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元主体视角下传统村落历史场所依恋感知的研究综述 |
吴嘉祺
张云
|
《建筑与文化》
|
2024 |
0 |
|
2
|
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 |
刘海龙
张丹明
李金晨
颉赫男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4 |
41
|
|
3
|
城市纪念性历史场所改扩建策略——以墨尔本战争纪念堂为例 |
都铭
张云
|
《华中建筑》
|
2008 |
1
|
|
4
|
城市中轴线历史场所的有机更新——以北京钟鼓楼广场设计为例 |
杨文玲
刘彦琢
刘洋
姚欣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5
|
温州典型历史场所现状与保护策略 |
赵志
|
《安徽建筑》
|
2015 |
0 |
|
6
|
上海历史文化场所的景观关联性评价研究 |
魏真
|
《设计》
|
2016 |
4
|
|
7
|
ArcGis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场所营造中的应用 |
张素馨
鲁政
|
《华中建筑》
|
2013 |
4
|
|
8
|
历史与机构场所中话语建构的译本面目与译者身份——吴经熊《道德经》英译个案研究 |
刘骥翔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基于AHP法的衡阳市西湖公园场所历史景观评价 |
刘林林
钱秋荣
|
《绿色科技》
|
2019 |
0 |
|
10
|
“极简”地介入——从几个实例看历史建筑的更新 |
罗湘蓉
黄水坤
|
《新建筑》
|
2007 |
4
|
|
11
|
倾听历史和民族的乐章——聂耳文化工程设计 |
彭怡芬
郭妮
|
《华中建筑》
|
2007 |
0 |
|
12
|
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 |
龙迪勇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0
|
|
13
|
历史街区环境特色的维护方法——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
马达
郑甲苏
孟碧轩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4
|
抗战记忆场所融入高校“纲要”实践教学探讨——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 |
张立群
|
《南方论刊》
|
2017 |
0 |
|
15
|
老城区滨水空间的场所营造——以泉州铜佛寺“百源川池”为例 |
吴志刚
郭隽
|
《艺术生活》
|
2012 |
0 |
|
16
|
音响档案本体论 |
萧梅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7
|
老树焕新枝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设计回顾 |
陈云琪
刘和
黄瓯海
王铠
|
《时代建筑》
|
2009 |
1
|
|
18
|
城市的印迹——徐州展览馆街区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 |
王林林
|
《福建建筑》
|
2007 |
1
|
|
19
|
佛山市容桂区文塔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王朵
|
《广东园林》
|
2006 |
1
|
|
20
|
广州市赤岗塔公园规划设计 |
赵晶晶
|
《广东园林》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