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8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台湾木栅铁观音的历史地理变迁(1895~1945)
1
作者 何崚 陈伟明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殖民政府的茶业政策,以压制乌龙茶和发展红茶、包种茶为主,改变了台湾地区茶业的发展格局。尽管乌龙茶的发展受到压制,但木栅铁观音因其独特品质,以及出口东南亚,符合“南进政策”的需要,得以夹缝生存,逐渐成为台湾地...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殖民政府的茶业政策,以压制乌龙茶和发展红茶、包种茶为主,改变了台湾地区茶业的发展格局。尽管乌龙茶的发展受到压制,但木栅铁观音因其独特品质,以及出口东南亚,符合“南进政策”的需要,得以夹缝生存,逐渐成为台湾地区独树一帜的特色乌龙茶。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大约于光绪年间传入台湾地区,由于铁观音不易栽培,以及制法较为保密,导致其传播较为缓慢,主要集中在台北的文山木栅地区和基隆瑞芳地区,且以木栅为主,木栅地名也因为铁观音的引进而广为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木栅 铁观音 茶业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文化视角——一位历史地理学家的山西情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峰 《学术评论》 2020年第4期24-28,共5页
近日,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的新著《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该书被列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田野·社会丛书"的第三辑,由著名社会史学家行龙教授担任丛书主编。安介生教授生于山西... 近日,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的新著《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该书被列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田野·社会丛书"的第三辑,由著名社会史学家行龙教授担任丛书主编。安介生教授生于山西,供职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区域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家 山西大学 文化视角 商务印书馆 复旦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
下载PDF
基于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课程融合分析——以“中学历史地理”为例
3
作者 明安维 《教育进展》 2023年第12期10136-10141,共6页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对融合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同课程分类进行了细致介绍。因此,本文将探讨开发“中学历史地理”这一融合式校本课...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标对融合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同课程分类进行了细致介绍。因此,本文将探讨开发“中学历史地理”这一融合式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发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观念 课程融合 历史地理
下载PDF
“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简介
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任主编、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任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第一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于2022年12月在上海举行新书首发。... 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任主编、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任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第一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于2022年12月在上海举行新书首发。丛书包括学科学术史、论著目录、学术经典、学术传记、学术前沿5个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 地理学科 葛剑雄 学术前沿 资深教授 学术经典 复旦大学历史
下载PDF
古今学术之变与史地学科之间--中日两国历史地理学早期发展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邢云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1期141-153,163,共14页
中日两国地理学的近代化息息相关,可比性强,这在两国历史地理学的引入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日本在明治(1868—1911)中后期自欧洲引入历史地理学,相关讨论主要由史学界发起,探讨学科属性的同时也注重其“科学性”。但直至明治末... 中日两国地理学的近代化息息相关,可比性强,这在两国历史地理学的引入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日本在明治(1868—1911)中后期自欧洲引入历史地理学,相关讨论主要由史学界发起,探讨学科属性的同时也注重其“科学性”。但直至明治末年地理学完成近代化转换后,历史地理学方得到真正发展。20世纪头20年,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自日本和西方两度传入,两代地学家分别在传统舆地之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或地理学之中吸纳“历史地理”。对于率先完成现代学术体系建设的近代日本而言,影响早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地理学理论的发达程度,而中国则面临学术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以及现代历史学与地理学研究范式革新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近代化 历史地理 中日比较
下载PDF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第一部系统著作——《中国城市历史地理》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守春 《历史地理》 2000年第1期347-350,共4页
城市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多年来,在这一分支领域有一系列成果。其中有关于北京和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一系列论著和城市历史地图集;有关七大古都的城市历史地理的论著以及关于历史... 城市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多年来,在这一分支领域有一系列成果。其中有关于北京和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一系列论著和城市历史地图集;有关七大古都的城市历史地理的论著以及关于历史名城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 七大古都 历史名城 历史地图集 分支领域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下载PDF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7
作者 江田祥 《历史地理》 CSSCI 2011年第1期461-462,共2页
2010年11月6—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广西历史地理与华南边疆开发——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色秀丽的广西桂林顺利召开... 2010年11月6—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广西历史地理与华南边疆开发——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景色秀丽的广西桂林顺利召开,大陆各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及台湾地区、韩国学者共130余人出席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研究 广西历史地理 司徒尚纪 旅游学院 历史时期 城市史研究 文化地理 地理专业
下载PDF
台州历史地理特色问题——兼与宁波和温州的比较
8
作者 赵思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0080-0082,共3页
台州的地域特色模糊问题在明代时就被指出,这与台州历史地理概况有关,特别表现在与相邻的沿海城市宁波与温州的历史地理概况的比较之中。因此该问题主要可以从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地位以及文化状况这四个方面着重探究明... 台州的地域特色模糊问题在明代时就被指出,这与台州历史地理概况有关,特别表现在与相邻的沿海城市宁波与温州的历史地理概况的比较之中。因此该问题主要可以从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地位以及文化状况这四个方面着重探究明代后期三座城市的发展异同,从而比较得出台州的历史地理特色以及总结其地域特色模糊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之道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州 宁波 温州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历史地理条件论汉代徐闻县治在今雷城镇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焕庭 王丽荣 《热带地理》 200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汉徐闻县政区包括除廉江市的雷州半岛的大部。比较了雷城镇和今徐闻县南部两地历史地理条件后认为,雷城镇宜为汉代古徐闻县治,而今徐闻县南部不宜为汉代徐闻县治。
关键词 历史地理条件 汉代 徐闻县治 雷州半岛 历史地理 雷城镇
下载PDF
区域历史地理申论──构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甬坚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本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的历史地理四分法传入我国,某些论述曾勾画出"区域历史地理"的轮廓,至6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新四分法,才确认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传统学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有益成果,也是... 本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的历史地理四分法传入我国,某些论述曾勾画出"区域历史地理"的轮廓,至6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新四分法,才确认其属于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发展既是传统学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有益成果,也是中国历史地理日益走向成熟的证明。目前其研究方法和方向在于,从分区、分类、分级和空间发展过程两方面构成时空连续性研究,形成高度综合的区域发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四分法 区域历史地理 空间发展过程 区域发展系统
下载PDF
荟萃中西文化的卓越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学术道路与贡献
11
作者 于希贤 《历史地理》 1996年第1期208-216,共9页
侯仁之,学兼中西的爱国历史地理学家。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地质地理系教授并兼系主任。1952年至1985年间历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 侯仁之,学兼中西的爱国历史地理学家。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地质地理系教授并兼系主任。1952年至1985年间历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引进了西方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进一步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将文献研究与野外考察密切结合起来,同时还注意与有关学料的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从而发展了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开辟了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侯仁之 城市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家 沙漠历史地理 学术道路 学会副事长 哲学博士学位
下载PDF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 被引量:22
12
作者 鲁西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81-86,共6页
“区域”是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地理学考察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区域性。历史地理研究中区域的划分与设定应遵循自然性、历史性、完整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应注重区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其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重... “区域”是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地理学考察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其区域性。历史地理研究中区域的划分与设定应遵循自然性、历史性、完整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应注重区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其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重建历史时期的区域地理环境系统;(2)探讨历史时期区域地理的变化规律;(3)总结区域开发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历史地理 区域地理 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 研究区域 区域划分 地理区域 历史地理研究 地理学研究 区域开发
下载PDF
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艾冲《河套历史地理新探》评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洋洋 《西夏研究》 201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艾冲教授所著《河套历史地理新探》分为五编,共收录了32篇学术论文,探讨内容涉及河套历史政区地理、河套历史军事地理、河套历史民族地理、河套历史人口地理、河套历史经济地理和河套历史自然地理六个部分。该书学风严谨、求真求实、结... 艾冲教授所著《河套历史地理新探》分为五编,共收录了32篇学术论文,探讨内容涉及河套历史政区地理、河套历史军事地理、河套历史民族地理、河套历史人口地理、河套历史经济地理和河套历史自然地理六个部分。该书学风严谨、求真求实、结论合理,具有研究逻辑清晰、学术视野开阔、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河套历史地理新探》的出版填补了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诸多空白,对于河套地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历史地理新探》 河套 历史地理 评介
下载PDF
一部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的力作——评蓝勇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
14
作者 郭声波 马强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9-809,共1页
关键词 《长江三峡历史地理 区域历史地理 实地考察 文献资料
下载PDF
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特性
15
作者 阙维民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历史时间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系统包括精确时间与模糊时间、动态时间和静态时间、自然时间...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历程,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的历史时间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时间系统包括精确时间与模糊时间、动态时间和静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等.现代历史地理研究还特别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研究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历史地理 时间特性 历史地理 地理
下载PDF
一部有新意的学术著作——读王建国著《西安历史地理略论》
16
作者 陈正奇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西安,古称长安,位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 西安,古称长安,位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1];西安,地处'天府之国''陆海之地''天下之奥区',为'天可汗之都”“宇宙之都”[2],“东亚世界的中心”[3],不仅创造了周秦汉唐等璀璨闪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了灿烂独特、远播世界的多彩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 王建国 历史地理
下载PDF
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王开队 《历史地理》 2007年第1期398-400,共3页
2006年11月17—19日,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第13届年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湖北、重庆、... 2006年11月17—19日,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举办了"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第13届年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湖北、重庆、云南、四川、山西、湖南、广西、福建、内蒙、河北、宁夏、广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司徒尚纪 古都学 地理专业 历史地理研究 旅游资源 韩光辉 泛珠三角地区 中国地理学会
下载PDF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以汉中市滨江左岸核心地段概念设计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锋 林强 +1 位作者 樊婧怡 程芳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于特殊的滨水空间,应在初步分析其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地理学这一宏观视角进行系统地论证、定位,挖掘滨水空间的核心价值;继而以核心价值为主导,对各种有形与无形因素展开进一步筛选、组织,并与规划空间叠加,获得更富内涵的、... 对于特殊的滨水空间,应在初步分析其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地理学这一宏观视角进行系统地论证、定位,挖掘滨水空间的核心价值;继而以核心价值为主导,对各种有形与无形因素展开进一步筛选、组织,并与规划空间叠加,获得更富内涵的、与基地更相得益彰的规划效果。概括起来说,这一在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模式包括三个步骤:常规认识下的价值初判、特色挖掘的定位思考、筛选重构的区划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历史地理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从水因子角度对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环宙 汪波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江南水乡古镇的基础是水,水因子滋养着这里的水稻文化、桥文化、船文化、渔文化,形成城镇布局和建筑空间,进而酝酿了温柔秀美的江南水乡文化.文章从水因子角度,通过对太湖流域六大古镇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分析,归纳了江南水乡古镇的一般... 江南水乡古镇的基础是水,水因子滋养着这里的水稻文化、桥文化、船文化、渔文化,形成城镇布局和建筑空间,进而酝酿了温柔秀美的江南水乡文化.文章从水因子角度,通过对太湖流域六大古镇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分析,归纳了江南水乡古镇的一般地理历史特征,并分别就地域分布的地理特征、形成类型上的特征、内部空间特征及其文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江南水乡古镇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回答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因子 太湖流域 水乡古镇 历史地理 特征
下载PDF
“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陈刚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伴随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兴起的"空间转向"研究思潮,逐步形成了以GI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并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梳... 历史地理信息化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伴随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兴起的"空间转向"研究思潮,逐步形成了以GI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并成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地理学"时空观"的演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兴起等问题,对历史地理信息化的概念、方法、现状和前沿方向进行评介,并对开展历史地理信息化、推进数字人文研究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 GIS 历史地理 信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