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及其生物复苏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粲 陈孝红 +1 位作者 程龙 阎春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20,共12页
湖北西部远安县鹰子山、洋坪至南漳县巡检、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上部厚约30 m的纹层状灰岩中产有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形成了一个以富产湖北鳄类化石为特点,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 湖北西部远安县鹰子山、洋坪至南漳县巡检、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上部厚约30 m的纹层状灰岩中产有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形成了一个以富产湖北鳄类化石为特点,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共同繁盛的南漳-远安动物群。由于该动物群中海生爬行动物的生物类型和化石属、种的分异度已近接近中三叠世生物复苏之后所形成的以海生爬行动物繁盛为特征的罗平-盘县生物群,指示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辐射发生在早三叠世晚期,并由此形成了以食物链顶端的海生爬行动物为主而重建的中生代全新的海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漳-远安动物群 生物复苏 海生爬行动物 下三叠统 湖北
下载PDF
早三叠世南漳-远安动物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子晨 程龙 阎春波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20年第1期80-86,共7页
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分布在湖北省南漳县和远安县的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生物群。关于该动物群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末,至今的研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取得重要成果。文章梳理了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研究历程,从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海生爬行... 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分布在湖北省南漳县和远安县的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生物群。关于该动物群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末,至今的研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并取得重要成果。文章梳理了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研究历程,从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海生爬行动物组合特征和生态特征三个方面介绍了南漳-远安动物群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这些进展表明,南漳-远安动物群所代表的早三叠世末期海生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已经高度发展,为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生物复苏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对促进化石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南漳-远安动物群 海生爬行动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科学价值
3
作者 冶小军 周敏 柴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
南漳-远安动物群发现于中国湖北远安鹰子山—南漳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上部,主要特点为含有大量形态特异的湖北鳄类化石。南漳-远安动物群因产出数量丰富且保存精美的化石资源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旅游开发价值。它代... 南漳-远安动物群发现于中国湖北远安鹰子山—南漳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上部,主要特点为含有大量形态特异的湖北鳄类化石。南漳-远安动物群因产出数量丰富且保存精美的化石资源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旅游开发价值。它代表了三叠纪早期海生爬行动物下海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生物演化过程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符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中所规定的世界自然遗产应满足的标准。因此南漳-远安动物群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南漳-远安动物群 遗产价值
下载PDF
鄂西早三叠世南漳-远安动物群地层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阎春波 李姜丽 +5 位作者 程龙 赵璧 邹亚锐 牛东毅 陈刚 方子晨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5,共14页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远安张家湾嘉陵江组剖面为重点,通过对南漳和远安交界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测制和多处化石点考察,重新厘定研究区内嘉陵江组岩性特征.认为研究区内的嘉陵江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更为合理,产南漳−远安动物群...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远安张家湾嘉陵江组剖面为重点,通过对南漳和远安交界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剖面测制和多处化石点考察,重新厘定研究区内嘉陵江组岩性特征.认为研究区内的嘉陵江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更为合理,产南漳−远安动物群的纹层状灰岩段位于二段顶部.通过系统化石发掘和张家湾剖面详细描述,初步查明了南漳−远安动物群的垂向分布特征:在30余米厚的纹层状灰岩段中均有海生爬行动物产出,只是丰度和分异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7组岩层相对富集,顶部最为丰富.在此基础上,通过地层对比和所有化石点综合分析,将动物群自北东向南西划分为A~D 4个区带,依次命名为绝缘区、边缘区、相对富集区和富集区,分别对应化石从无到有、丰度逐渐变化及水深逐渐加深的过程,总体上仍处于水体循环受限的台内洼地或潟湖相环境.此次查明动物群的分布特征将为研究动物群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及其对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的响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漳-远安动物群 海生爬行动物 嘉陵江组 张家湾剖面 早三叠世 鄂西 古生物
原文传递
早三叠世南漳湖北鳄(双孔亚纲:湖北鳄目)的头骨新材料及补充研究
5
作者 赵璧 邹亚锐 +4 位作者 李姜丽 陈刚 万珊 苑金玲 吴奎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51,共15页
南漳湖北鳄是南漳-远安动物群典型分子和最古老的海生爬行动物之一。为补充其仍缺失甚多的头骨关键特征,对近期采集的1件头骨保存完整的化石标本开展了精细修理和比较解剖学研究。修订了该属种头骨的如下特征:上颌两支沿头骨中线发育狭... 南漳湖北鳄是南漳-远安动物群典型分子和最古老的海生爬行动物之一。为补充其仍缺失甚多的头骨关键特征,对近期采集的1件头骨保存完整的化石标本开展了精细修理和比较解剖学研究。修订了该属种头骨的如下特征:上颌两支沿头骨中线发育狭长骨间隙,前上颌骨最前端接触,鼻骨仅最后端接触;前上颌骨及上颌骨背侧发育同走向凹槽;颅顶平,无矢状嵴;顶骨比额骨大,顶孔位于顶骨前中部;上颞孔围成骨骼包括顶骨、后额骨、眶后骨和鳞骨,不包括上颞骨;轭骨三射状,前支细长,具短的腹后突;上枕骨大,近圆形;外枕骨见神经孔。比较分析认为,南漳湖北鳄、南漳龙和扇桨龙均见上颌两支之间的骨间隙,这可能是湖北鳄目同源性状。南漳湖北鳄上颞骨未参与上颞孔围成,轭骨腹后突未完全退化,下颞孔形态残存,与古老双孔亚纲类似,与进步鱼龙型类不同。推测鱼龙型类随着发展演化,上颞骨逐步前移并参与上颞孔围成,下颞孔逐渐闭合。新材料还显示南漳湖北鳄鼻孔朝上,咬合力不强,推测其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鱼龙型类的活动和捕食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南漳-远安动物群 颅骨 背视 颞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