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全球电离层Ne
1
作者 侯世敏 张剑 杜剑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8-1376,共9页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 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对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延缓和折射,因此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空间通信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对全球电离层电子密度(Number of electron,Ne)的预测工作对短波通信设备三维射线实时追踪定位提供必要条件。本文采用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提供的2016年电离层Ne数据,根据数据的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特征,搭建了自编码器和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onv LSTM)网络组成的网络结构,在不引入地球自转周期之外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对Ne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并实现预测,首先通过实验对比了SGD、Adagrad、Adadelta、Adam、Adamax和Nadam六种优化算法的性能,又对比了三种预测策略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1h-to-1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1.0 NEU(最大值的0.4%),1h-to-24h和24h-to-24h预测策略的全球平均RMSE为6.3 NEU(2.6%)。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Nadam优化算法更适合电离层Ne的深度学习,二是1h预测策略的性能与之前类似的电离层TEC预测工作(RMSE高于1.5 TECU,最大值的1%)相比有竞争力,但预测时间太短且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三是两种24h预测策略虽能实现长期预测但性能不理想,要实现三维空间时间序列的长期高精度预测需要进一步改善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和预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 电离层 NE 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说话人辨识
2
作者 刘雪燕 李逵 袁宝玲 《信息通信》 2020年第8期27-29,共3页
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适合时间序列数据的分类和预测处理特点,文章将含有噪音的语谱图映射到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高维空间中聚类,去除噪音,构建GMM-SVM说话人模型,完成说话人辨识。实验表明提出的LSTM-GMM-SVM说话人系统具有很好的... 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适合时间序列数据的分类和预测处理特点,文章将含有噪音的语谱图映射到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高维空间中聚类,去除噪音,构建GMM-SVM说话人模型,完成说话人辨识。实验表明提出的LSTM-GMM-SVM说话人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说话人辨识 语谱图
下载PDF
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
3
作者 杨志淳 闵怀东 +3 位作者 杨帆 雷杨 胡伟 陈鹤冲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0-428,共9页
分布式电源种类和容量不断提升的微网运行方式复杂、故障特征微弱,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满足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首先,分析多能源互补微网系统架构,对采集的三相... 分布式电源种类和容量不断提升的微网运行方式复杂、故障特征微弱,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满足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技术。首先,分析多能源互补微网系统架构,对采集的三相电流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后续模型对数据的学习效率;然后,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微网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方法,提取三相电流数据长序列和局部序列特征实现故障分类、故障定位,融合注意力机制,重点关注对故障诊断有影响的特征,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最后经过RTDS实时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诊断精度高、计算时间短,同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相比,故障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8.53%、9.62%、11.45%,故障定位准确率分别提升7.47%、10.61%、10.85%,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三相电流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足底压力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智能辅助诊断
4
作者 李玳 王天牧 +5 位作者 张思 秦跃 谢福贵 刘辛军 聂振国 黄红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PressureConvLSTM,用来提取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并进行步态分类。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足底压力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诊断。结合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P...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PressureConvLSTM,用来提取行走过程中足底压力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并进行步态分类。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足底压力数据分析,实现智能辅助诊断。结合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PressureConvLSTM模型对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辅助诊断,能够达到95%的预测准确度;与卷积神经网络等其他模型相比,准确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诊断 前交叉韧带断裂 足底压力 深度学习 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聚合物挤出过程熔体密度监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彬彬 陈祝云 +1 位作者 张飞 晋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2,共9页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 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挤出加工过程的高温、高压复杂工况,寻求能准确、在线监测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方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尽管基于机器学习的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在聚合物挤出加工过程中,由于数据类型、工艺参数、操作环境等多变性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可能难以捕捉聚合物加工中不同输入参数和输出质量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监测任务难以获得理想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用于在线监测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共混体系的熔体密度。首先,通过实时采集安装在挤出机模头处的近红外、拉曼及超声3种传感器数据,对3种传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融合后作为输入;然后,通过合理设计的网络结构,构建CNN–LSTM监测模型,利用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LSTM的预测能力,最终实现对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的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基于独立开发的多源传感数据实时采集装置获取的数据,利用所提方法对PC/ABS共混挤出过程的熔体密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聚合物熔体密度,其在测试集上的均方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0.975 5、0.006 3 g/cm3,比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长短期记忆网络方法、岭回归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多层感知机方法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方法的10次输入平均预测时间为1.523 5 s,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综上所述,所提出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CNN–LSTM的熔体密度监测方法显著提高了聚合物挤出过程中熔体密度的实时监测精度,为挤出过程中聚合物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挤出加工 熔体密度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超宽带定位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大占 宁一鹏 +2 位作者 赵文硕 孙英君 王川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针对室内视距环境下超宽带(UWB)观测值中的测距误差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相结合的UWB测距误差改正模型:将基站与标签之间的测距值和Chan算法解算的标签初始坐标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 针对室内视距环境下超宽带(UWB)观测值中的测距误差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相结合的UWB测距误差改正模型:将基站与标签之间的测距值和Chan算法解算的标签初始坐标作为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输入,借助CNN良好的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充分挖掘UWB测距值的特征;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进行进一步的特征学习,并进行训练和预测UWB测距值,以减少测距误差对UWB测距值精度的影响;最后,利用高斯-牛顿迭代算法求解出最终的UWB定位结果,同时,建立多项式和指数函数UWB测距误差改正模型,并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动态实验下,基于CNN-LSTM网络模型结果的精度均优于其他2种模型,证明该算法可有效降低测距误差,提高UWB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UWB) 定位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 多项式函数 指数函数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的残差注意力去雨网络 被引量:2
7
作者 强赞霞 鲍先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58-2864,共7页
无人驾驶汽车在雨天环境中行驶,由于车载相机采集的图片包含雨纹噪声,导致无人驾驶系统的目标检测精度降低,关键目标识别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的残差注意力去雨网络。首先提出卷积长短期记忆(CLSTM)单元... 无人驾驶汽车在雨天环境中行驶,由于车载相机采集的图片包含雨纹噪声,导致无人驾驶系统的目标检测精度降低,关键目标识别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的残差注意力去雨网络。首先提出卷积长短期记忆(CLSTM)单元对不同尺度的雨纹分布进行学习,然后使用残差通道注意力机制对雨纹进行提取,最后将雨图与雨纹提取信息相减得到修复后的背景图。为确定最优的网络结构,对各网络模块进行消融实验,然后选择去雨效果最优的结构作为去雨网络。通过对网络参数的不断优化,所提算法在数据集Rain100H、Rain100L、Real200上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达到29.1 dB、33.1 dB、32.4 dB,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达到0.89、0.94和0.93。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生成对抗网络(GAN)判别器对雨纹去除效果的额外监督,所提算法取得了明显的雨纹去除效果,增强了无人驾驶系统在复杂降雨条件下的环境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雨 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残差通道注意力 多尺度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分组双阶段双向卷积长短期方法的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网络
8
作者 林建君 侯钧译 杨翠云 《智能城市》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文章提出基于分组的双阶段Bi-ConvLSTM网络(GDBN),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通过使用以波段为单位的分组策略,有效缓解了计算负担,并对光谱信息进行保护。在编码器的不同阶段,对浅层信息提取模块和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进行不同层... 文章提出基于分组的双阶段Bi-ConvLSTM网络(GDBN),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空间和光谱信息,通过使用以波段为单位的分组策略,有效缓解了计算负担,并对光谱信息进行保护。在编码器的不同阶段,对浅层信息提取模块和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进行不同层次信息的提取,浅层信息提取模块能够对不同尺度的浅层特征信息进行充分捕捉,深度特征提取模块能够捕捉图像的高频特征信息。文章还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对特征的组织能力,并在自然数据集cave上进行大量实验,效果普遍优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高光谱图像超分辨率 通道注意力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下载PDF
结合卷积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长文分类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姜恬静 和欣 +2 位作者 何军 冯姣 李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09-2312,共4页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了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人们使用关键词在海量的文档中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这要求论文文献有明确的分类和标签.传统的文献分类方法通常提取关键词或关键句,利用文本的局部信息进行分析,对于方向相似的科技论文,传统的局... 现如今互联网成为了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人们使用关键词在海量的文档中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这要求论文文献有明确的分类和标签.传统的文献分类方法通常提取关键词或关键句,利用文本的局部信息进行分析,对于方向相似的科技论文,传统的局部分析的方法区分度不高,分类不够明确易产生混淆.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文献进行全局分析,自动生成标签的长文分类方法.为了降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深度,同时通过遍历全文捕获全局信息,本文提出了随机抽样算法将文献拆分为多个部分.然后,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提取各部分的局部特征,记忆各部分特征的相关性,得出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局部分析的文本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长文分类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区分方向相似的长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长文本分类 随机抽样 特征提取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换脸视频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博文 夏华威 +1 位作者 陈睿东 韩乾坤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9-317,共9页
随着近年假脸合成技术(DeepFake)的发展,当前社交平台充斥着通过换脸技术生成的海量假视频,虽然假视频可以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但是同样存在着曝光隐私等负面问题。如何精准检测出由DeepFake生成的伪造数据已成为网络安全防御领域中一... 随着近年假脸合成技术(DeepFake)的发展,当前社交平台充斥着通过换脸技术生成的海量假视频,虽然假视频可以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但是同样存在着曝光隐私等负面问题。如何精准检测出由DeepFake生成的伪造数据已成为网络安全防御领域中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科研工作者提出了针对换脸视频的检测方法,但是现有的检测方法均忽略了DeepFake视频帧与帧之间的关联特性。因此,对于部分针对脸部信息进行平滑处理的篡改方法,已有的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率有明显的下降。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DeepFake视频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捕获DeepFake视频帧中的脸部微表情变化,并利用编码器生成局部视觉信息的特征,同时利用注意力机制实现局部信息的权重分配;最后再次借助LSTM网络实现时序空间下视频帧的关联信息融合,从而实现对DeepFake视频数据的有效检测。采用FaceForensics++数据库对所提算法进行了评估,与现有方法相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假脸合成技术检测 帧间特性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尹梓诺 马海龙 胡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19-3728,共10页
针对流量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限制了分类模型对少数类攻击流量的检测性能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1DCNN-BiLSTM)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利用BorderlineSM... 针对流量数据集中类别不平衡限制了分类模型对少数类攻击流量的检测性能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1DCNN-BiLSTM)模型的流量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利用BorderlineSMOTE方法对流量数据不平衡训练样本预处理,使得各类流量数据均衡,有助于后续模型对各类数据的充分训练。然后设计联合注意力机制和1DCNN-BiLSTM的模型对流量数据进行训练,提取流量数据的局部和长距离序列特征并进行分类,通过注意力机制将对分类有用的特征按其重要性赋予权值,提高对少数攻击类的检出率。实验结果表明,同几种现有方法相比,该文方法对NSL-KDD和CICIDS2017数据集的检测准确率最高(可达93.17%和98.65%),对NSL-KDD数据集中的提权攻击(U2R)攻击流量的检出率至少提升13.70%,证明了该文方法提升少数类攻击流量检出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异常检测 类别不平衡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弹丸轨迹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志伟 管雪元 +2 位作者 傅健 马训穷 尹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75-2983,共9页
针对弹丸非线性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建立6自由度弹丸运动模型,并使用4阶龙格库塔法外弹道仿真,得到大量轨迹数据样本;提出CNN-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 针对弹丸非线性轨迹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建立6自由度弹丸运动模型,并使用4阶龙格库塔法外弹道仿真,得到大量轨迹数据样本;提出CNN-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轨迹预测模型,并利用滑动窗口法和差分法构造输入输出的轨迹数据对,将预测问题转化为有监督的学习问题;将所提模型与LSTM神经网络模型、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在同一数据集下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3 s后的平均累积预测误差在x轴方向约为14.83 m,y轴方向约为20.77 m,z轴方向约为0.75 m,且轨迹预测精度优于单一模型,为弹丸轨迹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模型 深度学习 监督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轨迹预测
下载PDF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解混方法
13
作者 孔繁锵 余圣杰 +2 位作者 王坤 方煦 吕志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 针对传统的解混方法和基于自编码器的解混网络方法,利用空间信息提升了解混性能,但未深入挖掘和利用光谱特征,而光谱特征和空间信息的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解混性能,因此,提出了基于双向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解混框架。该框架采用创新性的网络结构设计,通过卷积层深入挖掘空间特征,同时利用卷积长短期记忆单元充分挖掘波段间的光谱变异性及其光谱相关性,有效处理光谱维度的序列信息,从而实现对高光谱数据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分析。为了更加细致地区分和利用高光谱数据中不同谱段的特异性,采用深度光谱分区方法优化网络输入,通过自适应学习机制对不同光谱区域精细化处理,增强了模型对高光谱数据中复杂光谱关系的捕捉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的解混性能。在模拟和多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解混精度和模型鲁棒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地物光谱特征时,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准确估计端元和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循环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深度光谱分区
下载PDF
融合Transformer和卷积LSTM的轨迹分类网络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英 陈航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为了减少原始轨迹数据的噪声,充分提取轨迹的时空特征,提高基于轨迹数据的交通模式分类精度,提出一种融合堆叠降噪自编码器、Transformer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轨迹分类网络(networks fusing 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 Transfor... 为了减少原始轨迹数据的噪声,充分提取轨迹的时空特征,提高基于轨迹数据的交通模式分类精度,提出一种融合堆叠降噪自编码器、Transformer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轨迹分类网络(networks fusing 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 Transformer and ConvLSTM,SDAETC)。通过堆叠降噪自编码器减少原始轨迹数据中的噪声;利用结合了Transformer的递归图自编码器,提取到更为丰富的时间特征,同时利用特征图自编码器提取空间特征;改进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充分提取轨迹中的时空特征,并与提取到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相融合,从而实现交通模式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DAETC与基线模型相比,在GeoLife和SHL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8%和2%。此外,消融实验结果和模型训练时间分析表明,引入堆叠降噪自编码器、Transfomer和ConvLSTM虽然增加了时间消耗,但是对分类精度有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交通方式分类 时空特征 堆叠降噪自编码器 TRANSFORMER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CNN_BiLSTM的长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欢 李鹏 +1 位作者 曹敏 孙煜皓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3,共8页
当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负荷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多步长预测时精度不高,因此电力负荷预测呈现出非线性、多因素、非平稳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_BiLSTM混合深度学习网络的长短期电力负荷在线预测方法。首先根据卷积神经网络和双... 当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负荷数据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多步长预测时精度不高,因此电力负荷预测呈现出非线性、多因素、非平稳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_BiLSTM混合深度学习网络的长短期电力负荷在线预测方法。首先根据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特点,建立了CNN_BiLSTM负荷预测模型,并将历史负荷与影响因素耦合形成一个新的时间序列作为网络输入;其次,由于机器学习模型依赖于样本的完备性,影响因素的存在会使原有模型与现有数据失配,建立了在线模型;最后,在实际电力负荷预测中,单步长预测并不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建立了在线多步长预测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并与SVR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负荷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 在线预测 多步长预测
下载PDF
CEEMDAN-WPE-CLSA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杰 孟凡熙 +1 位作者 牛明博 张懿璞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加权排列熵、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风电功率时间序列自适应分解为一系列的模态分量,... 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加权排列熵、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风电功率时间序列自适应分解为一系列的模态分量,降低原始序列的非线性和波动性;其次,根据加权排列熵计算各模态分量间的相似性并对相似的分量进行重组,以修正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过度分解问题,使得修正后的模态分量更具规律性;最后,将重组后的分量输入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时序建模,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神经元权重进行重新分配,提高了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对输入特征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自注意力机制和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加权排列熵在风电功率预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风电功率信号包含的重要物理信息,证明了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加权排列熵以及自注意力机制在风电功率信号模态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网络隐层输出权重分配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加权排列熵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多层次特征融合与超图卷积的生成对抗壁画修复
17
作者 陈永 陶美风 赵梦雪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8,共11页
针对现有壁画深度学习修复方法,存在上下文信息关注不足及结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特征融合与超图卷积的生成对抗修复模型。首先,利用金字塔特征分层对壁画进行多尺度层次特征提取,并采用混合空洞卷积单元扩大多层特征提取感受... 针对现有壁画深度学习修复方法,存在上下文信息关注不足及结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特征融合与超图卷积的生成对抗修复模型。首先,利用金字塔特征分层对壁画进行多尺度层次特征提取,并采用混合空洞卷积单元扩大多层特征提取感受野,以克服单尺度卷积操作对于壁画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然后,提出多分支短链融合层及门控机制融合多分支特征方法,将相邻分支间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壁画特征图中既有同分支的特征,又有相邻分支的特征,以提高特征信息的利用率;并引入门控机制对特征进行选择融合,以减少细节信息的丢失。接着,将融合特征通过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特征注意力方法,增强对壁画上下文信息的关注。最后,设计超图卷积壁画长程特征增强模块,通过在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跳跃连接之间建立超图卷积层,利用超图卷积捕获编码器的空间特征信息,并将其迁移到解码器中,有助于解码器更好地生成壁画图像,以加强特征的长程依赖关系,并与SN-PatchGAN判别器对抗博弈从而完成修复。通过敦煌壁画数字化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客观评价优于对比算法,对于破损壁画修复结果更加清晰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修复 多层次特征 多分支短链融合 超图卷积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位姿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晓钢 李昂 黄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1-1320,共10页
针对基于监督学习的视觉里程计需要数据集提供真实的位姿数据,但实际上符合条件的样本数量又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位姿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图像序列为输入,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与运动相关的特征,然后... 针对基于监督学习的视觉里程计需要数据集提供真实的位姿数据,但实际上符合条件的样本数量又较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循环卷积神经网络的位姿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图像序列为输入,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与运动相关的特征,然后使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时序建模,建立多帧之间的运动约束,最后输出六自由度的位姿.该模型使用了一种基于对极几何的损失函数以自监督学习方式优化网络参数.将模型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其他4种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位姿估计准确性上优于其他单目算法,并且具有不错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里程计 特征匹配 位姿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监督学习
下载PDF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地震响应预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学兵 谢啸楠 +1 位作者 王礼 吴晗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了更好地挖掘高速铁路在地震时的响应信息,提高光纤光栅监测的效率及预测精度,该文针对地震响应数据的时序性及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方法.通过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上布设... 为了更好地挖掘高速铁路在地震时的响应信息,提高光纤光栅监测的效率及预测精度,该文针对地震响应数据的时序性及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方法.通过在高速铁路简支梁桥上布设准分布式光纤光栅采集地震时轨道板、钢轨、底座板、箱梁的响应数据,在每根光纤上布置7个光栅,利用两边光栅的响应数据预测中间点的光栅响应,将采集位置、历史数据及地震波形等信息作为特征图输入.利用CNN提取特征,再将提前提取出来的特征数据以时序方式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数据,最后LSTM网络进行地震应变响应预测.实验结果表明,LSTM网络在3层时效果最好,CNN-LSTM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根均平方误差(R_(RMSE))、平均绝对误差(R_(MAE))、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3753、0.2968、0.9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布式光纤光栅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混合模型
下载PDF
对抗型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巍 庞林 +1 位作者 张飞鸿 盛胜利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7-1080,共14页
目的雷达回波外推是进行短临降水预测的一种重要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能够实现更快、更准确的预测。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onvLSTM)的回波外推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的深度... 目的雷达回波外推是进行短临降水预测的一种重要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能够实现更快、更准确的预测。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onvLSTM)的回波外推算法的效果优于其他的深度学习外推算法,但是忽略了普通卷积运算在面对局部变化特征时的局限性,并且在外推过程中将损失函数简单定义为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忽略了外推图像与原始图像的分布相似性,容易导致信息丢失。为解决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抗型光流长短期记忆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flow bas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DCF-LSTM)的回波外推算法。方法首先,采用光流追踪局部特征的方式改进Conv LSTM,突破了一般卷积核面对局部变化特征的限制。然后,以光流长短期记忆网络(flow bas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FLSTM)作为基本模块构建外推模型。最后,引入对抗网络,与外推模型组成端到端的博弈系统DCF-LSTM,两者交替训练实现外推图像分布向原图像分布的拟合。结果在4种不同的反射率强度下进行了消融研究,并与3种主流的气象业务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CF-LSTM在所有评价指标中表现最优,尤其在反射率为35 d BZ的条件下。结论由实验结果可知,引入光流法能够使模型具有更好的抗畸变性,引入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判别模块能进一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提出的DCF-LSTM回波外推算法相比于其他算法,雷达外推准确率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外推 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LSTM)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 光流法 序列到序列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