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覃海航 韦广平 韦盛利 《癌症进展》 2023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周围型肺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周围型肺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患者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价值高,与传统三孔法术式相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肺叶切除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于霜霜 祖明龙 +3 位作者 徐诺 张林 朱映锟 韩玉湘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麻醉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每组5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麻醉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实验组(使用右美托咪定),每组50例。对照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实验组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到术后共11个时间点血压、心率的波动情况,苏醒情况,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追加药物情况。结果①与本组术前(T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2)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11)舒张压低于本组T1时(P<0.05)。③麻醉开始后60 min(T4),实验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后苏醒时间、总苏醒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Steward评分均达到6分,安全送返普通病房。⑤两组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及血糖变化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空腹血糖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⑥两组患者术后在PACU苏醒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未发生患者PACU停留时间>2 h情况。结论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心率,其余循环指标、苏醒质量无显著差异,术后血糖较术前显著增高,但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变化 苏醒质量
下载PDF
胸腔镜不同孔法根治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9-0032,共4页
综合分析胸腔镜不同孔法根治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76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评估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 综合分析胸腔镜不同孔法根治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76例肺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评估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较对照组的26.32%更低(P<0.05)。结论 在肺癌根治术中,采用胸腔镜进行辅助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单孔形式的根治方式更为安全,创伤更小,且有利于防止并发症,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根治术 肺癌 临床疗效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文 陆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3-16,共4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12月赤壁市人民医院筛选入组的300例肺癌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150)和研究组(n=150)。对照组实施传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研...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传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12月赤壁市人民医院筛选入组的300例肺癌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150)和研究组(n=150)。对照组实施传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相关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较手术前增加,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研究组CD4^(+)、CD3^(+)及CD4^(+)/CD8^(+)均较手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的7.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643)。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较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更能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轻疼痛程度,对免疫功能影响较低,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三孔法胸腔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江金治 许淑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3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分析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参照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实施下肢气压治疗仪干预联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下肢肿胀评分、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5 d,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下肢肿胀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下肢股深静脉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均较高,平均血流量较大(P<0.05)。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高于研究组的7.69%(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采用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下肢血流动力学,缓解下肢肿胀,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气压治疗仪 围手术期护理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对应激反应指标、miR⁃20a、TOP2A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建伟 曹兵 +1 位作者 王晨 杜子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9期1569-1573,共5页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对应激反应指标、miR⁃20a、TOP2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贾汪区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根据切口方式分别为单孔组(32例)... 目的研究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NSCLC对应激反应指标、miR⁃20a、TOP2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徐州贾汪区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根据切口方式分别为单孔组(32例)和三孔组(28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miR⁃20a、TOP2A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孔组的胸管拔除时间短于三孔组,总胸腔引流量少于三孔组,VAS评分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PEF、FVC、FEV1低于术前,但单孔组的水平均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DA、PGE⁃2、Cor水平在术后1 d、3 d相比于同组术前1d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术后1 d、3 d单孔组的水平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三孔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3 d的miR⁃20a及TOP2A均叫术前1 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三孔组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3 d的miR⁃20a及TOP2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三孔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显著改善早期NSCLC患者肺功能、应激反应、miR⁃20a及TOP2A,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三孔胸腔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应激反应 miR⁃20a TOP2A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容宇 常浩 赵一帆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50-953,968,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前规划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 目的观察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前规划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3例),其中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CT扫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宽度、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肺功能[最大自主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免疫功能(CD3^(+)、CD4^(+)/CD8^(+))、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2、3 d的VAS得分、术后3 d的CD3^(+)、CD4^(+)/CD8^(+)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切缘宽度、术后1个月的MVV、FEV1/FVC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患者复发转移。结论应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模拟有助于减少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对维持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有利,可有效缩短肺癌患者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肺功能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仇丽敏 孙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 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 分析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和研究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各28例,均于术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 d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术前与术后2个月肺功能,术后1、7 d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均显著减少;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术后1 d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均显著降低;与术后1 d比,两组患者术后7 d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NRS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 d血清CA125、CEA水平组间比较,以及术后2个月FEV1/FVC、MVV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均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但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且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三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肺功能 肿瘤标志物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治疗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易炜娜 李晶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14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对象共计120例,均为肺癌患者,双色球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入组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2组患者均选择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对象共计120例,均为肺癌患者,双色球法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入组时间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2组患者均选择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2组术后恢复时间、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术前组间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间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观察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在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既可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又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对整个医疗服务更满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肺癌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迷走神经保护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文健 姚龙 +1 位作者 王浩 张仁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在单孔胸腔镜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实施迷走神经保护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其中54例在术中进行了迷走... 目的探讨在单孔胸腔镜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实施迷走神经保护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其中54例在术中进行了迷走神经保护(研究组),30例未因多种原因无法行迷走神经保护(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胃肠胀气、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排痰困难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92.17±26.16)min vs.(86.00±24.85)min,P=0.295]、术中出血量[(57.30±11.52)ml vs.(61.67±12.66)ml,P=0.111]、淋巴结清扫组数[(5.27±1.47)组vs.(5.53±1.47)组,P=0.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79±0.68)d vs.(5.36±0.96)d,P<0.001],研究组术后胃肠胀气发生率(12.96%vs.63.33%,P<0.001)、心律失常发生率(1.85%vs.26.67%,P<0.001)、肺部感染发生率(3.70%vs.20.00%,P=0.014)、排痰困难发生率(5.56%vs.23.33%,P=0.01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行NSCLC根治术中实施迷走神经保护是安全有效的,可保证手术的根治程度,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迷走神经保护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义 龙明绵 +2 位作者 黄桂华 彭祖菊 龚涛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择期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全麻,...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择期接受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诱导5 min(T1)、术毕(T2)、术后24 h(T3)记录并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评估并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于术后1、12、24 h评估并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法(VAS)]。结果对照组T1~T3时点HR、MAP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SpO_(2)水平较T0时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点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且T1~T3时点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p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点无明显变化,且术后24、48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较术后1 h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较单用全麻更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痛程度,且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和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廉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各50例。单孔组予以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 目的比较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4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各50例。单孔组予以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三孔组予以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 d、7 d用力肺活量,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清扫数目、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前列腺素E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D4^(+)/CD8^(+)细胞比值),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 d、7 d,2组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7 d用力肺活量低于术前(P<0.05)。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切口长度短于三孔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三孔组,住院时间短于三孔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术后带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皮质醇、前列腺素E2、GSH-Px、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皮质醇、前列腺素E2均升高,但单孔组较三孔组低(P<0.05)。术后2组GSH-Px、SOD均降低,但单孔组较三孔组高(P<0.05)。术前2组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降低,但单孔组高于三孔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轻,且能达到相同疗效,同时能减少疼痛和对患者机体免疫的抑制,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三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治疗结果 应激反应 疼痛
原文传递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志毅 吕昊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2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试...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肺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试验组实施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试验组C-反应蛋白(CRP)、去甲肾上腺素(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可有效缩短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传统三孔法胸腔手术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美珍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南华大学附衡阳医学院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总结其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南华大学附衡阳医学院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孔组(57例)和三孔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出院时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三孔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单孔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单孔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hort-form health survey-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较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可更有助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围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弘彪 陈以建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S02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PGE2、NE、Cor水平无显著差...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PGE2、NE、Co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2 h(T3)、术后24 h(T5)的PGE2、NE、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HPS评分、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能够减少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小勤 张小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7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干预后1、7 d的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结合实施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落实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单孔胸腔下肺癌根治术 优质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凯斌 王志斌 +2 位作者 贺伯伟 白国栋 刘娟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1705-1707,171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近5年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近5年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疼痛、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下降不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状态、情感状态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情况下,可较少疼痛,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适合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老年肺癌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管的选择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宝 柯华 +3 位作者 陈圣旋 李柳莹 赖清 李小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管的选择。方法 9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胸腔引流管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每组45例。传统引流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引流管引流,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患者采用中...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管的选择。方法 9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胸腔引流管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每组45例。传统引流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引流管引流,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一次穿刺成功率、引流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SF-36评分、炎症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引流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45/45),与传统引流组的97.78%(4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SF-36评分、炎症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生存质量SF-36评分、白细胞介素(IL)-6、IL-8分别为(84.82±6.11)分、(61.21±2.16)pg/ml、(143.25±6.18)pg/ml,均优于传统引流组的(75.24±3.12)分、(127.21±2.48)pg/ml、(210.98±14.2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引流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02±0.11)min、(6.21±1.24)d,均短于传统引流组的(31.14±0.24)min、(8.67±2.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优于传统胸腔引流管,可有效缩短引流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轻其炎症水平,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胸腔引流管 传统胸腔引流管引流
下载PDF
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致辉 孙淑英 +1 位作者 王如坤 李高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肺癌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 目的分析单孔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肺癌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参照组患者应用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创伤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70.9±16.6)min长于参照组的(155.8±18.1)min,引流时间(4.7±0.4)d短于参照组的(5.6±0.6)d,引流液量(80.4±9.8)ml少于参照组的(90.8±1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指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将手术创伤减轻,降低免疫功能损伤,安全性较高,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下肺癌根治术 三孔胸腔下肺癌根治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恢复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琳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284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284例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6.45±1.21)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1.25±0.21)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9.56±2.45)、(3.46±0.45)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5.04±2.51)h、下床时间(1.35±0.45)d、住院时间(5.25±1.02)d,均短于常规组的(68.12±3.18)h、(3.52±1.01)d、(7.22±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4/142)低于常规组的20.42%(2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且可加速术后的恢复,缩短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单孔胸腔肺癌根治术 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