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麂海域“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筏式笼养效果评估
1
作者 黄俊杭 陈舜 +5 位作者 房景辉 倪孝品 陈万东 谢尚微 于瑞海 郑小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32,共9页
为探究在南麂海域进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筏式笼养的效果,本研究选用“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在南麂海域马祖岙海区开展筏式笼养实验。按月份进行周年跟踪测定该海域的环境因子和长牡蛎个体的生长... 为探究在南麂海域进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筏式笼养的效果,本研究选用“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海大1号、海大2号和海大3号),在南麂海域马祖岙海区开展筏式笼养实验。按月份进行周年跟踪测定该海域的环境因子和长牡蛎个体的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南麂海域周年水温变化范围为10.50~28.12℃,盐度平均为29.14,pH平均为7.93;叶绿素a含量为0.42~6.64μg/L,颗粒有机物含量为2.41~11.32 mg/L;海水中氮磷比范围为2.51~39.06。实验结束时,三个品种中,海大1号和海大3号长牡蛎的湿质量显著高于海大2号(P<0.05),壳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湿质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在1月最高,肥满度在6月最高。三个品种的湿质量增加量均与水温、盐度和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铵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Logistic模型对三个品种的湿质量变化曲线拟合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南麂海域筏式笼养“海大系列”长牡蛎新品种具可行性,其中,海大1号长牡蛎新品种的养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长牡蛎 新品种 筏式养殖 效果评估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南麂海域海浪分布基本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树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9,共10页
根据1960~1989年南麂海洋站的实测风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风浪特征,结果认为:这个海域的浪通常是混合浪,常见浪是三级波高的浪;海浪要素的均值分布比较平稳,极值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本区的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表明,波高在0.5~1.9m... 根据1960~1989年南麂海洋站的实测风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风浪特征,结果认为:这个海域的浪通常是混合浪,常见浪是三级波高的浪;海浪要素的均值分布比较平稳,极值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本区的波高和周期的联合分布表明,波高在0.5~1.9m,周期为4.0~6.9s类型的浪在该海域出现频率最高.此外,引用最大熵谱方法找出了本区波高、周期和风速的主要变化周期.还讨论了台风浪的周期与最大波高的经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分布特征 联合分布 海浪 南麂海域
下载PDF
2006年春夏期间浙江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扬 吕颂辉 +3 位作者 江天久 李欢 萧云朴 尤胜炮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2006年春夏期间(4~6月)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共观察到68种浮游植物,其中硅藻53种,甲藻13种,金藻和蓝藻各1种。调查期间,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原甲藻赤潮的形成和持续是最显著的特征,三角棘原甲藻和... 研究了2006年春夏期间(4~6月)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共观察到68种浮游植物,其中硅藻53种,甲藻13种,金藻和蓝藻各1种。调查期间,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原甲藻赤潮的形成和持续是最显著的特征,三角棘原甲藻和东海原甲藻分别在5月中、下旬先后引发赤潮。原甲藻赤潮的形成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消引起海水中营养盐结构的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南麂海域 春夏期间
下载PDF
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道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6,共10页
通过对南麂海域2003~2005年4个季节8个航次浮游植物样品的观察,对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调查样品中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34属128种。南麂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从4月下旬到12月中、上旬(除赤潮... 通过对南麂海域2003~2005年4个季节8个航次浮游植物样品的观察,对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调查样品中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34属128种。南麂海域的浮游植物密度从4月下旬到12月中、上旬(除赤潮消亡期外),基本保持在107个/m3以上。春季浮游植物以甲藻为主,夏季和冬季以硅藻为主;秋季大部分时间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有时以甲藻为主。能形成该区域赤潮的生物有14种,其中已引发赤潮的生物占6种(甲藻3种,硅藻3种)。春季赤潮为有色赤潮,有较大的危害性;其它季节的赤潮为无色赤潮,未出现危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浮游植物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南麂海域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统计分布
5
作者 黄树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0-28,共9页
利用南麂海洋站1981~1990年实测波浪资料,探讨了该海域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的统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当风浪平均波陡介于0.02~0.04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82%以上;当风浪平均波龄介于0.5~1.2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78%以上;当风浪的... 利用南麂海洋站1981~1990年实测波浪资料,探讨了该海域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的统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当风浪平均波陡介于0.02~0.04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82%以上;当风浪平均波龄介于0.5~1.2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78%以上;当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介于0.02~0.04和0.5~1.0时,其出现频率为53.5%~69.6%、把风浪平均波龄大于等于1.0作为风浪充分成长的标志,则该区夏季偏NNE向风浪充分成长率最高.本文还推出了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的经验式以及波高和波长随波龄变化的经验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平均波陡 平均波龄 风浪 统计
下载PDF
南麂海域台风波浪的波型分析
6
作者 黄树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9-23,共5页
以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台风波浪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台风影响过程中测点波型的演变,对台风浪的波陡与波型、风速与波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台风影响过程中本区出现较大波浪的波型绝大部分属于风浪,6级以上风速作用时,本... 以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台风波浪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台风影响过程中测点波型的演变,对台风浪的波陡与波型、风速与波型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台风影响过程中本区出现较大波浪的波型绝大部分属于风浪,6级以上风速作用时,本区台风浪均属于风浪波型,从而可以断定,不同重现期的台风波浪应属于风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台风 波浪 波型
下载PDF
南麂海域台风影响过程中的波浪特征
7
作者 黄树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在台风影响过程中的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的台风波浪通常是混合浪,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值波高,既有较大波陡的风浪,也有波陡较小的清浪;各向波高的均值变...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在台风影响过程中的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波浪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的台风波浪通常是混合浪,在台风影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值波高,既有较大波陡的风浪,也有波陡较小的清浪;各向波高的均值变化不大,各向最大波高却有较大幅度的差距;本区的台风浪以4级波高占优,风浪以NNE向、涌浪以E向为常浪向;波高为4级的风浪和涌浪,其周期分别在4.0~4.9S和7.0~7.9S之间时,它们的出现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台风 波浪 出现频率
下载PDF
南麂海域大浪与大风的分布关系
8
作者 黄树生 《东海海洋》 1995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根据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风和浪的资料,分析了大风和大浪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浪日、大风日各月出现次数不匀。风浪大浪日及涌浪大浪日出现比率分别占56%和44%。各向大浪波高均值变化幅度不大。各向大浪波高... 本文根据南麂海洋站1983~1989年实测风和浪的资料,分析了大风和大浪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浪日、大风日各月出现次数不匀。风浪大浪日及涌浪大浪日出现比率分别占56%和44%。各向大浪波高均值变化幅度不大。各向大浪波高极值却有较大差异。风浪H1/10波高为1.5~2.0m、当风速为11~13m/s时,大浪出现频率最高。本文还给出了波龄较大的风浪大浪波高与大风风速的经验关系。基于不同类型的台风路径,得到了本区从H1/10波高为1.5m以上时台风中心的位置。利用此结果可以预报本区大浪出现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浪日 大风日 南麂海域 波浪 分布
下载PDF
南麂海域水质营养盐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9
作者 阮素玲 李敏 +3 位作者 陆荣茂 肖国强 张翔 陆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60-63,共4页
于2019年5月、8月、12月和2020年3月对南麂海域的环境(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麂... 于2019年5月、8月、12月和2020年3月对南麂海域的环境(海水和沉积物)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麂海域海水水质除无机氮(DIN)外,其余参数基本能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南麂海域海水水质除2019年12月各层A值较其他略高外,其他监测时间水质状况较好。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处于贫营养水平(NQI<2)。表层沉积物除铜(Cu)和铬(Cr)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沉积环境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E^(i)_(j)<30,RI<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有机污染评价指数 营养状态质量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南麂海域
下载PDF
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的生态及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如星 《东海海洋》 1995年第1期29-38,共10页
本课题为1989~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浙江省教委研究项目。本文是对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研究的总结。生态学研究包括:种类组成与区系性质,生态分布,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形态、结构与环境... 本课题为1989~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浙江省教委研究项目。本文是对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研究的总结。生态学研究包括:种类组成与区系性质,生态分布,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形态、结构与环境以及行为生态;生物学研究包括:繁殖、附着与生长,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亚显微结构以及藤壶的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南麂海域 蔓足类 生态学 生物学 藤壶
下载PDF
浙江南麂列岛海域氮、磷营养盐季节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扬 吕颂辉 +3 位作者 江天久 李欢 萧云朴 尤胜炮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80,共7页
利用南麂海域4个站位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的连续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麂海域的无机氮主要由硝酸盐构成,平均占有比例77%。氮、磷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并且两者呈现同步的上升或下降的... 利用南麂海域4个站位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的连续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氮、磷营养盐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南麂海域的无机氮主要由硝酸盐构成,平均占有比例77%。氮、磷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并且两者呈现同步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PO4-P与NO3-N的相关性显著(r=0.665)。NO3-N与水温、pH、盐度等多项因子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水温的相关性最为密切(r=0.7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南麂海域
下载PDF
南麂列岛附近海域表层水及沉积物中细菌的丰度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胡锡钢 《东海海洋》 1994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描述了南麂列岛附近海域中各类细菌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场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海区氨化细菌数量极高,对水化学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所设的站位中有80%的站位可以检出石油降解细菌;而大肠菌群几乎没有... 本文描述了南麂列岛附近海域中各类细菌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场调查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海区氨化细菌数量极高,对水化学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所设的站位中有80%的站位可以检出石油降解细菌;而大肠菌群几乎没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丰度 表层水 南麂海域 沉积物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及甲藻赤潮频发原因 被引量:13
13
作者 纪焕红 叶属峰 +1 位作者 刘星 洪君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42,共9页
根据2004年5月-2005年2月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以及2001-2005年赤潮发生时收集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细胞丰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春季甲藻赤潮发生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鉴定出... 根据2004年5月-2005年2月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以及2001-2005年赤潮发生时收集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细胞丰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春季甲藻赤潮发生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共鉴定出105种,硅藻和甲藻分别为73种和28种;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布氏双尾藻Ditylumbright wellii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等16种;细胞丰度以秋季均值最高,达2.81×108个/m3。与1990年的数据相比,种类组成及细胞丰度均发生较大的变化。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江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影响。多种甲藻赤潮生物以及甲藻孢囊的存在为赤潮的频繁发生提供了种源,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某些甲藻独特的生活习性以及高N/P比有可能是导致该海域甲藻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与该海域春季赤潮频繁发生的关系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岛海域 浮游植物 生态特征 水质因子 甲藻赤潮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舜 李扬 +5 位作者 李欢 吕颂辉 江天久 萧云朴 尤胜炮 伍德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季节动态以及赤潮生物的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蓝藻1属2种以及金藻1属2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在不同...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季节动态以及赤潮生物的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蓝藻1属2种以及金藻1属2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在不同季节各有不同。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03cells/mL,高峰区集中分布在春季和夏季。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项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列岛海域 群落特征
下载PDF
温州南麂列岛海域硅藻、甲藻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萧云朴 李扬 +3 位作者 李欢 吕颂辉 江天久 陈舜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69,201,共4页
于2006~2007年之间采集浙江省温州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硅藻集群的高峰区主要集中在水温较高的夏季,调查期间共发生赤潮2起,分别出现在2006年8月和10月。甲藻赤潮仅在春季发生,优势种类为... 于2006~2007年之间采集浙江省温州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硅藻集群的高峰区主要集中在水温较高的夏季,调查期间共发生赤潮2起,分别出现在2006年8月和10月。甲藻赤潮仅在春季发生,优势种类为原甲藻种类。硅藻赤潮对N的消耗较大,甲藻赤潮对P的消耗较大。南麂海域合适的温度、盐度、丰富的N、P营养盐以及营养盐的及时补充是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和赤潮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甲藻 列岛海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硅藻和甲藻群落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萧云朴 李扬 +3 位作者 李欢 吕颂辉 江天久 尤胜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在该海域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1...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在该海域的种类组成、生态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105cells.L-1.硅藻集群的高峰区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细胞在表层水体的含量高于底层水体,调查期间共记录硅藻赤潮事件1起,发生于2006年8月,优势种类是中肋骨条藻.甲藻赤潮仅在春季(5月)发生,优势种类为原甲藻种类,包括三角棘原甲藻和东海原甲藻,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下旬先后引发赤潮,甲藻在表层水体含量高于底层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甲藻 列岛海域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旭 俞存根 +5 位作者 蔡厚才 郑基 陈万东 伍尔魏 夏陆军 毕耜瑶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5-77,共13页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进行生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群落结构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根据2013年11月、2014年2月、5月、9月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进行生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南麂列岛海域蟹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群落结构与水文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周年4个季度月调查共鉴定出蟹类21种,隶属7科、12属,其中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bimaculata)和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3种。不同季节的蟹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而优势种类组成变化较少,其中,以秋季的蟹类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从不同水深区域的渔获种类分布趋势来看,蟹类种类以20~30m水深带较多,30~40m水深带较少。夏季多样性指数低于其他季节,以水深来看,多样性指数在10~20m水深带较高,30~40m水深带较低,蟹类多样性指数与水深呈反比。根据冗余分析认为,水深、水温和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类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列岛海域
下载PDF
南■海域海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树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0-96,共7页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海况分布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2~4级海况的出现频率占80.7%,5级以上的海况的出现率高达10.6%;本区海况恶劣日各月出现次数不匀;海况与风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波高与... 根据1983~1989年南麂海洋站实测风和浪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海况分布的一些特征。结果表明,这个海域2~4级海况的出现频率占80.7%,5级以上的海况的出现率高达10.6%;本区海况恶劣日各月出现次数不匀;海况与风速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波高与海况也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海域 出现频率 风速 海况特征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19
作者 张文俊 俞存根 +2 位作者 菅康康 颜文超 郑基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94,共8页
根据2017年秋季(11月)、2018年春季(5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开展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ABC曲线等。结果表明,本次在调查海域共获得并鉴定... 根据2017年秋季(11月)、2018年春季(5月)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开展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ABC曲线等。结果表明,本次在调查海域共获得并鉴定出鱼类种类有55种,隶属于10目29科45属。其中,春季为25种,秋季为44种;春季优势种有4种,分别是红鳗虾虎鱼、绿鳍鱼、鲐鱼和竹荚鱼;秋季优势种有3种,分别是龙头鱼、六丝钝尾虾虎鱼和七星底灯鱼,两季没有共同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是丰富度指数(D)秋季高于春季,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则春季高于秋季。根据非参数多维标序技术NMDS和等级聚类CLUSTER分析,可将春季鱼类划分为2个群落,秋季鱼类划分为3个群落。从ABC曲线可以看出,春、秋两季调查海域的鱼类种群干扰程度是春季高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侧海域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纪焕红 叶属峰 +1 位作者 刘星 洪君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0,88,共7页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保护区建区14a后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生态类群丰度的组成特点。...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资料,阐述了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了保护区建区14a后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生态类群丰度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8月丰度最高,为(267.05±100.94)ind./m3,其他依次为11月、5月和2月;5月生物量最高,为(403.64±331.41)mg/m3,其他依次为8月、11月和2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3,丰度、生物量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表现为负相关;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含量未表现出相关性;与1990年相比,2004年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秋季变化不大;不同季节各生物类群丰度和百分比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域 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