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赋石水库流域河流高锰酸钾指数(COD_(Mn))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小云 张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795-11797,共3页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评价指标,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7月~2010年6月该流域河流水体主要为I类和Ⅱ类水;2010年7月~2011年6月主要为V... 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以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评价指标,对2009年7月~2011年6月浙江省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7月~2010年6月该流域河流水体主要为I类和Ⅱ类水;2010年7月~2011年6月主要为V类水。按照达到前3类水的比例,干流(西溪)水质好于支流,西溪支流水质好于赋石水库支流。该流域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农业非点源污染和生活生产资料废弃物,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由于面源污染导致水质出现恶化,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MN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面源污染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贵州省洋水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江峰 刘汉武 +2 位作者 吉勤克补子 王若帆 焦恒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第1期151-153,176,共4页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 本文利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洋水河流域81件地下水进行了系统的水样采集化验成果,对流域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洋水河流域地下水以Ⅱ类水为主;次为Ⅲ类水;劣于Ⅳ类水样占比14.8%。利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流域地下水分别进行评价,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最差,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均能反应流域地下水质情况;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直观地反应水质类别及与水质目标间差异,体现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洋水河流域 地下水 水质评价
下载PDF
综合营养指数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巴南区大中型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秀琴 曾亮 +1 位作者 吴丹 文其玲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运用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对2015~2019年间巴南区两宗水库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这两宗水库的水质监测结果基本符合水域功能区要求,总氮、总磷成为水库爆发水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后续的水质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综合营养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大中型水库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佟霁坤 马倩 +2 位作者 张越 张琪 苑博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期93-94,共2页
指出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逐年增加,白洋淀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白洋淀上游最重要的入淀河流,科学合理地评价府河水质,对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 指出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污水排放逐年增加,白洋淀水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白洋淀上游最重要的入淀河流,科学合理地评价府河水质,对掌握其水质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以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5项水质监测指标为对象,运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断面中焦庄断面污染最严重,随河流流动方向,水质污染程度逐渐降低,水体中氨氮污染最重,总磷次之,溶解氧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河 府河 水质评价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布尔哈通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立新 王文微 《吉林水利》 2010年第12期38-40,共3页
利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对布尔哈通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评价布尔哈通河各断面水质状况符合实际,铵氮、高锰酸盐指数为主要超标因子;亮兵上、延吉水源、下嘎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 利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对布尔哈通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评价布尔哈通河各断面水质状况符合实际,铵氮、高锰酸盐指数为主要超标因子;亮兵上、延吉水源、下嘎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安图、延吉断面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哈通河 因子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东江河源段水质评价 被引量:37
6
作者 毛飞剑 何义亮 +2 位作者 徐智敏 冯小权 陈金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7-331,共5页
为了解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并推测其水质发展规律,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标准,依据东江河源段全部7个水质常规监测断面中的5个断面(分别为新丰江水库断面、枫树坝水库断面、龙川城下断面、临江断面和江口断面)在2001—2... 为了解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并推测其水质发展规律,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标准,依据东江河源段全部7个水质常规监测断面中的5个断面(分别为新丰江水库断面、枫树坝水库断面、龙川城下断面、临江断面和江口断面)在2001—201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年平均值,选择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4个指标,参考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分析评价东江河源段的水质,并讨论其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01—2012年东江河源段水质总体良好,水库库区断面除枫树坝水库断面TN指标在2012年处于Ⅲ类水之外,其他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东江干流断面除TN外其他3个指标均控制在Ⅱ类水之内,且江口断面TN在2009年和2011年被污染为Ⅲ类水,在2010年和2012年被污染为Ⅳ类水,而龙川城下和临江断面TN在2012年被污染为Ⅲ类水。由4个指标的历年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江河源段水质存在较大的氮、磷污染风险。氮、磷污染的空间格局和污染物通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下游的污染风险大于上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质评价 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污染风险 东江河源段
原文传递
蒲河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健 王宏 +1 位作者 李艳 王冬梅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3-96,101,共5页
选取CODcr、NH3-N、BOD5、TN、TP五项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对蒲河进行水质评价,为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在平水期CODcr、NH3-N、BOD5、TN、TP超标率分别为10%、60%、90%、100%、100%,枯水期超标率分别为80... 选取CODcr、NH3-N、BOD5、TN、TP五项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对蒲河进行水质评价,为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在平水期CODcr、NH3-N、BOD5、TN、TP超标率分别为10%、60%、90%、100%、100%,枯水期超标率分别为80%、60%、90%、90%、90%。其中,九龙河入蒲河干流后断面超标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河 水质评价 因子标识指数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李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正梅 姜辉 王明丽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选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李村河水质进行评价。2010—2015年,李村河308国道桥和入海口断面水质均未达到景观娱乐用水要求。5项指标中,氨氮污染最重,其次为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污染较轻。
关键词 因子 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应用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巢湖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辉 杨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116-119,163,共5页
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5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6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巢湖流域的10条河流12个断面的水质分,丰、平、枯3个水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 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5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6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巢湖流域的10条河流12个断面的水质分,丰、平、枯3个水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断面受TN、TP的影响最大,受DO的影响最小;各指标在丰水期最大、枯水期最小;断面1#、2#、3#、6#、11#和12#属于劣Ⅴ类水质,断面4#、5#、7#、8#、9#和10#属于Ⅴ类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断面 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青衣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德友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4期130-130,134,共2页
结合大量实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青衣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上几个典型的河流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多、更客观的反映河流水质信息,同时,提出了青衣江... 结合大量实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青衣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上几个典型的河流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能更多、更客观的反映河流水质信息,同时,提出了青衣江水资源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水质评价 标识指数 青衣江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海上电力区环境及生态效应研究
11
作者 张险峰 汪文涛 +2 位作者 王武斌 赵雄 傅广泽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4期179-183,共5页
海上电力区域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影响为海上电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海上电力区环境及生态效应分析。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某海上电力区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域的... 海上电力区域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影响为海上电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为此文章提出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海上电力区环境及生态效应分析。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某海上电力区为研究区域,结合研究区域的特点,构建海上电力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利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计算海上电力区评价指标的单因子指数,并划分不同的影响等级,由此计算海上电力区的综合评价指标,分析海上电力区对海洋环境和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海上电力区建设会导致海水水质发生变化,海水沉积物增加,海洋生物多样性大幅下降,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指数评价 海上电力区 海洋环境 生态效应 海洋生物
下载PDF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86
12
作者 徐祖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出一个全新的河流单因子水质评价指数———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可以完整标识水质评价指标的类别、水质数据、功能区目标值等重要信息 ,既能按国家标准类别定性评价 ,又能根据标识指数进行水质数据的分析 ;既可以比... 出一个全新的河流单因子水质评价指数———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可以完整标识水质评价指标的类别、水质数据、功能区目标值等重要信息 ,既能按国家标准类别定性评价 ,又能根据标识指数进行水质数据的分析 ;既可以比较分析同一类水质指标在同一级别中的差异 ,也可以在不同类别水质指标中比较分析水质的污染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因子 水质评价 水质标识指数
下载PDF
单因子标识指数法在浑河抚顺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3
作者 张宇红 胡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6-279,320,共5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质评价对于制定水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水环境评价方法大多不能对水体污染程度给出直观判断,且无法进一步区分劣五类水质的污染轻重。文章选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以沈阳经济区典型城市抚...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水质评价对于制定水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水环境评价方法大多不能对水体污染程度给出直观判断,且无法进一步区分劣五类水质的污染轻重。文章选用单因子标识指数法,以沈阳经济区典型城市抚顺为研究对象,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生化需氧量为考察指标评价浑河抚顺段水质。结果显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沿程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氨氮、总磷除St2点位达标外,其余监测点位均超标;生化需氧量全程为劣五类水质。通过单因子标识指数值不仅直观地看出浑河抚顺段各个监测指标是否达到相应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还直观地看出未达标指标的超标程度。对于劣五类水质,单因子标识指数值区分出了超过五类标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指数 浑河 水质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水质标识指数法的高邮湖水质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鹏 张斌 +2 位作者 夏同法 郭炳跃 祁超 《地质学刊》 CAS 202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查明江苏境内高邮湖及其周边出入湖河流水质分布特征,采用SPSS软件对湖区及周边25个水质样品监测数据(2020年8月)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主成分分析将7个水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7... 为查明江苏境内高邮湖及其周边出入湖河流水质分布特征,采用SPSS软件对湖区及周边25个水质样品监测数据(2020年8月)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主成分分析将7个水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进行解释,解释率为75.62%,控制指标为总磷、氨氮、总氮和F^(-)。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将水质划分为Ⅳ类、Ⅴ类,综合指数评价水质均未超Ⅲ类,指数大小排序较为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超标严重的指标(总磷、总氮)易掩盖其他水质指标信息,对水质类别判定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法与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主要污染指标的评价结论基本吻合,点位污染指数次序一致性较好;水质污染程度整体表现为入湖河流水系>出湖河流水系>高邮湖湖体,说明高邮湖入湖水系是湖区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既能筛选出水质污染指标,又能在水质优劣排序基础上填补水质类别信息,使评价结果更加详实、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相关性分析 高邮湖
下载PDF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被引量:128
15
作者 曾永 樊引琴 +2 位作者 王丽伟 刁立芳 李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5,65,共2页
以黄河三门峡—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 以黄河三门峡—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因子否决权,适用于个别评价因子超标过大,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因子指数评价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海浪河水质评价 被引量:47
16
作者 朱灵峰 王燕 +4 位作者 王阳阳 张楠 程萌 陈桂霞 张召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海浪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节霉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海浪河流域的监测断面中,大部分断面属于中度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总氮,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初步推测水节霉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有机...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海浪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节霉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海浪河流域的监测断面中,大部分断面属于中度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总氮,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初步推测水节霉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有机物浓度和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浪河 污染物 因子指数
下载PDF
单因子指数法在饮用水水质评价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顾薇娜 李琳 +1 位作者 何琴 梁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0-154,共5页
基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方法,包括水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类及赋权、水质评价模型、水质级别划分等。
关键词 因子指数 指标分类权重 风险系数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标准指数法的浏河水质评价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荣荣 顾妮娜 +1 位作者 李国栋 吴春笃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以太仓市浏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指标中以溶解氧、氨氮、总磷、石油类和铅等指标超标现象最为普遍,说明浏河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以太仓市浏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指标中以溶解氧、氨氮、总磷、石油类和铅等指标超标现象最为普遍,说明浏河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该结论对太仓市供水、用水安全以及如何实施单元水质目标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仓市浏河 因子标准指数 水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单因子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的郑州大学眉湖水质评价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杨旭 曾祥亮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第5期51-53,共3页
文章选取pH、DO、COD、BOD5、氨氮、总磷、铜、总铬等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对郑州大学眉湖水质进行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均表明眉湖水体功能明显受到制约,部分水质指标超过甚至严重超过Ⅴ类水体对应的浓度限值。... 文章选取pH、DO、COD、BOD5、氨氮、总磷、铜、总铬等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对郑州大学眉湖水质进行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均表明眉湖水体功能明显受到制约,部分水质指标超过甚至严重超过Ⅴ类水体对应的浓度限值。以此对保护眉湖景观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因子评价 污染指数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28
20
作者 尚佰晓 吕子楠 +1 位作者 李杰年 李铁庆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 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仅6月的杨坟沟、岱海寨断面及9月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为Ⅴ类,其他月份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仅9月份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水质,其余各月三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在水质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方法,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因子指数评价 凡河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