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论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语境
1
作者 杨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恩格斯所言“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兼具美学之维与历史之维,是极具有效性的、针对网络大电影历史审美语境的批评方法。以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特征为勘探轴心,语境的开展既有历史要素,也有当代要素。因而,“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 恩格斯所言“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兼具美学之维与历史之维,是极具有效性的、针对网络大电影历史审美语境的批评方法。以网络大电影的历史审美特征为勘探轴心,语境的开展既有历史要素,也有当代要素。因而,“历史沉锚”与“当代书写”正可以作为解读网络大电影语境状态的破题范式。网络大电影的发轫、成熟、衍生,皆涉及严谨的历史规定性,其内部呈现之语言景观、美学倾向,则更多昭示“透视主义”“虚无主义”“狂欢化”所导引的、当代人类生存问题的迫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电影 历史审美语境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下载PDF
论历史审美活动 被引量:7
2
作者 万斌 王学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151,145,共7页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人们展现历史美,让人们在品味、享受历史美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锻炼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审美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发生 本质 历史审美教育 历史 实践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强化历史审美教育探究
3
作者 吕效华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遵循事功评判和道德评判的原则,而忽视审美评判,生硬地对历史功用进行所谓科学化的灌输,其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改变这一现状,试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引入审美评判这一视角,...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遵循事功评判和道德评判的原则,而忽视审美评判,生硬地对历史功用进行所谓科学化的灌输,其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改变这一现状,试在《纲要》教学过程中引入审美评判这一视角,对《纲要》教学进行诗化,增强其艺术性,利用历史审美心理,使学生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的享受中自觉地接受历史审美教育。这样不仅能达到《纲要》05方案中的教学目标要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位、增强个人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欣赏 历史审美 历史审美心理 审美评判
下载PDF
历史审美论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学川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09年第4期61-66,共6页
开展历史审美论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建构和完善提供丰富的内容,可以为国民的审美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历史审美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 开展历史审美论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建构和完善提供丰富的内容,可以为国民的审美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历史审美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可以分成感性形象审美和理性反思审美两个层次。历史审美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法、主体分析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审美 历史哲学 意义 任务
下载PDF
论历史审美对国民人文精神的培育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效华 吕平华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7期61-64,共4页
历史审美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深层次审美形式,能给审美主体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历史美感。本文从历史审美激发人的"求真、求善、求美"之情,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历史审美增强人对生命、对社会的责任... 历史审美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深层次审美形式,能给审美主体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历史美感。本文从历史审美激发人的"求真、求善、求美"之情,塑造人的理想人格;历史审美增强人对生命、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审美引领人渐入人生佳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历史审美角度论述其对国民人文精神培育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人文精神 培育
下载PDF
《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灿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历史审美思想是历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尚书》历史思想中,其历史审美观尚无人专文探讨。《尚书》的历史审美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对人的美德的赞美;对人的功业的赞美;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归根到底,是对人的赞美。《尚书》中较... 历史审美思想是历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尚书》历史思想中,其历史审美观尚无人专文探讨。《尚书》的历史审美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对人的美德的赞美;对人的功业的赞美;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归根到底,是对人的赞美。《尚书》中较为缺少对自然的审美等内容。《尚书》的历史审美观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有自己的独特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历史思想 历史审美
下载PDF
辛弃疾英雄人格的历史审美阐释
7
作者 徐定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3-95,共3页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产生出的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英雄。他有着崇高而丰富的英雄人格内涵,他的英雄人格不独在当时光彩耀目,即使在今天也荡人心魄,极具审美价值。他的英雄壮举、享富盛名的词作以及为数不多的诗文都是他英雄人格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辛弃疾 英雄人格 历史审美 南宋 词创作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戏中戏:陈凯歌双重叙事模式下的历史审美——以《霸王别姬》和《梅兰芳》为例
8
作者 彭保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5-58,共4页
基于接受理论的思想之上,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陈凯歌两部所谓"戏剧片"的叙事特征和历史知识的关系。结论指出,戏中戏的"三维"叙事特征充分发挥了电影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寓教于乐,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
关键词 叙事空间 历史审美 接受理论
下载PDF
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审美 被引量:1
9
作者 殷晓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28,共3页
主旋律电影是以党和国家所坚持、倡导的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摄制目的的电影类型,一直以来都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在主旋律电影中,历史往往是叙事的生发点或重要载体,历史催生了主旋律电影中的诸多客体形象,这... 主旋律电影是以党和国家所坚持、倡导的意识形态为主要传播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摄制目的的电影类型,一直以来都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在主旋律电影中,历史往往是叙事的生发点或重要载体,历史催生了主旋律电影中的诸多客体形象,这些形象和故事与观众的审美直觉直接发生作用。以历史审美的眼光来考察主旋律电影,能对其进行更为全面与深入的了解。文章从观照对象、情感激发、价值判断三方面,分析主旋律电影的历史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主旋律 历史审美
下载PDF
历史遗迹在历史审美中的媒介作用
10
作者 王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8-90,共3页
历史审美就是把史学范畴的"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进行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历史审美理应成为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审美过程中,历史遗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为历史审美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 历史审美就是把史学范畴的"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进行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历史审美理应成为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审美过程中,历史遗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为历史审美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调和着历史悲剧意识。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生,更连接了历史、当下与未来。要使历史遗迹在历史审美中发挥良好的媒介作用,需要进一步丰富个人的历史知识和端正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历史遗迹 历史悲剧意识 媒介作用
下载PDF
《殷契粹编》的历史审美观探微
11
作者 陶钰欣 耿纪朋 张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29期47-48,共2页
郭沫若所著的《殷契粹编》作为甲骨文类的工具书,在甲骨文研究上简化了资料的收集与整合方面的工作,为甲骨文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研究通过对《殷粹契编》一书的审美意识和内容的分析,来探索郭沫若的美学思想特别是历史审美观.
关键词 郭沫若 殷契粹编 甲骨文 历史审美
下载PDF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的历史审美观
12
作者 耿纪朋 郑小红 陈瑞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23期83-85,共3页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成书于1929年夏,是中国甲骨文研究史上的一篇佳作。该文试通过对其进行举例分析研究,解析郭沫若于甲骨文研究中所体现的历史审美观,以期对甲骨文研究发展以及从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不同角度对郭沫若历史审...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成书于1929年夏,是中国甲骨文研究史上的一篇佳作。该文试通过对其进行举例分析研究,解析郭沫若于甲骨文研究中所体现的历史审美观,以期对甲骨文研究发展以及从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学等不同角度对郭沫若历史审美观的深入认识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甲骨文 历史审美
下载PDF
论当代国产电影中的历史审美——以《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梁君健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6,共7页
历史题材电影是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但普遍存在过度娱乐化和情绪化的问题。不过,2023年暑期档表现优异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和《长安三万里》都较好地实现了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的嫁接,用史的精神和诗的精神有效中和了“历史饭... 历史题材电影是重要的大众文化产品,但普遍存在过度娱乐化和情绪化的问题。不过,2023年暑期档表现优异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和《长安三万里》都较好地实现了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的嫁接,用史的精神和诗的精神有效中和了“历史饭圈化”中的情绪化和娱乐化的历史。本文认为,历史审美是上述两部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两部影片在充分调用观众既有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予历史以创新的叙事改造和视听表达,用熟悉和陌生的辩证法呼应了中国观众的历史审美需求。在此基础上,影片还传达出了具有中国特征的历史意识,从而完成了对于历史美学的价值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 历史审美 历史意识
原文传递
论题:历史审美及其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强 万黎明 +4 位作者 刘二艳 沈伍林 陈宝峰 张建 易宇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马强教授:历史学的内涵与价值问题一直是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首先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孔子《春秋》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历史学核心价值论是道德鉴诫与资治经世.所以历史学... 马强教授:历史学的内涵与价值问题一直是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历史首先需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孔子《春秋》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历史学核心价值论是道德鉴诫与资治经世.所以历史学与经学一起成为地位显赫的显学。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历史价值论经历了重大转型.一方面作为政治附庸的史学出现了走下圣坛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价值问题 《资治通鉴》 论题 中国传统社会 史学理论 历史 《春秋》
原文传递
历史与审美:香港功夫电影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广鑫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 以"香港功夫电影何以走向世界"为逻辑起点,从美学、人类学视角出发,探讨其在解决地区电影"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研究认为,香港功夫电影具有历史审美和暴力审美特征:1历史审美是香港功夫电影独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阐释香港地区电影发展"民族性"至关重要;2暴力审美是功夫电影最为显著的特征。以武术技击所产生的暴力意象为基础,表现出两种审美倾向:一种是对暴力形式的追求,使得功夫电影愈发形式化、舞蹈化,为当今银幕上的武舞,暴力意象被弱化;一种是对暴力内容的追求,功夫电影披上道德、神性的外衣,暴力行为更加直白有力,暴力意象被凸显。在当前两岸三地合拍趋势下,以岭南地域文化(历史审美)为背景,以武术技击(暴力审美)为内容的功夫呈现范式,不仅有利于功夫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美学 功夫电影 历史审美 暴力审美 香港
下载PDF
西部的历史审美和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青松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法国史学家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提出决定文明的三大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其中提到地理因素对艺术的影响。地理因素并非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但一定不容忽视,而且地理之后的文化和价值意义更为深远。
关键词 价值意义 历史审美 《艺术哲学》 当代 西部 地理因素 艺术发展 史学家
原文传递
论历史的审美特性
17
作者 王少卿 朱金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46,共7页
本文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史学理论,而是试图在史学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常人和历史学家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史学理论探讨的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演进,把历史学专业束缚在历史学家这个象牙塔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从历史... 本文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史学理论,而是试图在史学与美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常人和历史学家之间达成一种共识。长期以来,史学理论探讨的如何研究历史和历史如何演进,把历史学专业束缚在历史学家这个象牙塔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从历史研究走向历史欣赏无疑是历史学的趋向之一。同时,美学也一直无视历史这幅宽宏博大的画卷,在探讨美的范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历史认识 审美特性 历史学家 历史世界 审美功用 历史文学 美学 形象审美 理性
下载PDF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18
作者 马强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马强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 历史的审美与超越─—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马强陕西汉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史学原则下,通过自己的史学实践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美学观 历史审美 《史记·项羽本纪》 悲剧人物 历史人物 艺术审美 悲剧意识 美学价值
下载PDF
历史审美初论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2-59,共8页
历史审美就是把史学范畴的“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它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审美存在方式,属于人类的一种深层审美文化心理。加强研究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的这一蕴含,对于转型时期史学的发展... 历史审美就是把史学范畴的“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它是除艺术审美、自然审美以外的第三种审美存在方式,属于人类的一种深层审美文化心理。加强研究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的这一蕴含,对于转型时期史学的发展、民族历史意识的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审美 审美主体 历史 历史想象 美学价值 咏史诗 张荫麟 历史人物 历史价值论 司马迁
下载PDF
品味历史的美感: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刍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君 《成才之路》 2021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这一动态生成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审美教育的观照。文章通过思考初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审美的概念,探讨现...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这一动态生成的活动离不开历史审美教育的观照。文章通过思考初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审美的概念,探讨现阶段初中历史审美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承担的使命,并提出对历史审美教育的些许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审美 审美教育 品味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