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枣热风干燥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弋晓康 吴文福 +1 位作者 崔何磊 李传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应用穿流式干燥试验台对红枣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不同风速(0.5,1.0,2.0m/s)、不同比表面积(2.1,2.3,2.5cm3/cm)及不同排布密度(12,14,16 kg/m2)条件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试验表明:红枣在整... 应用穿流式干燥试验台对红枣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不同风速(0.5,1.0,2.0m/s)、不同比表面积(2.1,2.3,2.5cm3/cm)及不同排布密度(12,14,16 kg/m2)条件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试验表明:红枣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降速干燥表现最为明显,风温对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为红枣制干生产、工艺优化和示范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干燥特性 单因素试验 品质
下载PDF
基于单因素试验的连杆衬套磨损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樊文欣 张涛 +2 位作者 佘文韬 冯再新 杨刚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63-1665,共3页
利用摆动摩擦副摩擦磨损模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不同运行工况(载荷、主轴转速和配合间隙)下连杆衬套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对连杆衬套磨损量进行测量,通过磨损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连杆衬套的磨损量随载荷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 利用摆动摩擦副摩擦磨损模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不同运行工况(载荷、主轴转速和配合间隙)下连杆衬套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对连杆衬套磨损量进行测量,通过磨损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连杆衬套的磨损量随载荷增大而增大,随主轴转速增大而增大,随配合间隙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衬套 单因素试验 磨损量
原文传递
C/SiC复合材料超声振动加工切削力单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艳 郑景珍 +1 位作者 陈阿娣 孙松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7年第6期35-37,99,共4页
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对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热、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以及刀具磨损和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C/Si C复合材料加工特性及加工机理研究中,对切削力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单因素试验,摸索出单一工... 切削力是切削过程中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对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热、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以及刀具磨损和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C/Si C复合材料加工特性及加工机理研究中,对切削力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单因素试验,摸索出单一工艺因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切削力 单因素试验 超声振动加工
下载PDF
基于单因素试验的三级配RCC施工配合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钱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0-112,125,共4页
根据坝体碾压混凝土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坝体不同标号三级配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组合、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砂率,并采用绝对体积法给出了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玄武岩与灰岩为粗细骨料组合、大石∶中石∶... 根据坝体碾压混凝土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坝体不同标号三级配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组合、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砂率,并采用绝对体积法给出了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玄武岩与灰岩为粗细骨料组合、大石∶中石∶小石为35∶35∶30、砂率为32%、用水量为88kg/m3、粉煤灰掺量为50%时,能满足C25、C20和C15坝体碾压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试验 三级配 碾压混凝土(RCC) 施工配合比
原文传递
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瑞丽 白晓虎 秦军伟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第9期26-28,31,共4页
结合多年来讲授工程试验设计、试验理论、分析方法相关课程以及农机科学研究的经验,对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中耕深松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为例,阐明进行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采用Excel软件对相关试验... 结合多年来讲授工程试验设计、试验理论、分析方法相关课程以及农机科学研究的经验,对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以中耕深松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为例,阐明进行农机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步骤;采用Excel软件对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分析过程和注意事项,为农机类学生及科研人员进行试验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农机试验设计 单因素试验 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单因素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志刚 山光强 +2 位作者 雷红宇 谭玉琴 苏建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6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纤维素酶用量、p H值、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金樱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液料比30∶1、提取时间120 ... 为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纤维素酶用量、p H值、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金樱子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液料比30∶1、提取时间120 min、纤维素酶用量1.0%、p H值6、提取温度60℃、提取2次,在该提取条件下,金樱子总黄酮得率为(79.30±1.59)mg/g。提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金樱子总黄酮可行、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金樱子 总黄酮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酶法提取襄麦冬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永林 肖俊 +1 位作者 余海忠 汤尚文 《襄樊学院学报》 2010年第8期32-34,共3页
以襄麦冬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采用酶法提取工艺对影响襄麦冬总黄酮提取的酶的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介质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襄麦冬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为:酶添加量40mg,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50℃,介质pH值为5.0.
关键词 襄麦冬 纤维素酶 总黄酮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微小型零件车铣加工表面粗糙度单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克非 李月安 +2 位作者 鲁宏图 李春平 周敏 《广西轻工业》 2007年第8期42-43,共2页
切削参数与加工零件表面质量关系密切。为了掌握微小型车铣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对微小型车铣加工的铣削转速、工件转速、轴向进给量以及切削深度等四个独立的重要切削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铣削转速和工件转速的变化对... 切削参数与加工零件表面质量关系密切。为了掌握微小型车铣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规律,对微小型车铣加工的铣削转速、工件转速、轴向进给量以及切削深度等四个独立的重要切削参数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铣削转速和工件转速的变化对粗糙度值的影响最明显的,铣削转速越高表面粗糙度值越低,工件转速提高表面粗糙度增大,也就是说铣削转速和工件转速的变化对粗糙度值的影响程度刚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零件 车铣加工 切削参数 表面粗糙度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单因素试验优选白头翁多糖提取条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永杰 李常森 +3 位作者 赵明晨 张潇 褚秀玲 苏建青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3期17-19,22,共4页
白头翁是畜禽消化道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味抗菌清热的草药。白头翁多糖是白头翁重要的有效成分。试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白头翁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白头翁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白头翁粉碎目数在60目,浸泡时间90... 白头翁是畜禽消化道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味抗菌清热的草药。白头翁多糖是白头翁重要的有效成分。试验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白头翁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白头翁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白头翁粉碎目数在60目,浸泡时间90 min,料液比1∶50,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白头翁多糖的提取率最高。验证性试验显示,白头翁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1.7±0.55)%。试验结果为白头翁多糖的临床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多糖 提取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基于单因素试验的大豆CDDP-PCR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强 高聚林 +4 位作者 苏二虎 廉博 牛敏 邵志壮 谢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32-34,43,共4页
[目的]优化大豆CDDP-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大豆CDDP-PCR反应的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d NTPs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大豆CDDP-PCR体系为:Mg2+浓度2.0 mmol/L、Taq聚... [目的]优化大豆CDDP-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大豆CDDP-PCR反应的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d NTPs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大豆CDDP-PCR体系为:Mg2+浓度2.0 mmol/L、Taq聚合酶用量1.5 U、引物浓度0.375μmol/L、d NTPs浓度0.3 mmol/L、DNA模板用量40 ng。运用24个大豆品种验证了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结论]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DDP 单因素试验 体系优化
下载PDF
单因素试验分析MDEA溶液发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珉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6期64-67,73,共5页
液化气脱硫装置MDEA脱硫溶液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发泡现象,发泡时引起的雾沫夹带会造成吸收液大量损失,使脱硫装置无法平稳运行。通过单因素发泡试验分析,找出导致MDEA脱硫溶液发泡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抑制溶液发泡的技术措施提... 液化气脱硫装置MDEA脱硫溶液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发泡现象,发泡时引起的雾沫夹带会造成吸收液大量损失,使脱硫装置无法平稳运行。通过单因素发泡试验分析,找出导致MDEA脱硫溶液发泡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后续制定抑制溶液发泡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素试验 MDEA 发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杨木表面强化浸渍液的单因素试验
12
作者 周志芳 王宏棣 +1 位作者 何金存 张佳彬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采用浸渍处理法,进行人工林杨木表面强化浸渍液较佳配比的试验。选取3种不同的浸渍液,进行每种浸渍液不同配比的单因素试验,并以转化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结果表明:浸渍液A和浸渍液B的较佳配比均为3水平;浸渍液C的较佳配比是5水平,为后续... 采用浸渍处理法,进行人工林杨木表面强化浸渍液较佳配比的试验。选取3种不同的浸渍液,进行每种浸渍液不同配比的单因素试验,并以转化率为主要考核指标。结果表明:浸渍液A和浸渍液B的较佳配比均为3水平;浸渍液C的较佳配比是5水平,为后续浸渍工艺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浸渍液 配比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大黄醇提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红英 周晓源 《农垦医学》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关键词 掌叶大黄 单因素试验 醇提工艺 羟基蒽醌衍生物 大黄素甲醚 优选 化学成分 结合蒽醌
下载PDF
9 R-60型揉碎机试验台设计及单因素试验研究
14
作者 闫鹏 崔红梅 +2 位作者 赵满全 张涛 樊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1,共5页
9R-60型揉碎机目前应用非常普遍,但因其功耗大、效率低等实际问题急需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718、712、687 mm的9R-60型揉碎机试验台。经过强度校核,设计了连接主轴等关... 9R-60型揉碎机目前应用非常普遍,但因其功耗大、效率低等实际问题急需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718、712、687 mm的9R-60型揉碎机试验台。经过强度校核,设计了连接主轴等关键零件,在传动主轴和皮带轮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主轴和支架等接入JN 3 3 8-AN系列直连式扭矩转速传感器,为后续开展功率、揉碎质量等目标参数优化设计的单因素(如转子转速、秸秆喂入速度和喂入量等因素)正交试验和振动测试试验提供了平台。对揉碎机进行单因素试验表明:揉碎机揉碎质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呈现增大的趋势,随喂入速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随喂入量(不超过机器本身最大喂入量)的增大秸秆丝化率变化趋势几乎都在95%左右;揉碎机功耗随主轴转速、喂入量、喂入速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揉碎机 试验 单因素试验 揉碎质量
下载PDF
单因素试验中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立民 丁国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结合TD650测试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探讨了科学和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一类测试——单因素试验中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线性回归算法、异常数据的判决和一定置信概率下的预测区间问题。
关键词 数据处理 统计学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红枣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浩楠 靳伟 +4 位作者 裴春然 杨天奇 刘鑫 赫荣彬 沙亚.沙里木江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第5期25-27,共3页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以鲜果红枣为原料,选取热风干燥工艺中的温度与装载量2个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红枣热风干燥效果影响比较显著,而装载量影响较小...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以鲜果红枣为原料,选取热风干燥工艺中的温度与装载量2个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红枣热风干燥效果影响比较显著,而装载量影响较小。本试验为红枣热风干燥深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热风干燥 温度 装载量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封丘县2014-2015年小麦硫肥单因素试验技术研究
17
作者 张晓菲 杜平 《新农村(黑龙江)》 2017年第36期17-17,共1页
1试验目的 在已经基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田间中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单因素试验 试验技术 封丘县 土壤养分状况 中微量元素 硫肥 小麦 测土配方施肥
下载PDF
“一斤石灰一斤粮”单因素试验在永修县的示范效果
18
作者 刘田田 查俊晖 +4 位作者 王全荣 蔡学栩 郝迁平 徐雪平 周君花 《福建农业》 2014年第9期47-48,共2页
探索在不同酸度条件、不同种植制度下进行酸化防治的适宜石灰用量和施用方法,为全面开展"一斤石灰一斤粮"增产行动提供技术指导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5.0的酸性土壤中每亩施用50公斤石灰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其增产途径是通... 探索在不同酸度条件、不同种植制度下进行酸化防治的适宜石灰用量和施用方法,为全面开展"一斤石灰一斤粮"增产行动提供技术指导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PH5.0的酸性土壤中每亩施用50公斤石灰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其增产途径是通过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斤石灰一斤粮” 单因素试验 晚稻 示范
下载PDF
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杜仲最佳提取工艺 被引量:71
19
作者 栾庆祥 赵杨 +2 位作者 周欣 龚小见 杨世林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9-865,共7页
目的: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含量为指标,研究杜仲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鼠经口给予杜仲提取物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供试品。方法:应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杜仲提... 目的: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 diglucoside,PDG)含量为指标,研究杜仲最佳提取工艺,为大鼠经口给予杜仲提取物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供试品。方法:应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杜仲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因素不同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PDG含量为指标,杜仲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提取溶剂为26%乙醇溶液,料液比1∶13,提取时间25 min,此条件下PDG含量的提取预测值为3.2809 mg.g-1原药材。结论:超声提取法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杜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比较,具有提取率高、能耗少、时间短等优点,为杜仲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杜仲提取工艺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分析法
原文传递
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选柠檬草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勇 赖伟勇 +1 位作者 魏娜 靳德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05-307,309,共4页
目的:优化柠檬草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草油的萃取得率及萃取物中柠檬醛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药材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柠檬草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目的:优化柠檬草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草油的萃取得率及萃取物中柠檬醛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药材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柠檬草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柠檬草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后过20目筛,萃取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90min。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柠檬草油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工艺条件较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草油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