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粉对酒精性肝病小鼠单核细胞型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小利 李珂 +4 位作者 薛静 王振 朱丽丽 王浩 杨少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1264-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菊粉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防治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和菊粉干预ALD模型组,每组15只。每组小鼠给予等热量Lieber-decarli(LD)液体饮... 目的探讨菊粉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防治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和菊粉干预ALD模型组,每组15只。每组小鼠给予等热量Lieber-decarli(LD)液体饮食。喂养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样本的单核细胞型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s),流式CBA分析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分析各组M-MDSCs比例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M-MDSCs比例高于阴性对照和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ALD模型组M-MDSCs在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的比例较ALD模型组升高(P<0.05或<0.01)。菊粉干预ALD模型组较ALD模型组外周血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均<0.05)。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s分别与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菊粉可提高酒精性肝病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M-MDSCs比例,同时降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酒精肝病 单核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亚群分布及功能异常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茹 陈书铖 +2 位作者 许凯明 陈加弟 黄慧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中MDSC两大亚群即单核细胞性MDSC(M-MDSC)和粒细胞性MDSC(G-MDSC)的分布情况。从收集的初诊DLBCL患者和健康供者外周血标本中分别随机选取20例,通过DCFH-DA探针法检测其外周血标本M-MDSC和G-MDSC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70)。初诊DLBCL患者骨髓标本中M-MDSC比例亦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13)。G-MDSC的R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组间M-MDSC的ROS表达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99)。结论 初诊DLBCL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M-MDSC亚群比例的上调和外周血G-MDSC的ROS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参与构成异常免疫微环境,介导疾病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单核细胞性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内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频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欢欢 鲁智敏 +1 位作者 朱梦婷 毕开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8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频率及功能。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分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两组,使用胰酶消化法处理成单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之间MDSCs和...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频率及功能。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分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两组,使用胰酶消化法处理成单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之间MDSCs和Treg细胞的频率和功能的差异。结果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单核细胞型(Mo)-MDSCs和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1),且Mo-MDSCs的一氧化氮(NO)水平在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此外,在540d的随访中,宫颈癌组织中Mo-MDSCs水平升高与无进展生存期呈显著正相关(P=0.0372)。结论Mo-MDSCs和Treg细胞在宫颈癌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免疫抑制作用,且宫颈癌组织内高频率的Mo-MDSCs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流式细胞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水飞蓟素通过调控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抗肺癌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天聪 王夏 朱锡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822-827,共6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通过调控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的抗肺癌机制。方法:我们在C57/BL6小鼠上构建了路易斯(Lewis)肺癌细胞转移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浓度(25、50 mg/kg,每天一次)的水飞蓟素。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及体重变化。用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通过调控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的抗肺癌机制。方法:我们在C57/BL6小鼠上构建了路易斯(Lewis)肺癌细胞转移瘤模型,灌胃给予不同浓度(25、50 mg/kg,每天一次)的水飞蓟素。测量小鼠肿瘤体积及体重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ewis肺癌细胞肿瘤增殖相关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通过TUNEL染色检测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及功能。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Gr-1^+的MDSC百分比。通过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Arg-1、i NOS2及MMP9的表达。结果:25和50 mg/kg的水飞蓟素剂量依赖地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水飞蓟素增加了CD8^+T细胞浸润;减少了肿瘤组织中MDSC的比例,肿瘤组织中Arg-1、i NOS2及MMP9(MDSC功能相关)m RNA表达的减少也证实了MDSC功能的减弱。结论:水飞蓟素抑制了MDSC,促进CD8^+T细胞浸润及功能,抑制模型中肿瘤生长,为水飞蓟素治疗肺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肺癌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建波 杨礼丹 +1 位作者 李陈诚 彭笳宸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是新近发现来源于骨髓并对机体免疫起抑制作用的细胞。其在肿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免疫抑制作用,在疾病模型研究中证实其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目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是新近发现来源于骨髓并对机体免疫起抑制作用的细胞。其在肿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免疫抑制作用,在疾病模型研究中证实其免疫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功能来实现。目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在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研究发现MDSCs在感染性疾病中出现聚集增多的现象,因此MDSCs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重视,其潜在治疗作用可能将被进一步的挖掘。文章主要从MDSCs在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真菌等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免疫抑制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真菌
下载PDF
不同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文秀 张正奇 +3 位作者 许雅苹 吴端 尹震宇 王效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2-46,I00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方法建立BALB/c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10d后分离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分别进行CD11b、Gr-1单色标记及CD11b和Gr-1双色... 目的比较不同的流式抗体分选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方法建立BALB/c小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10d后分离荷瘤小鼠骨髓细胞,分别进行CD11b、Gr-1单色标记及CD11b和Gr-1双色标记后,进行流式分选。比较这三种方式分选的MDSCs纯度、活力,并检测分选的细胞精氨酸代谢酶1(arginase-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并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MDSC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结果三种方法分选到的细胞活力和纯度都大于90%。CD11b标记进行分选操作最为方便,易于统一,但纯度略差;Gr-1标记进行分选时,细胞群不好确定,但纯度高;双色标记进行分选纯度最高。分选的细胞高表达Arg-1、iNOS和ROS。结论三种抗体标记方法均能从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骨髓中的分选到纯度高、活力好的MDSCs,而用CD11b单色标记操作方便,易于统一,可作为首选方法。MDSCs的成功分选,对于后续开展MDSCs的生物学和免疫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肝癌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流式分选 抗体 骨髓 小鼠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婵娟 钟永 +1 位作者 袁朝晖 胡国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和血浆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例组)及19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Tc17细胞...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和血浆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例组)及19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及MDSCs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IL-17。分析Tc17细胞比例与MDSCs比例、IL-17水平的相关性,及Tc17细胞比例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对照组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分别为3.06%±1.77%、0.75%±0.45%,MDSCs比例分别为6.60%±3.38%、2.53%±0.85%,血浆IL-17水平分别为(45.64±16.93)、(13.10±4.50)pg/m L,病例组外周血Tc17细胞、MDSCs比例和血浆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4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与血浆IL-17水平无相关性(R=0.30,P>0.05);Tc17细胞比例与MDSCs比例无相关性(R=0.160,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与患者性别、年龄、ISS分期、LDH水平、血肌酐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比例、MDSCs比例及血浆IL-17水平均升高,Tc17细胞比例变化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有关,具体机制有待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T细胞17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介素17 多发骨髓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毅 张晓玲 +4 位作者 官俏兵 郭丽 张慧 韩晨阳 王琰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2群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80人和健康志愿者2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HoehnYahr分期法将80名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级22人,Ⅱ级24人...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2群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80人和健康志愿者20人为研究对象。按照HoehnYahr分期法将80名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级22人,Ⅱ级24人,Ⅲ级20人, Ⅳ级14人,Ⅴ级0人。分别收集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各5 mL,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4^+CD11b^+和CD14^-CD11b^+细胞的水平,磁珠分选2群细胞,通过q PCR检测2群细胞中免疫抑制相关因子精氨酸酶1(ARG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环氧合酶2(COX-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检测2群细胞表面膜蛋白CD14和CD11b,以及ARG1、IL^-10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细胞比例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变化,而CD14^-CD11b^+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不同分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细胞比例与Hoehn^-Yahr分期呈正相关,且CD14^-CD11b^+和CD14^+CD11b^+细胞共同高表达IL^-10和COX^-2,仅CD14^-CD11b^+细胞中高表达ARG1,与CD14^+CD11b^+细胞和正常人的2群细胞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CD11b^+细胞和ARG1的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帕金森病发病和分期的参考依据。免疫抑制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抑制
下载PDF
CCR5介导小鼠肝癌微环境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1
9
作者 许雅苹 郑晓辉 +3 位作者 吴春 伊雪 黄黎月 王玉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35,52,共8页
目的探索CCR5在小鼠肝癌微环境中MDSCs迁移的作用。方法建立原位肝癌小鼠模型,流式检测其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水平。分选MDSCs,用CCR5抑制剂100 nmol/L预处理后观察小鼠肝癌细胞H22条件培养基(t... 目的探索CCR5在小鼠肝癌微环境中MDSCs迁移的作用。方法建立原位肝癌小鼠模型,流式检测其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水平。分选MDSCs,用CCR5抑制剂100 nmol/L预处理后观察小鼠肝癌细胞H22条件培养基(tumor conditional medium,TCM)及CCR5抑制剂对MDSCs迁移的影响。最后在小鼠肝癌原位模型尾静脉注射DiR标记的CCR5抑制剂处理MDSCs,观察体内肝癌微环境下CCR5抑制剂对MDSCs的迁移影响。结果在原位肝癌小鼠模型中,MDSCs在骨髓、脾、肝中的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显著性升高;分选得到MDSCs纯度可达94.5%,且MDSCs高表达CCR5。细胞迁移结果显示,CCR5抑制剂能够抑制TCM对MDSCs的募集作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MDSCs经CCR5抑制剂处理后其在体内向脾和肝迁移的作用也减弱。结论在小鼠肝癌微环境中CCR5介导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迁移,抑制MDSCs的CCR5可能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肝癌 CCR5 迁移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10
作者 黄梅凤 刘文凤 袁新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47-352,共6页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近年来发现来源于骨髓的一群不成熟的异质性细胞,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胶质瘤、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近年来发现来源于骨髓的一群不成熟的异质性细胞,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胶质瘤、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情感障碍、脑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仍是一大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DSCs在上述疾病中出现聚集增多的现象,因此MDSCs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并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靶点之一。本文就MDSCs与上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胶质瘤 多发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情感障碍 脑缺血
下载PDF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婷 黄龙 +2 位作者 卢志勇 涂新飞 万宇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6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1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CD33^(...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1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CD33^(+)HLA-DR^(-/low)为表达特征的MDSCs表达水平;研究组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162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用于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临床价值;结合研究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信息,分析MDSCs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3^(+)HLA-DR^(-/low)MDSCs表达水平用于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95%CI=0.646~0.775),特异度为53.70%,灵敏度为82.93%;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r=0.458,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有较高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能用于早期预后评估,以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CD33^(+)HLA-DR^(-/low)MDSCs 上皮卵巢癌 免疫抑制 临床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与器官移植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世朋 朱志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5期469-473,共5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脏器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移植物和受体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1-3]。移植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会降低系统免疫功能,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和恶性肿瘤[4]。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 器官移植是治疗各脏器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免疫排斥反应仍是移植物和受体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1-3]。移植患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会降低系统免疫功能,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和恶性肿瘤[4]。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是一组来源于骨髓的异质性细胞,由未成熟的髓样细胞发育而来。作为免疫抑制细胞,MDSC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5]。MDSC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免疫抑制功能,如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等[6]。近年来研究发现,MDSC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或诱导免疫耐受形成。本文总结了MDSC在常见器官移植研究中的作用,为防治移植排斥反应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细胞 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功能 器官移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骨髓来源 移植物 免疫排斥反应
下载PDF
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B期肝细胞癌对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元勋 刘影 +3 位作者 任志忠 黄鑫 杨晓伟 张跃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TACE(GSMs-TACE)治疗Barcelona临床肿瘤(BCLC)分期B期肝细胞癌(HCC)对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方法对5例临床确诊为BCLC B期的HCC患者(HCC组)行GSMs-TACE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微粒TACE(GSMs-TACE)治疗Barcelona临床肿瘤(BCLC)分期B期肝细胞癌(HCC)对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方法对5例临床确诊为BCLC B期的HCC患者(HCC组)行GSMs-TACE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0天及术后30天外周血中MDSCs频率(即MDSCs细胞团占HLA-DR^-细胞群的比例)。另收集7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于HCC组术前同期进行MDSCs频率检测。比较HCC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MDSCs频率的差异及HCC组术前与正常对照组同期MDSCs频率的差异。结果 HCC组GSMs-TACE术前外周血中MDSCs频率为(30.26±12.12)%,术后10天降至(10.22±3.79%),术后30天降至(7.33±3.38)%,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术后30天(P<0.001)及术后10天(P=0.011)均明显低于术前。HCC组术前MDSCs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期水平[(30.26±12.12)%vs (3.41±1.89)%,t=5.876,P<0.001)。结论 BCLC B期HCC患者经GSMs-TACE治疗后外周血中MDSCs频率显著降低;GSMs-TACE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 明胶海绵微粒 栓塞 治疗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外周血与骨髓组织髓系来源抑制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睿婷 方霁 +2 位作者 周雅莹 周继豪 刘应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7期874-877,89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MM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外周血(PB)及骨髓(BM)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分选,MDSCs表型为CD11bdimCD14...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MM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外周血(PB)及骨髓(BM)组织进行流式细胞术分选,MDSCs表型为CD11bdimCD14-;CD15+CD33+细胞为G-MDSC亚群,CD15-CD33+细胞为M-MDSC亚群.比较这两种来源的M-MDSC、G-MDSC纯度.结果PB组M-MDSC%(0.062±0.022)显著低于BM组(0.291±0.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3);G-MDSC%与Total MDSC%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标本分群较为理想;骨髓组织标本G-MDSC占比大,其中混杂大量早期粒细胞的干扰,特异性低,不利于分析.结论MM患者外周血来源的M-MDSC较骨髓来源更具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 多发骨髓 外周血 骨髓组织 诊断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玉芳 刘丽娟 +2 位作者 李俊凤 李琴 邹文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7期1756-1757,共2页
关键词 缺血心力衰竭 细胞移植治疗 骨髓单核细胞 衰竭病人 自体骨髓 护理体会 终末期 心肌梗死早期 心肌细胞坏死 肌力药物
下载PDF
猪PRRS抗性筛选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孟春花 贺强 +5 位作者 苏磊 李静心 王慧利 刘铁铮 舒邓群 曹少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添加GM-CSF刺激使PBMCs转化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s);比较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DMs和肺泡巨噬细胞(PAMs)不同时间的病毒载量及病毒TCID50,研究了PRRSV...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通过添加GM-CSF刺激使PBMCs转化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s);比较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MDMs和肺泡巨噬细胞(PAMs)不同时间的病毒载量及病毒TCID50,研究了PRRSV体外感染猪MDMs后复制和滴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BMCs转化的MDMs具有很好的墨汁吞噬能力,MAC387标记阳性;GM-CSF刺激PBMCs转化为MDMs的最适质量浓度为20 ng.mL-1,刺激时间为72 h时MDMs转化率最高;PRRSV体外感染12 h时MDMs中病毒载量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细胞上清液的病毒滴度在12~24 h进入平台期,然后转入衰亡期,与PRRSV在PAMs中增殖趋势相似。本试验建立的PRRS抗性筛选MDM模型,具有受检猪只损伤小、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代替PAM细胞模型用于评价猪对PRRS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MDM) 肺泡巨噬细胞(PAMs)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并发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例
17
作者 刘平 唐培红 +1 位作者 陈燕 张岩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2期9-9,共1页
关键词 多发骨髓 并发症 单核细胞白血病 化学疗法 细胞克隆疾病
下载PDF
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因子IL-1和MFG-E8变化的研究
18
作者 苗秋实 鲍秀琦 +2 位作者 姜威 李璇 韩宇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单核干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实验,采用骨髓单核干细胞移植技术,移植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取结肠组织,检测IL-1和MFG-E8的变化。结果:移植后7d,移植组的IL-1表达水平与PBS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骨髓单核干细胞移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实验,采用骨髓单核干细胞移植技术,移植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取结肠组织,检测IL-1和MFG-E8的变化。结果:移植后7d,移植组的IL-1表达水平与PBS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d,移植组的IL-1表达水平与PBS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移植后7d的IL-1表达水平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7d,移植组的MFG-E8表达水平与PBS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d,移植组的MFG-E8表达水平与PBS组、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移植后7d的MFG-E8表达水平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因子的水平,对大鼠体内的炎性环境带来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核细胞移植 溃疡结肠炎 因子 异常表达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淋巴单核比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丽娟 张家友 +3 位作者 韩少玲 吴晶 陈园园 代明辉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83-389,共7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NK淋巴细胞(CD16^(+)56^(+))]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NK淋巴细胞(CD16^(+)56^(+))]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MM合并IFI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选择MM未合并IFI的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按照Durie-Salmon分期(DS分期)分为Ⅰ~Ⅱ期46例,Ⅲ期59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LMR、CD3^(+)、CD19^(+)和CD16^(+)56^(+)水平。分析其在MM合并IFI患者中上述各参数水平及其与DS分期的关系,按照患者三年内的随访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及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参数对MM合并IFI患者DS分期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外周血LMR和CD19^(+)、CD16^(+)56^(+)较对照组均降低,且CD3^(+)较对照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S分期Ⅲ期患者LMR和CD19^(+)和CD16^(+)56^(+)均较Ⅰ~Ⅱ期降低,CD3^(+)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③外周血LMR、CD19^(+)和CD16^(+)56^(+)水平与MM合并IFI患者DS分期呈负相关(rs=-0.686、-0.659、-0.661,P<0.01,CD3^(+)与DS分期呈正相关(rs=0.551,P<0.05)。④外周血LMR、CD3^(+)、CD19^(+)和CD16^(+)56^(+)水平指导MM合并IFI患者DS分期Ⅰ~Ⅱ期与Ⅲ期均有较高效能,LMR≤6.14时诊断MM合并IFI患者DS分期为Ⅲ期的效能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53%和89.13%。⑤死亡组外周血LMR、CD19^(+)和CD16^(+)56^(+)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CD3^(+)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LMR、CD3^(+)、CD19^(+)和CD16^(+)56^(+)水平指导MM合并IFI患者预后均有较高效能,LMR≤4.02时预测MM合并IFI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较高,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56%和88.42%。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外周血LMR和CD19^(+)和CD16^(+)56^(+)降低,CD3^(+)升高,其与疾病进展及预后均存在关联,可以指导鉴别MM合并IFI患者的DS分期,可作为辅助评估MM合并IFI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骨髓 侵袭真菌感染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伟 李芳芳 +2 位作者 戴素华 张明雷 尹晓东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滨海县人民医院就诊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外周血CD14^(+)CD16^(+...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滨海县人民医院就诊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差异;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行唑来膦酸治疗2周期后,比较治疗前后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的差异。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治疗后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并且提示与溶骨性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CD16^(+)单核细胞 多发骨髓 破骨细胞 溶骨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