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7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周期性电工倒闸对医疗设备的危害分析及应对策略
1
作者 张怀莹 赵国 +1 位作者 韩琨 徐恒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制定医疗设备配电安全目标与应对策略,最大程度降低电工倒闸对医疗设备的危害。方法:基于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RA)方法,从医疗设备安全管理角度对2018-2023年北京儿童医院的电工倒闸进行医疗设备危害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采用戴明... 目的:制定医疗设备配电安全目标与应对策略,最大程度降低电工倒闸对医疗设备的危害。方法:基于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RA)方法,从医疗设备安全管理角度对2018-2023年北京儿童医院的电工倒闸进行医疗设备危害因素分析与风险评估,采用戴明循环(PDCA)管理法的闭环管理流程,制定精细化的医疗设备配电安全目标与应对策略。结果:2023年医院配电室开展的2次周期性电工倒闸操作共发生6台次设备故障问题,显著低于2018-2022年电工倒闸导致的20.4台次故障平均值,且一级负荷科室等高风险级区域故障为零。结论:制定的医疗设备配电安全目标与应对策略针对性强、执行度高,是实施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电工倒闸 停电 浪涌电流 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RA) 戴明循环(PDCA)
下载PDF
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
2
作者 陀扬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43-0146,共4页
为提升地质工程的安全性、可持续性,本文对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水文地质分析的重要性,再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了解勘察工作的目的,阐述水文地质危害,并提出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对策。发现... 为提升地质工程的安全性、可持续性,本文对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及对策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水文地质分析的重要性,再依据工程实际情况了解勘察工作的目的,阐述水文地质危害,并提出水文地质危害的解决对策。发现其不仅能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还能为实现工程建设的高产、高效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消除不良水文地质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危害,能够进一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 危害分析
下载PDF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在馒头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沫 《粮食加工》 2024年第1期7-10,共4页
研究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在馒头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对馒头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五个关键控制点,分别为原辅料验收、酸面团发酵、二次和面、包装和储藏,使馒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危... 研究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在馒头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以科学方法为基础,通过对馒头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五个关键控制点,分别为原辅料验收、酸面团发酵、二次和面、包装和储藏,使馒头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有效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为馒头主食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原理 主食产业化 酸面团发酵 工业化应用
下载PDF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联合6S管理法在腔镜手术器械清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淑贞 牛畅 +1 位作者 徐小静 唐畅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9期165-16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联合6S管理法在腔镜手术器械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8月31日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280件腔镜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联合6S管理法在腔镜手术器械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8月1日~2022年8月31日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280件腔镜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消毒灭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HACCP联合6S管理法,两组均由6名工作人员操作;比较两组腔镜器械使用情况、损坏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干燥合格率,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满意度及工作人员对腔镜器械消毒管理相关知识。结果:观察组器械交接不清、发放不及时、清洗不彻底及精密仪器损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器械整体损坏率低于对照组(P<0.01),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干燥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时间、内容、形式、实用性、方便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器械消毒灭菌方式、消毒灭菌时间、储存、转运相关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腔镜手术器械采用HACCP联合6S管理法效果理想,能够改善器械使用情况,降低损坏率,提高灭菌、包装及干燥合格率,提升器械清洁质量及消毒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6S管理法 腔镜 手术器械 灭菌作用
下载PDF
基于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原则的集束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岚 张燕 +1 位作者 刘蕊 李翠芳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88-393,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原则的集束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 目的:观察基于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原则的集束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HACCP原则的集束化护理。出院前,比较2组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FM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FMAS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ACCP原则的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血压状况及运动功能,同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 运动功能 血压状况
下载PDF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在有源医疗器械维修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柳明 徐宝燕 +1 位作者 赖金滔 余展聪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目的:构建维修危害分析及关键点(HACCP)体系,探讨HACCP体系在有源医疗器械维修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308台(套)有源医疗器械,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4台(套)。对照组采用维修风险日常监... 目的:构建维修危害分析及关键点(HACCP)体系,探讨HACCP体系在有源医疗器械维修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308台(套)有源医疗器械,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4台(套)。对照组采用维修风险日常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危害监测评估体系进行危害控制,观察组采用HACCP体系通过维修环节危害因素分析,依据不同因素的危害程度和发生率设定关键控制点,并参照质量控制标准对显著危害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有源医疗器械维修风险事件、危害程度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源医疗器械维修过程中电气危害、辐射危害、生物危害、信息危害和机械危害的发生率分别为3.13%、0.42%、1.67%、2.92%和7.08%,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5,x2=12.081,x2=7.500,x2=22.591,x2=13.323;P<0.05);观察组有源医疗器械不可恢复性危害、长期可恢复性危害和短期可恢复性危害的比例分别为0.00%、2.74%和12.33%,且均低于对照组,可忽略性危害比例为84.9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84,x2=7.635,x2=12.810,x2=35.420;P<0.05);观察组有源医疗器械维修的相关人员对维修风险相关理论认识、危害识别和防护措施的安全意识评分分别为(15.39±2.53)分、(16.09±1.88)分和(15.66±1.61)分,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3,t=4.346,t=2.751;P<0.05)。结论:HACCP体系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医院风险控制能力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有源医疗器械 维修风险 风险控制 安全防护
下载PDF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在急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的应用
7
作者 李素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管理急诊药房药品效期的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急诊药房效期药品347种作为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前的研究对象,2021年7-12月急诊药房效期药品353种作为运用HACCP管理后的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HACC...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管理急诊药房药品效期的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急诊药房效期药品347种作为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前的研究对象,2021年7-12月急诊药房效期药品353种作为运用HACCP管理后的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HACCP管理前后近效期药品在急诊药房的流通情况。具体步骤包括成立工作组、建立工作流程图、分析危害和评估风险、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CL)、制定和实施HACCP计划、建立记录档案。结果:实施HACCP管理后,医院急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百分比降低,由3.09%下降到0.84%(P<0.05);药品报损率降低,由0.94‰下降到0.19‰(P<0.05)。结论:HACCP法用于急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成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药品 有效期 管理 急诊药房
下载PDF
危害分析指导下预警预控干预在预防脑出血患者DVT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开丽 梁晓娟 +1 位作者 万芳 李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5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指导下预警预控干预在预防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20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指导下预警预控干预在预防脑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20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危害分析指导下预警预控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7 d下肢周径、首次下床时间、下肢肿胀及DVT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7 d,观察组左、右下肢周径差值绝对值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下肢肿胀、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CSS、MBI、FMA得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得分差值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害分析指导下预警预控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能力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肿胀及DVT,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 预警预控干预 脑出血 深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功能 运动能力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危害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药物安全管理的应用
9
作者 马双双 蔡伦 沈巍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和溢出风险。方法: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危害分析(FMECA)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PIVAS细胞毒药物在药品领用、医嘱审核、贴签摆药、药品配制、成品核对和分拣外... 目的: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药物调配过程中的差错和溢出风险。方法: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危害分析(FMECA)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PIVAS细胞毒药物在药品领用、医嘱审核、贴签摆药、药品配制、成品核对和分拣外送等流程中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危害等级。通过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风险优先值(RPN)和差错事件评价整改效果。结果:找出15个高等和中等危害等级的失效模式,并积极实施改进措施。改进措施实施后15项失效模式RPN平均降幅54.4%,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FMECA对细胞毒药物调配各环节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可有效减少细胞毒药物调配差错,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危害分析 细胞毒药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调配差错 溢出
下载PDF
基于FMEA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危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巧丽 杨海鹏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3年第1期101-106,共6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项目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间易发联动故障,导致乘客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文章以长沙某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接口为例,详细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失效模式;并采用基于功能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项目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间易发联动故障,导致乘客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文章以长沙某轨道交通线路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之间的接口为例,详细阐述了各子系统的失效模式;并采用基于功能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的方法分析了该接口各种失效情况对列车运营的影响,给出了明确的信号系统安全需求和站台门系统安全需求分析结论;同时,针对后续新线建设给出了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接口危害减缓措施,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危害分析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信号系统 站台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调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高颖 魏斌 侯杰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4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调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山东省某三级医院PIVAS2022年配置的药品进行分析,将2022年1—6月施行常规管理的药品作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施行...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调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山东省某三级医院PIVAS2022年配置的药品进行分析,将2022年1—6月施行常规管理的药品作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施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的药品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时限药品配置后的平均放置时间、时限药品规定时间内输注率、输液顺序正确率、成品输液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时限药品配置后的平均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时限药品规定时间内输注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顺序正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成品输液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应用于PIVAS输液调控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成品输液药物安全性、时效性、稳定性,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时限药品 输液顺序
下载PDF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的精准护理在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史秋敏 徐玮 +2 位作者 马逊 李诚 杨家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的精准护理对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的精准护理对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和观察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HACCP理论的精准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24 h-UTP)]、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及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Cr、24 h-UTP均较干预前降低,ALB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GFR较干预前升高(P<0.05),对照组GFR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24 h-UTP均低于对照组,ALB、GF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强、坚韧、乐观评分及CD-RISC-10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济、情感、身体的负担评分及SPB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HACCP理论的精准护理有利于促进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恢复、改善其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精准护理 糖尿病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 心理弹性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在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伟 李丽华 +1 位作者 迪娜热尔·迪力达西 郭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HACCP)在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本院”)的184名护士和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ACCP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HACCP)在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本院”)的184名护士和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ACCP改进措施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96名护士、106例患者,对照组包括88名护士、102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口服自备药差错发生情况及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本院建立HACCP,绘制住院患者口服用药管理流程图,根据HACCP原则制订计划[包括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监测项目、改进措施、记录],确定3个CCP,即出院带药、自备药物管理、自备药物医嘱。针对上述CCP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实现对自备药物差错风险的有效管控。两组自备口服药物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ACCP科学地应用于医院患者自备药环节的风险管理中,可以有效控制自备药物使用的差错风险,保证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 自备口服药 风险管理 住院患者
下载PDF
氯酸盐的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14
作者 邓建民 《氯碱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37-38,42,共3页
论述盐水中氯酸盐的形成原因。分析氯酸盐对烧碱生产系统的危害。分析A装置氯酸盐含量超标原因。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控制等措施,提升氯酸盐分解装置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果,使盐水中氯酸盐含量得到控制。
关键词 氯酸盐 烧碱 危害分析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农业水肥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危害分析
15
作者 路海燕 曾志伟 《肥料与健康》 CAS 2023年第5期20-22,72,共4页
为消除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水肥设施作业步骤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客观评估安全风险度。根据评估结果,通过实施分级管理、完善作业规程,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改善职业健康环境,提升农业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 工作危害分析 水肥设施 风险度 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彭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9月2195个手术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选取2020年7月—12月2321个手术标本为实验组,采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进行管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9月2195个手术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选取2020年7月—12月2321个手术标本为实验组,采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标本管理质量与手术医生、护士及病理科医生对手术标本安全管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标本管理质量包括手术标本管理缺陷率及手术标本固定合格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生、护士及病理科医生对实验组手术标本管理方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标本管理质量和手术医生、护士及病理科医生对手术标本安全管理方法的满意度,保障手术室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 手术标本 医疗安全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暴力风险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林小琼 李惠颖 +1 位作者 黄艳 李奕欢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风险管理中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进行管理的效果及对暴力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龙岩市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将2021年... 目的分析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风险管理中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进行管理的效果及对暴力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龙岩市第三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暴力风险管理模式;将2022年1—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在暴力风险管理模式基础上实施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暴力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和实施3个月后发生暴力风险程度的情况。同时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任职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实施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暴力风险管理模式前后的暴力风险管理能力。结果实施管理前两组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3个月后观察组MO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实施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暴力风险管理模式后的暴力风险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暴力风险管理中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进行管理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的暴力风险等级,减少暴力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可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暴力风险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暴力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构建与应用
18
作者 贺姜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3743-374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构建与应用。方法:将2021年1-12月在我院产科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采用基于HACCP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对比两... 目的:探讨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构建与应用。方法:将2021年1-12月在我院产科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采用基于HACCP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长发育状况,评价基于HACCP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短期生存率和长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呼吸系统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身高增长、体重增长、头围增长以及神经发育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的早产儿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早产儿 护理方案 生存率 并发症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基于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联合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薛然荣 孙明明 张云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联合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患者手术先... 目的探究基于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联合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患者手术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基于HACCP联合FMEA的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患者麻醉苏醒指标、体温、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复苏时间、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短于对照组(t=9.278,P<0.001;t=4.777,P<0.001;t=6.981,P<0.001;t=4.867,P<0.001;t=4.090,P<0.001)。观察组患者T_(1)~T_(5)时点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及总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163,P<0.001;t=14.107,P<0.001;t=16.092,P<0.001;t=5.088,P<0.001;t=12.500,P<0.001)。观察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χ^(2)=4.026,P=0.045)。结论基于HACCP联合FMEA的手术室护理可提升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效率,保障患者术中体温,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手术室 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