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促进断裂跟腱术后的组织重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博 张振 江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1-729,共9页
背景:跟腱断裂术后的再生与重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组织工程水凝胶材料为促进跟腱修复提供了可能。目的:探究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对大鼠断裂跟腱组织再生与重塑的作用。方法:①通过蓝光照射及CaSO4溶液浸泡交联制备单宁酸改性互穿... 背景:跟腱断裂术后的再生与重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组织工程水凝胶材料为促进跟腱修复提供了可能。目的:探究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对大鼠断裂跟腱组织再生与重塑的作用。方法:①通过蓝光照射及CaSO4溶液浸泡交联制备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表征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黏附性能、体外释药性能与生物相容性。②取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与水凝胶组,每组10只,后2组建立右后肢跟腱断裂模型,手术组采用改良Kessler法将断裂跟腱重新缝合,水凝胶组采用相同术式缝合断裂跟腱后将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贴片完全缠绕包裹于断端接合处。术后4周,对断裂跟腱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评价、生物力学测试及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呈多孔微观结构,孔径为3-10μm,并且水凝胶具备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黏附强度与拉伸强度;CCK-8检测与活/死染色显示,该水凝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②MRI成像显示,与手术组比较,水凝胶组大鼠跟腱呈均一低信号,跟腱前后径厚度减小,与周围组织分界更为明确,表现更接近假手术组。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显示,手术组大鼠跟腱纤维排列松散混乱,细胞密度增加且排布杂乱,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区域出现腱内骨化;水凝胶组大鼠跟腱纤维排列有序,细胞密度降低且排布规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手术组大鼠跟腱的拉伸强度低于假手术组(P<0.05),水凝胶组大鼠跟腱的拉伸强度高于手术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跟腱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及mRNA表达升高(P<0.05);与手术组比较,水凝胶组3种炎症因子水平及mRNA表达降低。③结果表明,单宁酸改性互穿网络水凝胶可显著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促进断裂跟腱组织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水凝胶 互穿网络 跟腱断裂 组织重塑 组织再生
下载PDF
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的制备及其对冷鲜肉保鲜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兴群 尤娟 +3 位作者 刘茹 YONGSAWADIGUL Jirawat 尹涛 杨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 为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制备了负载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单宁酸(Tannic acid,TA)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CS/CIN-TAs),并研究了该涂层对冷鲜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A和CIN的质量比为1:4时,纳米乳液(CIN-TAs)的平均粒径为212.60 nm,PDI值为0.365,形貌为球形,且在4℃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与壳聚糖涂层相比,CS/CIN-TA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抑菌性能更好;且CS/CIN-TAs可以更显著地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在贮藏过程中,CS/CIN-TAs可显著减缓感官评分值的降低,抑制pH、硫代巴比妥酸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VB-N)和菌落总数的增加,保持肉色,并能明显抑制假单胞菌属的生长繁殖。在保鲜方面,TA和CIN具有协同效应,CS/CIN-TAs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当贮藏9 d后,冷鲜猪肉空白组的TVBN和总菌数分别为15.07 mg/100 g和6.36 lg CFU/g,均超过中国国标中的限值(15 mg/100 g和6 lg CFU/g)。而贮藏12 d后,CS/CIN-TAs组的TVB-N和总菌数仍然低于限值。负载肉桂醛-单宁酸纳米乳液的壳聚糖涂层可有效地延长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肉桂醛 单宁酸 纳米乳液 货架期
下载PDF
Al^(3+)强化单宁酸浮选分离萤石和方解石的研究
3
作者 赵晗 李茂林 +3 位作者 孔令东 曾耀莹 崔瑞 姚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萤石矿中常富含方解石,在浮选回收萤石时,方解石的抑制效果决定了浮选效果的好坏和分选工艺的繁简。为探索萤石矿浮选中方解石的高效、环保抑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讨了Al^(3+)强化环保有机物单宁酸选择性抑... 萤石矿中常富含方解石,在浮选回收萤石时,方解石的抑制效果决定了浮选效果的好坏和分选工艺的繁简。为探索萤石矿浮选中方解石的高效、环保抑制剂,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讨了Al^(3+)强化环保有机物单宁酸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的效果,并通过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UV-Vis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了抑制机理。结果表明,Al^(3+)-单宁酸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的效果明显强于单宁酸;单宁酸和油酸钠在两种矿物表面存在竞争吸附,Al^(3+)-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作用强于萤石;Al^(3+)与单宁酸发生配位反应生成Al^(3+)-单宁酸配合物,是Al^(3+)-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吸附强度高于单宁酸,从而进一步抑制方解石上浮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方解石 浮选 单宁酸 Al3+ 组合抑制剂
下载PDF
抗坏血酸和单宁酸进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特性研究
4
作者 黄天文 王婧 +4 位作者 谭磊 郝燕 杨卉 杨慧敏 马力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分别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AA)和单宁酸(T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TA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通过对RGO和RGOA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AA和TA均可有效地还原GO。制得的RGO和RGOA... 分别采用绿色还原剂抗坏血酸(AA)和单宁酸(T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TA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A)。通过对RGO和RGOA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AA和TA均可有效地还原GO。制得的RGO和RGOA形貌、亲水性和导电性存在显著区别:RGO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且碎裂、无序固体结构,电导率显著提高,与RGOA相比还原程度更高,但亲水性较差;RGOA则由于TA的多酚羟基的引入,呈现为膨胀卷曲絮状结构,电导率有所提升,亲水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化学还原 抗坏血酸 单宁酸
原文传递
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的饲喂效果研究
5
作者 孙文豪 董芮绮 +10 位作者 邱建强 田仁红 陈冰 赵红霞 黄文 鲁慧杰 胡俊茹 朱喜锋 朱晓闻 曹俊明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4-53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4.24±0.26)g的健康海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4组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对海鲈生长性能、血清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480尾初始体重为(4.24±0.26)g的健康海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G1组)、缩合单宁饲料(含0.1%缩合单宁,G2组)、水解单宁饲料(含0.1%水解单宁,G3组)和单宁酸饲料(含0.1%单宁酸,G4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间海鲈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G1组相比,G2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G2组和G4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G1组相比,G4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G2组和G4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G1组相比,G2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5)与G1组相比,G2组、G3组和G4组肠道绒毛长度显著降低(P<0.05),G2组绒毛宽度显著提高(P<0.05),G2组、G3组和G4组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6)G2组肝细胞形态正常,而G1组、G3组和G4组呈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质空泡化现象。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1%缩合单宁、水解单宁和单宁酸不影响海鲈生长性能,但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其中,缩合单宁对海鲈肝脏组织和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对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以及肠道组织的破坏作用较强,单宁酸对增强海鲈抗氧化能力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单宁 水解单宁 单宁酸 海鲈 饲喂效果
下载PDF
单宁酸对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肌肉形态、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周文涛 王晨昱 +5 位作者 周辉 刘洪彪 冯舒锾 范高升 李铁军 何流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0-1301,共12页
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单宁酸(TA)对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形态结构、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选取体重为6.75 kg±0.07 kg的杜×长×大三元健康断奶仔猪21头,随机分... 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单宁酸(TA)对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形态结构、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选取体重为6.75 kg±0.07 kg的杜×长×大三元健康断奶仔猪21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CON组)、基础饲粮+ETEC组(EK组)和基础饲粮+0.05%TA+ETEC组(MTA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在试验第29和31天给予EK组和MTA组断奶仔猪灌服20 mL ETEC浓度为1×10^(12)CFU·mL^(-1)的LB培养基,CON组灌服同体积灭活的LB培养基,第32天采集血液和背最长肌样品用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对断奶仔猪的全血细胞数量和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2)在血清生化参数中,ETEC处理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总胆汁酸含量,而日粮补充TA可逆转这些指标的水平,且MTA组的肌酐含量较其他两组均显著降低。3)ETEC处理可损伤背最长肌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可显著降低肌纤维平均直径和面积,而饲粮中添加TA可有效维持其形态结构的完整性。4)CON组和MTA组背最长肌MyoD和MST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EK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EK组MyoG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MTA组的MyHCⅡb mRNA丰度显著低于CON组和EK组(P<0.05)。5)ETEC处理可使背最长肌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但饲喂TA日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些氨基酸的含量。综上所述,低蛋白质饲粮添加0.05%TA可通过维持断奶仔猪肌肉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调控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和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来促进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的肌肉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断奶仔猪 应激损伤 肌纤维 风味氨基酸
下载PDF
单宁酸、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妍 郭长征 +1 位作者 黎观红 施寿荣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8-175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36只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单宁酸、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336只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单宁酸(TA组)、基础饲粮+300 mg/kg鞣花酸(EA组)和基础饲粮+300 mg/kg没食子酸(GA组)。试验期3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EA组21日龄体重以及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1~21日龄料重比显著增加(P<0.05),1~38日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TA组和EA组38日龄脾脏指数有增加的趋势(P=0.084)。3)与CON组相比,TA组21日龄粪便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GA组半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全净膛率有提高的趋势(P=0.053);EA组腹脂率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TA组、EA组和GA组21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EA组和GA组21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TA组和GA组21日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6)与CON组相比,EA组38日龄肉鸡空肠黏膜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A组38日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单宁酸可以降低肉鸡粪便含水量,具有收敛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肝脏脂质代谢;饲粮中添加鞣花酸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功能;饲粮中添加没食子酸可以提高肉鸡屠宰性能和抗氧化功能;饲粮中添加单宁酸、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均可以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具有一定缓解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鞣花酸 没食子酸 肉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单宁酸复合海藻酸钠微球富集U(Ⅵ)的性能
8
作者 刘清 黄健滨 +2 位作者 李伟凡 招国栋 杨景景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随着核能的大力发展,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基吸附剂对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混合交联法制备一种新型单宁酸复合海藻酸钠(TA/SA)微球,考察了TA和SA质量比、溶液pH、U(Ⅵ)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TA/SA吸附U(Ⅵ)行... 随着核能的大力发展,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基吸附剂对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混合交联法制备一种新型单宁酸复合海藻酸钠(TA/SA)微球,考察了TA和SA质量比、溶液pH、U(Ⅵ)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TA/SA吸附U(Ⅵ)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探讨了TA/SA微球对U(Ⅵ)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TA和SA的最佳质量比为1∶2,pH对TA/SA微球吸附U(Ⅵ)效果的影响较小。在U(Ⅵ)质量浓度为50 mg/L,TA/SA微球投加量为0.1 g/L,溶液pH=4,温度为323 K,吸附时间为2 h时,TA/SA微球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263.42 mg/g。TA/SA微球对U(Ⅵ)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TA/SA微球对U(Ⅵ)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且反应可分为表面吸附、中孔内扩散和微孔内扩散3个阶段。TA/SA表面呈不规则沟壑状,内部是大量开孔的三维网状结构,还原反应在TA/SA微球对U(Ⅵ)的吸附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海藻酸钠 吸附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乳清蛋白单宁酸复合物的泡沫特性
9
作者 王永辉 魏晨阳 +4 位作者 郭卫芸 高雪丽 李光辉 何胜华 黄继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蛋白质和多酚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改善蛋白质自身的功能特性。该研究考察单宁酸浓度对乳清蛋白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在不同环境(温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下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 蛋白质和多酚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改善蛋白质自身的功能特性。该研究考察单宁酸浓度对乳清蛋白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在不同环境(温度、pH值及盐离子浓度)下的泡沫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单宁酸浓度的增加,乳清蛋白的发泡能力先增加后降低,而其泡沫稳定性持续增加。在4℃时,乳清蛋白和单宁酸复合物表现出较佳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当温度超过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物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均明显降低。当pH值为2.0时,复合物的发泡能力强,但泡沫稳定性差,而pH值为3.5时,复合物的发泡能力差,但泡沫稳定性高。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复合物的发泡能力显著降低,但钠离子的存在显著增加复合物的泡沫稳定性。因此,在乳清蛋白中添加适量的单宁酸可有效改善其泡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乳清蛋白 泡沫特性 发泡能力 泡沫稳定性
下载PDF
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0
作者 赵鹏宇 蔡亚园 +2 位作者 吴丽飞 刘景云 宋伟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 试验旨在探究板栗苞单宁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0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高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1 00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栗木单宁酸组饲喂基础饲粮+750 mg/kg栗木单宁酸。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低、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与栗木单宁酸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末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8 d各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板栗苞单宁酸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肠道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P>0.05)。低、高板栗苞单宁酸组、栗木单宁酸组有降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的效果(P>0.05)。研究表明,板栗苞单宁酸具有提高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的效果,可改善仔猪肠道形态,增加肠道菌群α多样性,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750 mg/kg板栗苞单宁酸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肠道形态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三丁酸甘油酯和单宁酸复合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黄艺珠 虞业凌 +4 位作者 章亮 谢璐娜 范斯敏 余增峰 赖州文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27-3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单宁酸复合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64羽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1羽。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150 mg/kg;试...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单宁酸复合制剂替代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64羽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1羽。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150 mg/kg;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丁酸甘油酯和单宁酸复合制剂1 000 g/t。试验期42 d(分1~10 d、11~24 d、25~34 d和35~42 d四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第一阶段(1~10 d),阳性对照组肉鸡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总采食量均最高,其次是试验组,最后是阴性对照组,但三组间差异都不显著(P>0.05);从料肉比来看,试验组比其他两组略高一些,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试验第二阶段(11~24 d),试验组肉鸡的长速加快,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略高于阳性对照组,料肉比也比阳性对照组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三阶段(25~34 d),试验组肉鸡的生长优势进一步扩大,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在三组中均最高,料肉比最低,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第四阶段(35~42 d),试验组肉鸡仍保持促生长的优势,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料肉比最低,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综合全程(1~42 d)来看,试验组肉鸡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欧洲生产效率指数均最高,但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料肉比最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单宁酸复合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料肉比,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单宁酸 复合制剂 抗生素 肉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单宁酸-铜改性聚丙烯酸酯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俊莉 张华 +3 位作者 冯鑫淇 张凯涛 沈佳昊 刘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以单宁酸和硫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单宁酸-铜(CuTA)纳米片,同时通过简单共混法将CuTA添加到B72中,制备出单宁酸-铜/聚丙烯酸酯文物保护用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CuTA纳米片的物相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利用X-Rit... 以单宁酸和硫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单宁酸-铜(CuTA)纳米片,同时通过简单共混法将CuTA添加到B72中,制备出单宁酸-铜/聚丙烯酸酯文物保护用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CuTA纳米片的物相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利用X-Rite测色配色系统、静态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单宁酸-铜/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色差、接触角以及透光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单宁酸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比为1∶3时,可以生成稳定的CuTA纳米片,其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3.5%和98.7%;添加2 wt%CuTA纳米片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细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抗菌率可达97.64%,同时复合材料的疏水性也明显提高,接触角可达87.7°;CuTA纳米片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紫外屏蔽作用,对复合材料的色差及可见光的透过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铜 聚丙烯酸酯(B72) 抗菌薄膜 文物保护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性质表征及“双抗”活性评估
13
作者 张娜 何郎志 +6 位作者 杨心彪 陈赤清 刘义稳 鲁群 黄艳春 丁士勇 刘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I0007-I0009,共10页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宁酸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芯壁比1∶15(质量比),壁材质量浓度20 g/L,反应温度45℃,搅拌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单宁酸包埋率为75.33%;呈无规则状,表面稍有裂缝。红外光谱及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均表明,单宁酸成功地被封装于胶囊内,且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与未处理的单宁酸相比,单宁酸微胶囊化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单宁酸组以及微胶囊组在口腔消化阶段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8、0.57 mg/m L,有效解决单宁酸适口性的问题。包埋后并没有影响单宁酸的抗氧化性和抗菌生物活性,单宁酸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9.20、9.58μg/m L,单宁酸微胶囊则分别为9.08、8.99μg/m L;且单宁酸微胶囊化前后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单宁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7.06±2.28)%、(84.44±6.85)%,而微胶囊的抑菌率分别为(96.02±3.11)%、(79.34±3.97)%,单宁酸能够使细菌的细胞膜受损,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较好的抑菌作用。因此,单宁酸微胶囊化为单宁酸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单宁酸 微胶囊 性质表征 抗氧化活性 抗菌作用
下载PDF
单宁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14
作者 唐玉莲 陈捷 蒋新元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7-121,127,共6页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试验对单宁酸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单宁酸微球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 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设计试验对单宁酸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对单宁酸微球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球形状规则,形成了空囊结构。单宁酸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药物(单宁酸)比为1.5∶1、环糊精质量的分数为0.2%、海藻酸酸钠的质量分数2%以及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0.5%,在此条件下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达到95.17%和43.95%。单宁酸微球在人工胃液(pH=1.70)和人工肠液(pH=6.86)中释放24h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25.06%、74.26%。微球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在肠液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微球 工艺优化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石墨烯气凝胶对放射性废液中单宁酸的吸附
15
作者 刘波 孙红娟 +3 位作者 唐旭 刘菊 陈燕 马金铄 《非金属矿》 2024年第1期24-28,33,共6页
在常压水浴条件下制备三维石墨烯气凝胶(3DrGO-Lcy),研究其吸附放射性废液中的单宁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浓度... 在常压水浴条件下制备三维石墨烯气凝胶(3DrGO-Lcy),研究其吸附放射性废液中的单宁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初始浓度、pH值及吸附温度对单宁酸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3DrGO-Lcy对单宁酸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常压水浴条件下,以半胱氨酸为交联剂,能有效将氧化石墨烯交联成三维多孔状的气凝胶。该气凝胶对单宁酸的吸附在12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pH为4的酸性条件下,对单宁酸的最大平衡吸附容量可达89 mg/g。此外,3DrGO-Lcy对单宁酸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而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3DrGO-Lcy通过π-π堆积和官能团氢键作用的多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实现对单宁酸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气凝胶 有机放射性废液 单宁酸 吸附
下载PDF
糖基化结合单宁酸改性对熔球态蛋清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万俊 张孝芹 +2 位作者 邓博文 艾民珉 谢哲权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8,共7页
[目的]开发基于熔球态蛋清蛋白(molten-globule state egg white protein,MGEWP)稳定乳液的修饰方法。[方法]采用pH诱导法使蛋清蛋白部分变性生成MGEWP,并研究D-木糖与单宁酸改性对MGEWP乳化特性的协同增强作用。[结果]随着单宁酸浓度... [目的]开发基于熔球态蛋清蛋白(molten-globule state egg white protein,MGEWP)稳定乳液的修饰方法。[方法]采用pH诱导法使蛋清蛋白部分变性生成MGEWP,并研究D-木糖与单宁酸改性对MGEWP乳化特性的协同增强作用。[结果]随着单宁酸浓度的增加,D-木糖糖基化修饰的MGEWP(X-MGEWP)浊度与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且单宁酸导致X-MGEWP发生解折叠行为,暴露更多游离巯基与活性基团,并显著提高X-MGEWP的分子柔度、表观黏度、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P<0.05)。在极端pH处理下,MGEWP的有效反应基团钝化,与D-木糖的美拉德反应被抑制,导致X-MGEWP的乳化特性与未经糖基化处理的MGEWP无显著差异(P>0.05),而添加单宁酸可显著增强X-MGEWP的乳化活性(P<0.05),且与单宁酸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D-木糖/单宁酸的协同改性是提高MGEWP乳化性的潜在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单宁酸 糖基化 乳化特性
下载PDF
单宁酸-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计烨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将单宁酸(TA)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嵌入硼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水凝胶网络,利用一锅法制备了TA/CNF-g-PVA/PAA纳米复合双网络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溶胀、黏附及生物实验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 通过将单宁酸(TA)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嵌入硼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水凝胶网络,利用一锅法制备了TA/CNF-g-PVA/PAA纳米复合双网络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溶胀、黏附及生物实验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TA和CNF的质量比为1:2时,PATCP水凝胶在猪皮上的黏附强度最高达5.64 kPa;PATCP水凝胶还表现出显著的抗溶胀性能,其平衡溶胀率仅为PVA/PAA水凝胶的3/5;PATCP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最大宽度分别为17 mm和13 mm;该水凝胶具有一定的自愈合性能,水凝胶溶血率均在2%以下,且水凝胶提取液中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纤维素纳米纤维 纳米复合 双网络 水凝胶
下载PDF
壳聚糖-单宁酸涂膜对叫化鸡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千 苏巍 +3 位作者 刘小莉 胡根河 周剑忠 范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为探讨壳聚糖-单宁酸涂膜对叫化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重点分析经过涂膜处理前后叫化鸡的微生物多样性,并分析贮藏期间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o... 为探讨壳聚糖-单宁酸涂膜对叫化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重点分析经过涂膜处理前后叫化鸡的微生物多样性,并分析贮藏期间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的变化。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phyta)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是叫化鸡贮藏期间的主要菌属,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在贮藏第5天(37℃)增加到99.04%,为优势菌群。涂膜处理后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了13.53%,普雷沃氏菌属和其他菌属丰度上升。此外,菌落总数、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的叫化鸡菌落总数8 d(4℃)内保持在5.0(lg(CFU/g))以下,pH值显著降低,TBARS值和TVB-N值在贮藏结束(4℃)时较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2.28%和28.15%。壳聚糖-单宁酸涂膜处理改变了贮藏过程中叫化鸡菌群组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菌生长,延缓脂质蛋白质氧化,延长了叫化鸡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单宁酸 叫化鸡 微生物多样性 保鲜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孔秋宏 袁菁菁 +3 位作者 周贤君 王秀龙 李海波 龙希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1-463,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倍子单宁酸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体重为(10.23±0.05)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F0组,作为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五倍子单宁酸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450尾体重为(10.23±0.05)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F0组,作为对照组)、0.05%(F1组)、0.10%(F2组)、0.15%(F3组)、0.20%(F4组)五倍子单宁酸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与F0组相比,F2和F3组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肝体比(HSI)、摄食率(FR)和存活率(SR)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全鱼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之间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5)与F0组相比,其他各组肠道绒毛增多,排列紧密;在前肠组织中,F1组和F2组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F0组(P<0.05)。6)与F0组相比,其他各组肠道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有所下降,肠道菌群稳态指数均有所升高,且F3组肠道菌群稳态指数显著高于F0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五倍子单宁酸可以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健康;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大口黑鲈饲料中五倍子单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单宁酸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下载PDF
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阳治康 殷运菊 +10 位作者 徐伟伟 陈广 郑梦莉 闫昭明 刘雅婷 张关锋 彭洁 江慧琼 胡友军 赵晓南 陈清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8-989,共12页
【目的】研究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仔猪中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近(6.48 kg±0.68 kg)的25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 【目的】研究有机酸与精油、单宁酸、复合酶制剂复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其在仔猪中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体重相近(6.48 kg±0.68 kg)的25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24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饲粮处理如下:基础饲粮(CON);CON+5 kg/t有机酸(OA);CON+5 kg/t OA+800 g/t精油(OAEO);CON+5 kg/t OA+500 g/t单宁酸(OATA);CON+5 kg/t OA+500 g/t复合酶(OACE)。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分别于第1和29天以重复为单位对仔猪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收集饲料样品和粪便样品,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收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清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指标;分离胃和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测定胃肠道pH;收集空肠黏膜,测定消化酶活性;取空肠和回肠中段,用于肠道形态的测定;收集盲肠内容物,用于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1)与CON和OA组相比,OAEO组断奶仔猪料重比(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OA和OAEO组仔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OATA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OA、OAEO、OATA和OACE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CON和OA组相比,OATA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和IL-22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OAEO、OATA和OACE组血清D-乳酸(D-L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OAEO和OACE组仔猪胃、十二指肠和空肠pH均显著降低(P<0.05),OA、OAEO、OATA和OACE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均显著提高(P<0.05)。与CON和OA组相比,OACE组空肠α-淀粉酶、蔗糖酶和乳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OATA和OACE组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脂肪(EE)和磷(P)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5)与CON和OA组相比,OAEO组仔猪盲肠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OAEO、OATA和OACE组盲肠异丁酸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有机酸与精油复配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效果较好;与单宁酸复配在提高仔猪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方面效果较好;与酶制剂复配在改善仔猪消化功能和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精油 单宁酸 复合酶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