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取血方式对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
1
作者 李金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取血方式对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 18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乙醚麻醉+下颌静脉丛取血组、下颌静脉丛取血组、乙醚麻醉+摘眼球取血组,每组6只。通过相应取血方式采取小鼠外周血... 目的 探讨不同取血方式对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 18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乙醚麻醉+下颌静脉丛取血组、下颌静脉丛取血组、乙醚麻醉+摘眼球取血组,每组6只。通过相应取血方式采取小鼠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三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比较三组小鼠外周血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三组小鼠外周血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醚麻醉+摘眼球取血组小鼠外周血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60.1±1.4)%明显高于乙醚麻醉+下颌静脉丛取血组的(5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静脉丛取血组小鼠外周血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57.1±1.5)%高于乙醚+下颌静脉丛取血组的(51.1±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醚麻醉+摘眼球取血组与下颌静脉丛取血组小鼠外周血Ly6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取血方式对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测定有差异,在涉及小鼠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研究中,应采取一致的取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血方式 小鼠 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马雅銮 王亚红 +8 位作者 韩俊燕 郝禹 陈冰 宋剑南 韩俊阁 尚涛 徐丽丽 王宪波 曾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受体TLR4、CD163和CD36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和评价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将单核细胞分为CD14highCD16-(Mo1)、CD14highCD16+(Mo2a)和CD14lowC...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受体TLR4、CD163和CD36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和评价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将单核细胞分为CD14highCD16-(Mo1)、CD14highCD16+(Mo2a)和CD14lowCD16+(Mo2b)3个亚群。检测83例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和42名同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TLR4、CD163和CD36的表达水平。对其中11例接受祛痰化瘀治疗(对照组)和10例在祛痰化瘀基础上加用解毒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TLR4、CD163和CD36的表达变化。结果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2a亚群比例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5.35±2.57vs3.09±2.38,P<0.01)。Mo1亚群TLR4受体的表达较健康组降低(50.73±24.45vs69.92±21.06,P<0.01),其余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患者Mo2a亚群细胞比例明显地降低(疗后/疗前3.73±1.05vs5.50±2.06,P=0.043;对照组疗后/疗前4.20±1.81vs5.65±1.89,P=0.097)。两干预组对TLR4、CD36、CD163的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2a亚群比例及Mo1表面受体TLR4的表达具有特征性改变,可能与高脂血症导致的免疫损伤有关;祛痰化瘀解毒方药能较好地改善Mo2a亚群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痰瘀互阻证 单核细胞亚群 祛痰化瘀解毒方药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黄自坤 李雪 +1 位作者 邓桢 罗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CD6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R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4例RA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CD64的表达,比较R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 目的:探讨CD6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阐明其在R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4例RA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CD64的表达,比较R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各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表面CD64表达水平,并分析各单核细胞亚群表面CD64表达与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非参数检验,两变量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RA组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RA组各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MF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A患者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和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MFI)与DAS28呈正相关(rs=0.308,P=0.044;rs=0.302,P=0.049)。(4)RA患者各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MFI)与ESR,CRP呈正相关(rs=0.410,P=0.008;rs=0.475,P=0.003;rs=0.448,P=0.003;rs=0.473,P=0.004;rs=0.348,P=0.026;rs=0.340,P=0.042)。(5)RA患者RF阳性组、ACPA阳性组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上CD64表达(MFI)明显高于对应的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高表达组血清细胞因子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64表达异常,经典型单核细胞和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与炎症水平、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性有明确的相关性。以外,中间型单核细胞CD64的表达与细胞因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细胞亚群 CD64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钱雷 蔺昕 +2 位作者 陈玮 李明 于月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9-1523,1531,共6页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探讨单核细胞亚群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2例RA患者(RA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经知情同意后抽取3ml静脉血,肝素钠抗凝。流式细...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探讨单核细胞亚群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2例RA患者(RA组)和22例健康对照者(HC组),经知情同意后抽取3ml静脉血,肝素钠抗凝。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中间型单核细胞表面HLA-DR、Toll样受体2(TLR2)和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及其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平均荧光强度(MFI),并分析RA患者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正态数据分析采用Students't-test检验。结果:与HC组相比,RA组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升高[(4.6±1.2)%vs(1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表达(MFI)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8.6 vs 30.2±6.1,P>0.05)。RA组TLR2(750.2±110.3 vs 526.8±98.6)、TREM-1(58.4±12.1 vs 40.3±10.2)表达(MFI)高于H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中间型单核细胞胞内TNF-α(46.3±6.4 vs 36.7±8.3)MFI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中间型单核细胞比例与DAS28评分和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IL)-17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3(P=0.003)、0.471(P=0.027)和0.538(P=0.009)。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中间型极化,并处于活化状态,高表达TLR2和TREM-1,分泌较多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参与RA的疾病过程。因此,抑制单核细胞向中间型极化或阻断表面受体表达可能是治疗RA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单核细胞亚群 TOLL样受体2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玢 张初吉 +3 位作者 刘志忠 李建国 杨铁城 郭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7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及细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8例重症脑出血伴有中线移位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治疗组(HS组)14例和甘露醇治疗组(MT组)14例。HS组给予10%氯化钠溶液50...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及细胞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8例重症脑出血伴有中线移位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治疗组(HS组)14例和甘露醇治疗组(MT组)14例。HS组给予10%氯化钠溶液50 ml静脉点滴,30分钟输完,MT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15~20分钟内输完,脱水治疗开始后0、1、3、6、24小时采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表达水平,然后分别进一步检测CD14^(++)、CD14^+CD16^+单核细胞内TNF-α、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与基线比较(设定100%)的平均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比反映细胞因子阳性细胞数量水平。结果与MT组对比,HS组脱水治疗后1、3、6、24小时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CD14^(++)比例明显下降(均P<0.05),HS组通过抑制CD14^+CD16^+亚群降低TNF-α表达水平,以及增加CD14^(++)亚群来增加IL-10的表达。结论在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应用高渗盐水脱水治疗可减少炎症性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表达从而抑制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同时通过促进CD14^(++)细胞群增生,而增加单核细胞IL-10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卒中后的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渗盐水 单核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Tim-3和PD-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梁彦 张沛欣 +3 位作者 伊文静 周云 贾战生 张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各亚群Tim-3、PD-1表达,并与临床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C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以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显著。Tim-3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PD-1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CHC患者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各亚群Tim-3、PD-1和临床指标ALT及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im-3和PD-1在不同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单核细胞亚群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亚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康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0-844,共5页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单个核吞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份。单核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分子CD14、CD16表达水平可分为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和非经典型(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单个核吞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份。单核细胞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分子CD14、CD16表达水平可分为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和非经典型(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各单核细胞亚群具有相对独特的功能,在机体免疫应答和炎症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其中CD14^(++)CD16^-单核细胞吞噬能力最强,在血液系统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线发挥重要作用。CD14^(++)CD16^+单核细胞可快速募集至炎症部位,参与炎症反应。CD14^+CD16^(++)单核细胞可沿血管壁爬行,展现"巡逻"功能。在脂多糖(LPS)、病毒等刺激下,3个单核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谱亦各具特点。此外,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异常与临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亚群 表面标记 细胞因子 临床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炎症性单核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蓉 彭桉平 陈曲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5,F0004,共4页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 单核细胞(monocyte,Mo)是重的固有免疫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参与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调控T细胞分化等过程.其功能的多样性提示循环中可能存在具有执行不同功能的单核细胞亚群。随着多色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选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单核细胞在人、鼠及其他哺乳动物中均存在异质性,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也与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变化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 固有免疫细胞 病原微生物 T细胞分化 免疫应答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亚群CD36水平与Lp-PLA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明忠 居会祥 +3 位作者 陈红梅 周中卫 季禹乔 江冬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细胞亚群CD36在促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分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11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50例作为T2DM组。T2DM组包括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24例和无As 26例,健康...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细胞亚群CD36在促进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分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11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50例作为T2DM组。T2DM组包括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24例和无As 26例,健康对照组26例(HC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CD36平均荧光强度(MFI);分选单核细胞亚群,诱导成巨噬细胞,FCM检测其摄取Di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刺激24 h,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Lp-PLA2浓度。结果与HC组相比,T2DM患者中间型单核细胞CD36 MFI升高,且与血清Lp-PLA2浓度呈正相关(P<0.05),合并As患者升高更显著(P<0.05)。T2DM患者中间型单核细胞诱导的巨噬细胞摄取Dil-ox-LDL和分泌Lp-PLA2高于HC组(P<0.05),此作用被CD36阻断性抗体抑制。结论T2DM患者中间型单核细胞高表达CD36,摄取较多的ox-LDL,促进细胞分泌Lp-PLA2,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单核细胞亚群CD3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趋化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苗苗 沈伟 +7 位作者 施海明 庄心宇 刘湘绪 欧洋 孙晟甲 吴帮卫 朱志栋 陈羽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9,416,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趋化因子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早期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趋化因子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12月以胸痛症状入院拟行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手术当天术前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Mon)3个亚型的含量及其比例,依据分化抗原-14(cluster differentiation-14,CD-14)和CD16表达分为3个亚型即CD14+CD16-Mon(Mon1)、CD14+CD16+Mon(Mon2)和CD14-CD16+Mon(Mon3);手术当天术前及术后一天抽取静脉血,ELISA检测Mon1的趋化因子MCP-1和Mon3的趋化因子FKN水平,比较不同组MCP-1-Mon1和FKN-Mo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入选70例患者,结合其临床症状、心肌标志物、心电图、CAG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组患者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患者25例、CAG完全正常者(对照组)15例。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MI组Mon1所占比例高于U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Mon3在各组间尚无差异。AMI组患者外周血Mon3/Mon1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FKN、MCP-1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P<0.05;R=0.650 2)。结论单核细胞亚群(Mon1和Mon3)在ACS早期水平增高,并伴有其负责招募的趋化因子(MCP-1和FKN)增加,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提示MCP-1-Mon1和FKN-Mon3两条通路可能参与患者ACS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不规则趋化因子
下载PDF
高盐摄入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晓彤 罗燕薇 +5 位作者 马永强 赵颖 赵谦 姬文婕 李玉明 周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5-779,共5页
目的观察高盐摄入的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9 g/L Na Cl组、40 g/L Na Cl组和80 g/L Na Cl组。分别在处理前、处理后第4、8、12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小鼠血压,高频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小鼠心功... 目的观察高盐摄入的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9 g/L Na Cl组、40 g/L Na Cl组和80 g/L Na Cl组。分别在处理前、处理后第4、8、12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小鼠血压,高频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小鼠心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心脏组织HE染色观察心脏病变情况。结果随着高盐饮食处理时间的延长,鼠尾收缩压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与9 g/L Na Cl组相比,40 g/L Na Cl组和80 g/L Na Cl组小鼠射血分数(EF)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第12周左室EF明显降低;40 g/L Na Cl组和80 g/L Na Cl小鼠循环淋巴细胞抗原6C高表达(Ly6C^(high))的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第12周时,降低明显;Ly6C^(low)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则与Ly6C^(high)单核细胞亚群呈相反的趋势,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第12周时,明显升高;Ly6C^(int)单核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心脏HE染色显示,与9 g/L Na Cl组相比,40 g/L Na Cl组和80 g/L Na Cl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变大。结论高盐摄入小鼠循环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发生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摄入 单核细胞亚群 小鼠
原文传递
个体化饮食对肥胖孕妇妊娠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凤会 钱雷 +2 位作者 孙海玲 李明 蔺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193-195,207,共4页
妊娠糖尿病(GDM)是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但孕期发现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妊娠,个体化饮食有利于GDM患者病情的控制[1]。研究[2]表明,单核细胞根据其表面CD14和CD16表达分为3种细胞亚群: 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 妊娠糖尿病(GDM)是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但孕期发现糖代谢异常的高危妊娠,个体化饮食有利于GDM患者病情的控制[1]。研究[2]表明,单核细胞根据其表面CD14和CD16表达分为3种细胞亚群: 经典型(CD14^++CD16^-)、中间型(CD14^+CD16^+)和非经典型(CD14^dimCD16^+)3个亚群,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引起机体慢性低密度炎症反应是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个性化饮食干预 肥胖 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春景 郝星 +4 位作者 韩俊燕 邢智辰 郝禹 曾辉 侯晓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体外循环前后单核细胞各亚群表型及数量变化,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U-组),每组10例。于麻醉后CPB前(T1)、CPB停机0h(...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体外循环前后单核细胞各亚群表型及数量变化,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U-组),每组10例。于麻醉后CPB前(T1)、CPB停机0h(T2)、术后1d(T3)及3d(T4)四个时间点采取外周抗凝血。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绝对计数法,观察乌司他丁的应用对于CPB术后患者单核细胞各亚群比例和数目,及不同单核细胞亚群表面免疫功能相关分子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和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表达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U-组和U+组单核细胞亚群Mo1、Mo2和Mo3数目在停机0h均有所下降;术后1d,Mo1和Mo2数量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3d,Mo1及Mo2数目均有所下降,但U+组的细胞数目明显低于U-组(P<0.05)。结论:在CPB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可减少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数量,从而减弱CPB诱发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乌司他丁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英杰 刘建香 高刚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Ly6C^+和Ly6C^-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数目的影响,及其在辐射损伤防护中的意义。方法:实验分为4 Gyγ射线照射后第3、5、7、14和21天处理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血球仪检测受照小鼠及其对照组外周...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小鼠外周血Ly6C^+和Ly6C^-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数目的影响,及其在辐射损伤防护中的意义。方法:实验分为4 Gyγ射线照射后第3、5、7、14和21天处理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血球仪检测受照小鼠及其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数目,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照小鼠外周血Ly6C^+和Ly6C^-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根据单核细胞数目与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乘积计算出单核细胞亚群的数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 Gyγ射线照射小鼠后第3、5和7天外周血单核细胞Ly6C^+亚群与Ly6C^-亚群数目显著降低(P<0.01),Ly6C^+单核亚群数目出现先降低(照后3 d)后升高(照后5 d)再降低(照后7 d)的双相变化。与对照组相比,4 Gyγ射线照射小鼠后第3和第5天外周血Ly6C^+亚群比例显著升高至90%(P<0.01),Ly6C单核亚群的比例显著降低至10%^+(P<0.01)。与对照组比较,4 Gyγ射线照射小鼠后第14天外周血单核细胞Ly6C^+亚群数目和比例仍显著降低(P<0.01),第21天外周血Ly6C^+和Ly6C^-单核亚群的比例和数目基本恢复正常。结论:4 Gyγ射线受照小鼠外周血Ly6C^+和Ly6C^-单核细胞亚群数目在受照后第1周显著降低,这可能与电离辐射诱导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发生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单核细胞亚群 外周血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标本放置时间对单核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栾正云 黄燕 +3 位作者 沙敏 徐捷 叶军 郭婷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样本放置时间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亚群的检测效果。方法随机法选择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FFS-SSC、CD45和CD14的设门方法对单核细胞亚群进行检测,25℃分析样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1)样本放置8小时与... 目的比较分析样本放置时间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亚群的检测效果。方法随机法选择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FFS-SSC、CD45和CD14的设门方法对单核细胞亚群进行检测,25℃分析样本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1)样本放置8小时与1小时内相比较,FSC-SSC的设门方法、CD14设门方法检测的Mon2群细胞显著上升(P<0.05),Mon3群细胞显著下降(P<0.05);而CD45设门方法,随着时间的延长,Mon1群细胞显著上升(P<0.05),Mon3细胞显著下降(P<0.05)。8小时与4小时内比较,FSC-SSC设门时Mon2显著升高(P<0.05),而CD45设门、CD14设门检测Mon3细胞显著下降(P<0.05)。(2)标本室温条件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单核细胞SSC方向检测信号下降。单核细胞出现分群,SSC检测信号较高的群(SSChi)和SSC检测信号较低的群(SSClow)。与样本放置4小时相比,样本放置8小时,SSClow细胞群中Mon1、Mon2、Mon3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SChi细胞群中Mon1、Mon2、Mon3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3)标本室温条件下放置4小时,SSClow与SSChi相比Mon1、Mon3有显著性差异(t=17.946,P<0.001;t=12.177,P<0.001);室温放置8小时,SSClow与SSChi相比Mon1、Mon2、Mon3均有显著性差异(t=8.278,P<0.001;t=2.864,P=0.019;t=7.323,P<0.001)。结论单核细胞亚群检测分析时易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检测,采集后4小时内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标本放置时间 单核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 室温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韦月梅 邹洪才 +1 位作者 王红娟 孙一平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4期7254-72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及健康新生儿外周血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抗感染治疗前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组(P<0.05);抗感染治疗后败血症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下降,与健康新生儿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新生儿行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单核细胞亚群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相关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薄荣强 褚瑜光 +4 位作者 杜柏 石晶晶 王欢 邱志凌 胡元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40-344,347,共6页
目的分析近10余年单核细胞亚群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4~2017年心血管领域里单核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的... 目的分析近10余年单核细胞亚群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借助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4~2017年心血管领域里单核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的年度发展趋势、学科领域分布、国家/机构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状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48篇SCI文章,年度发文以上升趋势为主,文献类型以期刊为主,学科除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外多与周围性血管疾病、血液、呼吸相关,最高产的国家与机构是美国和哈佛大学,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ATHEROSCLEROSIS,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它反映研究本质,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Shantsila E,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Swirski FK,主要的研究热点是亚群相关细胞、病种、研究类型及其分类与功能的研究,研究前沿是细胞因子、血管新生、标志物表达、趋化因子、预测心血管疾病。结论研究结果为研究人员今后开展相关课题提供了新的角度,潜在的合作者和合作机构以及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单核细胞亚群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循环单核细胞亚群和斑块内增殖巨噬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宵 周欣 +3 位作者 姬文婕 李玉秀 赵季红 李玉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循环单核细胞亚群(Ly6G-CD11b+Ly Chi和Ly6G-CD11b+Ly6Clo)比例和斑块内局部增殖巨噬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40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循环单核细胞亚群(Ly6G-CD11b+Ly Chi和Ly6G-CD11b+Ly6Clo)比例和斑块内局部增殖巨噬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40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于饮食干预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和第8周末处死部分动物,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检测斑块内的巨噬细胞和增殖巨噬细胞(F4/80和Ki67双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循环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结果随着高脂饮食时间的增加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逐渐加重;动脉斑块中总巨噬细胞和增殖巨噬细胞密度在高脂饮食后进行性升高,并于第4周末达到高峰;巨噬细胞与增殖巨噬细胞密度百分比在高脂饮食后进行性升高,并于第6周末达到高峰;随着高脂饮食时间的增加Ly6G-CD11b+Ly Chi单核细胞亚群比例逐渐增大。结论在Apo E-/-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发展过程中,循环Ly6G-CD11b+Ly Chi单核细胞呈递增趋势,增殖巨噬细胞密度在第4周达到平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亚群 增殖巨噬细胞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健康体检者循环单核细胞亚群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彭军 韩慧文 +4 位作者 葛兰 孙海英 卢芮伊 周欣 李玉明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成年健康人循环单核细胞各亚群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探讨成年国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2-05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175名成年人,采集外周静脉血后以枸橼酸钠抗凝,进... 目的观察成年健康人循环单核细胞各亚群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探讨成年国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各亚群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12-05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175名成年人,采集外周静脉血后以枸橼酸钠抗凝,进行CD14/CD16/CD86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探讨单核细胞各亚群数量和比例的年龄和性别分布特点。结果 45人因检出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相关临床疾病或可疑疾病而未纳入统计。130位成年人中,男性与女性健康体检者比较,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CD16-)计数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P=0.701),中间型单核细胞(CD14++CD16+,P=0.082,P=0.474)、非经典型单核细胞(CD14+CD16++,P=0.085,P=0.7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14++CD16-型、CD14+CD16++型单核细胞计数与比例统计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4++CD16+单核细胞计数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单核细胞计数为11(6.5,13.5),中年组为9.5(7.0,18.0),老年组为9(7.0,17.5),P=0.012],同时CD14++CD16+型单核细胞比例也有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国人循环单核细胞亚群存在年龄分布的差异,尤其是CD14++CD16+型单核细胞亚群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对国人单核细胞亚群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亚群 性别 年龄 健康成年人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20
作者 熊金河 苟玉萧 +1 位作者 汪佳利 蒋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134-3136,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各单核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及各亚群所占比率,并与RA疾病活动(diseaseactivityscore28,DAS28-E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各单核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及各亚群所占比率,并与RA疾病活动(diseaseactivityscore28,DAS28-E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总数以及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及非经典型细胞亚群(CD14+、CD16++)比率无显著升高(P>0.05);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呈正相关(r=0.7693),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呈负相关(r=-0.7566),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与DAS28-ESR评分无相关性(r=0.2732)。结论中间型单核细胞亚群可能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并可作为病情活动性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