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学方法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郑忠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90-92,共3页
历史学方法的应用,可使行政管理学教学和研究更为客观、辩证、具体而全面。比较李广和程不识的不同带兵风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现代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思想的问题。运用历史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行... 历史学方法的应用,可使行政管理学教学和研究更为客观、辩证、具体而全面。比较李广和程不识的不同带兵风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现代行政管理活动中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思想的问题。运用历史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对中国行政管理现实的理解,丰富行政管理经验,而且还可以改进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方法 行政管理学
下载PDF
史学理论研究的新作──评李清凌著《史学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吉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3,共4页
对史学理论的内容和体系,学术界的理解颇不一致,作者在评介李清凌著《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时,总结了近几年来学术界达成的共识,并以之衡量、评价了该书的价值和特点。
关键词 史学理论研究 理论与方法 唯物史观 史学概论》 李清凌 历史本体论 认识客体 史学本体论 历史学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方法──内容篇
3
作者 彭易芬 《天府新论》 1994年第1期88-88,共1页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方法──内容篇彭易芬历史遗产.这里指人类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不是单指史学遗产。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遗产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作为...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方法──内容篇彭易芬历史遗产.这里指人类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不是单指史学遗产。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遗产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批判 继承 历史遗产 哲学方法 历史学方法 逻辑方法
下载PDF
从历史研究到调查实证——20世纪初美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及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红安 杨汉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6,共6页
20世纪前后,美国兴起了教育科学化运动。历史学方法因其"科学性"一度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导致美国教育史研究出现了兴盛的图景。但教育的历史研究终究被认为无助于美国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自1910年学校调查运动开始以后... 20世纪前后,美国兴起了教育科学化运动。历史学方法因其"科学性"一度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导致美国教育史研究出现了兴盛的图景。但教育的历史研究终究被认为无助于美国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自1910年学校调查运动开始以后,学校调查研究备受推崇,至1920年代历史学方法已经被学校调查研究取代。这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次研究范式转型。但是,在教育研究中过分强调实证调查也阻碍了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方法 学校调查 教育科学化运动 教育研究范式
下载PDF
傅斯年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守芬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学 历史学方法 扩张研究 中国历史学 蔡元培 赵元任 史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教育科学的历史分期 被引量:2
6
作者 邢永富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教育科学学是一门有待研究、发展的新学科。如果把科学学定义为对科学研究的研究,或对科学自身的反思,那么教育科学学就是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或对教育科学自身的反思。对教育科学的反思可以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进行,如认识论反思... 教育科学学是一门有待研究、发展的新学科。如果把科学学定义为对科学研究的研究,或对科学自身的反思,那么教育科学学就是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或对教育科学自身的反思。对教育科学的反思可以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上进行,如认识论反思、逻辑学反思、社会学反思、文化学反思、历史学反思等等。本文拟运用历史学方法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反思认识,这种认识当属教育科学学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历史分期 史学反思 历史学方法 研究的研究 认识论 反思认识 对科学研究 逻辑学 发展规律
下载PDF
欧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第二阶段——从理解作品本身到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王菡薇 《艺术学界》 CSSCI 2017年第1期62-69,共8页
20世纪欧美中国美术史,大体经历了从寻找灵感到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从理解作品本身到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建立、结构主义等研究模式及社会历史学方法向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转化三个阶段。本文则聚焦第二个阶段,尽量耙梳相关资料,初... 20世纪欧美中国美术史,大体经历了从寻找灵感到对中国艺术的重新发现、从理解作品本身到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建立、结构主义等研究模式及社会历史学方法向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转化三个阶段。本文则聚焦第二个阶段,尽量耙梳相关资料,初步得到以下结论:20世纪中期欧美学者更多地关注情境及赞助问题研究,并逐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及受其影响的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建构了新的研究空间,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 中国美术史研究 阶段 作品 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当代史学结构浅析
8
作者 孙厚生 《东疆学刊》 1992年第4期49-54,共6页
纵观近两个世纪史学自身的发展,明确反映学术领域最新趋势和状况,正确处理客观历史与主体史学的相互关系.历史学的基础层次是对客体历史的研究及理论与方法.微观历史研究,中观历史研究、客观历史研究.历史科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哲学层次,... 纵观近两个世纪史学自身的发展,明确反映学术领域最新趋势和状况,正确处理客观历史与主体史学的相互关系.历史学的基础层次是对客体历史的研究及理论与方法.微观历史研究,中观历史研究、客观历史研究.历史科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哲学层次,历史本体论,历史识认论,历史科学的第三个层次是史学学层次,狭义史学学,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史学史,史学主体的基本素养及其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方法 客体历史 当代史学 历史哲学 历史科学 年鉴学派 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史学
下载PDF
历史上的经济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伯重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1-185,共15页
作者的文章《“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在本刊 2 0 0 0年第 1期上刊出后 ,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作者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此集中作答 ,并对如何改进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进一... 作者的文章《“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在本刊 2 0 0 0年第 1期上刊出后 ,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响。作者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此集中作答 ,并对如何改进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涉及对一些重要理论概念的理解 ,这些概念包括近代以前中国的“经济革命”、宋代江南的农业变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经济史上的技术进步及其与经济变化的关系等 ;第二类则主要是经济史研究中各种主要的方法及其运用 ,这些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其他学科的方法 ,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 ,史学家只有敞开胸怀 ,努力向其他学科学习 ,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才能使历史学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史 历史学方法 经济学方法 “经济革命”
原文传递
北窗杂记(七十九)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武 《建筑师》 200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今天,终于可以把《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之前)》的第三版修订稿交出去了,心里有一阵轻松,想写几句话。 如果把“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一版算进去的话,这一版其实是第四版,真正的第一版出在1962年,1979年,当时的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将... 今天,终于可以把《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之前)》的第三版修订稿交出去了,心里有一阵轻松,想写几句话。 如果把“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一版算进去的话,这一版其实是第四版,真正的第一版出在1962年,1979年,当时的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将该书的修订版正式列入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出版,算作第一版。所以这个第四版就亏了一代,成了第三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窗 杂记 历史唯物主义 建筑史 叶之 北京城 四版 十九世纪 历史哲学 历史学方法
原文传递
评文学人物的过度阐释现象
11
作者 王少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在中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或隐或显地存在对文学人物进行过度阐释的现象。对文学人物的合理阐释应从文学人物的审美符号本质出发,并按照一定的阐释原则进行,方不会走入过度阐释的迷途。
关键词 文学人物 过度阐释 历史学方法 心理分析
下载PDF
一部难得的好书——《尚书·虞夏书新解》评介
12
作者 郭守信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5-76,共2页
吉林大学金景芳和吕绍纲两位教授合著的《尚书·虞夏书新解》于1996年6月由辽宁古 籍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古籍研究著作,它重视训访考据但不拘泥,更重视义理分析,却绝 不尚空言。它在汲取古人旧说和今人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 吉林大学金景芳和吕绍纲两位教授合著的《尚书·虞夏书新解》于1996年6月由辽宁古 籍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古籍研究著作,它重视训访考据但不拘泥,更重视义理分析,却绝 不尚空言。它在汲取古人旧说和今人新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方法审慎地发掘义理,解 决问题,提出新见解。就其方法和研究的重点而言,与其说它是古籍研究的书,不如说它是 历史学著作更合适。《虞夏书》各篇存在的诸多历史学问题它—一加以透辟的分析,小心谨慎 地做出结论。一时叫不准的问题,则予以存疑,不强求解决。作者的态度严谨,实事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尚书》研究 自然之天 夏书 古籍研究 历史学方法 天地人 《尧典》 “五行” 尧舜禹
下载PDF
新书简讯
13
《地理研究》 1987年第2期99-100,共2页
《气候变化》,海洋出版社出版。英国J·格里宾主编,由美、苏、法、德、英、荷、奥等国14位学者分章撰写。全书包括5个部分,分14章。书后有附录。 本书第一部分是重建古气候的方法,包括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同位素古生物和历史学方法,... 《气候变化》,海洋出版社出版。英国J·格里宾主编,由美、苏、法、德、英、荷、奥等国14位学者分章撰写。全书包括5个部分,分14章。书后有附录。 本书第一部分是重建古气候的方法,包括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同位素古生物和历史学方法,第二部分地球的热量收支及冰雪(?)变化,第三部分天文因素的影响,从长周期叙述到短周期,这部分内容过去国内很少介绍过。第四部分是气候模拟,包括海洋影响,数值模式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书 苏联 历史学方法 气候变化 地球物理 经济区划 数值模式 介绍人 包析 咖啡
下载PDF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
14
作者 雷成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雷成德如果说,一部艺术创作使读者得到无限的惬意和审美愉悦不足为奇的话,那末,一部学术专著取得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就不能不令人特别关注了。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薛迪之的《莎剧论纲》就是这样一部理...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雷成德如果说,一部艺术创作使读者得到无限的惬意和审美愉悦不足为奇的话,那末,一部学术专著取得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就不能不令人特别关注了。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薛迪之的《莎剧论纲》就是这样一部理论著作。在《论纲》之前,薛迪之曾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历史 戏剧冲突 莎剧 宏观把握 莎士比亚戏剧 《麦克白》 历史学方法 《威尼斯商人》 小人物 突破与超越
下载PDF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略记
15
作者 杜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56-56,共1页
【正】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理事扩大会,于1989年7月18日至8月1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代表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教学经验交流,展望了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发展前景,讨论了新会员入会等问题。在学术交流会上,对“文章学史... 【正】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理事扩大会,于1989年7月18日至8月1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代表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教学经验交流,展望了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的发展前景,讨论了新会员入会等问题。在学术交流会上,对“文章学史”、“文气说”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文气说”历来是聚讼纷纭、缠夹不清的问题,这次会上有同志明确地指出:所谓“文气”,是与文章同时产生、存在之气,是一种高级运动着的物质性形式,其外化表现为文章的气势和氛围。颇有独到见解。代表们对今后学会的学术研究,也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在研究过程中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方法上,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诸如系统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等,只要合适,都可以运用到古代写作理论研究中去;但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应该谨慎,应在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去运用,不可滥用,否则。有害无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方法 学术研究 中国古代写作理论 学史 研究方法 学术交流 文气说 中国传统文化 发展前景 系统论方法
下载PDF
释尊与佛教精神──读《我的释尊观》
16
作者 汪渳 《天府新论》 1995年第3期97-,83,共2页
释尊与佛教精神──读《我的释尊观》汪渳有关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的生平活动、思想业迹等的著述典籍、传略故事,古往今来,横贯东酉,可能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虽然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观点纷陈,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论,却大... 释尊与佛教精神──读《我的释尊观》汪渳有关佛教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的生平活动、思想业迹等的著述典籍、传略故事,古往今来,横贯东酉,可能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虽然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观点纷陈,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论,却大同小异,均有定论了。对于当代人来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精神 文化源流 真理追求 四川人民 人类平等 文化视角 文化交流 历史学方法 和平与发展 种姓制度
下载PDF
司马迁与《史记》
17
作者 艾溪芸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中国历史学 贰师将军 纪传体 《春秋公羊传》 《太史公自序》 历史人物 历史学方法 李广利
下载PDF
神秘古老的民族原来如此——冀开运博士《二十世纪伊朗史》评介
18
作者 李继高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F002-F002,共1页
中东地区是国际政治的热点。五次中东战争绵延半个世纪,中东和平成为跨世纪的难题。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让世界震惊,两伊战争旷日持久。进入新世纪美国以反恐为名。
关键词 冀开运 《二十世纪伊朗史》 评介 书评 中东地区 国际政治 历史学方法
下载PDF
The Relevance of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to the Debate on Methodology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被引量:1
19
作者 Marie Santiago-Delefos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8期515-526,共12页
Throughout his work, Lev S. Vygotsky (1896-1934) pursued the objective of reformulat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His historical-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crisis in psychology" showed that, beyond contradictions betwe... Throughout his work, Lev S. Vygotsky (1896-1934) pursued the objective of reformulat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His historical-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crisis in psychology" showed that, beyo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main methodological currents---"objective/explanatory" and "subjective/intuitive"--psychology is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its empirical-sensory foundations. This influence is actually at the origin of the disagreement since it maintains the obligation for the two currents to make reference to empirical-sensory data. Only a general model of the developing human being, assessed by its usefulness, will allow reorienting psychology towards a broader science. This would lead to a general theory of psychology, which could then facilitate the search for tools for an indirect method enabling it to go beyond empiri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ivism/subjectivism development EMPIRICISM crisis in psychology Lev S. Vygotsky
下载PDF
Three Model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被引量:3
20
作者 TIAN Qiang, LI Jie-hong QIAO Hu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9期676-683,共8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the three formats in the history of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period (1904-1949), Englis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separately in g... In the present paper, a comparison is made of the three formats in the history of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In the first period (1904-1949), Englis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separately in government-manag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n institutions sponsored by church-related organizations; English education was well-knit with both general education and specialty education; and self-motivating learning was encouraged. In the second period (1950-1966), almost everything was tinted with a shady color of politics: A halt was addressed drastically to EEC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in 1952. In the gradual recovery that started four years later, the second format was sawed and hammered, showing the following features: All non-government-mamaged institutions vanished from the stage; English was taught solely as a language or a system of verbal parts, almost deprived of all cultural loading. The third period (1978 onwards) has witnessed a barrier-fre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over three decades, resulting in the unprecedented pervasion of EECU. Yet in the third tbrmat, learners' efforts have turned wholly test-oriented, degenerating into the saddening disintegrity of learning as a process into isolated charges to the target of a test at a time; the ignorant reduction of the learning methods to "Vocabulary Booklets Plus Collections of Test Papers". Such a comparison not only provides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EECU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 but also offers some importan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search of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ervasive problem of"Time-Consumingness and Low-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CU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s universities) MODEL LEARN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