产抗体的B细胞克隆的方法得到它。Kohler和Milstein在1975年建立了体外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利用该技术他们获得了第一株能分泌抗羊红血球单抗的杂交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应用 细胞克隆 化学分离 细胞分化 杂交瘤技术
下载PDF
一部实用性很强的高科技专著──评《实用单克隆抗体技术》
12
作者 宋宇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50-50,共1页
一部实用性很强的高科技专著──评《实用单克隆抗体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宋宇虎1975年,英国学者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为所有需要制备和使用特异性抗体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了... 一部实用性很强的高科技专著──评《实用单克隆抗体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宋宇虎1975年,英国学者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为所有需要制备和使用特异性抗体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了众多学科的发展。我国自80年代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科学技术出版社 单克隆抗体 徐志凯 基因工程方法 免疫学 第四军医大学 理论与实践 一本 细胞工程技术
原文传递
肿瘤诊治的新途径——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进展
13
作者 隆力 袁玫 蒋彦永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Pressman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开始了用放射性同位素碘标记多克隆抗体诊断和定位肿瘤的偿试。但多克隆抗体中对抗原特异的抗体所占的比例低,因此效果并不理想。直到1975年单克隆抗体产生以后,由于其理论上可以制成... 本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Pressman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开始了用放射性同位素碘标记多克隆抗体诊断和定位肿瘤的偿试。但多克隆抗体中对抗原特异的抗体所占的比例低,因此效果并不理想。直到1975年单克隆抗体产生以后,由于其理论上可以制成癌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均一,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同一抗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核素标记 肿瘤诊治 免疫原性 抗原亲和力 抗原结合点 DTPA 鳌合剂 双功能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生物技术及产品——Intercell公司购买Cytos公司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14
《国外药讯》 2010年第6期21-21,共1页
奥地利公司Intercell AG已经与位于瑞士的Cytos Biotechnology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以获得该公司的单克隆抗体开发技术平台。该项技术的基础是来源于人类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克隆,并且能够用来确认具有抗感染作用的抗体,以预防和... 奥地利公司Intercell AG已经与位于瑞士的Cytos Biotechnology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以获得该公司的单克隆抗体开发技术平台。该项技术的基础是来源于人类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克隆,并且能够用来确认具有抗感染作用的抗体,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生物技术 产品 抗感染作用 感染性疾病 技术平台 表达克隆 奥地利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于秋丽 郑洪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4年第7期7-8,共2页
1975年有关专家首次报道,用仙苔病毒使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保存了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的能力,而且又具有永生的特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历史最新篇章.... 1975年有关专家首次报道,用仙苔病毒使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既保存了分泌抗羊红细胞抗体的能力,而且又具有永生的特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历史最新篇章.在随后10年中B细胞杂交瘤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地应用于针对各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由于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应用中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B细胞杂交瘤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杂交瘤技术 红细胞免疫 现代生物技术 杂交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 B淋巴细胞 细胞融合
下载PDF
神奇的小纸条——单克隆抗体技术在医疗诊断上的应用
16
作者 王勇 《科技潮》 2000年第4期153-153,共1页
1999年9月。浙江省宁波市。在宁波举行的第12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参展的、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的云南大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展出了由该公司马岚博士发明的一种“神奇的小纸条”——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试纸。
关键词 医疗诊断 单克隆抗体技术 疾病预防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历史与发展简述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光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技术 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乳腺癌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意青 方庆安 陈玉泉 《普外临床》 CSCD 1996年第5期287-289,共3页
自从 Koehler 和 Milstein 首次成功地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脾细胞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并分泌出大量的高特异性、纯一的抗——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以来。
关键词 乳腺癌 单克隆抗体技术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诞生、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吉 何娟 +1 位作者 王庆文 刘万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3085-3090,共7页
Nature于2019年末选出了其创刊150年历史上出版.过的最具有历史影响力的10篇论文,其中包括剑桥大学的阿根廷生物学家CesarMilstein(色萨·米尔斯坦)和德国生物学家Georges J.F.Kohler(乔治斯·科勒)在1975年发表的文章,他们提... Nature于2019年末选出了其创刊150年历史上出版.过的最具有历史影响力的10篇论文,其中包括剑桥大学的阿根廷生物学家CesarMilstein(色萨·米尔斯坦)和德国生物学家Georges J.F.Kohler(乔治斯·科勒)在1975年发表的文章,他们提出的利用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的方法,为此后半个世纪的免疫学以及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此文一经发表,就引发了领域内研究者们的热切关注.当时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at zu KoIn)的免疫学家Rajewsky在为Nature撰写的新闻稿中这么评论道:“我当时立刻意识到我们的研究领域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家 自身免疫性疾病 单克隆抗体技术 杂交瘤细胞 米尔斯坦 德国生物学家 德国科隆大学
原文传递
开创生物医学新纪元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紫金 王颖钊 陈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3091-3099,共10页
1975年Kibhler和Milstein在Nature发表论文,首次从杂交瘤细胞系制备了具有已知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图1).其原理是先用绵羊红细胞(heep red blood cell,SRBC)对小鼠进行免疫,然后将可产生抗SRBC抗体的小鼠脾细胞和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 1975年Kibhler和Milstein在Nature发表论文,首次从杂交瘤细胞系制备了具有已知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图1).其原理是先用绵羊红细胞(heep red blood cell,SRBC)对小鼠进行免疫,然后将可产生抗SRBC抗体的小鼠脾细胞和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具有这两种亲本细胞特性的杂交瘤细胞.最后通过加入SRBC后是否发生溶血反应来鉴定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SRBC特异性抗体的能力.这一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可以在体外大规模生产与靶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以下简称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红细胞 杂交瘤细胞系 单克隆抗体技术 小鼠脾细胞 抗原特异性 靶抗原 溶血反应 SRB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