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子自然教育活动——南京中山植物园“探访一条小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青梅 胡李娟 《环境教育》 2023年第4期68-70,共3页
通过在植物园开展亲子自然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亲子共享自然。在游戏中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热情,学习、理解“拟态”“保护色”等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 通过在植物园开展亲子自然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实现亲子共享自然。在游戏中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的热情,学习、理解“拟态”“保护色”等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宣布启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植物园的社会服务功能,其中的两个关键词就是自然教育和自然游憩。持续开展的自然教育课程不仅有助于缓解人们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焦虑,唤起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和保护自然的意识,还将进一步凸显植物园的服务功能,更加符合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要求,有助于推动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生物多样性公约》 家长参与 社会服务功能 亲子 领导人峰会 保护色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入侵途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殷茜 汪洪江 刘兴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4,163,共8页
为了了解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频度、危害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京中山植物园共有外来入侵植物65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32.31%,其次是... 为了了解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状况,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生活型、频度、危害度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京中山植物园共有外来入侵植物65种,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总数的32.31%,其次是禾本科,占总数的9.23%;构成严重危害的有7种,原产地为美洲的入侵植物最多,共有44种,并且以一年生草本为主(46.15%),荒地和管理粗放的草地是最容易遭到入侵的生境类型,部分入侵植物的引入与植物园引种活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危害 南京中山植物园 引种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特色专类园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唐述虞 毛志滨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86-87,98,共3页
要使南京中山植物园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发展 ,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必须对其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规划与改造。在改造和规划下 ,要十分注意地被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孢子植物园、盲人植物园、创意园、腊梅园、球根花卉园和鸢尾园等特色植... 要使南京中山植物园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发展 ,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必须对其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规划与改造。在改造和规划下 ,要十分注意地被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孢子植物园、盲人植物园、创意园、腊梅园、球根花卉园和鸢尾园等特色植物专类园的规划与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特色植物专类园 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自然教育活动案例探究——以南京中山植物园“自然物寻宝”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青梅 《环境教育》 2022年第12期60-63,共4页
通过在自然中捡拾自然物、玩转自然物、认识自然物、分享感悟等一系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行为,引导和培养孩子理解并尊重自然,进而热爱和保护自然。植物园在人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造就优美环境、进行科学普及... 通过在自然中捡拾自然物、玩转自然物、认识自然物、分享感悟等一系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行为,引导和培养孩子理解并尊重自然,进而热爱和保护自然。植物园在人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造就优美环境、进行科学普及三个方面。植物园是一个包含着成千上万个物种的植物世界,当大量植物集中在一处,又得到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自然形成了一个可供人们体验、学习自然的最佳场所[1]。南京中山植物园是我国第一座规范化建设的植物园,坐落于南京东郊国家级钟山风景区内,收集保存植物10000余种(含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科学普及 案例探究 钟山风景区 自然物 走进自然 在自然中 规范化建设
下载PDF
前进中的南京中山植物园图书馆
5
作者 徐乃成 《新世纪图书馆》 1983年第1期45-47,共3页
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南京古老城垣的东郊,背倚钟山、面临前湖、西邻龙脖子、东接明孝陵。地处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簇拥着的历史风景胜地中山陵园区内,总面积约二千八百亩。这里丘陵起伏、林木葱郁、有山有水、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南京中... 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南京古老城垣的东郊,背倚钟山、面临前湖、西邻龙脖子、东接明孝陵。地处苍松翠柏,茂林修竹簇拥着的历史风景胜地中山陵园区内,总面积约二千八百亩。这里丘陵起伏、林木葱郁、有山有水、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南京中山植物园前身为“总理纪念植物园”建于192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药用植物 植物分类学 馆藏书刊 植物研究所 中山陵园 环境保护 期刊 植物育种学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 被引量:9
6
作者 陆彩虹 鲁长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4-792,共9页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类、取食基质、取食次数、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研究期间有效记录达48 d,累计记录到27种鸟类1021次取食香樟果实(种子)行为,存在2种取食基质(地面和树上)和3种取食方式(整吞果实、啄食果肉和取食种子)。T检验显示,不同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次数存在显著差异(t=3.096,df=26,P<0.01);不同月份间鸟类对香樟香樟果实(种子)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次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取食数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endarinus)和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是访问次数及取食量最多的3种鸟类。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上述这3种鸟类的取食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3,598=25.219,P<0.001)。按照时间统计,11月份访问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1月份鸟类的取食次数、时间和数量最多。鸟类的形态特征(体重、体长和嘴峰长)与取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和体长对取食数量的影响比嘴峰长的影响更显著,但嘴峰长影响鸟类对果实的取食方式。在鸟类常活动和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往往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香樟种子,且园内人工林和自然更新林地可见许多香樟幼苗,表明鸟类对香樟具有潜在传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香樟 取食行为 南京中山植物园
原文传递
南京中山植物园 打造综合性现代化植物园
7
作者 顾春笋 《中国林业》 2022年第7期40-49,共10页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以下统称“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坐落于闻名于世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206公项,背靠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激艳的前湖,伤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东毗世界...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以下统称“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坐落于闻名于世的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206公项,背靠苍翠巍峨的钟山,面临波光激艳的前湖,伤依古老壮观的明城墙,东毗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临近闻名中外的中山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钟山风景名胜区 明城墙 中山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科学院 六朝古都 植物研究所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首家盲人植物园在南京开园 被引量:1
8
作者 戴烨 《今日中国》 1998年第8期34-34,共1页
中国大陆首家盲人植物园在南京开园戴烨4月30日,中国大陆首家盲人植物园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落成并对外开放。该园设在国家级风景区中山陵园风景群落带,背倚钟山,占地1.2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 中国大陆首家盲人植物园在南京开园戴烨4月30日,中国大陆首家盲人植物园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中科院江苏植物研究所)落成并对外开放。该园设在国家级风景区中山陵园风景群落带,背倚钟山,占地1.2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盲人植物园。该园根据盲人触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南京中山植物园 国家级风景区 语音系统 特点和用途 园林景观 对外开放 建筑设计 种植设计 道路设计
下载PDF
游中山植物园
9
作者 周陆一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7年第3期29-30,共2页
国庆长假期间,爸爸带我们一家去中山植物园观赏。天刚亮,我就早早地起床了,匆匆吃完了早饭,跟全家人乘着的士来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园。爷爷、奶奶喜欢看些花花草草,在仙人柱、仙人剑。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仙人柱 仙人球 国庆 花草 作者 滚筒 长时间 世界 期间
下载PDF
中国植物园展示
10
《风景名胜》 2004年第5期38-43,共6页
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位于西山卧佛寺附近,面积400公顷。北京植物园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游览功能于一体。 目前,植物园已建成开放区200余公顷,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区、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组成... 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位于西山卧佛寺附近,面积400公顷。北京植物园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游览功能于一体。 目前,植物园已建成开放区200余公顷,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区、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组成。植物展览区包括观赏植物区(专类园)、树木园、海棠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宿根花卉园和正在筹建中的梅园等11个专类园;树木园由银杏松柏区、槭树蔷薇区、椴树杨柳区、木兰小檗区和正在兴建的悬铃木麻栎区、泡桐白蜡区组成;盆景园于1995年建成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植物园 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专类园 珍稀濒危植物 南京中山植物园 药用植物 热带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 观赏植物 杜鹃花
下载PDF
鸟类传播种子对几种树篱中侵入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新华 尹晓明 +2 位作者 夏冰 李维林 李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57-1666,共10页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调查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和溲疏(Deutzia scabra)3种树篱,以及位于不同生境的2个黄杨(Buxusmicrophyllavar.sinica)树篱中侵入生长的杂... 2001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调查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日本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和溲疏(Deutzia scabra)3种树篱,以及位于不同生境的2个黄杨(Buxusmicrophyllavar.sinica)树篱中侵入生长的杂草及杂树种类,并选择3km外南京农业大学实验楼周围的冬青卫茅树篱作为参照。在6个树篱类型中调查到侵入生长的种子植物共计1230株,分隶于42科57属70种植物。其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的植物有55种1047株植物;适应于风力传播的植物有10种161株植物;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有5种22株植物。各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种子的侵入植物种类数目显著多于风力传播的植物种类(t=5.086,df=10,P〈0.0001)和种子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种类(t=8.446,df=10.P〈0.0001),但各树篱中适应于风力传播的侵入植物与种子传播媒介不明的植物在种类数目上无显著差异(t=1.977,df=10,P=0.076)。南京中山植物园的5个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的侵入植物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都较高,为2.151至2.917,平均2.671±0.306,并且种类数目也较多,为15—36种,平均25.6±8.1种。而南京农业大学内冬青卫茅树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679,并且种类数目也最少,为12种。Bray-Curtis相似性指数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篱类型中适应于鸟类传播种子的侵入植物组成的相似性主要受到树篱周围的种子源及其距离、食果鸟类、人为干扰活动等生境因子的影响,而非简单取决于树篱种类本身。鸟类传播种子增加了单一树种构成的树篱中的种子植物多样性,同时也对树篱的景观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不过人工对树篱的日常修剪等管护措施严格限制了这些侵入植物实生苗及小树的正常生长。研究结果反映出种子源、鸟类传播种子和灌丛在促进植物群落的发展和演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篱 侵入植物 种子传播 鸟类 种子源 干扰 南京中山植物园 群落演替
下载PDF
南京常绿阔叶观赏新树种的选择
12
作者 刘兴剑 孙起梦 《江苏绿化》 1999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常绿阔叶 新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 常绿乔木 园林观赏树种 园林景观 播种繁殖 木兰科 小乔木 厚皮香
下载PDF
兵器工业总公司第二期绿化美化培训班在南京举行
13
《国土绿化》 1995年第4期44-44,共1页
最近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开办第二期绿化美化培训班共有29名绿化领导干部和绿化专业人员参加。王志良局长作了“加强绿化美化建设,重在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讲话。他强调兵器工业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绿化专业队伍。
关键词 绿化美化 兵器工业 培训班 总公司 领导干部 全民绿化 南京中山植物园 专业队伍 专业技术水平 南京林业大学
下载PDF
诗情生春暖 红叶更绚烂 “2007红枫诗会”在中山植物园举行
14
作者 胡弦 《扬子江(诗刊)》 2008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诗歌朗诵 扬子江 诗会 诗情 中国诗歌 诗歌创作 委员会 江苏 人民群众
原文传递
游中山植物园
15
作者 刘亦萱 周唯(指导) 《七彩语文》 2022年第21期55-55,共1页
南京中山植物园既是奇妙无穷的植物王国,又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山植物园南园的热带植物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猪笼草,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猪笼草的捕食方式:猪笼草在平时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味吸引虫子,当虫子被吸引... 南京中山植物园既是奇妙无穷的植物王国,又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山植物园南园的热带植物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猪笼草,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猪笼草的捕食方式:猪笼草在平时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香味吸引虫子,当虫子被吸引过来时,它就会将“井盖”盖上,然后分泌出消化液,将各类虫子变成自己的美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猪笼草 植物王国 热带植物 旅游胜地 消化液 中山 捕食方式
原文传递
新书介绍
16
作者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638,共2页
《苔藓名词及名称》(新版),吴鹏程、汪楣芝、贾渝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356页。该书是《苔藓名词及名称》(吴鹏程等编著,1984年出版,124页)的修订版,称为新版。该书对苔藓植物学科国内外近30年来新增加的名词、与中国... 《苔藓名词及名称》(新版),吴鹏程、汪楣芝、贾渝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356页。该书是《苔藓名词及名称》(吴鹏程等编著,1984年出版,124页)的修订版,称为新版。该书对苔藓植物学科国内外近30年来新增加的名词、与中国苔藓植物相关的名称作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汇集了科、属、种的所有中文异名及主要拉丁异名。全书共计约10 101条目,含1184条名词和8917条名称。书末附有中国苔藓植物系统表,其中第265~286页为陈式系统(1963-1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鹏程 中国林业出版社 新书介绍 中国植物 陈式 生物物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王文采 编辑说明 沟繁缕科
下载PDF
‘悄话’水仙简介
17
作者 全大治 吉旸 文窦剑(图) 《花卉》 2021年第9期9-10,共2页
南京中山植物园春季品牌花事活动——欧洲花卉展已成功举办二十四届。近年来,植物园融合花展引种收集了多个洋水仙园艺栽培品种,其中早花型经典迷你品种——‘悄悄话’水仙Narcissus‘Tete-a-Tete’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以下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洋水仙 南京中山植物园 园艺栽培品种 综合性状表现 花展
下载PDF
奇特的巨花马兜铃
18
作者 高福洪 黄胜男 《花卉》 2021年第21期10-11,共2页
巨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gigantea)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巴西,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2006年南京中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内引种栽培了一株巨花马兜铃。巨花马兜铃老茎粗糙泛黄,具棱,嫩茎枝光滑无毛。叶互生... 巨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gigantea)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于巴西,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2006年南京中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内引种栽培了一株巨花马兜铃。巨花马兜铃老茎粗糙泛黄,具棱,嫩茎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卵状心形,全缘,顶端短锐尖,基部心形,具叶柄。每年4月开始发新叶,6月开花,7月初盛花期,群体花期可长达5个月。冬季落叶。巨花马兜铃独特的花型,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木质藤本植物 马兜铃 叶互生
下载PDF
国内常见玉簪园艺栽培品种简介(一)
19
作者 窦剑(文/图) 晋宇(文/图) 《花卉》 2021年第1期10-13,共4页
有两组对比强烈的数据:Flora of China第24卷百合科(Liliaceae)玉簪属(Hosta)中记载全球自然分布约45种玉簪;国际玉簪品种登录官方网站(http://www.hostaregistrar.org/hosta_registration_lists.html)表明,截至2020年1月全球已登录的... 有两组对比强烈的数据:Flora of China第24卷百合科(Liliaceae)玉簪属(Hosta)中记载全球自然分布约45种玉簪;国际玉簪品种登录官方网站(http://www.hostaregistrar.org/hosta_registration_lists.html)表明,截至2020年1月全球已登录的玉簪园艺栽培品种数量逾6200种。仅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的玉簪爱好者凭借浓厚的兴趣爱好以及出色的专业技能培育出了难以精确计数的玉簪园艺栽培品种并进行了国际登录,架起了以上霄壤之别的数据鸿沟。近年来,南京中山植物园起步玉簪属资源的引种收集工作。基于玉簪属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撷取以下国内较为常见的三十种玉簪园艺栽培品种进行简要介绍,供广大花友在品种赏鉴、性状评价等方面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栽培品种 玉簪属 南京中山植物园 花友 收集保存 国际登录 性状评价
下载PDF
国内常见玉簪园艺栽培品种简介(二)
20
作者 窦剑(文/图) 晋宇(文/图) 《花卉》 2021年第3期12-15,共4页
16.‘毛伊岛毛茛’玉簪(‘奶油杯’玉簪)Hosta‘Maui Buttercups’登录日期:1991年叶型类别:小叶型(Small Leaved)品种特征:叶片圆形,革质。成熟植株的叶片呈显著的杯状、有褶皱。最显著的观赏特征为春季叶片绿色,入夏叶片由绿转黄,金... 16.‘毛伊岛毛茛’玉簪(‘奶油杯’玉簪)Hosta‘Maui Buttercups’登录日期:1991年叶型类别:小叶型(Small Leaved)品种特征:叶片圆形,革质。成熟植株的叶片呈显著的杯状、有褶皱。最显著的观赏特征为春季叶片绿色,入夏叶片由绿转黄,金色的叶色醒目亮丽。花期7月上中旬,花近白色,南京中山植物园内尚未观察到自然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中山植物园 玉簪 观赏特征 小叶型 品种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