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玉米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玲 付凤玲 +1 位作者 李晚忱 刘海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8-972,1019,共6页
针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密度不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一般只基于2种基因型的序列差异,用以检测其他基因型的材料时多态性不高,不能满足玉米基因精细定位需要的现状,本研究从公共数据库下载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表达序列... 针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密度不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开发一般只基于2种基因型的序列差异,用以检测其他基因型的材料时多态性不高,不能满足玉米基因精细定位需要的现状,本研究从公共数据库下载来自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表达序列标签(EST),结合运用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开发基于EST序列的高多态性SNP标记。通过对2018530条EST序列的比对分析,拼接发掘出遍布全基因组的80363个SNP位点。在SNP位点两侧保守序列上设计PCR引物,开发出12388个SNP标记(www.sicau.edu.cn/web/yms/snp/snp.html),包含34721个SNP位点。其中,6008个标记只含单一SNP位点,12762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大于0.4,具有高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序列标签 玉米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下载PDF
馒头质构性状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关联分析
2
作者 刘娟 陈广凤 +5 位作者 田纪春 吴澎 赵子彤 杨艺 李向阳 唐晓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9-276,共8页
质构是影响馒头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馒头质构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对改良其品质具有指导意义。以205份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其制成的馒... 质构是影响馒头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馒头质构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对改良其品质具有指导意义。以205份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其制成的馒头质构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与馒头质构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313个。其中,31个极显著(p<0.000 1)关联位点,11个位点至少在两个环境中表达,46个高遗传贡献率位点(R^2>10%),分布在小麦21条染色体中的15条。同时,还得到5个主效关联位点,如控制黏着性的极显著位点Kukri_c13329_800,在两个环境中表达且遗传贡献率>10%。得到的控制馒头质构相关性状的位点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馒头品质相关性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馒头质构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澎 刘娟 田纪春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为下一步在面粉制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归纳了SNP分子标记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应用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包括DNA构象法、高分辨溶解曲线法及直接测序法等检测方法;总结了... 为了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为下一步在面粉制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归纳了SNP分子标记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应用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包括DNA构象法、高分辨溶解曲线法及直接测序法等检测方法;总结了近几年SNP标记在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作物育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可开发不同作物的高通量SNP芯片使SNP的研究向高通量化、全基因组发展,以及培育具有良好面制品感官特性的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遗传图谱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物育种 小麦
下载PDF
‘永泰’杨梅亲本鉴定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方永 胡丹 +2 位作者 颜帮国 倪海枝 王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8-717,共10页
采用基因组重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研究‘永泰’和9个相关品种的亲缘关系,并开发了4025个SNP核心标记用于遗传和育种研究。根据SNP位点的变异性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 采用基因组重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系统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研究‘永泰’和9个相关品种的亲缘关系,并开发了4025个SNP核心标记用于遗传和育种研究。根据SNP位点的变异性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得出‘永泰’与亲本‘硬丝’的GS为0.99783。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10个品种分为2组,其中:‘黑晶’‘东岙早梅’‘乌紫’‘荸荠’‘木叶’5个品种聚为一组;‘早大梅’‘早佳’‘软丝’‘永泰’‘硬丝’5个品种聚为一组,且‘硬丝’与变异品种‘永泰’聚为一小支。同时,‘永泰’在叶片大小、叶缘、叶脉等形态学性状和果实口感上与亲本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永泰’与参考基因组对比注释,共得到4660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根据研究结果推断,‘永泰’叶片和果实产生显著形态变异的原因可能是SNP位点产生了转换和颠换以及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突变。由此可见,‘永泰’既有亲本‘硬丝’的基本特征,也有与其形态学和果实口感上存在的典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亲缘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开发 变异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及UrotensinⅡ基因中各有一个单核苷酸位点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10 位作者 左瑾 吴国栋 史贵彬 沈岩 强伯勤 姚志建 杭建梅 王姮 黄薇 陈竺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 目的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以往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定位区域(1p36.33-p36.23)内寻找疾病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定位区域内10个候选基因中的23个SNP位点,用单碱基延伸反应(singlebaseextension,SBE)法对北方汉族人群散发2型糖尿病患者(192例)及对照组(172例)进行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23个SNP位点中有8个为中国北方人群常见SNP位点;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型分析显示,位于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436045)及urotensinⅡ(UTS2)基因中的一个位点(rs228648),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两个SNP位点可能和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上述两个位点所在的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白激酶Cζ亚型基因 UROTENSIN Ⅱ基因 中国 北方汉族人群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2型糖尿病 病例-对照关联分析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婷 詹思延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检测技术 DNA重复序列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 疾病相关基因 人类基因组 遗传标记 DNA水平
原文传递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中SNP标记的开发及其功能注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忠良 丁燏 +2 位作者 许尤厚 王蓓 张健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12,共10页
本文基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细胞比较转录组学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的开发和关联基因的功能注释分析,以期为SNP标记的利用提供有效信息。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7632条SNP-unigenes中共获得962995个SNP位点,位点平... 本文基于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血细胞比较转录组学数据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的开发和关联基因的功能注释分析,以期为SNP标记的利用提供有效信息。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67632条SNP-unigenes中共获得962995个SNP位点,位点平均发生频率约为1个SNP/100bp;转换SNP数目与颠换SNP数目比值约为0.5,与理论比率相符;而6种单核苷酸变异类型中,以A/T颠换SNP最多。SNP-unigene功能注释分析表明,30376条unigenes(44.91%)匹配到GO分类条目;18150条unigenes(26.84%)获得COG注释信息,并以"一般功能预测"类最多;10981条unigenes(16.24%)富集到32条KEGG子集,其中以"信号转导"子集中富集的SNP-unigene最多。进一步富集分析显示629个SNP-unigenes注释到"Platelet activation"等多条免疫防御相关信号通路中;同时,根据SNP位点分布情况筛选到123个溶藻弧菌感染前、后转录组中特异分布的免疫防御相关候选SNP位点。基于标准化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在17个差异表达免疫防御相关基因中共检测到1594个SNP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转录组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开发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SNP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庆明 李猛 +3 位作者 马爱军 王新安 黄智慧 郭建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148,共8页
利用Vector NTI Advance 11软件分析了NCBI数据库中大菱鲆的12428条EST序列,筛出候选SNP位点;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对大菱鲆不同性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522个重叠群中共筛出160多个候选SNP位点;设计56对引物用于实验,能... 利用Vector NTI Advance 11软件分析了NCBI数据库中大菱鲆的12428条EST序列,筛出候选SNP位点;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对大菱鲆不同性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522个重叠群中共筛出160多个候选SNP位点;设计56对引物用于实验,能扩增出目的片段的引物有37条,合45个位点,成功率为66.1%;设计探针,能与候选SNP位点杂交的探针有13条,杂交率为28.9%。本实验中能成功进行基因分型的位点共有8个,占杂交位点的61.5%,其中有6个为碱基替换型位点,即G-A和C-T各占3个,2个为碱基颠换型位点,即T-G和A-T各占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 大菱鲆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EST序列
下载PDF
馒头主要品质性状SNP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9
作者 吴澎 刘娟 +5 位作者 陈广凤 李向阳 赵子彤 杨艺 唐晓珍 田纪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馒头比容、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8个比容...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馒头比容、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8个比容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P<0.000 1),同时也是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R^2>10%),2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23个馒头色泽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30个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9个位点在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31个馒头质构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46个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11个位点在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同时,发掘了5个质构性状主效关联位点,如5D染色体上胶着性位点BS00000020_51。本研究所得到的这些位点为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馒头用小麦粉品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品质性状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关联分析 极显著关联位点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馒头比容与质构SNP标记
10
作者 刘娟 陈广凤 +5 位作者 田纪春 吴澎 赵子彤 杨艺 李向阳 唐晓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1,127,共7页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比容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比容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2个比容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8个极显著关...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比容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比容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42个比容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8个极显著关联位点(P<0.000 1),同时也是高遗传贡献率位点(R^2>10%),2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检测到313个质构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31个极显著关联位点,46个高遗传贡献率位点,11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同时,发掘了5个质构性状主效关联位点,如3B染色体上黏聚性关联位点Kukri_c13329_800等。本研究所得到的这些标记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馒头品质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比容 馒头质构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显著关联位点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SNPs开发
11
作者 秦桢 王庆美 +7 位作者 李爱贤 周媛媛 解备涛 段文学 张海燕 李广华 董顺旭 侯夫云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5,共6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徐薯8号和低淀粉品种郑薯20及其杂交F1代中6个高淀粉株系和6个低淀粉株系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结合表型分析,发现44个高淀粉特异的SNPs位点,从中选取9个进行PCR单克隆分析,筛选到3个与高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的位点,分别为chr9.27120209、chr9.27120256和chr9.13675504,用上述12个株系和F_(1)群体中的另外16个株系进行验证,最终得到3个与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本试验丰富了甘薯分子标记开发的途径,为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育种提供了可选择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根 淀粉含量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大口黑鲈肌球蛋白重链基因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胜杰 姜鹏 +3 位作者 樊佳佳 白俊杰 李锐 朱新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13,共9页
肌球蛋白是肌肉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肌纤维的组成和肌肉生长。为了研究肌球蛋白重链(MYH)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区序列全长为9759 bp的大口黑鲈MYH基因,该基因包含37个外显子和36个... 肌球蛋白是肌肉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肌纤维的组成和肌肉生长。为了研究肌球蛋白重链(MYH)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区序列全长为9759 bp的大口黑鲈MYH基因,该基因包含37个外显子和36个内含子,编码1940个氨基酸。采用直接测序法在MYH基因上筛选到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位点(A-305G、G-558C、A-2784C、A-2816G、T-4765A、C-6206T、C-6811T和G-6935T),有4个位于外显子上,其中2个属于同义突变。用SNa Pshot方法对从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随机选取的430尾个体中各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内含子上的A-2784C和A-2816G位点完全连锁,所有位点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1.635、0.406和0.373,仅C-6206T、C-6811T和T-4765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各位点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6811T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体质量和全长显著大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和尾柄长显著大于CT和TT基因型,其余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C-6811T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利用双向导入系剖析水稻源、库相关性状的QTL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强 陈凯 +5 位作者 梁云涛 章禄标 郑天清 徐建龙 张文忠 黎志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以我国高产籼稻特青和美国优质粳稻Lemont为亲本培育的双向回交导入系为材料,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定位源相关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叶干重和比叶重)和库相关性状(穗总粒数、千粒重和穗实粒重)的QTL。特青剑叶长、穗总粒数... 以我国高产籼稻特青和美国优质粳稻Lemont为亲本培育的双向回交导入系为材料,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定位源相关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叶干重和比叶重)和库相关性状(穗总粒数、千粒重和穗实粒重)的QTL。特青剑叶长、穗总粒数和穗实粒重显著大于Lemont,剑叶宽则显著小于Lemont。双向导入系群体检测到影响源、库相关性状的QTL 62个,平均每个QTL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9.0%,变幅为3.0%~27.9%。Lemont背景导入系在第2、3、4、6、9和11等6个染色体的区段同时定位到影响源、库相关性状QTL 17个,占Lemont背景导入系定位QTL总数的50%。特青背景导入系在第1、3、4、8和12等5个染色体区段同时定位到影响源、库相关性状的QTL 13个,占特青背景导入系定位QTL总数的28.3%。Lemont背景下绝大多数位点导入特青等位基因均增加性状值,而特青背景绝大多数位点导入Lemont等位基因都减小性状值。两个背景共同检测到影响源、库相关性状的QTL有18个,占定位到62个QTL的29.0%,表明源、库相关性状QTL定位存在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发现第3染色体影响剑叶长、剑叶面积、叶片干重、每穗总粒数和穗实粒重的35576704~36341768区间和第4染色体影响比叶重、穗总粒数和穗实粒重的4560663~13503095区间,在以往不同群体中均被检测到,是影响水稻源、库相关性状的重要染色体区域,对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源、库协调的超高产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库源相关性状 比叶重 遗传背景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内SNP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11 位作者 李云峰 左瑾 吴国栋 沈岩 强伯勤 姚志建 杭建梅 罗会元 王姮 黄薇 陈竺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进行群体相关分析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分析,寻找疾病相关单体型。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进行群体相关分析及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LD分析,寻找疾病相关单体型。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公共SNP数据库中查找PRKCZ基因中的SNP位点,用单碱基延伸反应(singlebaseextensionSBE)法对北方汉族散发2型糖尿病患者173例及对照组152例进行分型及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和LD分析,构建SNP单体型区段(haplotypeblock)。结果PRKCZ基因中有多个SNP位点与疾病相关,它们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构成不同的haplotypeblock结构。由5个SNP位点组成的单体型频率在两组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PRKCZ基因内由5个SNP位点组成的单体型可能和中国北方汉族人2型糖尿病相关,进一步从统计学角度证实了PRKCZ基因为该人群疾病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2型糖 病例-对照关联分析 PRCKCZ基因 连锁不平衡分析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ξ亚型基因内SNP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11 位作者 李云峰 左瑾 吴国栋 沈岩强 伯勤 姚志建 杭建梅 罗会元 王姮 黄薇 陈竺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1-473,共3页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内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及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等方法分析PRKCZ基因内5个SN... 目的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蛋白激酶Cξ亚型(PRKCZ)基因内的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标记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比对及报告基因活性测定等方法分析PRKCZ基因内5个SNP位点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PRKCZ基因中rs427811和rs809912位点两种等位基因重组质粒报告基因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两个位点可能影响PRKCZ基因表达。结论PRKCZ基因中两个SNP位点可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在中国人2型糖尿病发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2型糖尿病 PRKCZ基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子和角果皮中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转录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志涛 赵永国 +6 位作者 Lenka Havlickova He Zhesi Andrea L Harper Ian Bancroft 邹锡玲 张学昆 陆光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51,共17页
【目的】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和角果皮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解析控制硫苷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方法】在由113个油菜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油菜种子及角果皮中的... 【目的】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和角果皮硫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转录组关联分析解析控制硫苷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方法】在由113个油菜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油菜种子及角果皮中的硫苷含量。提取油菜幼嫩叶片m RNA并进行m RNA-Seq测序,开发了355 53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和116 098个基因表达量标记(GEM)。将开发的SNPs和GEMs分别导入到混合线性模型(MLM)和回归分析模型中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与油菜硫苷表型变异显著相关的遗传位点,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和功能预测筛选确定候选基因。【结果】授粉后15 d(15 DAP),油菜种子和角果皮的硫苷含量变异范围分别是1.69—20.45和1.47—25.23μmol·g^(-1)。25 DAP种子、25 DAP角果皮以及成熟种子的硫苷变异范围分别是2.17—147.21、0.73—130.77和8.87—111.83μmol·g^(-1)。后两个时期(即25 DAP和成熟期)的硫苷含量表现出较大变异,适合进行转录组关联分析。基于m RNA-Seq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后获得256 397个高质量的SNP标记(MAF>0.01)和53 889个GEM标记(平均基因表达量>0.4)。利用SNP标记对成熟种子、25 DAP种子和25 DAP角果皮硫苷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167、158和3个显著关联位点(-log10P>6.71)。其中,与成熟种子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形成5个明显的关联峰,分别位于A2、A9、C2、C7和C9染色体上。同时,利用GEM标记进行的关联分析中,分别检测到127、16和24个与成熟种子、25 DAP种子、25 DAP角果皮硫苷含量显著关联的位点(-log10P>6.03),这些位点主要分布在A2、A8、A9、C2和C9染色体上并形成明显的关联峰。其中,成熟种子和25 DAP角果皮在A9、C2和C9染色体上形成共同的关联峰。通过与公共数据库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和功能注释,共筛选到295个功能基因,其中25个基因涉及硫苷代谢网路途径,直接参与硫苷的调控。其余基因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硫苷代谢过程,但是它们大多属于转录因子基因、刺激响应因子基因,涉及细胞过程或是具有催化活性,因而推测在硫苷积累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油菜角果皮中的硫苷含量较高,而且与种子硫苷含量显著正相关,是硫苷合成或转运的重要器官。共检测到328个SNP显著标记和144个GEM显著标记,筛选到25个与硫苷合成或者转运有关的功能基因以及73个功能未知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硫代葡萄糖苷 动态变化 转录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基因表达量标记
下载PDF
中华鳖MyoD1基因SNP鉴定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龙 吴本丽 +5 位作者 何吉祥 陈静 宋光同 汪翔 张烨 武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研究生肌决定因子1(MyoD1)基因多态性与中华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采用直接测序法在MyoD1基因上共检测到6个SNP位点(T-49G、A-38G、C91T、A187T、C880T和T1522A),其中C880T位于外显子上,属于错义突变。对从同批繁殖、同块稻田养殖的2... 为了研究生肌决定因子1(MyoD1)基因多态性与中华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采用直接测序法在MyoD1基因上共检测到6个SNP位点(T-49G、A-38G、C91T、A187T、C880T和T1522A),其中C880T位于外显子上,属于错义突变。对从同批繁殖、同块稻田养殖的2冬龄中华鳖群体中随机选取的178只个体中各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位点在中华鳖群体中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1.636 5、0.349 3和0.375 4,除A187T位点外,其余5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各位点与中华鳖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T-49G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背甲宽显著大于TT基因型,A-38G位点AG基因型个体的背甲宽显著大于AA基因型,A187T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大于AA基因型,T1522A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体质量显著大于TT、TA基因型,其余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49G、A-38G、A187T和T1522A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中华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生肌决定因子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四季栀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亲缘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一帆 张晓华 +5 位作者 陈清海 苏宝川 连其祥 邹双全 孙维红 邱梦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2014年本课题组于福建省清流县发现一种常年开花的栀子新资源,暂定植物名为四季栀子.为了评估四季栀子开发成新品种的潜力,并鉴定其与清流野生栀子等相近种的亲缘关系,以四季栀子、清流栀子和浙江栀子‘栀香富润’相近种为材料,系统观... 2014年本课题组于福建省清流县发现一种常年开花的栀子新资源,暂定植物名为四季栀子.为了评估四季栀子开发成新品种的潜力,并鉴定其与清流野生栀子等相近种的亲缘关系,以四季栀子、清流栀子和浙江栀子‘栀香富润’相近种为材料,系统观测和比较其生物学特性,联合表型标记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的方法,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四季栀子与清流栀子在开花期、挂果期和抽梢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花期差异最大,四季栀子的花期长达286~323 d,与清流栀子60 d的花期相比,开花期长的特异性极其显著;四季栀子母株与无性繁殖子代的表型和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为白色单瓣花,偶尔出现重瓣花;四季栀子的叶表型与清流栀子、‘栀香富润’差异较大,叶长、叶片长宽比和叶柄长度3个性状对栀子的表型分类比较重要.基于SNP位点的树状聚类图显示,清流栀子与四季栀子没有被明显地区分开,而‘栀香富润’与清流栀子、四季栀子被明显地区分开.初步认定四季栀子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且相对于‘栀香富润’,与清流栀子的亲缘关系更近,初步推定为清流当地栀子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栀子 生物学特性 聚类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下载PDF
马铃薯品种(系)田间晚疫病抗性评价和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川 王朝海 +4 位作者 周平 马维 吴瑞 宋治豪 梅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484-3500,I0126-I0138,共30页
【目的】进行田间晚疫病抗性评价,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离基因组内可能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性状的遗传区段,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创新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年多点田间鉴定对马铃薯... 【目的】进行田间晚疫病抗性评价,利用SNP分子标记分析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离基因组内可能影响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性状的遗传区段,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创新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年多点田间鉴定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晚疫病抗性评价。利用dd-RAD技术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分型SNP标记。利用Admixture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GCT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fastTree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stacks程序包中的populations命令计算群体遗传多样性参数,vcftools程序计算选择性消除参数,Clustal Omega程序比对氨基酸序列,MEGA6绘制氨基酸序列进化树,GEMMA 0.98.1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CMplot程序绘制QQ图和曼哈顿图。【结果】通过对马铃薯种质资源多年多点田间晚疫病抗性进行鉴定,得到101个抗晚疫病的品种(系)及21个感病品种,并对它们进行dd-RAD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对比参考基因组,共检测到分布相对均匀的8697602个SNP。通过种群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将这些种质资源进一步划分为6个群体。6个群体之内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值(π)为0.2055-0.2572,之间的群体分化指数(Fst)为0.156909-0.187336,说明这些种质资源存在较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6个群体内期望杂合度(He)为0.187-0.2297,观测杂合度(Ho)为0.0829-0.1186,6个群体内的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并且6个群体内的近交系数(Fis)范围为0.2412-0.3554,说明在选育这些种质的过程中存在近交现象。分析可能影响晚疫病抗性的马铃薯基因组遗传区段,以20 kb为窗口,5 kb为步长,在基因组相同位置,分别计算不同抗性种质间π值比值和Fst值,进行选择性消除分析,选择π值比值最小的5%及Fst值最大的10%的745个遗传区段进行分析,遗传区段中共包含507个基因,其中,有4个NBS-LRR类基因。利用群体SNP和马铃薯种质的不同晚疫病抗性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有9个SNP与抗病性状高度相关,其周围50 kb的基因组范围内,有69个基因,其中15个基因预测参与到应激反应,12个基因预测参与清除过氧化物自由基过程。【结论】dd-RAD简化基因组测序可以在马铃薯基因组中分型获得数量较多、分布相对均匀的SNP标记。马铃薯田间抗晚疫病种质资源拥有较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在其选育过程中存在近交现象。选择性清除和关联分析有助于分离影响晚疫病抗病性状的遗传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遗传多样性 选择性消除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HSP70基因SNPs开发及其与温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玉兰 闫守泉 +2 位作者 牛艳茹 何惠娟 王家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4-22,共9页
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联合先进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在牡蛎HSP70基因中开发并验证SNP标记,获43个能够分型的SNP标记,其中33个转换类型SNP,10个颠换类型SNP标记。随机挑选8个SNP位点在大连及厦门共计116个样本中进行分型分析,8个标记位... 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联合先进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在牡蛎HSP70基因中开发并验证SNP标记,获43个能够分型的SNP标记,其中33个转换类型SNP,10个颠换类型SNP标记。随机挑选8个SNP位点在大连及厦门共计116个样本中进行分型分析,8个标记位点均符合H-W平衡,最小等位基因MAF在0.037 3~0.495 7之间。有2个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地域群体间具有显著差异,O_H70-20标记的T等位基因在南方群体中的频率更高,表现出更高温度耐受性(P=0.025,OR=1.809,95%CI:1.074~3.044)。O_H70-41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在大连群体中明显高于厦门群体(P=0.003,OR=0.394,95%CI:0.210~0.733),该位点的T等位基因携带个体则表现出低温耐受性。NGS-HRM策略为牡蛎SNP标记开发提供简洁、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HSP70 二代测序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