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翅片布置方式的场协同分析与讨论
1
作者 杨彦春 鹿院卫 +1 位作者 吴玉庭 魏海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619,共10页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的传热性能并提高其换热性能,通过采用超临界CO_(2)作为传热流体,以翼型翅片为例,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的不连续翅片通道,分析几种翅片布置方式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得出翅片的最佳布置方式。同... 为了研究超临界CO_(2)的传热性能并提高其换热性能,通过采用超临界CO_(2)作为传热流体,以翼型翅片为例,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内的不连续翅片通道,分析几种翅片布置方式的传热和阻力性能,得出翅片的最佳布置方式。同时通过场协同理论,即通过分析温度场、压力场和速度场之间的协同性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当交错距离为4 mm时,其传热性能与阻力性能均为最优,拥有最小的温度场与速度场协同角和最大的压力场与速度场协同角,表明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和压力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均为最优,且它们之间的协同性均随着入口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传热 超临界CO_(2) 场协同 协同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玉 郭子岗 +4 位作者 李红智 张一帆 张磊 吴家荣 吴帅帅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3期249-255,共7页
为了揭示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传热特性,重点研究集箱结构的均流性能,将换热器芯体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并对完整的冷热板片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以研究交叉流对大型换热板片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换热芯体表面的速度... 为了揭示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传热特性,重点研究集箱结构的均流性能,将换热器芯体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并对完整的冷热板片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以研究交叉流对大型换热板片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换热芯体表面的速度均匀性随相对动压增大而降低。在常规运行参数下,换热芯体表面的速度均匀性指数为99.85%,其对应的相对动压参数约为3.3%。当相对动压小于30%时,Z型和U型进出口结构条件下的流动均匀性无显著差异。当相对动压大于30%时,U型结构的均流性能优于Z型结构。第二,短管横截面积不变时,增加短管的数量可提高芯体表面速度分布均匀性,但对换热器总体压降无显著影响。第三,随着大型换热板片的长宽比增大,交叉流所占的区域降低,换热器换热性能提高。当换热板片长宽比大于2.63,可获得与纯逆流相近的换热器效率。综上所述,大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表面的速度均匀性与相对动压密切相关,实际运行条件下的相对动压值很小,芯体表面的速度较为均匀;大型换热板片的交叉流区域占比可高达50%,提高换热板片的长宽比有助于改善换热器总体传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进出口结构 流动均匀性 交叉流 换热效率
下载PDF
适应SCO_(2)物性变化特性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全斌 侯敏 +3 位作者 孙剑锋 张大林 齐少璞 种道彤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31-1538,共8页
针对二氧化碳工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冷端处于近临界状态,物性随温度变化剧烈,冷端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换热器分段设计的方法,设计了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冷端换热的直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 针对二氧化碳工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冷端处于近临界状态,物性随温度变化剧烈,冷端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换热器分段设计的方法,设计了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冷端换热的直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和变截面通道PCHE,分析了SCO_(2)在不同流道形式的PCHE中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利用SIMULINK建立换热器的仿真模型,研究入口参数偏离设计工况时对不同流道形式换热器的SCO_(2)出口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SCO_(2)侧流道截面渐扩的设计能增强PCHE的换热性能,但同时会增大SCO_(2)侧的压损;流道截面渐扩的PCHE在冷侧和热侧入口参数偏离设计工况时,能更好地稳定SCO_(2)的出口温度,拓宽了冷端参数的运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变截面通道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尺寸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安风霞 杨玉 +1 位作者 吴帅帅 吴家荣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4期345-352,共8页
由于具有高效紧凑且能够同时承受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等优势,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被认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最佳选择之一。为了阐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和阻力之间关系,本文采用非占优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印刷电路板换热... 由于具有高效紧凑且能够同时承受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等优势,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被认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最佳选择之一。为了阐明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性能和阻力之间关系,本文采用非占优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NSGA-Ⅱ是一种热门的能够获得Pareto最优解集的多目标遗传算法。首先构建描述设计变量与目标参数之间映射关系的代理模型,然后将NSGA-Ⅱ与代理模型相结合,进而开展优化设计研究,获得最优解集及其对应的设计变量。研究结果表明,Pareto最优解中p1的压降约为p11的40倍,而p1的效率约为p11的1.56倍,说明该PCHE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Pareto解集中,沿着压降减小的方向,对应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宽度首先增加,然后宽度保持不变但高度增加,最后宽度再次增加,达到设计空间的上限。研究结果可为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多目标优化 传热效率 压降
下载PDF
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吴家荣 李红智 +2 位作者 杨玉 张一帆 杨乐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8,共9页
为研究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冷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和热侧气态CO_(2)为工质,分析了冷侧进口温度313.15~353.15 K,热侧进口温度553.15~593.15 K,冷热侧热工水力特性的变化,比较了NACA0... 为研究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冷侧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和热侧气态CO_(2)为工质,分析了冷侧进口温度313.15~353.15 K,热侧进口温度553.15~593.15 K,冷热侧热工水力特性的变化,比较了NACA0030翼型肋片流道和类菱形肋片流道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S-CO_(2)入口温度增大40.0 K,总换热量减小23.91%,冷、热侧压降分别增大29.95%、11.14%;气态CO_(2)温度增大40.0 K,总换热量增大16.40%,冷、热侧压降分别增大9.42%、7.43%,S-CO_(2)入口温度变化对热工水力特性的影响更明显;类菱形肋片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有着更小的流动阻力和较好的综合性能。该研究结果对间断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S-CO_(2) 换热性能 类菱形肋片流道
下载PDF
Z字型碳化硅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性能优化分析
6
作者 韩俊杰 李瑶 +3 位作者 谭富庭 王新伟 赵强强 胡德栋 《能源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
针对Z字型碳化硅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作为高温回热器时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努塞尔数和范宁摩擦系数为响应值,以冷流体压力、冷流体入口温度、热流体入口温度、通道弯曲角度、通道... 针对Z字型碳化硅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作为高温回热器时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和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努塞尔数和范宁摩擦系数为响应值,以冷流体压力、冷流体入口温度、热流体入口温度、通道弯曲角度、通道直径以及质量流速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结构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因子中通道弯曲角度对响应热侧范宁摩擦系数影响显著性最高,通道直径对响应热侧努塞尔数影响显著性最高。当Z字型碳化硅PCHE作为高温回热器,冷流体压力为30 MPa,冷流体入口温度为568.44 K,热流体入口温度为893.813 K,通道弯曲角度为15°,直径为1.769 mm,质量流速为349.997 kg/(m^(2)·s)时,流动阻力最小;当冷流体压力为23.078 MPa,冷流体入口温度为541.961 K,热流体入口温度为800.045 K,通道弯曲角度为45°,直径为1.8 mm,质量流速为350 kg/(m^(2)·s)时,换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流场模拟 超临界二氧化碳 曲面响应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家荣 李红智 +2 位作者 杨玉 张旭伟 乔永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0-649,共10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所处的高温高压工况可能导致芯体材料失效和结构破坏,有必要进行应力分析以优化通道结构,保证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热冷通道特定路径的热应力、机...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中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所处的高温高压工况可能导致芯体材料失效和结构破坏,有必要进行应力分析以优化通道结构,保证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热冷通道特定路径的热应力、机械应力和总应力进行分析,比较487.6~537.1℃范围内的热应力,分析半圆通道尖角圆弧半径对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芯体所受应力是工质压力和温度梯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冷通道的总应力大于热通道;芯体半圆截面通道尖角的存在导致应力集中,半圆弧中间位置因温度梯度较大产生较大热应力;增大芯体半圆截面尖角圆弧半径能有效减小应力集中处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且机械应力减小幅度更大。最后,指出在通道结构设计时应注意改善尖角处的应力集中,并控制蚀刻深度,相同当量直径下采用圆截面的通道最大热应力、最大机械应力和最大总应力都有大幅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热应力 机械应力 应力集中
原文传递
超临界甲烷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中加热过程模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玮哲 林文胜 《低温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4,74,共6页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是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其换热的高效性和集成性非常适合用于LNG接收站的中间流体换热器(IFV)中。对超临界甲烷在PCHE中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质量流量、入口压力、热...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是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其换热的高效性和集成性非常适合用于LNG接收站的中间流体换热器(IFV)中。对超临界甲烷在PCHE中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质量流量、入口压力、热通量及通道形状对微通道内甲烷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换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再减小,并在假临界温度处达到最大值;PCHE半圆形通道内的换热特性高于普通圆形通道;其换热系数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热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压力对换热特性的影响与介质所处的温度区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超临界甲烷 假临界温度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结构及传热关联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光 邵卫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26,共14页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道是由光化学反应在金属换热板上刻蚀形成,采用扩散连接的方式将冷热换热板叠加成换热芯体。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高耐温耐压性等诸多优势,目前在核电站、新型太阳能发电、制...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道是由光化学反应在金属换热板上刻蚀形成,采用扩散连接的方式将冷热换热板叠加成换热芯体。与传统换热器相比,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高耐温耐压性等诸多优势,目前在核电站、新型太阳能发电、制氢工业以及燃气轮机中均有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性能评价指标、结构优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工业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同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为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结构优化 换热评价指标 传热关联式
下载PDF
天然气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多孔介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望男 许子瑞 +4 位作者 马文贺 林军 邓全文 王雪超 马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4-1160,共7页
为探究天然气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不均匀性,建立了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多孔介质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用于天然气流动特性预测的可行性。首先根据单通道的流动特性获得多孔介质模型参数,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大尺度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流场... 为探究天然气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不均匀性,建立了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多孔介质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用于天然气流动特性预测的可行性。首先根据单通道的流动特性获得多孔介质模型参数,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大尺度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流场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层流(雷诺数Re≤1200)范围内,多孔介质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实际模型的压力场和流动不均匀性,误差基本在5%以内;当Re=10000和通道数n=8时,增大通道长度有利于提高多孔介质模型预测实际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多孔介质模型 流动不均匀性
下载PDF
正弦波纹流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热工水力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义高 李庆 文哲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42-151,共10页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性能好、紧凑性高,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数值计算,首先比较了湍流条件下15°~30°范围内不同波纹角对正弦波纹流道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流道内的换热效果...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性能好、紧凑性高,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数值计算,首先比较了湍流条件下15°~30°范围内不同波纹角对正弦波纹流道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流道内的换热效果随波纹角的增大而增强(换热量最大增长了7.1%),且热侧的压降相对于冷侧增大更明显。其次,分节研究并分析了流道内不同区域的局部流动换热特性,发现了在热侧和冷侧入口区域各存在着1个大、小温差区,同时,需要对入口处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以减小入口处的压降。最后,进一步设计了一种“正弦波纹+直通道”的复合结构并初步探究了该结构的流动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超临界CO2 正弦波纹流道 热工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ANSYS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肋板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志锋 曲瑞波 梁晨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9-11,共3页
基于ANSYS软件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芯体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通道型式、不同网格大小和不同肋宽对肋板应力的影响,并根据JB/T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年确认)相关规定对肋板进行应力强度评定。结果表... 基于ANSYS软件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芯体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通道型式、不同网格大小和不同肋宽对肋板应力的影响,并根据JB/T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年确认)相关规定对肋板进行应力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圆形通道相对于解析解更保守;网格大小占肋宽40%以内可获得精确解;同时肋板薄膜应力随着肋板宽度减小而增加,二者且呈线性关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肋宽 应力分析 强度评定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换热性能及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石磊 《电站辅机》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流道尺度小,换热性能优秀,布局更加紧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中应用广泛。结合当前世界上主流的PCHE流道结构形式设计了相应PCHE实验件,并通...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流道尺度小,换热性能优秀,布局更加紧凑,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中应用广泛。结合当前世界上主流的PCHE流道结构形式设计了相应PCHE实验件,并通过专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平台进行了换热性能实验,提出了相应的换热性能计算关联式形式,并通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数据的汇总、筛选和拟合,确定了换热性能计算关联式的待定系数,该公式的拟合线性程度较高,可以为后续Z形流道的PCHE设计和计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Z形流道 换热性能
下载PDF
非连续肋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欣悦 曹蕾 +1 位作者 杨欢 陈阳 《技术与市场》 2021年第3期5-8,共4页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以其压降低、换热面积大、紧凑性好的优势被认为是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中理想的高效换热器。以工作流体为s-CO_(2)的圆柱肋、长方体肋、翼型肋3种非连续肋PCHE流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并对比了...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以其压降低、换热面积大、紧凑性好的优势被认为是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中理想的高效换热器。以工作流体为s-CO_(2)的圆柱肋、长方体肋、翼型肋3种非连续肋PCHE流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并对比了各换热流道的流动换热特性。研究发现:在相同热流密度、相同绕流肋当量直径、相等总换热面积的条件下,圆柱肋流道压降最大、换热最强;翼型肋流道压力损失最小,换热强度相对较弱,但其换热减弱幅度远低于其压降减小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_(2)布雷顿循环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非连续肋流道 流动换热特性
下载PDF
核反应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15
作者 曾涛 秦婧 +2 位作者 方华伟 李沛颖 韩冰 《科技视界》 2021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与蒸汽朗肯循环相比,应用于核反应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率。PCHE是其最核心的部件,文章对PCHE四种典型流道结构的特点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 与蒸汽朗肯循环相比,应用于核反应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率。PCHE是其最核心的部件,文章对PCHE四种典型流道结构的特点及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点展望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研究
16
作者 赵靖 孙鸿斌 王兴彬 《时代农机》 2019年第7期23-24,共2页
围绕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注重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并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网络无关性与方法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加强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研究结... 围绕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注重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进行研究,并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网络无关性与方法有效性进行科学的验证,加强对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研究结果与讨论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旨在提升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传热与阻力 非连续肋结构
下载PDF
波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17
作者 安雯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237,共5页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临界LNG在波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中的流动传热特性,针对不同质量流量和不同进口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质量流量在0.72 kg/h至1.44 kg/h范围内增加时,流体的质量流量增加对流动传热性能有积极的影响... 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临界LNG在波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中的流动传热特性,针对不同质量流量和不同进口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质量流量在0.72 kg/h至1.44 kg/h范围内增加时,流体的质量流量增加对流动传热性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在进口温度在120~140K范围内增加时,进口温度对印刷电路板式LNG气化器的热力性能有积极的影响,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较小。因此,适当提高流体的质量流量和进口温度有助于提高波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热工水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 超临界LNG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非对称翼形翅片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18
作者 王丹 李家港 +2 位作者 潘康 王珂 刘遵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6,共11页
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和入口雷诺数对非对称翼形翅片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简化的非对称翼形翅片PCHE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拟合计算结果得出了误差分别在10%和13%以内的努塞尔数Nu和摩擦系数f的经验... 为了研究结构参数和入口雷诺数对非对称翼形翅片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简化的非对称翼形翅片PCHE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拟合计算结果得出了误差分别在10%和13%以内的努塞尔数Nu和摩擦系数f的经验准则式;然后,采用一维分析方法来计算全尺寸PCHE(不对换热器模型进行简化)的体积、换热量和压降等参数;最后,将全尺寸PCHE单位体积的换热量(Q/V)和总压降(Δ_(p))作为目标函数,将翅片横向间距、翅片厚度和入口雷诺数作为设计变量,结合NSGA-Ⅱ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与翅片横向距离为4.8 mm时相比,当翅片横向距离为3 mm时,换热器的Q/V最大可增加88.7%,Δ_(p)最大可增加178.6%;与翅片厚度为0.6 mm时相比,当翅片厚度为2.4 mm时,换热器的Q/V最大可增加76.5%,Δ_(p)最大可增加93.9%;与本文所研究的其他结构参数的非对称翼形翅片PCHE综合对比,使用NACA8540翼形翅片的PCHE具有最佳的性能。所得结论对于非对称翼形翅片PCHE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翼形翅片 遗传算法 印刷电路板换热(PCHE) 一维分析 多目标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中不同流道的流动换热性能研究
19
作者 伍权 廖海燕 +1 位作者 张忠梅 韩增孝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1-2531,共11页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冷却器的流道结构形式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流道结构形式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下,之字形通道的换热性能最优,新翼型通道次之,直通道最差。之字形通道的...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冷却器的流道结构形式具有多样性,针对不同流道结构形式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工况下,之字形通道的换热性能最优,新翼型通道次之,直通道最差。之字形通道的换热量较直通道最大高出14%,而其压降则为直通道的9倍。新翼型通道在较高雷诺数工况下具有最优的综合流动换热性能,其综合性能较直通道最大提升22%,可用于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冷却器中以提高冷却器的综合性能。此外,耗散理论和场协同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不同通道间换热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流动换热性能 耗散理论 场协同原理
原文传递
海洋条件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多通道内超临界液化天然气瞬态分配特性分析
20
作者 刘佳伦 唐凌虹 +2 位作者 潘杰 林金鹏 李会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547-5558,共12页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是海上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的核心部件。在海洋条件下,其内部微细多通道间的流量分配特性复杂多变,易急剧恶化,严重影响气化效率和运...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是海上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的核心部件。在海洋条件下,其内部微细多通道间的流量分配特性复杂多变,易急剧恶化,严重影响气化效率和运行安全。通过UDF程序分别引入晃荡导致的周期性变化的附加惯性力及LNG物性计算关联式,构建适用于PCHE内超临界LNG流动与传热的三维非稳态模型,并开展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初始稳态条件,晃荡过程中PCHE各通道内超临界LNG的流量及温度等参数随之发生周期性的震荡,而且工质分配的均匀性明显恶化,各通道间流量、温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均显著高于初始稳态值,最高甚至达到初始稳态值的3倍以上;晃荡振幅及晃荡频率越大,PCHE各通道间工质的流量分配及温度分布越不均匀;相比于在垂直于通道内工质流动方向上施加晃荡作用力,当在工质流动方向上施加晃荡作用力时,晃荡作用引发的工质分配恶化现象明显较为微弱,通道内参数的震荡幅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 印刷电路板换热 海洋晃荡条件 超临界LNG 瞬态流量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