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钟祥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对比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玻... 目的:研究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对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钟祥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对比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眼部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4.55%)高于对比组(85.45%),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泪液分泌量大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OSDI评分〔(18.25±2.58)分〕低于对比组的OSDI评分〔(26.31±2.47)分〕,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5.45%)低于对比组(18.18%),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泪膜、角膜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A 玻璃酸钠 干眼症 泪膜破裂 干眼症状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析
2
作者 黄江丽 张抒燕 辛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86-188,198,共4页
目的分析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罹患干眼症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采用... 目的分析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干眼症的效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天水市中医医院罹患干眼症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对照组中药熏蒸治疗,采用观察组加味沙参麦冬汤+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的近远视力水平、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近、远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近、远视力水平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91±0.23)分,低于对照组的(1.32±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5,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临床采取加味沙参麦冬汤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症状,明显提高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加味沙参麦冬汤 中药熏蒸 治疗效果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3例
3
作者 徐树华 刘运富 赵素云 《大连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411-413,共3页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是致盲率较高的一种严重眼病。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和滥用皮质类因醇药物、致使菌群失调,而且干扰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上升的趋势。现将我们自1978年以来采用中药为主...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是致盲率较高的一种严重眼病。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和滥用皮质类因醇药物、致使菌群失调,而且干扰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上升的趋势。现将我们自1978年以来采用中药为主配合西药局部滴用治疗的53例59只眼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病毒性角膜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疮疹性角膜 角膜溃疡 角膜荧光染色 机体免疫功能 中药治疗 纯疤疹病毒 菌群失调 刺激症状
下载PDF
复方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附50例)
4
作者 潘永惠 王永晨 蒋中超 《黑龙江医学》 1996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疱病毒性角膜 复方无环鸟苷 疗效观察 滴眼液 深层型 角膜溃疡 角膜病变 角膜荧光染色 微量地塞米松 满眼液
下载PDF
硫酸锌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87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肖秀林 《现代医药卫生》 1994年第3期25-25,共1页
我们从1990年~1992年12月以硫酸锌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病人总共87例与同期81例HSK病人不用硫酸锌滴眼液治疗比较,结果前者病程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总计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68例,按随机抽样分成... 我们从1990年~1992年12月以硫酸锌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病人总共87例与同期81例HSK病人不用硫酸锌滴眼液治疗比较,结果前者病程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总计单疱病毒性角膜炎168例,按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治疗组:87例HSK病人中,男68例,女19例。单眼发病80例,双眼发病7例,共94只眼。年龄5~67岁,平均37岁。初发65例,复发22例。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20天,平均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病毒性角膜 硫酸锌 滴眼液 疗效观察 荧光染色 角膜病变 发病时间 治疗比较 治疗组 机抽
下载PDF
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小平 杨国华 +4 位作者 王全亮 王妙菊 张亚清 魏颖 王家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干眼症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眼底病患者及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33人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干眼病检测两个部分。问卷调查内容有人口学特征、工作环境、生活习... 目的探讨干眼症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眼科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眼底病患者及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33人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干眼病检测两个部分。问卷调查内容有人口学特征、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全身疾病等。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与干眼症发病相关联的因素,然后再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找出干眼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干眼症发病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荧光屏接触时间、野外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吸烟和糖尿病。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年龄、野外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结论就纳入本研究的因素而言,影响干眼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年龄、野外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而荧光屏接触时间、吸烟及罹患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干眼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 SCHIRMER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荧光染色评分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自体血清治疗角膜深层异物剔除的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燕霞 汪根娥 许淑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自体血清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角膜深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广谱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血清和广谱抗生... 目的探究自体血清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80例角膜深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广谱抗生素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血清和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角膜水肿情况、荧光素染色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治疗后观察组角膜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15,P=0.021);治疗后观察组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7,P=0.000);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自体血清可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清 角膜深层异物剔除 术后疗效 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镜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正同 王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03-2105,共3页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选择2015-08/2018-02入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110例110眼,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55眼,对照组术...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选择2015-08/2018-02入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患者110例110眼,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55眼,对照组术后常规观察,观察组术后配戴绷带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术后1、3d,1 wk的疼痛情况,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FL)评估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3d,1 wk VAS评分和角膜上皮愈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配戴绷带镜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减轻胬肉手术后疼痛,促进上皮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干细胞 绷带镜 视觉模拟评分 荧光染色
下载PDF
荧光素钠染色条致双眼角结膜过敏一例
9
作者 李城 曾洁 姜红霞 《眼科》 CAS 2006年第6期384-384,共1页
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双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6年2月20日在我院就诊。检查:双眼视力均0.8,结膜混合充血(+),双眼角膜上皮弥漫点状混浊,基质无水肿,KP(-),前房深度正常,房闪(-),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行双眼角膜荧光... 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双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6年2月20日在我院就诊。检查:双眼视力均0.8,结膜混合充血(+),双眼角膜上皮弥漫点状混浊,基质无水肿,KP(-),前房深度正常,房闪(-),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行双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双眼角膜大片着色,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给予对症治疗。一小时后患者自觉双眼刺痛难忍,再次就诊。检查:双眼刺激征(+++),双眼睑轻度水肿,球结膜高度水肿,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完整,生命体征平稳,无荨麻疹等其他过敏反应。追问病史,患者有多种药物、化妆品及鱼虾过敏史,诊断为双眼过敏性角结膜炎。收住院后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小时后患者双眼疼痛减轻。8小时后双眼刺激征消失,眼睑、球结膜水肿消退,视力正常,血象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荧光染色 双眼视力 角结膜炎 过敏反应 荧光 眼角膜上皮 球结膜水肿 病毒性角膜
原文传递
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对近视干眼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及CF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樊颖 李游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对近视干眼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量实验(schirmer tes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8年10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心...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对近视干眼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量实验(schirmer tes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8年10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84例近视干眼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CFS评分、症状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4周随访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升高,症状评分和CF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BuT、SIt值高于对照组,症状和C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和对照组(11.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利湿方熏蒸治疗近视干眼病能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CFS评分和改善泪液分泌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利湿方 近视 干眼病 泪膜破裂时间 泪膜分泌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
11
作者 郑子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年第4期27-28,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郑子良(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邮编545100)树枝状角膜炎是一种较难治且易复发的角膜病。笔者自1992年4月~1993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树枝状角膜炎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 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郑子良(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邮编545100)树枝状角膜炎是一种较难治且易复发的角膜病。笔者自1992年4月~1993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树枝状角膜炎1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角膜 中西医结合 角膜 临床资料 角膜溃疡 疱病毒 实质层 眼发病 荧光染色 球结膜下注射
下载PDF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5
12
作者 赵仲平 郭翠玲 +2 位作者 邵鸿展 任韩 何琼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956-4959,共4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1滴,tid,同时采用清洁眼睑、热敷及睑板腺按摩等物...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1滴,tid,同时采用清洁眼睑、热敷及睑板腺按摩等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每次1滴,tid,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单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Ⅰ(SIT)结果,并据此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单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BUT和SI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2、4周后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仅出现不同程度的眼部刺激症状,未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且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各分数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症患者,能明显控制眼表炎症、提高泪膜稳定性,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中重度干眼症 炎症 单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Ⅰ
下载PDF
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张希 刘德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均为单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和实验组(采用氯雷他定+氟米龙滴眼...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均为单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和实验组(采用氯雷他定+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两组,每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均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泪膜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雷他定 氟米龙滴眼液 过敏性结膜炎 泪膜稳定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治疗效果
14
作者 石彩凤 陈黎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观察组...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观察组,各52例。常规组接受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睑板腺按摩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完整度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下降,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泪膜破裂时间均延长,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常规组长(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睑板腺完整度评分更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程度及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干眼症患者泪膜稳定性,保护睑板腺完整度,且安全可靠,值得在同类患者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下载PDF
鬼针草治疗局部滴用阿托品的兔干眼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桥 施炜 +3 位作者 王育良 严士海 张传伟 黄晶晶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鬼针草治疗局部滴用阿托品的兔干眼的疗效。方法: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滴眼制作兔干眼模型,滴眼同时实验组予鬼针草颗粒剂灌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前及用药后1、3、5、7、11、14d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目的:评价鬼针草治疗局部滴用阿托品的兔干眼的疗效。方法: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滴眼制作兔干眼模型,滴眼同时实验组予鬼针草颗粒剂灌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用药前及用药后1、3、5、7、11、14d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Ⅰ试验,采用酶标仪检测泪液的相对乳铁蛋白浓度。结果:除用药后第14d,对照组滴药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滴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性增加;除用药后第1、14d,对照组滴药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滴药前SchirmerⅠ试验值显著性减少;对照组滴药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滴药前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除用药后第11d,实验组滴药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滴药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除用药后第7d,实验组滴药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滴药前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滴药前及滴药后第14d外,其余观察时间点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除滴药前及滴药后第1、14d外,其余观察时间点实验组SchirmerⅠ试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滴用阿托品可以使兔很快出现干眼表现,鬼针草能一定程度有效治疗局部滴用阿托品的兔干眼,但不影响泪液乳铁蛋白的分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干眼 鬼针草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SchirmerⅠ试验 乳铁蛋白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眼表特征及泪液渗透压、泪液MMP-9含量诊断干眼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柳 刘畅 +7 位作者 桑璇 李朝阳 王晓然 刘嘉慧 刘颖 王守碧 刘承秀 王智崇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的眼表特征,评价泪液渗透压及泪液炎性因子MMP-9含量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02例(202眼)DM患者,采用眼表指数评分量表(OSDI)对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评分,<13分为无症状,13~20分为轻度症状,21~45分为中度症... 目的分析糖尿病(DM)患者的眼表特征,评价泪液渗透压及泪液炎性因子MMP-9含量对干眼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02例(202眼)DM患者,采用眼表指数评分量表(OSDI)对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评分,<13分为无症状,13~20分为轻度症状,21~45分为中度症状,≥46分为重度症状。使用荧光素钠试纸进行眼表染色,观察泪膜破裂时间(TBUT)并进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CFS),TBUT<10 s、CFS>3分为阳性。采用SchirmerⅠ试验测定泪液分泌量(SⅠt),<5 mm为阳性。取泪液样本,使用渗透压仪测定泪液渗透压,免疫印迹试剂盒测定MMP-9含量。以症状阳性(OSDI>20分),体征(TBUT、CFS、SⅠt)至少有一项阳性为干眼的诊断标准。采用ROC曲线评价泪液渗透压、泪液MMP-9含量对DM患者干眼的诊断效能。结果DM患者的OSDI为(25.87±9.62)分,其中无明显症状15眼,轻度症状74眼,中度症状103眼,重度症状10眼。无明显症状和轻度症状患者中,TBUT阳性占62.92%,CFS阳性占50.56%,SⅠt阳性占82.02%;中度症状患者中,TBUT阳性占70.80%,CFS阳性占40.78%,SⅠt阳性占95.14%;重度症状患者中,TBUT阳性占60.00%,CFS阳性占30.00%,SⅠt阳性占90.00%。共确诊干眼患者108眼,占53.47%。如果不考虑OSDI评分,CFS、TBUT、SⅠt至少有一项阳性的患眼共182眼,占90.23%。DM患者的泪液渗透压为(313.25±6.93)mOsm/L,泪液MMP-9含量为(55.69±17.55)ng/mL。ROC曲线分析显示,泪液渗透压、泪液MMP-9诊断干眼的AUC分别为0.767、0.632(P均<0.05)。泪液渗透压>314.05 mOsm/mmol时诊断干眼的灵敏度为0.738,特异度为0.667;泪液MMP-9含量>35.50 ng/mL时诊断干眼的灵敏度为0.622,特异度为0.700。结论DM患者中干眼症状普遍较轻,但无症状及轻中度症状患者中已有较严重的角膜损伤存在,提示DM患者干眼症状体征分离严重,对无明显症状的DM患者也应注重眼表体征检查;泪液渗透压及泪液MMP-9含量有助于DM患者干眼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干眼 眼表症状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泪液分泌量 泪液渗透压 MMP-9
下载PDF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在干眼症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海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58-0060,共3页
深入探索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对于干眼症患者有怎样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时间范围从2019年1月开始到2021年10月结束,选择的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均为双眼)患者,选择的具体数量为132例子。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并将其... 深入探索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对于干眼症患者有怎样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时间范围从2019年1月开始到2021年10月结束,选择的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干眼症(均为双眼)患者,选择的具体数量为132例子。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并将其分为两个不同的组,一个组为对照组,另一个组为观察组,两组都拥有66例干眼症(均为双眼)患者。同时,两个组都需要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接受基础治疗之后还需要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基础治疗之后还需要接受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并在两组都接受治疗之后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既需要对前后的干眼症症状进行评分、对前后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进行评分,也需要对前后的泪液分泌量治疗(SIt)进行评分、对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评分,最后观察两组有什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4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的一个月之后,两组在干眼症症状评分合角膜FL评分都要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并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评分要低很多(P<0.05);在接受治疗的一个月后,两组在SIt、BUT的评分要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并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要比对照组的评分要高很多(P<0.05)。结论:临床治疗干眼症过程中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拥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使得患者干眼症的症状得到缓解,患者的预后也有了不错的改善,没有发现特别突出的不良反应,安全的性能特别好,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深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布霉地塞米松 干眼症 干眼症症状评分 角膜荧光染色 泪液分泌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覃艮艳 蒋鹏飞 +4 位作者 彭俊 陈立浩 黎冬冬 李洁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90-493,共4页
目的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 目的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干眼患者,从临床有效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分析,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干眼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角膜荧光染色评分 干眼症状评分
下载PDF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邾琴 年桂红 蒋应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135-137,148,共4页
目的 探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7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的30例(36眼)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30例(36眼)患者纳... 目的 探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72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的30例(36眼)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30例(36眼)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前和术后3、6个月,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泪膜功能参数,包括基础泪液分泌长度(5 min)、泪膜破裂时间和荧光素染色评分。术后第1、3、5、14天,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眼部舒适度。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术前,2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14天,观察组眼部舒适度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疗效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应用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胬肉切除 结膜瓣移植 翼状胬肉 荧光染色评分 泪膜破裂时间 基础泪液分泌长度
下载PDF
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涂雪峰 覃振华 陈亚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明胶囊口服...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滴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明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长度、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分泌长度及BU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F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泪液分泌长度(10.32±1.59)mm及BUT(12.82±1.92)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15±1.82)mm、(10.22±1.51)s,FL评分(0.43±0.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0.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16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联合复明胶囊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可有效延长泪液分泌长度及BUT,降低FL评分,改善干眼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玻璃酸钠 复明胶囊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染色 干眼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