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作者 邸亮 阿卜力皮孜·阿卜力克木 +2 位作者 郭庆良 赵晓飞 丁兢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1.993/0.049、3.505/0.001、2.520/0.014),血清AFP、CA199及PEG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2.410/0.018、3.076/0.003、3.552/0.001),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t/P=5.621/<0.001、3.438/0.001、3.281/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13.33%,χ^(2)=0.338,P=0.561)。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硬化 卡瑞利珠单抗 射频消融
下载PDF
消癌平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晚期食管癌血VEGF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刘涛 汪佳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索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消癌平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的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 目的探索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消癌平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肿瘤标志物的情况。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国际壮医医院接受治疗的43例食管癌晚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免疫疗法,此外联合治疗组患者还辅助使用消癌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直至进展。检测两组患者第1周期、第3周期、第6周期、第9周期及第17周期的VEGF、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期及第3周期的VEGF、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期两组患者的CA125、CA199、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周期、第17周期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EGF、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对食管癌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患者体内的VEGF及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 卡瑞利珠单抗 食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载药栓塞微球TACE联合阿帕替尼及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
3
作者 陈金威 任建庄 +2 位作者 段旭华 陈鹏飞 朱兴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 目的 观察载药栓塞微球TACE(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D-TACE序贯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巨块型HCC患者资料,记录其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结果 35例联合治疗均成功。截止至末次随访,35例中位PFS为8.09个月,中位OS为20.00个月。联合治疗后1、3、6及12个月,ORR分别为65.71%(23/35)、71.43%(25/35)、65.71%(23/35)及60.71%(17/28),DCR分别为94.29%(33/35)、88.57%(31/35)、80.00%(28/35)及67.86%(19/28)。联合治疗TRAE主要为1~2级,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D-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巨块型HCC效果较佳且安全,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引起心源性休克一例
4
作者 赵丽莎 赵菁 +1 位作者 袁瑛 沈虹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食管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第7位,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第6位[1]。病理类型上,食管癌主要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CC占>90%,中国约60%~70%的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治疗手段局限... 食管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第7位,在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第6位[1]。病理类型上,食管癌主要为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CC占>90%,中国约60%~70%的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治疗手段局限且效果不佳[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改变了ESCC的治疗格局,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也随之出现,其中心脏毒性尤其是免疫性心肌炎罕见但致命。本文报道1例新辅助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ESCC病例,治疗效果良好且手术成功,但术后经历4级ICIs相关应激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为ESCC术前联合治疗模式及免疫性心肌炎的诊治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卡瑞利珠单抗 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郭丽芳 李敏 +2 位作者 李银英 赵蓉爽 杨红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一个疗程21 d,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和免疫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02%、81.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34%、65.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55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提高客观缓解率,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癌胚抗原 卡瑞利珠单抗 培他滨 免疫功能 生存期 疗效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析
6
作者 刘金玉 蔡乐 +2 位作者 汤智慧 张筱璇 王天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5,共6页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相关性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cHL患者病历资料,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相关性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cHL患者病历资料,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47例,12例(25.53%)出现甲功异常,其中甲减3例,亚临床甲减7例,亚甲亢2例,ADR均为1或2级(轻中度),均未因甲功异常而停用卡瑞利珠单抗。甲功异常发生在治疗后第1—22个月,诱导中位时间为6个月。2例甲减患者经左甲状腺素干预后,1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亚甲减患者经左甲状腺素干预后甲功仍持续异常但未加重。其余9例甲功异常患者均未干预,其中4例恢复正常,5例无明显变化或失访。甲功异常组患者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显著高于甲功正常组(P=0.03)。3例甲功中度异常(2级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异常升高。结论卡瑞利珠单抗治疗cHL相关性甲功异常发生率高,与患者基线TSH水平存在相关性,程度较轻,与TgAb和TPOAb滴度水平有关,临床表现以亚甲减或甲减为主,发生时间跨度大,一般不需停药,2级甲减患者用左甲状腺素干预后可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甲状腺功能异常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董长鸿 封岩 +2 位作者 江艳婷 高洁 蒋晓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使用Kapl...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PFS和OS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无反应组(P=0.038),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无反应组(P=0.036);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越高,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23)。多变量Cox分析显示,治疗前CD4+/CD8+比值是预测PFS和OS的因素。此外,治疗后CD4+/CD8+比值、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高,患者PFS越长(P=0.005,0.01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越低,患者PFS和OS越长(P=0.001,P=0.016)。结论外周血CD4+/CD8+比值能够预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8+比值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抗PD-1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nab-PC方案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马丹丹 吴圆圆 +4 位作者 陈婧 潘岩 曹江威 郭超 李润浦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方案(nab-PC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失衡、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方案(nab-PC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失衡、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nab-P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试验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外周血Treg、Th17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浆样树突状细胞(pDC)]水平。统计两组毒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5.45%、89.09%,对照组分别为27.27%、74.55%;观察组ORR、D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YFRA21-1、SCC-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均以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Treg、Th17比例和Treg/Th17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均以观察组为著(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mDC比例、mDC/pDC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均以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pDC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为63.6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余各项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nab-PC方案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能有效调节外周血Treg/Th17失衡以及树突状细胞亚群水平,提高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驱动基因阴性 非小细胞肺癌 树突状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9
作者 石鑫 李言冰 +1 位作者 黄英 王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67-70,75,共5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每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PFS、O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12个疗程时,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9、12个疗程时,观察组的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效果显著,抑制了肿瘤的进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卡瑞利珠单抗 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VEGF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祁晓星 徐丹丹 习广晓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放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AEC)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某院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放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AEC)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某院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放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VEGF、钙结合蛋白S100A4(S100A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为40.00%,高于参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36.56±1.91)%]、CD4^(+)/CD8^(+)(1.67±0.51)、NK细胞[(28.81±3.51)%]水平高于参照组[(32.48±1.74)%、(1.15±0.39)、(23.78±3.75)%],CD8^(+)[(24.81±1.17)%]、CEA[(4.71±1.19)μg/L]、SCC-Ag[(7.67±1.82)μg/L]、Cyfra21-1[(2.03±0.79)μg/L]、VEGF[(34.33±10.09)ng/L]、S100A4 [(2.59±0.71)ug/mL]水平低于参照组[(29.09±2.80)%、(6.81±1.28)μg/L、(9.29±2.32)μg/L、(3.72±1.16)μg/L、(55.59±15.41)ng/L、(4.29±1.58)u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对AE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VEGF水平,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卡瑞利珠单抗 放化疗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李治岐 万里新 刘越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研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受三线治疗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41例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1例接受卡... 目的研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接受三线治疗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41例接受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1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指标、生存质量、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43.90%)高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SE、CEA、VEGF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36.59%)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卡瑞利珠单抗、安罗替尼三线治疗临床疗效佳,能降低NSE、CEA、VEGF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会额外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卡瑞利珠单抗 安罗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三线治疗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致风湿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1例
12
作者 戴春梅 张白玉 许佩君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347-350,共4页
临床在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过程中,除关注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贫血、发热等不良反应外,还需鉴别其可能导致的风湿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该文分析了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风湿性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炎性关节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3
作者 王亚楠 李文玉 +1 位作者 赵红珂 寇卫政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每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化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指标[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43.29±4.10)U/mL、(49.18±3.72)U/mL、(19.28±2.19)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29±5.41)U/mL、(53.10±3.99)U/mL、(24.29±2.90)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6.67%,(341.11±63.50)d,明显高(长)于对照组的60.00%、(292.47±92.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11%,略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更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食管癌 卡瑞利珠单抗 白蛋白紫杉醇 奈达铂/顺铂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广龙 徐学东 +1 位作者 黄瑞 柴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及远期生存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个月,2组患者的CD_(3)^(+)、CD_(4)^(+)、CD_(4)^(+)/CD_(8)^(+)均升高,CD_(8)^(+)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2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1~2级不良反应。结论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对中晚期HCC的疗效较好,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 中晚期 肝细胞肝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致不良反应的分析研究
15
作者 郭春霞 高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3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观察并统计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0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说明书报道的不良反应共24种,合计116例次。其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最高(52.59%);其次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5.52%);未发生致死性不良反应;不同资料特征的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女性、年龄>55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高于男性、年龄≤55岁患者;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2种及以上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1种药物及单独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患者,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1种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患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发生率较高,且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临床应进一步提高重视,加强合药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发热
下载PDF
基于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卡瑞利珠单抗用药合理性评价
16
作者 李宇 冯晓俊 +3 位作者 王运红 吕鹏 张京莉 史天陆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某院卡瑞利珠单抗的用药合理性,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2)》《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 目的评价某院卡瑞利珠单抗的用药合理性,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2)》《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2021)》等,制订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评价标准;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对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的116份病历进行定量合理性评价。结果116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Ci)最高为100.00%,最低为55.65%。Ci为100.00%的28例(24.14%),80%≤Ci<90%的8例(6.90%),70%≤Ci<80%的49例(42.24%),60%≤Ci<70%的18例(15.52%),50%≤Ci<60%的13例(11.21%)。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存在药物相互作用(41.38%)、病程记录不完整(35.34%)、溶剂体积不适宜(23.28%)、未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4.66%)、给药顺序不适宜(13.79%)、给药剂量不适宜(12.93%)。结论该院卡瑞利珠单抗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规范其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卡瑞利珠单抗 用药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_(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招子聪 谢志翔 +2 位作者 苏颖 黄华英 罗伟强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3)。两组均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维生...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抛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3)。两组均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对照组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02%、96.23%,均比对照组的54.27%和79.25%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和人细胞角蛋白21-1(Cyfre21-1)水平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低;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均显著升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生存率为96.23%(51/53),比对照组的81.13%(43/53)明显更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治疗,疗效显著,血清因子水平和生存状况明显改善,且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斑蝥酸钠维生素B6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状况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18
作者 杨蕾 黄小慧 薛鸿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2022年10月因“进行性吞咽梗阻感2月”入院治疗。行胸腹部CT示:食管上段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胃镜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瘤,确诊为“颈段食管鳞癌”。遂于2022年10月28日开始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30次;并同步多西他...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2022年10月因“进行性吞咽梗阻感2月”入院治疗。行胸腹部CT示:食管上段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胃镜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瘤,确诊为“颈段食管鳞癌”。遂于2022年10月28日开始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30次;并同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多西他赛注射液每次1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1天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崔博强 任中海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甲磺酸仑... 目的: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清学指标[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ORR为69.77%(30/43),高于对照组的48.8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ALP、VEGF和sV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可提高ORR,降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甲磺酸仑伐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肝细胞癌 卡瑞利珠单抗 甲磺酸仑伐替尼 肝功能 血清学 指标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李焕焕 聂志勇 +3 位作者 吴涛 袁冬冬 张悦姗 刘文会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7-269,29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化疗方案)和研究组(43例,给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注射液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于治疗3个周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将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5.12%),比对照组(41.86%)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药物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提高,降低血清CA125、CEA、CYFRA21-1等指标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