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影响
1
作者 何星瑶 王玉 +5 位作者 王君淑 王晓汇 邸琳 刘新宇 赵宏宇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5,共10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角度分析林蛙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为林蛙油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阳性药组(P)、林蛙油低(ORL)、高剂量...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角度分析林蛙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为林蛙油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阳性药组(P)、林蛙油低(ORL)、高剂量组(ORH);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除模型组外,其余大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灌胃14~16 d后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摘取卵巢和子宫称量记录,计算器官指数;一侧卵巢与子宫做HE染色计算各级卵泡数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另一侧卵巢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5),孕酮和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林蛙油低、高剂量组大鼠窦前卵泡与黄体数量显著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蛙油低剂量组大鼠窦状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转录组结果显示,林蛙油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基因分别有738、572个;GO富集分析分别富集到1790、1616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PI3K/Akt信号通路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结论:林蛙油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萎缩等情况,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B细胞受体等通路及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油 卵泡发育障碍 卵巢 环磷酰胺 转录组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抗米勒管激素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2
作者 施冬青 唐艳 +4 位作者 唐李梅 张庆 陈冬梅 邢玉 万朝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567-3571,共5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抗米勒管激素(AMH)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肝郁型AMH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60例,卵巢早衰(POF)患者60例,将2类患者...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抗米勒管激素(AMH)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肝郁型AMH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60例,卵巢早衰(POF)患者60例,将2类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补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排卵情况、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_(2))、睾酮(T)、AMH和、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结果:PCOS患者2组的LH、T、AM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_(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F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LH、AMH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POF患者观察组LH、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_(2)、AM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PCOS及POF患者观察组HDL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TC、LDL、TG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的AMH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内分泌状况,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疏肝方 针灸 枸橼酸氯米芬片 肾虚肝郁型 抗米勒管激素相关卵泡发育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早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林蛙油对雷公藤所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
3
作者 孙雪缘 王玉 +4 位作者 何星瑶 邸琳 刘新宇 赵宏宇 张凤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98-406,共9页
目的:研究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模型大鼠卵巢中的卵泡和磷脂酰肌醇受体3-酪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卵蛋白激酶受体B(protein kinase B,Akt)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林蛙油对卵泡发育障碍模型大鼠卵巢中的卵泡和磷脂酰肌醇受体3-酪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卵蛋白激酶受体B(protein kinase B,Akt)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筛选后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林蛙油高、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每日灌胃雷公藤多苷溶液(40 mg/kg),阳性药组大鼠灌胃戊酸雌二醇溶液(0.1 mg/kg)和醋酸甲地孕酮溶液(0.8 mg/kg),林蛙油高、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林蛙油溶液(400、200 mg/kg)。第8周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摘取卵巢和子宫称量记录,计算器官指数;一侧卵巢做HE染色和TUNEL染色计算各级卵泡数量。另外一侧卵巢测定其中PI3K、AKT、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的蛋白含量。结果: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模型成功建立。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林蛙油高剂量组大鼠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显著升高(P<0.05);林蛙油高、低剂量组大鼠发情周期显著缩短(P<0.05),次级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卵泡闭锁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FSH含量显著减少(P<0.05)、T和E2含量显著升高(P<0.05),PI3K蛋白含量显著增多(P<0.05),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PTEN 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林蛙油高剂量组大鼠卵巢中mTOR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林蛙油对雷公藤多苷所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蛙油可以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卵泡发育障碍的大鼠卵泡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油 卵泡发育障碍 卵巢 雷公藤多苷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黎翠仪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5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治疗,西药组予以枸橼酸氯米芬治疗,中西药组予以左... 目的研究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治疗,西药组予以枸橼酸氯米芬治疗,中西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对比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及临床指标。结果中西药组、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鸡蛋清样分泌物发生率均高于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三组高温相持续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中药组排卵优质率分别为90.00%、83.33%,均高于西药组的60.00%(P<0.05),中西药组、中药组优质卵泡直径大于西药组,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并提高患者排卵优质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 左归丸合二至丸 枸橼酸氯米芬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障碍的内分泌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易 李伊然 +1 位作者 毕媛 邹淑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54-356,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内分泌特征是雄激素过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增大、胰岛素(INS)抵抗,其临床特征是卵泡募集亢进和持续不排卵。在育龄妇女中PCO...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内分泌特征是雄激素过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增大、胰岛素(INS)抵抗,其临床特征是卵泡募集亢进和持续不排卵。在育龄妇女中PCOS的发病率为4%~12%,不孕症中约1/3无排卵,其中90%为PCOS。研究其卵泡募集亢进及不排卵的调节机制,可为探讨PCOS的发病机理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尤其对保护女性生育力和预防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COS卵泡发育障碍内分泌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调控 代谢紊乱综合征 内分泌调节 PCOS 生殖功能障碍 糖代谢异常
下载PDF
卵泡发育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颖 许小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9-1011,共3页
卵泡发育障碍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常见类型之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及卵巢的旁/自分泌功能失常.致使卵泡不发育、发育停滞、闭锁、未成熟卵泡排卵等,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女性生... 卵泡发育障碍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常见类型之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及卵巢的旁/自分泌功能失常.致使卵泡不发育、发育停滞、闭锁、未成熟卵泡排卵等,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近年来对卵泡发育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中西医研究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排卵障碍性不孕症 常见类型 功能失常 成熟卵泡 发育
下载PDF
Kisspeptin/kiss1r系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中的表达及其对卵泡发育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骆倩倩 张冬梅 +1 位作者 蔺香云 张洪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lr系统的表达及其对PCOS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lr的表达;免疫印迹和qRT-PCR分别检测...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lr系统的表达及其对PCOS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卵巢中kisspeptin/kisslr的表达;免疫印迹和qRT-PCR分别检测kisspeptin/kisslr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COS组的体质量及卵巢质量明显增加,血清雄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增加,卵泡刺激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COS大鼠卵巢中含有较多发育早期的小卵泡及闭锁卵泡,囊状扩张卵泡明显增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至2~3层,黄体数量明显下降;hsspeptin/kissh蛋白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卵巢表达的kisspeptin/kisslr在PCOS大鼠卵泡发育障碍中可能通过调节颗粒细胞发挥作用,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发育障碍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竞 吴克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1050-1051,共2页
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以肾虚为本,因虚致瘀,虚实错杂,缠绵难愈。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治疗补肾的同时兼以养血活血,补泻兼施,标本同治,使肾精充足,任通冲盛,胞宫温蕴,卵熟即泌,如期而至。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中医药疗法 补肾活血法 新加归肾丸 治疗应用
下载PDF
吴克明教授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病症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春红 《中医研究》 2005年第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周惠芳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雪 《河南中医》 2016年第5期791-792,共2页
周惠芳顺应女子月经周期变化,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以滋养肝肾为主,结合经后健脾滋阴,排卵期活血通络,排卵后助阳的补肾调周法,在临证中,常见到一些辨证属脾肾阳虚的患者,辨证与调周相矛盾,周师认为,阴阳互根,阳中求阴,此时在经后... 周惠芳顺应女子月经周期变化,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以滋养肝肾为主,结合经后健脾滋阴,排卵期活血通络,排卵后助阳的补肾调周法,在临证中,常见到一些辨证属脾肾阳虚的患者,辨证与调周相矛盾,周师认为,阴阳互根,阳中求阴,此时在经后期补阴的同时,适当加用小剂量的补阳药,如菟丝子、川续断,往往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周师常在中医辨证论证的基础上配合西药治疗,加强疗效。周师在予以中药调理的同时,常耐心细致的与患者沟通交流,细心倾听,了解其内心苦闷,适时劝导,让其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放松心情,保持精神心境舒畅,患者在解除精神负担后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卵泡发育障碍 周惠芳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60例
11
作者 李志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泡发育障碍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受孕率明显增高。结论对卵泡发育障碍的不孕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高的排卵率和受孕率。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中西医结合 疗效
下载PDF
混元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障碍临床观察
12
作者 郭蓉 余希婧 朱小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3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混元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60例临床辨证为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混元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2组卵... 目的观察混元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60例临床辨证为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混元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2组卵泡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阳虚证评分都有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阳虚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元灸与普通针刺均可改善脾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障碍,在改善患者阳虚症状方面,混元灸优于普通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元灸疗法 月经不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 脾肾阳虚 卵泡发育障碍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促进卵泡发育障碍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蔡竞 吴克明 +2 位作者 熊婷婷 黄丽 廖凤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1-235,I0001,共6页
目的以颗粒细胞增殖为切入点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复方新加归肾丸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雷公藤多苷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新加归肾丸灌胃治疗2周,处死大鼠,摘取双侧卵巢,计算卵巢指数;卵巢组织HE染色,光... 目的以颗粒细胞增殖为切入点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复方新加归肾丸促卵泡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雷公藤多苷致卵泡发育障碍大鼠模型,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新加归肾丸灌胃治疗2周,处死大鼠,摘取双侧卵巢,计算卵巢指数;卵巢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测量颗粒细胞厚度;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兔抗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mRNA和颗粒细胞CyclinD2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卵巢指数、颗粒细胞厚度、CyclinD2 mRNA表达以及CyclinD2蛋白表达均较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者P<0.01);经不同剂量的新加归肾丸治疗后,以上指标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以中药高、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复方新加归肾丸可能通过上调CyclinD2的表达,加速细胞周期进程,促使颗粒细胞的增殖,从而进一步促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 新加归肾丸 颗粒细胞厚度 兔抗细胞周期蛋白D2 卵泡发育障碍 大鼠 CYCLIND2
原文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障碍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娟 朱桂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发育障碍 内分泌紊乱性疾病 无排卵性不孕 调控 卵巢囊性增大 育龄期妇女 生育期妇女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抗苗勒管激素相关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怡 胡智海 +1 位作者 马桂芝 施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329,共6页
抗苗勒管激素(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中的一种糖蛋白,也称为苗勒氏管抑制因子,它在组织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体内的AMH由卵巢内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AMH可抑制原始卵泡的初始募集,减少原始卵泡的耗... 抗苗勒管激素(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中的一种糖蛋白,也称为苗勒氏管抑制因子,它在组织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体内的AMH由卵巢内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AMH可抑制原始卵泡的初始募集,减少原始卵泡的耗损;AMH可降低生长卵泡对卵泡刺激素刺激的反应性,影响卵泡的发育与优势卵泡选择。因此,AMH异常可导致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卵巢早衰(POF)的发病基础均为卵泡发育障碍,且与AMH异常密切相关,文章就AMH在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针灸治疗AMH相关的PCOS和POF这两种卵泡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现状作一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卵泡发育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早衰 针灸疗法
原文传递
激活素、卵泡抑素因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发育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春梅 王宇峰 +2 位作者 曹芳 夏西洋 陈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1期4515-4518,共4页
目的讨论激活素(ACTA)和卵泡抑素(F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过程所起作用,同时研究了ACTA和FS是否参与了高胰岛素血症PCOS患者二甲双胍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方法 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ACTA和FS因子在正... 目的讨论激活素(ACTA)和卵泡抑素(F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过程所起作用,同时研究了ACTA和FS是否参与了高胰岛素血症PCOS患者二甲双胍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原因和意义。方法 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ACTA和FS因子在正常妇女卵巢组织的定位及表达;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Sandwich ELISA)检测了40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卵泡液ACTA、FS因子的表达水平;③ELISA法检测20例PCOS患者,20例二甲双胍治疗后的高胰岛素血症PCOS患者和20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卵泡液中ACTA和FS水平。结果①与未成熟卵组比较,成熟卵组ACT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3,P<0.01),F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1,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PCOS患者ACT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3,P<0.01),F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9,P<0.05);③与PCOS患者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后ACT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9,P>0.05),FS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8,P>0.05)。结论 1ACTA和FS因子与正常妇女卵泡发育有关;2ACTA和FS因子参与了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3ACTA和FS可能也参与高胰岛血素PCOS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发育障碍 激活素 卵泡抑素 二甲双胍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大鼠卵泡发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蔡竞 吴克明 +2 位作者 黄丽 熊婷婷 廖凤娇 《陕西中医》 2014年第7期923-926,共4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雷公藤多苷片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7~8周、体重200~220g的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模型组以雷公藤多苷40mg/kg剂量灌胃,对照组以等量...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索雷公藤多苷片致大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7~8周、体重200~220g的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模型组以雷公藤多苷40mg/kg剂量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的蒸馏水灌胃,灌胃第8周始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观察大鼠性周期变化,当模型组所有大鼠出现动情周期延长甚至紊乱时,称重、采血后处死大鼠,摘取双侧卵巢。观察大鼠体重、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动情周期、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以及大鼠卵巢组织p-AKT、p-mTOR、p-p70S6K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体重,卵巢湿重,卵巢指数,血清E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模型组次级卵泡、窦状卵泡占总卵泡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闭锁卵泡占总卵泡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始基卵泡占总卵泡百分比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p-AKT、p-mTOR、p-p70S6K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中医药疗法 雷公藤多苷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通脉大生片对雷公藤致卵巢损伤大鼠卵巢激素与卵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克明 付雨 +3 位作者 吴也可 徐晓娟 刘鉞 仝崇毅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补肾养血法中药复方通脉大生片修复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选雌性育龄期SD大鼠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筛选出动情周期正常者为受试动物,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予雷公藤多苷40 mg/kg.d灌胃造... 目的:探究补肾养血法中药复方通脉大生片修复雷公藤多苷致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选雌性育龄期SD大鼠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筛选出动情周期正常者为受试动物,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予雷公藤多苷40 mg/kg.d灌胃造模。取已造模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予倍美力等剂量和通脉大生片高、中、低剂量治疗7 d,模型空白组同期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治疗后第8 d采血并处死动物,称重法计算卵巢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抑制素B(INHB);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中生长卵泡和黄体数,测量生长卵泡截面积和周长。结果:①雷公藤多苷的生殖毒性使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指数下降,血中E2、INHB含量明显降低;生长卵泡和黄体数、卵泡截面积和周长均明显减少变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②用通脉大生片治疗后,大鼠动情周期恢复正常,卵巢指数、E2、INHB水平明显升高,卵巢中可见大量初级、次级和接近成熟的卵泡,与模型空白组比较P<0.05,生长卵泡截面积和周长也有升高趋势。结论:①雷公藤多苷可造成育龄期大鼠卵泡发育障碍,补肾养血法复方通脉大生片能增加生长卵泡的数量,提高雌激素和抑制素B水平,从而修复雷公藤所致卵巢损伤,但对孕激素和黄体数量的影响不明显。②补肾养血复方治疗的有效性初步证实该大鼠模型符合中医肾虚证候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卵泡发育障碍 通脉大生片 肾虚证 E2/ER/INHB
下载PDF
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雪 周惠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99-300,共2页
分析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认为发生机制复杂,受多种激素及因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治疗比较棘手。中医针对其肾气亏虚的病因病机,从肾主生殖角度出发,利用中药补肾填精在促进卵... 分析卵泡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认为发生机制复杂,受多种激素及因子的共同调控作用,治疗比较棘手。中医针对其肾气亏虚的病因病机,从肾主生殖角度出发,利用中药补肾填精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障碍 发育不良 不孕症/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补肾活血促卵泡发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王玉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07-209,共3页
为了探讨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 4 8例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和归肾丸治疗。观察了卵泡发育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同时观察了内分泌 (E2 、FSH... 为了探讨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 4 8例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3例 ) ,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和归肾丸治疗。观察了卵泡发育及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 ,同时观察了内分泌 (E2 、FSH、L H)、抗卵巢抗体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补肾活血方与归肾丸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相近 (P>0 .0 5 ) ,但前者促卵泡发育成熟总显效率 (80 % )明显高于后者 ;在卵泡发育、内分泌水平、内膜厚度及抗体效价改善方面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 ,补肾益气、活血通经是促卵泡发育的有效治法 ,对肾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比单纯的补肾气疗效显著。补肾活血中药的疗效机制与抑制抗体对卵巢细胞的免疫效应 ,改善卵巢内分泌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卵泡发育障碍 肾虚 补肾益气 活血通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