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友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9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愈合时间(4.6±0.8)个月;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共30例,优良率90.9%。结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有利于使患者部位尽早康复,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倒L形入路 3.5mm T形支撑钢板 内固定治疗 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效果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佟珅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18年12月本院4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其实施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18年12月本院4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其实施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后,其Rasmussen评分优良率为92. 5% ,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2. 5% ( P<0. 05);术后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3. 2 ± 1. 5)周;随访1年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患者平均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17. 6° ± 3. 5°.结论: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能够促进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入路排钉技术 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8
3
作者 谢纪宝 张韶民 +1 位作者 郑永茂 郭永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16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ROM)、关节... 目的探讨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16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随访观察膝关节活动度(ROM)、关节面塌陷程度及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0个月。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后侧骨块再次移位、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均模糊,术后12个月骨折线均消失。末次随访时,膝ROM伸-3°~5°、屈100°~145°;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程度0~4(2. 0±0. 5) mm;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90~96(92. 5±1. 5)分,均达优。结论保留髂胫束止点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外侧入路 Gerdy结节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金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1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患者均利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在术后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 目的研究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在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患者均利用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在术后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X线片和CT检查提示骨折复位,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3.51±1.78)周。对所有患者都施以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无一例发生骨不连与创伤性关节炎等远期并发症,本组的临床优良率为90.0%,平均膝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15.48±3.62)°。结论采取前外侧入路排钉技术对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施治,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且固定牢固,建议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钉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 外侧入路 疗效
下载PDF
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胡世锵 王小平 +3 位作者 黄俭 韦展图 陈路遥 吴玮玮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外...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84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25).其中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2组治疗优良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为(22.35±5.13)分,高于对照组的(11.34±5.32)分,观察组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后外側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路治疗,能够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
原文传递
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苏二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 目的比较膝前正中入路与内外侧双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商水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Ⅵ型)患者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正中切口组(n=62)和内外侧切口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前正中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内外侧切口组;前正中切口组日常生活功能、膝关节稳定程度等Merchant评分高于内外侧切口组,疼痛评分及活动范围等Merchant评分低于内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膝前正中切口入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无明显差异,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略长于膝内外侧切口入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前正中入路 外侧双切口入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振 凌嵘 +3 位作者 时强 程银树 桑树行 张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改良Frosch入路的病人29例,作为观察组。传统前外侧入路的病人27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疼痛强度、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7.00±1.25)min明显较对照组(132.52±1.12)min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8.97±2.41)mL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6.85±1.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53±0.05)月稍快于对照组(4.64±0.0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6.28±0.63)分、(85.83±1.20)分,对照组为(55.15±0.17)分、(83.44±0.22)分,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12.97±0.94)°、(119.45±0.97)°,对照组为(111.26±0.69)°、(117.78±0.87)°,观察组在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虽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安全可靠,较前外侧切口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复位满意,有着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改良Frosch入路 外侧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黎明 赵云珍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1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记录手术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16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记录手术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周围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6周X线片显示骨痂均形成,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患肢无明显疼痛,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良好、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屈曲110°~135°(122.0°±5.1°),伸直0°~10°(5.5°±3.1°);HSS评分88~94(90.5±1.7)分。结论改良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避免体位变换,视野暴露充分,骨折端软组织剥离少,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外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
9
作者 丁佶康 赵斌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F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52例后外侧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后外侧组(26例)和后内侧组(26例),后外侧组...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F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52例后外侧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后外侧组(26例)和后内侧组(26例),后外侧组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内侧组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外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后内侧组(t=19.632、6.483,P均<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内侧组(t=17.649,P<0.001);术后6个月,后外侧组患者膝关节伸直、屈曲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后内侧组(t=3.072、2.249,P=0.003、0.029),WOMAC中的日常生活、疼痛、关节僵硬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后内侧组(t=7.123、6.249、3.899、6.504,P均<0.001)。后外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与后内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54%无明显差异(χ^(2)=0.221,P=0.638)。结论与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外侧FTP的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临床疗效更佳,更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入路方式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吴刚 汤善华 +1 位作者 孙琦 杨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4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鹰潭一八四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开复位治疗,观... 目的:探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鹰潭一八四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面塌陷、髁部变宽、成角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形逆行截骨结合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更好,具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关节活动范围较大、骨折愈合快、复位良好、生活质量高等优势,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截骨 关节镜 切开复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膝关节
下载PDF
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刘刚 吕永祥 +1 位作者 李子昂 朱自强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经前外侧扩展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4~79岁,平均55.9岁。病程11~14d,平均1... 目的观察经前外侧扩展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4~79岁,平均55.9岁。病程11~14d,平均12.1 d。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组(33例)和传统组(29例),改良组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传统组经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及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传统组(86.89±1.32)min vs.(96.97±1.79)min、(94.70±6.27)mL vs.(218.59±8.47)mL(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0±1.27)d vs.(13.59±2.47)d,P>0.05]。改良组完全负重时间、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100.25±8.33)d vs.(150.24±9.42)d、(94.57±0.47)分vs.(88.39±0.46)分、(124.42±0.46)分vs.(115.39±0.41)分(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9±0.58)分vs.(15.64±0.49)分,P>0.05],末次随访显示,改良组胫骨平台角、后倾角显著大于传统组(88.56±1.63)°vs.(85.54±1.39)°、(12.84±0.48)°vs.(11.02±0.42)°(P<0.05)。结论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能够改善显露,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手术安全高效,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块 开放复位内固定 手术入路 经前外侧扩展入路
下载PDF
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12
作者 金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10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接受扩大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56例),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使用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10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接受扩大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56例),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指标和影像学等方面的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55、14.71、7.53,P均<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膝关节各角度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88、6.88、4.85、5.92、6.73,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Rasmussen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结论扩大前外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具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入路 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东伟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膝关节镜...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对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三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介质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前神经肽Y(NPY)、P物质(SP)以及前列腺素E2(PG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PY、SP以及PGE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介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下前外侧入路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漂浮体位下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
14
作者 徐晨阳 徐静磊 +1 位作者 马献忠 赵志强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采用漂浮体位下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结合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按照三柱分型为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患者36例。术后...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统计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采用漂浮体位下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结合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按照三柱分型为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患者36例。术后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术后1天及1.5个月、3个月、半年、1年随访X线片,了解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的恢复状况。术后1年复查通过X线片测量术侧及对侧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同时采用美国纽约特殊外科医院的评分系统(HSS评分系统)对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1-96min,中位数79min;术中出血量50m L-400m L,中位数200m L。术后行X线及CT检查,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4-18分,平均(17.0±2.0)分,优28例,良8例,优良率100%。36例患者均获得了完整随访,患者随访时间13-32月,中位数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周-28周,中位数20周。末次随访时,患者术侧膝关节活动度为100°-150°,中位数120°;术后12个月,术侧膝关节的后倾角及内翻角与术后第一天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HS评分为85-98分,中位数93分,均为优。术后并发切口延迟愈合1例,经换药VSD覆盖后2周切口正常愈合。结论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外侧双柱骨折,骨折复位固定优,临床愈合良好,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优,同时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扩大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 外侧双柱骨折
下载PDF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15
作者 罗开祥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关节面塌陷高度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周,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膝关节日常功能评价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膝关节伸直及伸屈最大角度均较对照组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不仅可以降低其关节面塌陷高度,还能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进度,提高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手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面塌陷高度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孙洪浪 袁静 孟国兴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伸直角度以及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计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中多项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马验 刘立峰 许正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内外侧锁定钢板...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辅助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根据术前影像检查结果及术者经验完成手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手术效果,还有利于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3D打印技术 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王超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骨二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行后外侧倒“L”形入... 目的:探讨3种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骨二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行后外侧倒“L”形入路内固定术,B组行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术,C组行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3组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记录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手术时间、骨折暴露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短于A组、B组(P<0.05)。术后6个月,3组美国纽约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较术前升高,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降低,且C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高于A组、B组,V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但A组、B组围术期指标、术后6个月HSS、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后外侧倒“L”形入路 反弧形双肌间隙入路 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19
作者 孙树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7-0020,共4页
评估关节镜辅助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回顾性方式,总计选取接受外科手术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PTPF)的病例数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切开复... 评估关节镜辅助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回顾性方式,总计选取接受外科手术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PTPF)的病例数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计数42例;其中一组接受切开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计数38例。进行随访与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恢复指标和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价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出血量,高于观察组,有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比,两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较高,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PTPF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恢复,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辅助 切开复位内固定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李铖嘉 张加彬 王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57-0060,共4页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开始时间2020.1,结束时间2023.6,病患=40,病因复杂胫骨平台骨入院,随机抽签原则,选入均等两个小组,即20例,治疗方案依次是膝前正中直切双钢板固定术(对照组)、膝... 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运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开始时间2020.1,结束时间2023.6,病患=40,病因复杂胫骨平台骨入院,随机抽签原则,选入均等两个小组,即20例,治疗方案依次是膝前正中直切双钢板固定术(对照组)、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比对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种指标相比对照组都有很大区别,P<0.05。结论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在临床中的价值突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此法治疗,膝关节功能有显著提升,并发症少,预后好,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评分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