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粉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并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7
1
作者 鲍婷 王振 +6 位作者 朱丽丽 卢海霞 汪婷 张艳婷 张晓霞 王浩 杨少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目的探讨菊粉(INU)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INU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正常饮食组和INU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NA... 目的探讨菊粉(INU)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和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INU对照组、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正常饮食组和INU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NAFLD模型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含60%脂肪)。同时INU对照组和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给予INU(5 g/kg),喂养14周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比例。细胞因子流式微球阵列检测技术(CBA)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Pearson统计分析各组织M-MDSC比例和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的比例明显增加,血浆中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变化不明显。与NAFLD模型组相比,INU处理的NAFLD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的比例明显增加,TNF-α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NAFLD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分别与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结论INU可募集NAFLD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发挥抗炎作用,延缓NAFL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 单核细胞抑制细胞(M-MDSC) 炎症因子 菊粉(INU)
原文传递
丁酸增加酒精性肝病小鼠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数量及抑炎因子水平
2
作者 任艺 张晓霞 +6 位作者 何芳 鲍婷 汪婷 李一唯 汪蕊 王浩 杨少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丁酸对酒精性肝病(ALD)小鼠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以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 目的探讨丁酸对酒精性肝病(ALD)小鼠单核细胞性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以及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饮食,模型组给予等热量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饮食,同时NaB干预组给予含NaB(0.6 g/kg)的液体饮食喂养。喂养6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细胞中M-MDSC比例;细胞因子流式微球阵列(CBA)技术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MDSC比例与血浆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ALD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细胞中M-MDSC比例显著增加,血浆中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与ALD模型组相比,NaB模型组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细胞中M-MDSC比例明显增加。NaB干预后血浆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M-MDSC分别与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结论NaB通过招募外周血、肝脏、脾脏细胞中M-MDSC和抑制小鼠炎症反应进而缓解AL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肝病(ALD) 丁酸 单核细胞抑制细胞(M-MDSC)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
3
作者 谢雪洁 徐隽 +3 位作者 刘媛 陈悦 唐莉 古丽努尔·阿吾提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4期296-304,共9页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公开发布的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公开发布的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统计数据与来自FinnGen联盟RAU的GWAS统计数据进行了两样本双向MR研究。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MR-Egger回归、加权众数法以及简单众数法作为补充性的分析工具。敏感性分析则依赖于Cochran's Q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多效性残差与异常值识别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以及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one-out approach)。此外,利用来源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一项临床队列数据集进行差异性分析,进一步辅助验证MR结果。结果 在正向MR分析中,731种免疫表型作为暴露因素,RAU作为结局,其中有52个免疫细胞表型对RAU的因果效应显著(P<0.05),经过假阳性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后,发现2个免疫表型与RAU风险显著相关:随着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mon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MDSC)(OR=1.06,95%CI:1.03-1.09)以及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G-MDSC)上的CD33分子(OR=1.06,95%CI:1.03-1.09)的增加,RAU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反向MR中,RAU对2个免疫细胞表型因果效应显著(P<0.05),但经FDR矫正后,未发现有显著效应的免疫细胞表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SNPs之间并未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P>0.05)。GEO数据集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特征基因(CTBS、IPMK及UBA3)在RAU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31种免疫细胞中的M-MDSC与G-MDSC上的CD33分子可能是RAU发生的危险因素,RAU的临床GEO数据集辅助验证了MDSC可能在RAU中发挥作用;而RAU对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表型 复发阿弗他溃疡 因果推断 孟德尔随机化 抑制细胞 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 细胞抑制细胞 单核苷酸多态 基因组关联研究
下载PDF
敲除CCR2基因对肺气肿模型小鼠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细胞向肺脏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静 高巧营 +2 位作者 关鑫 何思梦 吴晓炀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71-478,共8页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2 ( 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对肺气肿小鼠模型中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on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MDSC)向肺脏迁移的影响。方法将10只雄性野生型(wild type,WT)C57BL/...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2 ( 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对肺气肿小鼠模型中单核细胞型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on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MDSC)向肺脏迁移的影响。方法将10只雄性野生型(wild type,WT)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肺气肿模型组,每组5只。分别应用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方法观察两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特征;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中M-MDSC比例以及M-MDSC表达CCR2水平。采集WT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刺激诱导生成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标记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5,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后分别过继转移给WT小鼠(WT组)和基因敲除肺气肿小鼠(CCR2-/-组),每组各3只,流式细胞术观察CFSE+ M-MDSC在两组受体鼠肺脏等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肺气肿模型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肺泡腔直径明显扩大,肺泡壁破坏增加,肺泡间隔断裂融合;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肺气肿模型小鼠肺组织中出现胶原纤维沉积。与对照组相比,肺气肿模型组小鼠M-MDSC占CD11b+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M-MDSC表达CCR2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1.58)%比(12.96±3.79)%,(6424.56±2280.61)比(15660.02±945.95),t=3.575、7.481,P值均<0.05]。过继转移实验发现,与WT组相比,CCR2-/-组小鼠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肺脏、派式结、血液中CFSE+ M-MDSC的百分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8.30±3.68)比(39.80±7.14),(47.17±7.98)比(21.53±4.82),(31.73±13.77)比(6.08±2.33),(42.87±4.38)比(0.01±0.00),(88.73±3.18)比(62.87±13.15),t=6.155、4.761、3.187、16.970、3.313,P值均<0.05]。WT组与CCR2-/-组小鼠骨髓中CFSE+ M-MDSC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除CCR2基因能够有效抑制M-MDSC向肺气肿小鼠肺脏及肺外组织的聚集,提示CCR2通路可能参与肺气肿的发生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 单核细胞抑制细胞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M-MDSC对Treg和Th17细胞增殖的调控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小丹 王二强 +7 位作者 刘坪 孟娟娟 桂显伟 武杰 侯隽 王仙 吴向未 陈雪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32-2836,共5页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分别对Th17和Treg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肝脏注射活原头节5000只感染,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后的第30、90天无菌条件下取... 目的:分析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单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分别对Th17和Treg细胞增殖的调控。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肝脏注射活原头节5000只感染,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于感染后的第30、90天无菌条件下取其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表达水平。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出感染30、90 d小鼠脾脏中的M-MDSC,Ficoll分离液分离出naive小鼠脾脏中淋巴细胞,将M-MDSC与淋巴细胞以1∶1比例共培养,4 d后流式检测Th17和Treg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细粒棘球蚴组小鼠(30、90 d)脾脏中MDSC的表达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与naive组相比,感染第30天时M-MDSC促进Th17增殖(P<0.05),但对Treg作用不明显,而感染第90天时,M-MDSC能够抑制Th17表达同时促进Treg表达。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M-MDSC可能通过调节Th17和Treg的增殖参与宿主的免疫逃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单核细胞抑制细胞 TH17 TRE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